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66)
- 2023(9206)
- 2022(8028)
- 2021(7349)
- 2020(6556)
- 2019(14935)
- 2018(14886)
- 2017(28378)
- 2016(16235)
- 2015(18309)
- 2014(18940)
- 2013(18591)
- 2012(17703)
- 2011(15966)
- 2010(16245)
- 2009(15009)
- 2008(15141)
- 2007(13971)
- 2006(11677)
- 2005(10554)
- 学科
- 济(61783)
- 经济(61707)
- 管理(41581)
- 业(40026)
- 企(31556)
- 企业(31556)
- 方法(30344)
- 数学(26751)
- 数学方法(26463)
- 农(17841)
- 学(17432)
- 财(17362)
- 中国(16186)
- 制(13919)
- 地方(12248)
- 业经(11811)
- 农业(11377)
- 贸(11285)
- 贸易(11283)
- 易(10916)
- 银(10907)
- 银行(10858)
- 务(10687)
- 财务(10651)
- 理论(10623)
- 财务管理(10621)
- 融(10429)
- 金融(10420)
- 行(10345)
- 体(10258)
- 机构
- 大学(236400)
- 学院(235575)
- 济(88934)
- 经济(86757)
- 研究(86140)
- 管理(82342)
- 理学(70693)
- 理学院(69749)
- 管理学(68077)
- 管理学院(67650)
- 中国(62430)
- 科学(58499)
- 农(55534)
- 京(51259)
- 所(47552)
- 农业(44742)
- 研究所(43690)
- 业大(43462)
- 财(42202)
- 中心(39269)
- 江(37276)
- 财经(33314)
- 北京(31691)
- 范(31058)
- 师范(30574)
- 院(30246)
- 经(30172)
- 省(29289)
- 州(29250)
- 农业大学(28868)
- 基金
- 项目(159515)
- 科学(121519)
- 基金(112957)
- 研究(108504)
- 家(102608)
- 国家(101794)
- 科学基金(83332)
- 社会(65082)
- 省(64317)
- 社会科(61497)
- 社会科学(61475)
- 基金项目(59672)
- 自然(56756)
- 自然科(55418)
- 自然科学(55385)
- 划(54734)
- 自然科学基金(54408)
- 教育(50773)
- 资助(47395)
- 编号(43794)
- 重点(37300)
- 成果(36631)
- 部(34731)
- 发(34148)
- 计划(33045)
- 创(32410)
- 课题(31549)
- 科研(31520)
- 创新(30502)
- 科技(29861)
- 期刊
- 济(95848)
- 经济(95848)
- 研究(64125)
- 学报(51577)
- 农(50629)
- 中国(48014)
- 科学(41123)
- 大学(36666)
- 学学(35010)
- 财(34389)
- 农业(34358)
- 管理(27718)
- 教育(25426)
- 融(20074)
- 金融(20074)
- 技术(19508)
- 业(18530)
- 财经(16641)
- 业经(15767)
- 经济研究(15723)
- 版(14805)
- 业大(14743)
- 经(14259)
- 问题(13087)
- 农业大学(12643)
- 统计(11590)
- 科技(11452)
- 技术经济(10905)
- 理论(10863)
- 图书(10785)
共检索到34706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学辉 袁洁 何海永 王云月
采用Rep-PCR分子指纹对来自贵州的200个稻瘟病菌菌株进行了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在0.83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菌株被划分为87个单元型,17个宗谱;同时,病菌群体遗传宗谱的组成与各地区水稻品种的布局有极大的相关性。以杂交稻为主栽品种的几个地区,如遵义、黔东南、黔西南等,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宗谱相对单一,且多为优势宗谱GZL17;以地方品种或粳稻为主栽品种的地区,如六盘水和毕节,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宗谱较为分散,各个宗谱所占的比例相对均匀,没有优势或次优势宗谱,显示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因此,大面积种植杂交水稻可促使稻瘟病菌群体的遗传背景趋于一致,增加稻瘟病的成灾风险。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宗谱 水稻品种布局 相关性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松红 王海宁 刘志恒 李帅 李思博 张优 罗文芳 邓凯 王诺
