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1)
2023(7453)
2022(6255)
2021(5492)
2020(4609)
2019(10087)
2018(9524)
2017(17399)
2016(9898)
2015(10732)
2014(10140)
2013(9993)
2012(9232)
2011(8391)
2010(8213)
2009(7449)
2008(7247)
2007(6370)
2006(5534)
2005(4762)
作者
(35135)
(29254)
(29184)
(27271)
(18690)
(14480)
(12968)
(11463)
(11390)
(10343)
(10095)
(9779)
(9721)
(9550)
(9379)
(9238)
(8977)
(8741)
(8686)
(8537)
(7825)
(7343)
(7070)
(6735)
(6708)
(6531)
(6464)
(6300)
(6119)
(6074)
学科
(36259)
经济(36212)
管理(25736)
(25441)
(19539)
企业(19539)
方法(17566)
数学(15798)
数学方法(15645)
(11938)
(10954)
(9421)
中国(9306)
(8571)
贸易(8570)
业经(8445)
(8364)
农业(7685)
环境(6422)
技术(6408)
(6150)
地方(5666)
(5615)
财务(5613)
财务管理(5600)
产业(5380)
企业财务(5351)
(5262)
银行(5202)
(5168)
机构
大学(146796)
学院(144273)
研究(57027)
(55049)
经济(54061)
管理(49490)
(45690)
理学(44204)
理学院(43562)
管理学(42532)
管理学院(42326)
科学(42308)
中国(38977)
农业(37416)
业大(34464)
(32739)
(31301)
研究所(30795)
农业大学(24982)
中心(24438)
(22256)
(21539)
(20744)
(20501)
(20161)
(20111)
实验(19328)
科学院(19289)
实验室(18601)
北京(18586)
基金
项目(110232)
科学(84666)
基金(81351)
(77811)
国家(77230)
研究(65581)
科学基金(63259)
自然(46268)
自然科(45259)
自然科学(45234)
自然科学基金(44482)
(44180)
基金项目(43247)
社会(41906)
社会科(39761)
社会科学(39748)
(38523)
资助(32884)
教育(29855)
计划(26273)
重点(25851)
科技(24098)
(23436)
(23403)
(22956)
科研(22753)
编号(22386)
(22321)
创新(22078)
(20551)
期刊
(52629)
经济(52629)
学报(43093)
(40948)
研究(35111)
科学(32899)
大学(29865)
学学(29000)
农业(28224)
中国(27926)
管理(16934)
(15944)
(15140)
业大(14239)
农业大学(12520)
(10727)
教育(10265)
经济研究(9933)
(9817)
金融(9817)
技术(9099)
财经(9026)
科技(8836)
业经(8743)
中国农业(8414)
自然(7984)
(7774)
林业(7717)
问题(7194)
自然科(6960)
共检索到201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陈永芹  崔四平  马春红  魏建昆  
以水稻核基因型为协青早的4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细胞质(D协青早A,G协青早A,T协青早A,W协青早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协青早B)的一叶一心期幼苗为试材,通过对野败性雄性不育细胞质具有专化侵染性的稻瘟病菌90-2菌株产生的粗毒素浸根处理4 h后,用等电聚焦电泳法测定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醋酶同工酶谱的变化,比较分析了各同核异质不同细胞质对处理反应的病理生理差异。结果显示,同核情况下不同细胞质试材的SOD、POD和酯酶同工酶谱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毒素处理后其同工酶谱的反应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区别,细胞质的不同除引起SOD、POD等的酶活性存在差异外,对SOD、PO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刘克桐  马春红  魏建昆  
以水稻 同核异 质野败型 雄 性 不育 系 珍汕 97 A 及 其保 持 系 珍汕 97 B 为 材料 ,用 稻 瘟 病菌902 菌株 产生的致 病粗毒素 浸养 处理 二叶 期 黄化 幼 苗,以 探讨 专 化 性致 病 菌株 稻 瘟 病菌 902 致病粗毒 素对野败 型雄性 不育细胞 质呼吸的 专化性 抑制作用 。结果表 明,稻瘟 病菌902 菌株粗 毒素对珍汕 97 A、97 B 呼 吸作用的 影响有差 异,珍汕 97 A 的呼 吸作 用对 毒素 处理 更敏 感,受 抑制 强 于珍汕97 B。并且 ,未处理的 珍汕97 B 匀浆液的 呼吸强 度一直高 于珍汕 97 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闫芝芬  张红心  崔四平  王立安  魏建昆  
