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4)
- 2023(1647)
- 2022(1602)
- 2021(1430)
- 2020(1249)
- 2019(2868)
- 2018(2781)
- 2017(5465)
- 2016(3125)
- 2015(3540)
- 2014(3528)
- 2013(3757)
- 2012(3436)
- 2011(3146)
- 2010(3085)
- 2009(2877)
- 2008(2844)
- 2007(2396)
- 2006(2088)
- 2005(1781)
- 学科
- 济(14969)
- 经济(14952)
- 方法(9087)
- 管理(8768)
- 业(8720)
- 数学(8366)
- 数学方法(8309)
- 企(7354)
- 企业(7354)
- 财(4667)
- 学(3201)
- 中国(3040)
- 农(2828)
- 收入(2680)
- 地方(2386)
- 业经(2297)
- 贸(2278)
- 贸易(2278)
- 易(2177)
- 稻(2133)
- 和(2120)
- 国民(2055)
- 务(2020)
- 财务(2016)
- 财务管理(2012)
- 制(1983)
- 农业(1975)
- 企业财务(1950)
- 环境(1929)
- 国民收入(1883)
- 机构
- 大学(49131)
- 学院(47917)
- 济(19023)
- 经济(18712)
- 研究(18585)
- 管理(16619)
- 理学(14887)
- 理学院(14697)
- 管理学(14297)
- 管理学院(14242)
- 农(14095)
- 科学(13134)
- 中国(12213)
- 农业(11723)
- 所(11173)
- 业大(10615)
- 研究所(10459)
- 京(10200)
- 财(8443)
- 农业大学(7737)
- 中心(7519)
- 江(7056)
- 财经(7041)
- 省(6826)
- 科学院(6790)
- 业(6654)
- 经(6459)
- 经济学(6363)
- 北京(6109)
- 院(5903)
共检索到668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爱中 张胜文 屠乃美
以4个品种为材料,研究了稻桩贮藏同化产物的分配与再生稻腋芽再生率及产量构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老桩贮藏同化产物的52%~70%转运到了再生稻体内,其中,穗部占27%以上,茎鞘占14%~26%,叶片占9%左右;老桩贮藏同化产物主要分配在再生稻倒二和倒三节位,两节位总计约占46%~61%;同化产物在再生稻各器官的分配比例与腋芽再生率、产量及所有的产量性状均呈正相关;同化产物在任一节位的分配比例与相应节位腋芽再生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均呈显著正相关。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桂莲 屠乃美 袁菊红 刘鹏 张顺堂
为探明再生稻的适宜播种期,选用培两优500和汕优63为材料,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腋芽萌发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期对再生稻生育期、腋芽萌发和产量均有明显影响,以3月3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好,再生季产量高,4月11日播种的腋芽萌发较差,但能正常成熟,4月19日播种的腋芽萌发差且不能在安全期内齐穗,导致部分穗子不能抽穗或能抽穗但不能正常成熟.从气候条件和高产角度出发,供试组合作再生稻栽培,在长沙地区的适宜播种期为3月底至4月初,最佳播种期为3月底.
关键词:
播种期 再生稻 腋芽萌发 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黄新杰 屠乃美 周娟 易镇邪 李艳芳 万定海
用14C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再生稻齐穗期不同激素处理下剑叶光合产物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再生稻齐穗期剑叶中的光合产物滞留率在6%~26%之间,72%~92%的剑叶光合产物转运到穗部,两品种光合产物分配规律均为穗>剑叶>剑叶叶鞘>茎鞘>非标记叶。剑叶光合产物滞留率越低,越有利于再生稻产量的提高。激素处理的叶片光合产物均较多地转运到穗部,激素处理有利于提高再生稻的产量。因此,选用穗粒数多且抽穗后剑叶光合能力强的品种进行再生培植,并进行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是获得再生稻高产的有效途径。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唐文帮 陈立云 肖应辉 刘建丰
为了给中稻再生稻的育种提供依据 ,以 37个杂交稻组合和常规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产量、产量构成因子、再生率、株高及穗长整齐度等性状的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 :杂交再生稻产量性状优于常规再生稻品种 ;单株再生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是影响再生稻产量的主要因子 ;再生稻的株高整齐度、穗长整齐度与其产量呈不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 整齐度 相关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赵全志 黄丕生 凌启鸿
采用汕优 63和盐粳187品种(组合),通过设置前后期不同氮素配比,对水稻群体光合速率(CAP)和茎鞘贮藏物质与产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抽穗后CAP随生育进程而逐渐降低。汕优63以6:4配比CAP较高。上3茎鞘物质干重变化呈“V”字型,在穗后23d左右达最低值,其中以顶三茎鞘物质输出最多。CAP与群体质量指标、穗后物质生产和产量的关系除穗后23d左右外比较密切,穗后23d茎鞘贮藏物质大量输出。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顾地周 陆爽 巴春影 李媛媛
【目的】建立烈香杜鹃嫩茎段腋芽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体系,为烈香杜鹃工厂化育苗奠定技术基础。【方法】以烈香杜鹃嫩茎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影响烈香杜鹃腋芽丛生芽诱导和生根的各主要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水平的作用进行探讨。【结果】适宜的烈香杜鹃嫩茎段腋芽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1/2DR+TDZ 2.80mg/L+IAA 0.01mg/L+GA31.85mg/L,诱导率为99.8%;生根培养基为:1/2DR+IAA 0.07mg/L+NAA 0.02mg/L,生根率达99.7%。在生根培养基中添加GA32.00mg/L,再生植株茎节在35d的培养周期内,每段增殖倍数平均达5以上,植株再生率为97.0%。...
