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8)
- 2023(10647)
- 2022(9168)
- 2021(8179)
- 2020(7134)
- 2019(16247)
- 2018(15938)
- 2017(30778)
- 2016(16924)
- 2015(19012)
- 2014(19193)
- 2013(19373)
- 2012(18442)
- 2011(16995)
- 2010(17365)
- 2009(16220)
- 2008(16085)
- 2007(14683)
- 2006(12868)
- 2005(11725)
- 学科
- 济(92864)
- 经济(92787)
- 管理(47052)
- 业(43290)
- 方法(36949)
- 企(33695)
- 企业(33695)
- 数学(32910)
- 数学方法(32636)
- 农(21220)
- 学(21192)
- 地方(20996)
- 中国(19038)
- 财(18201)
- 业经(16615)
- 环境(15581)
- 农业(14345)
- 地方经济(13706)
- 制(13641)
- 贸(12849)
- 贸易(12846)
- 和(12665)
- 易(12382)
- 融(11816)
- 金融(11812)
- 银(11431)
- 银行(11395)
- 务(11029)
- 财务(11005)
- 财务管理(10974)
- 机构
- 大学(259675)
- 学院(259666)
- 济(115940)
- 经济(113689)
- 研究(96116)
- 管理(93975)
- 理学(80705)
- 理学院(79721)
- 管理学(78292)
- 管理学院(77832)
- 中国(70335)
- 科学(61216)
- 京(54964)
- 农(53340)
- 所(51783)
- 财(49819)
- 研究所(47334)
- 业大(43319)
- 中心(42552)
- 农业(42345)
- 财经(40016)
- 江(39717)
- 经济学(37161)
- 经(36188)
- 北京(34478)
- 经济学院(33322)
- 院(33258)
- 范(32536)
- 师范(32185)
- 科学院(31044)
- 基金
- 项目(171666)
- 科学(133427)
- 基金(124912)
- 研究(118491)
- 家(111909)
- 国家(111088)
- 科学基金(92597)
- 社会(76394)
- 社会科(72470)
- 社会科学(72447)
- 省(67206)
- 基金项目(65949)
- 自然(60703)
- 自然科(59183)
- 自然科学(59159)
- 自然科学基金(58129)
- 划(56833)
- 教育(53077)
- 资助(51782)
- 编号(45369)
- 重点(39809)
- 发(38416)
- 部(37824)
- 成果(36469)
- 创(34699)
- 计划(33294)
- 科研(33208)
- 创新(32719)
- 国家社会(32427)
- 课题(32011)
共检索到385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俊辉 曾祖俊 庞良玉
应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模型对成都平原现有的主要几种稻田多熟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其生产弹性作了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新三熟种植的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生态效益指标均高于稻田两熟种植;(2)适当调整现有稻田多熟种植的劳力及氮肥要素的分配比例,农业生产的整体生产力就会提高。
关键词:
稻田 多熟种植 经济生态效益 弹性分析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稻田养鱼是我国传统农业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实用技术,在南方水田地区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随着生态农业之兴起,这项技术自南向北迅速推广开来。辽宁省南部丹东地区和大连地区已有稻田养鱼或养蟹的实践,但规模都不是很大,尚未形成产业,经济效益不甚显著。19...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范成方 史建民
本文从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个方面对山东省大棚与露地蔬菜种植效益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效益差异性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及全国平均大棚蔬菜均一直具有显著的正经济效益优势,总体上呈增长趋势。1998-2009年山东省大棚蔬菜生产相对露地蔬菜和全国平均大棚蔬菜的生态效益较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兴明 曾庆曦 汪运滨 陈启德 刘志明
本定位评价进一步阐明了本区稻田作物布局至今仍以一季中稻为主的生态经济依据。肯定了稻田一熟改两熟能显著提高生产力,提出近期稻田改制仍应以两熟为主,改进技术,主攻单产,提高效益。同时表明本区的温光资源条件,基本能满足一年三熟正常生育的要求,但提高三熟产量的技术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川东南,稻田,种植制度,评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柳开楼 李大明 黄庆海 余喜初 叶会财 徐小林 胡惠文 王赛莲
【目的】有机粪肥还田是实现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大量研究证实,猪粪还田施用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但是,由于饲料添加剂含有较高的Cu、Zn、As等重金属元素,再加上养猪业中饲料添加剂的广泛应用,猪粪长期还田也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大量累积,从而威胁土壤质量和粮食安全。因此,利用长期定位探讨和综合评价长期施用猪粪下红壤稻田的生态效益就显得十分重要。【方法】以始于1981年的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肥定位试验为载体,分析了长期施用猪粪30年间红壤稻田的水稻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以期明确猪粪对水稻产量的增产幅度和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潜力,同时分析不同猪粪施用年限(包括试验前、试验5年...
