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7)
- 2023(1727)
- 2022(1397)
- 2021(1235)
- 2020(1056)
- 2019(2097)
- 2018(2124)
- 2017(3522)
- 2016(1995)
- 2015(2258)
- 2014(2301)
- 2013(2287)
- 2012(2227)
- 2011(1923)
- 2010(1968)
- 2009(1720)
- 2008(1625)
- 2007(1588)
- 2006(1361)
- 2005(1244)
- 学科
- 业(10865)
- 技术(10058)
- 企(8946)
- 企业(8946)
- 管理(8728)
- 济(7977)
- 经济(7976)
- 技术管理(5534)
- 方法(3853)
- 数学(3367)
- 数学方法(3346)
- 农(2775)
- 新技术(2495)
- 高新(2488)
- 高新技术(2488)
- 学(2461)
- 农业(2160)
- 稻(2119)
- 业经(1783)
- 中国(1682)
- 产业(1592)
- 贸(1537)
- 贸易(1537)
- 易(1525)
- 环境(1489)
- 教学(1323)
- 理论(1295)
- 技术经济(1285)
- 信息(1232)
- 出(1202)
- 机构
- 学院(33499)
- 大学(33043)
- 研究(14239)
- 济(12781)
- 经济(12532)
- 管理(12208)
- 农(11793)
- 理学(10565)
- 科学(10550)
- 理学院(10459)
- 管理学(10269)
- 管理学院(10212)
- 农业(10101)
- 所(8942)
- 中国(8769)
- 业大(8766)
- 研究所(8407)
- 京(7323)
- 技术(7053)
- 农业大学(6279)
- 江(6210)
- 省(6082)
- 业(6025)
- 中心(6003)
- 科学院(5022)
- 室(4767)
- 院(4765)
- 实验(4535)
- 实验室(4260)
- 州(4176)
共检索到49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黎 李琴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鱼:革胡子鲶由长江水产研究所购进。水稻品种系当地品种自给。 2.试验稻田及设计:面积1.52亩。具体设计是在稻田沿埂边四周挖围沟,沟面宽1.2米,沟底宽0.6米,沟深1米,同时把挖起的土用于加宽、加高田埂至0.8米左右。另外,在沟底放置几段瓦管或毛竹,长度为0.5~1米,便于革胡子鲶栖息,也利于随时捕捉,观察其生长情况。在进、排水道口设置拦鱼设施;在围沟设置3个投食台,每个投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文斌 赵伟利
稻田养殖扣蟹高产技术报告王文斌(河北省唐海县水产研究所063200)赵伟利(中共唐海县委063200)稻田养蟹是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综合开发、达到农业“两高一优”的有效途径。但从近几年唐山市及附近各市县的情况看,成功与失败并存,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唐海...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忠
1996年我们在江苏省建湖县恒济乡东袁村进行稻田养殖鱼蟹高产高效技术试验。经过1年的试验,我们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111试验田块靠近水源,无污染,排灌方便,面积161亩。田块四周开挖25米,深1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荣奎
稻田养殖罗氏沼虾高产技术王荣奎(江苏省邳州市多种经营管理局)1995年我市徐塘乡在510亩稻田养殖罗氏沼虾试验,获得了成功。经过江苏省水产局专家组验收,亩产水稻445公斤,亩产沼虾25.1公斤,亩产鱼种42.5公斤,亩均产值2988.43元,亩获利2...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周惠敏 施文正 徐冠洪 曲映红
为探究稻田和池塘养殖对鲤(Cyprinus carpio)肌肉风味的影响,2021年8-10月随机采集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进行感官分析并测定其游离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同时对氨基酸、核苷酸和挥发性物质成分的组成及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感官评价分析结果显示两种养殖环境下的鲤肌肉在10月时,气味上有明显差异。稻田和池塘养殖鲤肌肉中氨基酸及核苷酸种类相同,稻田养殖的鲤肌肉中呈鲜味氨基酸如谷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稻田养殖的鲤肌肉味精当量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 EUC)最高含量达到了5.68 g MSG/100 g,显著高于池塘养殖的EUC值4.61 MSG g/100 g;同时,稻田养殖鲤肌肉中土腥味、青草味的物质,如己醛、壬醛的含量显著低于池塘养殖。综上表明,稻田养殖的鲤滋味更为鲜美,土腥味的物质含量更少。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衡 赵良杰 李丰 郭海松 沈竑 刘其根