为明确辽宁省稻瘟病菌遗传宗谱与致病型之间的对应关系,采用rep-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分子指纹技术,对2014年采自辽宁省8个稻区的93株稻瘟病菌进行了dna指纹分析。结果表明:供试菌株分别扩增到3~14条dna带,大小在0.4kb至23kb之间,绝大多数集中在2~5kb。经UpGma聚类分析,在75%遗传相似水平下,供试93个菌株划分为17个遗传谱系,其中1,4和11为优势宗谱,分别包含13、15和27个菌株,依次占菌株总数的13.98%、16.13%和27.96%,表明了辽宁省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利用中国1套7个鉴别品种,对供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凡松 杨小林 史文琦 杨立军 喻大昭
从湖北恩施和远安2个稻区18个近等基因系上55个病斑中分离了113个稻瘟病菌的单孢菌株,并采用基于Pot2转座子序列的rep-PCR技术对该菌株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群体在DNA水平上具有丰富的多态性,以相似系数0.8为界,可将113个菌株划分为14个遗传宗谱;在不同近等基因系上,同一近等基因系上不同病斑中以及同一病斑中获得的菌株均可分属于不同的遗传宗谱;远安稻区的菌株均属于HB6和HB7,恩施稻区的菌株可分属于14个宗谱,提示恩施菌株的遗传多样性比远安菌株更丰富;属于同一宗谱的菌株可侵染不同近等基因系;2个优势宗谱HB6和HB7的菌株可分别侵染持有Pik、Pi3、Pi9(...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群体 宗谱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文强 王源超 郑小波
采用Pot2-rep-PCR指纹识别技术对宁夏稻瘟病菌的群体结构进行分析。根据每个菌株的指纹型将2002至2005年在9个地区采集的40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鉴定为65个单元型,其中,单元型NXH7包含176个菌株,占总菌株数的43.3%,在所有年份、地区和大多数水稻品种上出现,是宁夏稻瘟病菌中最广泛适应的单元型。对稻瘟病菌群体的时空变化分析发现,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的稻瘟病菌亚群体间遗传分化不明显(地区间Gst=0.0832,年份间Gst=0.0509),遗传结构相似;不同水稻品种上的亚群体遗传分化明显(Gst=0.2823)。提示寄主的选择作用是宁夏稻瘟病菌群体演化的主要力量。宁夏稻瘟病菌菌株...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南 王素华 李智强 文婷 梁毅 吴俊 杨婷婷 戴良英 王国梁 刘雄伦
采用35个不同来源的稻瘟病菌菌株,对3个稻瘟病抗性基因Pi9、Pi2、Pizt的供体亲本和以日本晴为遗传背景的转基因近等基因系进行室内接种鉴定,比较分析3个基因的抗谱差异。结果表明:Pi9和Pi2的抗谱较广,抗性频率均达到94.2%,Pi9对菌株ROR1和X2007A–7表现感病,Pi2对菌株CHNOS60–2–3和RB14表现感病,Pizt抗谱较窄,抗性频率仅为60%,使用13对SSR引物分析其中20个稻瘟病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可划分为4个宗谱,菌株的遗传宗谱和来源相关性不显著,与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毛建辉 王平 卢代华 何忠全 叶慧丽 姚琳
通过对2006年四川部分地区杂糯间栽与净栽田间稻瘟病菌种群结构的SSR(微卫星DNA标记)分析,结果表明:在0.76的相似水平,来自间栽田间的45个菌株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Ⅰ、Ⅱ、Ⅵ、Ⅶ、Ⅷ、Ⅸ和Ⅹ),其优势宗谱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40.00%。来自净栽田间的45个稻瘟病菌株同样也被划分为7个遗传宗谱(第Ⅲ、Ⅳ、Ⅴ、Ⅵ、Ⅶ、Ⅷ和Ⅹ),其优势宗谱也为第Ⅷ宗谱,所占比例为71.11%。表明尽管稻瘟病菌优势宗谱在间栽田和净栽田中没有变化,但其田间遗传组成比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二明 张志飞 罗峰 罗宽 杨静 朱有勇
为全面了解湖南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的多样性 ,为水稻育种和品种抗性基因的合理布局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用 Pot2 Rep- PCR对 2 0 0 1年采自并分离的湖南晚稻和一季稻 41个品种的 12 9个单孢菌株进行了 DNA指纹分析 .结果表明 ,以 72 %相似水平 ,可将 12 9个菌株分成 4个谱系 ,2 4个单元型 .优势谱系为 L1和 L3,它们分别拥有6个和 15个单元型 ,其菌株数分别占总数的 41.0 9%和 46 .5 1% .优势单元型为 H5 ,H6和 H17,分别占总菌株数的16 .2 8% ,16 .2 8%和 17.83% .研究揭示稻瘟病菌存在较大的变异潜能 ,稻...