稻瘟病菌90-2菌株系是从大田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上分离的对野败型(W)CMS专化致病的生理小种。研究表明,该菌株产生的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本试验测定了此菌株在不同pH培养基中培养对毒素产生的影响、毒素的热稳定性及pH值变化对毒素活性的影响等。离体叶片法测定毒素活性发现毒素使离体叶段褪绿和细胞坏死,珍汕97A褪绿程度大于珍汕97B,进一步测定了毒素对W珍汕97A、97B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和对W珍汕97A、97B呼吸作用的影响,初步测定了粗毒素的致病作用。用根冠细胞法测定了90-2菌株毒素对一套4种同核异质CMS材料的致病力,表明稻瘟病菌90-2菌株是CMS野败型的专化生理小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雷宇华  闫芝芬  马春红  魏建昆  
用稻瘟病菌 90 - 2菌株产生的毒素 ,处理水稻同核异质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珍汕 97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鬼笔环肽为探针 ,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 ,毒素处理前珍汕 97A ,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中 ,微丝由内向外广泛散布 ,粗细不等 ,呈无序网络分布。毒素处理后 ,珍汕 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 ,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 ,微丝集聚成粗束 ,有的呈碎片状 ;而珍汕97B的根冠细胞微丝破坏程度轻 ,微丝分布类似于毒素处理前的分布。本文研究了在毒素作用下 ,不同细胞质微丝状态及分布的变化 ,并探讨了毒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袁洁  裴桦  
用稻瘟病菌 (Pyriculoria oryzae Cav.) 非致病性菌系89-44-1 和致病性菌系89-10-3, 89-7-3, 89-42-3 和89-12-1 的培养过滤液对寄主作毒力测定, 研究了粗毒素在水稻稻瘟病害中的作用初步确定稻瘟病菌粗毒素为致病性因素, 在病菌侵入寄主体内时起作用。不同菌系对寄主植物的毒力存在差异,金属元素Zn、Mn、Fe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胡运高  杨国涛  唐力琼  张玲  马坤  郭连安  
【目的】明确稻瘟病菌对杂交水稻光系统的毒害机制。【方法】采用ZA10、ZA14、ZA18、ZC11 4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粗毒液浇灌水稻植株,探讨4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素对不同生育时期冈优725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实际光能转化效率(ΦPSⅡ)、非循环光合电子流速率(ETR)、光化学淬灭系数(qP)、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初始荧光(Fo)、叶片表观量子效率(α))的影响。【结果】稻瘟病菌毒素处理后,冈优725叶片的光系统受到破坏,Fv/Fm、Fv/Fo、ΦPSⅡ、ETR、qP、qN、α显著降低,而Fo显著升高。不同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毒...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健  王敉敉  兰伟  范可章  马同富  姜双林  
【目的】由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水稻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07-02-03-01(W11-09-02-,Rf3Rf3/Rf4Rf4)对于野败型(WA)和矮败型(DA)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系均具有较强的恢复性。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分别与WA-CMS和DA-CMS不育系组配,根据其BC3F2植株的花粉和小穗的育性,研究这2种不育细胞质的遗传关系、恢复基因Rf3和Rf4的遗传效应及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对这2种不育细胞质的遗传模式。【方法】选用WA-CMS、DA-CMS 2种细胞质的不育系博白A(BoA)和协青早A(XqA)为母本,以单片段代换系W11-09-02-为...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少白  周燮  
以水稻野败型与BT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珍汕97A,B,花76─49A,B)为材料,用酶联免疫检测法(EL1SA)测定了幼德与倒二叶中内源GA1+4与IAA含量。结果表明,珍汕97A与花76—49A倒二叶中的GA1+4含量低于各自保持系的,珍汕97A幼穗GA1+4含量低于其保持系的,而花76—49A的幼穗GA1+4含量近似于其保持系的。与此不同,珍汕97A与花76─49A的幼穗与倒二叶中IAA含量则均显著低于各自保持系的,其中珍汕97A的IAA含量显著降低的时期早于花76—49A的,从而提示GA1+4与IAA亏缺是导致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的一种生理原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会芳  巩振辉  赵利民  柯桂兰  