农业—水产复合生产体系(integrated agri-aquaculture system,IAAS)因其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能生产满足市场对食品安全需求的绿色稻米而成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了解这种农水复合系统中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对于种养工艺的改进和生态调控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稻鳖共作(R-T)和稻田单作(R-M)2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和根系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旨在为稻鳖种养生态学积累资料和为稻鳖综合种养的生产技术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两种模式下稻田表层及根系土壤中主要细菌门类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拟杆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绿弯菌门。与R-M相比,R-T表层土壤中绿弯菌门、硝化螺旋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而其根系土壤硝化螺旋菌门、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的相对丰度减少。主要优势菌属为酸杆菌属、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地杆菌属、芽单胞菌属、黄单胞菌属6类。其中亚硝化单胞菌属、硝化螺旋菌属、芽单胞菌属和酸杆菌属在两种模式的表层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硝化螺旋菌属和地杆菌属在根系土壤中的相对丰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养殖鳖(R-T)后,稻田根系和表层土壤的细菌Chao指数及Shannon指数均增加。PCA以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养殖鳖引入后,稻田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水稻根系的菌群产生了影响。研究初步揭示了稻鳖共作复合生态系统优于稻田单作系统的微生物生态基础。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李生武 王冬武 杨红权 罗梦良 徐永福 孙广明
湘云鲫稻田单养 :每亩放养均重 16± 0 5g鱼种 30 0尾 ,经 2 4 0d养殖 ,成活率为 80 % ,均重为 2 2 1g/尾 ,产量 53 4kg/亩 ,产值 854元 /亩。湘云鲫和草鱼、鲢鱼、鳙鱼稻田混养 :其成活率、生长速度和产量与单养结果差异不大 ,但其养殖效益比单养低 4 0 % ,而比常规稻田养殖效益高 14 %。
关键词:
湘云鲫 稻田养殖 经济效益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赵翔刚 罗衡 刘其根 赵良杰 蔡林荣 戴亮亮 张真
为了研究养殖沙塘鳢(Odontobutis obscurus)对稻田水体及底泥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2015年于浙江海盐江南四阡现代农业公司进行了沙塘鳢的稻田养殖实验,利用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养殖过程中的稻田水体及底泥中细菌的16S r DNA片段进行指纹图谱分析。DGGE条带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稻田水体及底泥共检测到包括α-变形菌亚门(Alphaproteobacteria)、β-变形菌亚门(Betaproteobact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蔡丽君 郭全友 马东林 王海华 杨絮 马本贺 黄海潮 郑尧
为探究不同养殖模式对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池塘和稻田养殖模式下台湾泥鳅和泥鳅的形体性状、营养成分和品质差异,并探讨了它们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台湾泥鳅的肥满度显著高于泥鳅,其中池塘养殖模式下的台湾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 ssp. in pond-cultivated mode, PPOC)肥满度(1.00±0.01) g/cm~(3)显著高于池塘养殖模式下的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in pond-cultivated mode, MPOC) (0.50±0.01) g/cm~(3) (P<0.05),泥鳅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台湾泥鳅(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台湾泥鳅(P<0.05),池塘养殖模式下2种泥鳅的致动脉粥样化指数和血栓形成指数显著低于稻田养殖的相同品种(P硬度_((PPAC)),弹性_((MPOC))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形体性状与营养品质密切相关,肥满度与体长体高比呈负相关(–0.996),与质构特征、粗脂肪含量呈正相关,与水分、灰分、粗蛋白含量呈负相关。综上所述,池塘模式更适合台湾泥鳅养殖,稻田模式更适合泥鳅养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陈思媛 陶玲 彭亮 代梨梨 彭格格 郝柳柳 李谷 张辉
为了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和循环利用,本研究构建了稻田-农沟-强化沟协同净化系统,考察了各净化单元对池塘养殖尾水中TN、TP、COD_(Mn)和TSS的处理效果,并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评价其去除特征和效果,通过浓度沿程衰减的模型拟合分析了相关水质指标沿流程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净化系统出水中TN、TP、COD_(Mn)和TSS浓度平均值分别为1.33、0.19、6.61和12.00 mg/L,去除率分别为86.73%、89.26%、85.77%和93.68%。池塘养殖尾水经净化系统处理后综合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其中主要污染物TN得到了显著改善,相关水质达到《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SC/T 9101—2007)一级排放要求;TN、TP和COD_(Mn)沿流程变化规律符合线性削减模型。结果表明稻田-沟渠系统可用于池塘养殖尾水的达标排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