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19)
2023(6787)
2022(6135)
2021(5572)
2020(5198)
2019(12130)
2018(12046)
2017(23008)
2016(13330)
2015(15192)
2014(15446)
2013(15487)
2012(14924)
2011(13557)
2010(13751)
2009(12997)
2008(13253)
2007(12277)
2006(10450)
2005(9340)
作者
(44835)
(37665)
(37532)
(35584)
(24175)
(18461)
(17167)
(14897)
(14309)
(13681)
(12943)
(12691)
(12387)
(12230)
(12177)
(12139)
(11854)
(11221)
(11153)
(11025)
(9917)
(9621)
(9281)
(8639)
(8563)
(8529)
(8513)
(8368)
(7930)
(7813)
学科
(52697)
经济(52643)
管理(35780)
(34873)
(28327)
企业(28327)
方法(26816)
数学(23880)
数学方法(23634)
(16335)
(15587)
(14564)
中国(12456)
(11023)
财务(11006)
财务管理(10972)
(10873)
贸易(10869)
(10567)
(10505)
企业财务(10365)
地方(9795)
业经(9736)
农业(9485)
(8243)
银行(8190)
(8127)
(7680)
金融(7675)
(7671)
机构
大学(199757)
学院(197162)
(74222)
研究(74153)
经济(72475)
管理(67624)
理学(57884)
理学院(57087)
管理学(55767)
管理学院(55449)
中国(54244)
科学(52345)
(52249)
(44110)
农业(42548)
(42539)
业大(39747)
研究所(39128)
(34885)
中心(33776)
(31825)
农业大学(27494)
北京(27381)
财经(27333)
(26345)
(25507)
(24680)
(24485)
(24362)
科学院(24100)
基金
项目(132394)
科学(99792)
基金(94051)
(86876)
国家(86199)
研究(85485)
科学基金(69695)
(53566)
社会(50093)
基金项目(49930)
自然(49912)
自然科(48700)
自然科学(48670)
自然科学基金(47790)
社会科(47232)
社会科学(47210)
(46173)
资助(40161)
教育(39849)
编号(33629)
重点(31345)
计划(29721)
(28707)
(28533)
成果(27994)
科技(27257)
科研(27071)
(26795)
创新(25252)
(24563)
期刊
(80337)
经济(80337)
研究(52676)
学报(47693)
(47336)
中国(39595)
科学(37234)
大学(33298)
农业(32068)
学学(31905)
(29558)
管理(23293)
(17646)
教育(17015)
(16643)
金融(16643)
技术(15597)
业大(14017)
财经(13786)
(13287)
经济研究(13192)
业经(12552)
农业大学(12219)
(11799)
问题(11072)
技术经济(9543)
科技(9507)
理论(9208)
中国农业(9038)
统计(9017)
共检索到292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裴梦甜   王鑫潇   余庆   鲁国东   李亚  
【目的】MYB(V-myb avian myeloblastosis viral oncogene homolog)转录因子MoIsw2对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性至关重要。为了深入理解MoIsw2的作用机制,对其调控的稻瘟病菌基因进行鉴定和功能分析。【方法】对野生型稻瘟病菌菌株Ku80和突变体ΔMoisw2进行RNA-seq分析,选择突变体中表达发生明显变化的7个基因(MoEGH16L1、MoEGH16L2、MoSTART1、MoGH61A、MoCTR1、MoFRO1和MoGH31A)作为MoIsw2的候选调控基因,通过基因敲除对其表型和致病性进行分析。【结果】RNA-seq分析表明,突变体ΔMoisw2中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氧化还原、细胞膜合成、氨基酸代谢和基因组DNA修复等过程。7个候选调控基因的敲除试验表明,这些基因在稻瘟病菌的营养生长、孢子发育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各基因突变体表型与突变体ΔMoisw2均具有相似之处。【结论】MoIsw2通过调控多个靶基因参与稻瘟病菌的生长发育和致病过程。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世维  郑文静  赵家铭  魏松红  王妍  赵宝海  刘志恒  