关键词:
红壤性水稻土 猪粪 重金属 承载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代义 李泽银 付跃民
一、技术措施的实施 (一)选用优良品种,选择最佳播种时间 为了使蕃茄提早上市,及时连作水稻,蕃茄种籽选用高产优质早、中熟杂交一代种中蔬4号、5号、早半1号为主,在11月下旬选择排水良好的田块,整好苗床,每边苗床埂高3—5寸、苗床宽1—1.4米,长度视田块定。施足底肥即可播种。20—25天分苗移栽到新的整好的苗床。 水稻选用汕优63或汕优72均可。4月25—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严俊 潘晓雪 李玉成 张学胜 李伟 陶雅露 张康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种植模式对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能在降低巢湖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的同时,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方法】在环巢湖地区开展大田实验,共设置4个实验组:常规种植模式(CK)和“紫云英还田+有机肥”(T1)、“秸秆还田+沼液”(T2)、“秸秆还田+大豆饼肥”(T3)3种有机种植模式。分别测定田面水中氮磷浓度,稻米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及水稻产量和氮磷吸收量。【结果】移栽期和分蘖前期稻田田面水氮磷浓度达到高峰;相较于常规种植组,在移栽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总氮(TN)浓度和总磷(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3.71%~28.79%;在分蘖期,有机种植组田面水的TN浓度和TP浓度分别降低13.47%~23.84%和21.86%~36.75%。有机种植模式下,水稻的转运效率提高14.50%~23.80%,稻米中的Cd、As和Pb含量显著降低,各实验组土壤的重金属含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且稻米产量未显著下降,净总经济效益显著提高(37.59%~51.64%)。【结论】有机种植模式均可有效降低稻田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且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是防控氮磷流失的关键阶段。T2模式下田面水氮磷流失风险最小,净总经济效益提高幅度最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浩 淡亚彬 王吕 秦宇航 任琼芝 郝兴顺 吴玉红 廖兴茂 李小刚 黄重 蒙天竣 陈永刚
【目的】为探究不同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与氮肥施用量的稻田生态经济效应,借助汉中盆地稻区施肥和秸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比较分析秸秆还田和不同氮肥施量对稻田杂草密度、数量、群落结构特征、土壤养分、水稻产量及构成要素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在2种不同轮作模式下各设4个处理:常规施肥NPK+秸秆不还田(CNS/CK)、常规施肥NPK+秸秆还田(CSM)、常规施肥PK,N减量15%+秸秆还田(CSM_(1))、常规施肥PK,N减量30%(CSM_(2))。在水稻成熟期统计稻田杂草种类、数量和密度。水稻收获后,测定0~20 cm土壤养分含量、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结果】氮肥施用量与秸秆还田对杂草种类和数量影响较大,数量和种类均不同程度减少,各处理间杂草密度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RCSM、RCSM_(1)和R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27.79%、34.5%和8.06%;稻麦轮作模式下,WCSM、WCSM_(1)和WCSM_(2)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RCNS(CK)分别降低14.59%、36.51%和11.7%。与CK相比,其他3个处理的稗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但禾本科和莎草科杂草均有不同程度减少,柳叶菜科和玄参科杂草显著增加。2种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CSM、CSM_(1)、CSM_(2)处理土壤pH有不同程度的降低,CSM_(1)差异显著。稻油轮作模式下,与对照相比,RCSM和RCSM_(1)、RCSM_(2)处理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14.46%、8.72%、9.41%,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4.05%、31.1%、32.75%。除RCSM_(1)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显著提高(增加20.35%)外,其他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无显著差异。稻麦轮作模式下,与对照相比,土壤速效钾、速效磷、土壤有机碳均显著提高,WCSM、WCSM_(1)、WCSM_(2)处理的土壤速效磷分别提高41.01%、20.6%、12.63%,土壤速效钾分别提高45.89%、24.24%、19.14%,土壤有机碳提高16.18%、14.23%、10.86%,其中WCSM处理的增幅最大。稻油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RCSM、RCSM_(1)处理水稻产量差异显著,水稻产量分别增长了5.97%和7.68%,稻麦轮作模式下,与CK相比,WCSM_(1)处理水稻产量显著提高,增幅为4.92%。稻油轮作模式下,除有效穗增幅低于RCSM处理外,RCSM_(1)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RCSM_(1)处理的增幅分别8.13%、1.51%、26.3%、2.09%和4.24%。稻麦轮作下,WCSM处理水稻的穗长、有效穗和结实率高于其他处理,WCSM_(1)处理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高于其他处理。【结论】2种轮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利于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等土壤养分含量的积累,降低农田杂草的数量和种类,改善杂草群落组成结构,降低草害风险。在氮肥减量15%的情况下,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构成要素,达到水稻稳产增产的效果。因此,可以通过秸秆还田来抑制优势杂草生长和改善农田杂草群落结构,并合理减少氮肥的施入量,在保持土壤肥力的同时,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减少药害带来潜在的农田环境污染,达到稳产、增产的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田江