关键词:
稻瘟病菌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 湖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增建 刘水芳 刘亦学
每年选用天津市有代表性的7群11~15个稻瘟生理小种,先后对768个品种(系)进行抗谱测定,抗菌率达80~100%有34个品种(系),占供试品种(系)4.4%,抗菌率在60~79%属中等抗病的品种(系)有109个,占14.2%,其余625个品种(系)属感病类型。另外用7群10个小种对抗菌力较高的74个品种(系)进行抗病类型划分,抗菌率在90%有4个类型,抗菌率在80%有3个类型。根据各地优势小种分布选择抗源和供生产上品种轮换种植的参考。以上结果说明抗谱测定是相对稳定的,对生产与育种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抗性谱 抗菌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董丽英 王群 刘树芳 郑凤萍 李迅东 杨勤忠
稻瘟病是水稻生产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抗病品种的利用是控制该病最经济、有效和环保的措施。明确稻瘟病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可有效指导抗病育种的开展。本研究利用24个以丽江新团黑谷为背景的稻瘟病抗性单基因系,对2007年至2010年采集自云南籼稻和粳稻区共379个稻瘟病菌株进行了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Pi9和Pi5可在籼稻和粳稻区使用;Pik-h、Pita-2、Piz-5、Pita和Piz基因只能在籼稻区使用;Piz-t和Pi20基因仅能在粳稻区使用。对2个基因的联合致病性系数、联合毒性系数和抗性互补系数分析表明,Pik/Pi7、Piz/Pi9和Pi1/Pikm等3对基因的组合可作为籼稻区的有效抗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罗朝喜 李进斌 李成云
对稻瘟病菌三个杂交组合及一个回大组合的约210个单孢菌株的产孢力进行测定,明确产孢力的变异是连续性的,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稻瘟病菌产孢力平均值约为5.04,个体产孢多少主要取决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其内的聚集情况。同时发现,各组合产孢力平均值间变异程度较小,而各组合内菌株间的变异程度却较大。比较分生孢子及子囊孢子形成情况,发现两条产孢途径没有明显相关性,表明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产生是由不同基因控制的。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肖丹凤 王玲 刘连盟 侯恩庆 黄世文
从黑龙江、浙江、广西3个稻区内采集稻瘟病样品,分离得到144个菌株。对其中的89个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将它们分成7群35个生理小种。结果表明,ZB、ZA、ZC和ZE种群出现频率分别为50.56%、22.47%、12.36%和7.86%,ZD、ZF和ZG种群频率均为2.25%。优势生理小种为ZB15和ZB1,出现频率分别为12.36%和6.74%。黑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和ZE1,出现频率均为12.5%;浙江优势生理小种是ZB15和ZB9,频率分别达到19.15%和10.64%;广西优势生理小种为ZA11、ZA7和ZA15,出现频率分别达到16.67%,11.11%和11.11%。使用UP...
关键词:
稻瘟病菌 生理小种 遗传宗谱 遗传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小林 颜群 李瑞芳 李焜华 韦善富 黄凤宽 韦丽丽
【目的】明确广西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组成及遗传结构,为今后水稻抗病品种的选育和布局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我国7个稻瘟病菌鉴别品种和SSR对广西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稻瘟病菌单孢菌株分别进行生理小种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2012-2014年分离获得的142株稻瘟病菌菌株分成ZA、ZB、ZC、ZD、ZE、ZF、ZG 7群24个生理小种,其中优势种群为ZB,出现频率67.61%,优势生理小种为ZB_9和ZB_(13),出现频率均为19.01%。运用UPGMA法对其中107个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在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姜兆远 任金平 刘晓梅 邹晓威 郭晓莉 王继春 温嘉伟 刘文平 夏海丰 洪德志
【目的】分析水稻接种稻瘟病菌(Magnaporthe grisea)48 h后亲和互作与非亲和互作反应的基因表达谱,探索水稻对不同稻瘟病菌抗性差异的分子机理。【方法】运用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分析差异表达mRNA;通过分子注释系统平台(MAS 3.0)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了基因注释及GO分析;应用实时定量PCR对部分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结果】在49 824个转录本中共检测到大约24 000个转录本,Fold change大于2.5的基因共1 028个,其中非亲和互作上调基因460个,下调基因568个。所验证的4个基因的荧光定量PCR结果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经GO分析差异基因对应蛋白的...
关键词:
稻瘟病 基因表达谱 基因芯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静华 汪安云 陈建斌 王云月 孙鹰 王宗华 朱有勇
本试验进行了41个水稻品种的 GRA-PCR 和15个稻瘟病菌的 REP-PCR 分子指纹扩增和聚类分析;完成了品种和病菌互作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 GRA-PCR 指纹聚类后,以0.56遗传相似距离点划分时,供试的41个品种可分为两个遗传相似组,其中一组的19个品种大多数为云南省地方老品种,另一组的23个品种多数为近年来生产上的栽培品种。病菌 REP-PCR 指纹聚类后,在不同的相似距离划分时,获得不同的遗传相似组,当以0.08相似距离划分时,各遗传相似组的致病性与供试品种之间有一定的互作关系。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何月秋 唐文华2 HeiLeung RobertS.Zeigler
利用稻瘟病菌的一段倒位重复序列Pot2设计的一对引物直接对稻瘟病菌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带型相似性大于 80 %为度可将国际水稻所一个稻瘟病圃上的 31 0个菌株划分 6个宗亲群 (lineage)。这些依分子标记划分的宗亲群与品种的遗传背景有密切关系 ,而且各宗亲群在水稻不同生育期有不同的波动方式。
关键词:
Pot2 稻瘟病菌 群体结构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