【目的】鉴定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的无毒基因型,了解无毒基因在不同地区流行菌株中的分布情况,为品种布局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已经克隆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6个无毒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选取辽宁省稻瘟病常发区的26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DNA样本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PCR产物测序,对6个无毒基因PCR产物进行碱基和氨基酸序列的分析比较。对琼脂糖凝胶电泳未出条带的,设计不同引物进行验证性试验。【结果】在PCR产物电泳检测中,Avr1-CO39、Avr-pia和Avr-pii没有产物条带,对这3个无毒基因设计验证引物,其PCR产物电泳检测仍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齐中强  杜艳  潘夏艳  文友义  于俊杰  张荣胜  俞咪娜  曹慧娟  宋天巧  李连伟  刘永锋  
【目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一种最具破坏性的真菌病害,严重威胁我国的水稻生产安全。研究转运蛋白MoMfs2编码基因MoMFS2(MGG_01301)在稻瘟病菌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功能,为开发新型杀菌剂提供参考。【方法】利用基因敲除策略将其进行缺失突变并对突变体进行了一系列的生物学表型分析。【结果】实验显示该突变体无论在自然培养基还是在合成培养基上,生长速率较野生型均没有变化,表明MoMFS2基因不参与稻瘟病菌对营养的吸收利用;另外,该突变体原生质体释放速度变慢,对细胞壁胁迫因子刚果红和SDS耐受性显著增强,表明该基因参与了对细胞壁胁迫的应答,进一步推测其在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该突变体不能在含有刚果红和ABTS平板上产生晕圈,同时其对胞外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分泌显著降低,表明MoMfs2参与了对胞外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分泌;另外该突变体对不同类型的杀菌剂(咪鲜胺、多菌灵、和嘧菌酯)敏感性显著增强,表明该突变体对杀菌剂的耐受性降低,推测MoMFS2基因参与了稻瘟病菌对杀菌剂的外排。通过水稻喷雾和大麦离体致病性测定发现该突变体对水稻和大麦的致病性较野生型没有变化,表明MoMFS2基因不参与稻瘟病菌的致病性。【结论】转运蛋白MoMfs2参与调控稻瘟病菌细胞壁完整性和对胞外漆酶和过氧化物酶的分泌及对杀菌剂的外排,不参与稻瘟病菌的致病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尤海霞  郭萍婷  林亚琪  杨帅  卢松茂  云英子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oc)是引起香蕉枯萎病的主要病原菌.本试验利用生物学功能分析方法对Zn(Ⅱ) 2Cys6型转录调控因子Fow2(F.oxysporum wilt 2)在香蕉枯萎病菌中的致病调控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转录因子Fow2在FocTR4 (Foc tropical race 4)和Foc1 (Foc race 1)中均不参与调控菌丝的营养生长、分生孢子形态和孢子产量,也不参与调控病菌对盐胁迫、氧化胁迫、蛋白质胁迫以及细胞壁胁迫的响应过程;Fow2敲除突变体在香蕉植株叶片和根部的致病性明显降低,但其在根部的附着能力及早期侵染过程与野生型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Fow2是与Foc菌株致病性相关的转录因子.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月秋  唐文华2  HeiLeung  RobertS.Zeigler  
利用稻瘟病菌的一段倒位重复序列Pot2设计的一对引物直接对稻瘟病菌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带型相似性大于 80 %为度可将国际水稻所一个稻瘟病圃上的 31 0个菌株划分 6个宗亲群 (lineage)。这些依分子标记划分的宗亲群与品种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 ,而且各宗亲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波动方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贺雄  丁朝辉  周瑚  朱华珺  李俊俊  丁宇倩  胡立冬  任佐华  刘二明  
[目的]为明确湖南桃江地区稻瘟病菌遗传多样性和无毒基因的组成及变化趋势。[方法]利用8对SSR引物对2017年从湖南桃江病圃多个晚稻品种上分离纯化的29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18个已知抗瘟基因的水稻近等基因系(NILs)对其中的19个特异性稻瘟病菌株进行无毒基因鉴定。[结果]在相似系数0.70,差异系数0.30水平下,29个供试菌株可划分为7个宗谱,优势宗谱I有12个菌株,占参测菌数的41.3%,宗谱V有7个菌株,占总菌数的24.1%,其余5个宗谱分别有1~3个菌株,占总菌数的34.6%;通过无毒基因鉴定18个菌株致病频率(致病频率=感病水稻数/所有测试水稻品种数×100%)在35%~75%。强致病力菌株(致病频率≥70%)3株,占总菌数的15.7%;较强致病力菌株(70%>致病频率≥50%)7株,占总菌数36.8%;中等致病力菌株(50%>致病频率≥20%)9株,占总菌数的47.5%;供试菌株平均致病频率为49.86%。19个菌株对NILs水稻品系毒力频率(毒力频率=对测试水稻品系有毒力的菌株数/所有菌株数×100%)超过70%的抗性基因为Pi-k~s、Pi-z~t、Pi-ta,属强毒力菌株;毒力频率介于50%~70%的抗性基因为Pi-k~p、Pi-z~5、Pi-t、Pi-sh、Pi-5,属于中等毒力菌株;对其余抗性基因的毒力频率低于50%。[结论]湖南桃江稻瘟病菌群体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而且存在复杂的致病性分化;抗性基因Pi-3、Pi-i、Pi-11、Pi-19、Pi-12对桃江地区稻瘟病菌抗性优良,可在抗病育种中加以利用。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永林   庄小倩   王朝露   林巧霞   李正康   许丹洁   陈晓婷  