[目的]梳理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关系,分析二者互为矛盾的原因,找到协调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出路。[方法]文章运用文献总结法、对比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贵州省生态效益发展进程,找出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发展矛盾及其产生原因。[结果]重视暂时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导致农村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导致自然生态日益恶化;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导致农村资源损耗形势严峻。[结论]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矛盾突出,应加强贵州省顶层设计,重视制度建设;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贵州省农村资源利用率;树立正确的农村生态保护理念,为实现贵州省农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贵州 对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郑家国 谢红梅 姜心禄 吴婕
本文针对四川省两熟制稻-麦(油)秸秆资源丰富,但处理难的现状,研究了在稻田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下,秸秆还田种类(麦秸、油菜秸)和还田数量(全量、半量)的稻田生态效应。结果表明,麦秸、油菜秸全量还田增产效果明显,分别比对照增产4.84%、6.20%;秸秆还田节水效益不明显,麦秸水分生产效率未得到改善,油菜秸还田水稻水分生产效率增加,油全、油半处理灌溉水分生产效率、水分生产效率分别比对照高0.048、0.045、0.039、0.032;秸秆还田能有效培肥土壤,土壤全N、P、速效养分及微量元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土壤速效氮麦全、麦半处理分别增加14.5、18.1mg/kg;此外,秸秆全量还田投入/产出值...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卫民 黄国勤 程建峰 刘彬彬
【目的】粮食问题一直都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探寻高效的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粮食产量是目前最为迫切的研究内容。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来看,实行多熟种植模式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的农业都在朝着多熟种植的方向发展。1987年,美国著名生态学家H.T.Odum提出能值分析理论来探讨陆地复杂生态系统的功能原理和模拟技术,并将其扩展到人类所参与的生态、环境乃至社会经济系统。20世纪80年代以来,应用能量投入产出来衡量不同熟制或不同复种方式优劣已为国内外农业工作者重视并广泛应用,有助于调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自然资源的科学评估与合理利用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论文...
关键词:
双季稻田 复种 轮作 能值 江西省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洪松 任天举 鲁远源 苟小红 谢廉儒
1988—1991年在生态条件相近的两个点上对14种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定位观察,利用试验和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系统资料,对稻田主要作物及不同种植方式的产量效应、光能利用、经济效益和养分产投比等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稻、再生稻的综合效益最好,是重庆地区的两大优势作物,应重点发展;(2)三熟比两熟制更能充分利用温、光、水、土资源,增产效果明显,但年际产量波动大,经济效益不如两熟制;(3)为充分利用大春资源优势,发展双季稻不如主攻再生稻单产;(4)调整冬季作物结构,扩大绿肥饲料面积,适当扩大油菜等经济作物面积,限制小麦生产规模是扩大复种、提高稻田多熟种植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5)增施钾肥...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义贵 周鑫 杜华章 黄宝林 夏加宏 陈亨旺
一、多熟制种植的基本情况江苏省沿江高沙土地区是由长江淤泥冲积而成,土质偏沙,保水性差,地力瘠薄,历史上多以种植旱粮为主。该地区全年的光温资源属“二熟有余,三熟偏紧”。种植制度以“小麦—水稻”一年两熟为主,一年三熟、四熟为辅。随着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减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谭金石 魏月明
莲田直播晚稻两熟制的技术经济效益江西省广昌县农牧渔业局谭金石广昌县甘竹镇农技站魏月明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莲乡──广昌县白莲生产稳定发展,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约占总耕地面积的37%。但是,莲稻争地的矛盾比较突出,为了探讨莲稻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