关键词:
烈香杜鹃 腋芽丛生芽 植株再生 均匀设计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新杰 屠乃美 李艳芳 周娟 易镇邪 李淼 王可
采用大田试验,以龙两优072和深优9576为材料,研究再生稻的产量形成及其与头季稻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各节位再生稻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干物质积累量均以倒2节最高,倒4节最低;再生稻的产量与头季稻分蘖盛期、孕穗期、齐穗期和乳熟期的LA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4、0.896、0.935、0.941;不同杂交组合头季稻与再生稻干物质积累量均以乳熟期最大,分蘖盛期最小,再生稻产量与头季稻乳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呈正相关(r=0.451);再生稻根系活力和光合速率较头季稻高,叶绿素含量较头季稻小;再生稻孕穗期和齐穗期的根系活力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
关键词:
杂交稻 再生稻 产量构成因素 相关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保国 王光明 陈静 陈国惠 任昌福
本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研究了内源激素GA3与水稻再生芽萌发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内源激素GA3含量的变化与水稻再生芽休眠、萌发生长的关系十分密切。头季稻抽穗后20天内稻株内源激素GA3含量较低,再生芽处于休眠状态。头季抽穗20天以后随着再生芽的萌发生长,内源激素GA3的含量急剧增加。再生芽萌发后,各节位芽中的GA3含量存在较大差异。GA3含量高的芽,其生长量也越大。说明水稻再生芽的萌发受内源激素GA3调控。高含量的内源激素GA3利于打破再生芽休眠和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
关键词:
内源激素GA_3,水稻,再生芽,萌发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杨莉 蒋开锋 张涛 赵建国 郭小蛟 杨乾华 万先齐 游书梅 曹应江 罗婧 郑家奎
以‘日本晴’与‘泸恢99’及其构建的RIL群体的188个家系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含207个分子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对同一地点两年再生力及6个产量相关性状进行了基因定位。7个性状共检测到20个QTL,分布于除4、6、10、11号染色体外的8条染色体上,单个QTL的贡献率为0.01%~13.85%,单个性状QTL个数为1到6个。其中再生力QTL3个,位于第7、8染色体上,贡献率3.4%~5.39%。7个性状共检测到4对加性上位性互作效应,但均不显著。单株产量、每穗颖花数、每穗实粒数检测到了较明显的环境互作效应。再生力与单株有效穗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习敏 吴文革 汪靖桂 汪宏伟 陈刚 许有尊
为明确安徽省沿江地区再生稻种植产量差形成的原因,筛选出该地区适宜的再生稻种植品种,以9个杂交水稻品种为试材,比较分析了其头季和再生季生育期、再生力、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性状。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造成不同品种头季稻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的有效穗数;导致再生季产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单位面积上有效穗数和每穗着粒数。准两优608再生季单产5.27 t/hm2,2季综合产量高达13.59 t/hm2,可作为该地区再生稻种植的优选品种;皖稻119和新两优6号头季产量高,再生力较强,再生季产量潜力大,可以作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再生稻 产量构成 产量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曹玉贤 朱建强 侯俊
【目的】阐明再生稻的产量差及影响因素,为揭示其生产潜力和制定高产高效栽培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两个数据库,分别以"再生稻产量、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和"ratoon rice,variety,fertilizer and China"为关键词检索,共收集目标文献119篇。总结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和产量差,通过分析品种、施肥、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方式和收割方式对再生稻产量的影响,阐明再生稻产量差的影响因素及缩小产量差的途径。