【目的】研究OsAOS2在水稻抵抗稻瘟病菌和白叶枯病菌中的作用,为水稻抗病育种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同源重组方法和CRISPR-Cas9系统分别构建OsAOS2的过表达载体和敲除载体,遗传转化获得转基因水稻,筛选得到过表达株系(OsAOS2-OE)和纯合敲除株系(OsAOS2-KO)。将野生型水稻日本晴(NPB)植株接种稻瘟病菌和白叶枯病菌后,通过qRT-PCR检测OsAOS2表达量的变化情况;将OsAOS2转基因水稻和NPB接种稻瘟病菌和白叶枯病菌后,观察植株表型的变化;在稻瘟病菌侵染下,对OsAOS2转基因水稻和NPB进行抗病相关基因的qRT-PCR分析;在几丁质和flg22诱导下,检测水稻活性氧(ROS)积累情况;同时,分析接种稻瘟病菌24 h后OsAOS2-KO和NPB的转录组数据。【结果】qRT-PCR分析表明,NPB接种稻瘟病菌48 h和白叶枯病菌8 d时,OsAOS2表达量显著上调。对OsAOS2转基因水稻和NPB喷雾接种稻瘟病菌7 d后,NPB病斑面积显著大于OsAOS2-OE且小于OsAOS2-KO;剪叶法接种白叶枯病菌14 d后,NPB病斑面积显著小于OsAOS2-KO。对OsAOS2转基因水稻接种稻瘟病菌后,抗病相关基因OsPBZ1、OsPR1a、OsPAL1、OsLOX5在OsAOS2-OE中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在几丁质和flg22诱导下,OsAOS2-KO中的ROS的积累量显著低于NPB,但是起峰时间比野生型有所提前。转录组数据分析表明,上调基因和下调基因分别有1605个和1151个。上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金属离子结合和核糖体通路中,下调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翻译通路和细胞外区域。韦恩图显示,52个基因在NPB中受稻瘟病菌诱导,但在OsAOS2-KO中受到抑制;11个基因在NPB中受抑制,但在OsAOS2-KO中受诱导。对这63个表达模式相反的差异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参与应激反应和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通路的基因数最多。【结论】稻瘟病菌和白叶枯病菌可以诱导OsAOS2的表达,OsAOS2通过病原菌分子模式触发的免疫(PTI)途径和茉莉酸(JA)、水杨酸(SA)介导的抗病反应正调控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同时,OsAOS2在水稻抵御白叶枯病菌中起重要作用。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兆远  任金平  刘晓梅  邹晓威  郭晓莉  王继春  温嘉伟  刘文平  夏海丰  洪德志  
【目的】分析水稻接种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48 h后亲和互作与非亲和互作反应的基因表达谱,探索水稻对不同稻瘟病菌抗性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运用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析差异表达mRNA;通过分子注释系统平台(MAS 3.0)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因注释及GO分析;应用实时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49 824个转录本中共检测到大约24 000个转录本,Fold change大于2.5的基因共1 028个,其中非亲和互作上调基因460个,下调基因568个。所验证的4个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经GO分析差异基因对应蛋白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丹凤  王玲  刘连盟  侯恩庆  黄世文  
从黑龙江、浙江、广西3个稻区内采集稻瘟病样品,分离得到144个菌株。对其中的89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将它们分成7群3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ZB、ZA、ZC和ZE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0.56%、22.47%、12.36%和7.86%,ZD、ZF和ZG种群频率均为2.25%。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和ZB1,出现频率分别为12.36%和6.74%。黑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和ZE1,出现频率均为12.5%;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5和ZB9,频率分别达到19.15%和10.64%;广西优势生理小种为ZA11、ZA7和ZA15,出现频率分别达到16.67%,11.11%和11.11%。使用U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颜群   岑贞陆   农倩   李焜华   张月雄   韦丽丽   晏卫红   韦善富  