采用解剖学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大白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及其保持系细胞学特征和蕾期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酯酶(EST)同工酶和淀粉酶(AMY)同工酶4种同工酶酶谱的变化。同工酶分析表明,RC7不育系的POD和AMY同工酶酶谱在小孢子发育的整个时期与保持系B7都存在明显差异,且CAT和EST同工酶酶谱在花粉粒成熟时期比保持系B7少了2条清晰的谱带,酶谱差异表达时期与细胞学上观察到的败育时期一致。结果表明,单核期RC7开始败育。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晓霞  张桂莲  陈立云  肖应辉  
【目的】研究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裂颖特性与浆片的关系,揭示不育系种子裂颖的内在原因。【方法】以具有不同裂颖特性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福伊A、三香A、丰源A、T98A及其相应保持系为材料,对不育系间以及保持系与不育系间浆片的小维管束性状值、体积、重量、水势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并对不育系浆片的小维管束性状值、体积、重量、水势与其种子裂颖率和裂颖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种子裂颖重的不育系相比,种子裂颖轻的不育系浆片小维管束导管面积大、数目多且分布均匀、体积小、重量轻、水势低;且相应保持系也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规律。不育系种子裂颖率与浆片单个小维管束的导管面积和数目、单个小维管束平均单个导管面积、整...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周晓罡  姚春馨  丁玉梅  陶南  孙茂林  张绍松  
分离纯化获得氮胁迫条件下稻瘟病菌CH-63分泌产生的致病蛋白Mg-p1,大小约为58 KD。该蛋白接种感病品种蒙古稻,接种处叶片出现过敏性坏死反应。电镜检测接种该蛋白后叶片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发现与对照相比致病蛋白处理后细胞壁加厚,形成空腔,叶绿体膜消失,淀粉粒数量减少,叶绿体发生崩解。构建抗、感水稻品种C101A51和蒙古稻的悬浮细胞系,对致病蛋白Mg-p1接种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Mg-p1接种蒙古稻后PAL酶活增加强于完全培养条件下产生的分泌蛋白,而接种抗病品种C101A51后PAL活性变化不明显。在检测POD活性变化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感...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秀娟  甘林  阮宏椿  杜宜新  李科  陈福如  
为明确氮肥处理下3个不同抗性水平的水稻品种特优627(抗)、D奇宝优527(中抗)和汕优63(感)的抗瘟性变化及其生化机制,使用不同剂量碳酸氢铵(纯氮17.1%)作为水稻苗期氮肥不同处理水平,测定了3个品种水稻苗的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温室人工接菌条件下的苗瘟、叶瘟和穗瘟病情指数,并分析了酶活性变化与水稻植株抗稻瘟病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苗期增施氮肥后,3个品种水稻苗的POD活性明显下降,SOD活性明显增强.水稻植株受稻瘟病菌侵染后,苗期增施氮肥显著增加了3个品种水稻苗瘟和叶瘟病的发生,且感病品种汕优63的SOD、POD活性和病情指数变异幅度显著大于抗病和中抗品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范平  
利用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电泳测试,分析了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用同工酶电泳检测小麦T型和K型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区别有效。(2)酯酶酶谱较过氧化物酶酶谱更能清楚地检测两类不同胞质不育系败育发生的时期和程度。(3)细胞学观察表明,T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双核期其细胞核绝大部分不存在,成为空壳,败育较早,较迅速,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狭窄的原因之一;而K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发育后期,从外观看与保持系区别不大,但有的细胞核解体,内含物不充实,败育较晚,较缓慢,较浅,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为广泛的原因之一。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夏涛  刘纪麟  
研究了玉米Mo17背景三种雄性不育细胞质(T.C.S)及正常细胞质(N)系小孢子发育过程中花药组织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ATP含量及其变化。发现各不育胞质系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及ATP含量的下降。讨论了玉米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能量亏损现象。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陆贤军  任光俊  张翅  
对296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资源中存在有强恢资源,但比例仅占1.35%,也有相当部分资源具高恢力(3.04%),而大部分地方品种属保持类(44.59%)。利用地方恢复资源的首要问题是降低株高,还讨论了高恢材料的利用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