【结果】当前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和两季总的产量潜力分别为11.65、6.90和17.10 t·hm~(-2),总样本平均产量仅分别实现了产量潜力的71%、53%和68%。籼稻和杂交稻的再生稻产量分别比粳稻和常规稻增产24%—19%和18%—8%;头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68 kg·hm~(-2),P_2O_5 123 kg·hm~(-2),K_2O 124 kg·hm~(-2);再生季的最优施肥量约为N 145 kg·hm~(-2),P_2O_5 50 kg·hm~(-2),K2O 200 kg·hm~(-2)。再生稻头季的适宜种植密度为22.4—29.1万穴/hm2;适宜留桩高度为40—50 cm;手栽种植利于再生季产量的提高因而总产量也最大;人工收割比机械收割的再生季产量高12%,虽然机种机收会减少产量,但差异不显著。【结论】我国再生稻头季、再生季及两季总产量的增产潜力分别为3.38、3.27和5.41 t·hm~(-2)。合适的品种、肥料管理、种植密度、留桩高度、种植和收割方式可以缩小产量差,其中品种以籼稻和杂交稻为主;优化施肥量可以使头季和再生季分别增产9%和22%,优化种植密度则分别增产8%和17%;适宜的留桩高度为40—50 cm;机种机收更符合轻简化现代农业的需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保国 王光明 陈静 陈国惠 任昌福
研究了促芽肥影响水稻再生芽萌发的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在头季抽穗后25天施用150kg/ha尿素的促芽肥可以提高再生芽的活芽率,增加再生芽的芽长。生理生化的分析表明:施用促芽肥可以明显增加母茎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提高茎秆、叶鞘和再生芽中的GA3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并且增加茎秆中的POD活性。由此可见,头季后期施用促芽肥促进再生芽的萌发可能与促芽肥提高茎秆和再生芽的GA3含量、降低ABA含量、增加茎秆的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促进营养物质向再生芽转运有关。
关键词:
促芽肥,水稻,再生芽,萌发,生理生化基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建华 廖新华 叶昌荣 赵国珍 工藤·悟
在11℃和15℃下,研究了10个不同耐冷性粳稻品种9~10叶期的低温再生茎重。(1)11℃条件下,处理1天和2天的再生茎重与结实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2**,0.865**),低温再生茎重可作为粳稻耐冷性评价的一个指标。(2)低温再生茎重,低温茎叶含水量对温度的敏感性因品种及其来源而异,日本品种与云南品种具有明显的差异。(3)9~10叶期,粳稻植株低温茎叶含水量与结实率和再生茎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878**,0.812**,0.863**),它也可以作为粳稻耐冷性评价的指标之一。
关键词:
粳稻 低温 再生茎重 耐冷性 茎叶含水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江玲 王松凤 刘喜 陈亮明 刘世家 翟虎渠 万建民
对W017(LOX-3缺失)和武育粳3号(LOX-3正常,对照)贮藏1年和新收获的种子进行比较试验,人工老化处理5 d,贮藏1年的W017种子发芽率为87.3%,而贮藏1年的武育粳3号的发芽率只有14%,新种子对老化处理不敏感。用RVA谱检测2个品种在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劣的程度,发现贮藏1年后,2个品种的RVA谱特征值均有变化,除了最高黏度外,W017的变化程度明显小于武育粳3号。进一步对淀粉酶活性的分析表明W017能保持较高发芽率、品质变劣速度缓慢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种子能保持较高的淀粉酶活性水平。以上结果证实W017具有较强的耐贮性。
关键词:
水稻 LOX-3 耐贮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玉兰 汪晓峰 景新明 林坚
以粳稻幸实(OryzasativaL.subsp.japonicacv.Xingshi),籼稻桂早2号(OryzasativaL.subsp.indicacv.Guizao2)水稻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含水量水稻种子在-20℃和室温(25℃)条件下贮藏5年后的活力变化及其生理生化基础。结果表明,适度超干处理能延长种子的贮藏寿命,种子活力保持与种子含水量和贮藏温度密切相关。籼稻桂早2号种子耐干性较强,在含水量降至2.4%时,种子活力与5.8%相比无显著差异,而粳稻幸实种子活力极显著下降。不同含水量水稻种子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与种子活力呈正相关,ABA含量、磷脂酶活性随含水量降低...
关键词:
水稻 种子 含水量 贮藏寿命 生理生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