【目的】探究广西稻瘟病菌的致病力、优势种群和优势生理小种,分析其无毒基因,了解其生理小种及无毒基因组成与分布情况,为水稻抗性育种和品种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利用7个我国统一鉴别品种和26份已知抗病基因的近等基因系,采用室内苗期人工喷雾接种方法对2021年从广西南部(桂南)、中部(桂中)、北部(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生态稻作区分离得到的128株稻瘟病单孢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60.16%供试稻瘟病菌菌株表现出强致病力,128株稻瘟病菌株被划分为7个种群26个生理小种,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69.53%,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出现频率分别为25.00%、14.84%。供试菌株对26个抗病基因的毒力频率为28.12%~100.00%,其中,供试病菌对Pik、Pikm、Pi1、Pi9基因的毒力频率较低,分别为28.12%、28.91%、35.94%、37.50%。供试的广西稻瘟病菌含有与测试抗病基因相对应的无毒基因,其中15个无毒基因在桂南、桂中、桂北和高寒山区4个不同稻作区均有分布,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Avr-Pi19(t)出现频率均低于20.00%。携带有5、6、7、8、10个无毒基因组合的菌株较多,其在供试菌株中占比分别为19.53%、11.72%、11.72%、15.63%、10.16%。【结论】2021年广西稻瘟病菌致病力强,优势种群为ZB群,优势生理小种为ZB_(13)和ZB_(9),无毒基因Avr-Pia(1)、Avr-Pia(2)、Avr-Pii、Avr-Pik~(s)、Avr-Pib、Avr-Pit、Avr-Pish(2)、Avr-Pi3(t)、Avr-Pi5(t)、Avr-Pi12(t)和Avr-Pi19(t)的出现频率较低,在水稻抗病育种与品种布局中,与之对应的抗病基因应慎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南  王素华  李智强  文婷  梁毅  吴俊  杨婷婷  戴良英  王国梁  刘雄伦  
采用35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对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zt的供体亲本和以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转基因近等基因系进行室内接种鉴定,比较分析3个基因的抗谱差异。结果表明:Pi9和Pi2的抗谱较广,抗性频率均达到94.2%,Pi9对菌株ROR1和X2007A–7表现感病,Pi2对菌株CHNOS60–2–3和RB14表现感病,Pizt抗谱较窄,抗性频率仅为60%,使用13对SSR引物分析其中2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可划分为4个宗谱,菌株的遗传宗谱和来源相关性不显著,与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朝喜  李进斌  李成云  
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大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同时发现,各组合产孢力平均值间变异程度较小,而各组合内菌株间的变异程度却较大。比较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形成情况,发现两条产孢途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汪文娟  苏菁  杨健源  韦小燕  陈凯玲  陈珍  陈深  朱小源  
【目的】分析源于广8 A杂交稻组合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无毒基因型,为华南不同主栽抗病水稻品种的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抗稻瘟病单基因系,对稻瘟病菌单孢分离菌株进行致病型测定;并根据已克隆的且与稻瘟病菌致病性相关的8个无毒基因功能性分子标记进行分离菌株的无毒基因型分析。选取分离自广8 A杂交稻组合的27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提取各菌株的菌丝体DNA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并对其中的7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相应无毒基因全长或CDS区域的PCR产物测序,将测序序列与相应无毒菌株的无毒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测定的菌株对其中的5个单基因系IRBLkh-K3(Pikh)、IRBLb-B(Pib)、IRBLz5-CA(Pi2)、NIL-e1(Pi50)和IRBL9-W(Pi9)表现高的无毒性频率(>85%),所有菌株对单基因系IRBL9-W(Pi9)和NIL-e1(Pi50)都表现无毒;这些菌株对其中的7个单基因系表现较低的无毒性频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