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89)
- 2023(4524)
- 2022(3878)
- 2021(3704)
- 2020(3268)
- 2019(6766)
- 2018(6887)
- 2017(11631)
- 2016(7237)
- 2015(8195)
- 2014(8432)
- 2013(7981)
- 2012(7542)
- 2011(7040)
- 2010(7005)
- 2009(6501)
- 2008(6483)
- 2007(5945)
- 2006(5166)
- 2005(4800)
- 学科
- 济(18759)
- 经济(18729)
- 管理(15173)
- 学(13433)
- 业(12218)
- 企(9174)
- 企业(9174)
- 农(7102)
- 中国(6891)
- 制(6531)
- 理论(5854)
- 体(5597)
- 教育(5347)
- 方法(5186)
- 财(4970)
- 农业(4307)
- 银(4291)
- 银行(4259)
- 行(4166)
- 业经(4136)
- 地方(4033)
- 融(4014)
- 金融(4005)
- 和(3767)
- 数学(3726)
- 数学方法(3639)
- 教学(3573)
- 及其(3527)
- 技术(3326)
- 经济学(3279)
- 机构
- 大学(102602)
- 学院(102088)
- 研究(44447)
- 农(34145)
- 科学(33565)
- 中国(29902)
- 济(29884)
- 管理(28883)
- 经济(28823)
- 农业(27827)
- 所(26705)
- 研究所(24794)
- 理学(23809)
- 京(23781)
- 业大(23633)
- 理学院(23305)
- 管理学(22487)
- 管理学院(22307)
- 中心(19271)
- 省(18423)
- 江(18121)
- 农业大学(17440)
- 技术(17009)
- 室(16293)
- 业(15890)
- 院(15494)
- 范(14853)
- 科学院(14731)
- 北京(14559)
- 实验(14509)
- 基金
- 项目(70403)
- 科学(50575)
- 基金(46167)
- 研究(45316)
- 家(44808)
- 国家(44402)
- 科学基金(33674)
- 省(30623)
- 划(26252)
- 自然(24177)
- 基金项目(23624)
- 社会(23618)
- 自然科(23555)
- 自然科学(23534)
- 自然科学基金(23119)
- 社会科(21907)
- 社会科学(21903)
- 教育(21675)
- 资助(19144)
- 编号(18720)
- 计划(17346)
- 重点(17314)
- 科技(17177)
- 成果(17083)
- 发(15812)
- 课题(15253)
- 农(14728)
- 创(14431)
- 科研(13997)
- 部(13946)
共检索到16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阮宏椿 石妞妞 甘林 杜宜新 杨秀娟 陈福如
【目的】建立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基线并评估其抗药性风险。【方法】以128株采自福建省未使用过杀菌剂的水稻抗病性鉴定圃的稻曲病菌为材料,以"两优培九"水稻品种为受体,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该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抗药突变体,并测定抗药突变体的抗性水平、致病力和生物学性状。【结果】128株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EC50值为0.020 90.203 9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呈单峰曲线,符合正态分布,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基线为(0.087 3±0.045 9)μg/mL;通过药剂驯化方法获得2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沈光斌 周明国
引起水稻白叶枯病的 Xanthomonasoryzae在用药剂处理过的水稻上鉴别为抗噻枯唑的突变体。致病力和胞外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 ,抗药性突变体与野生敏感菌株没有明显差异 ,但抗药性突变体对离体稻叶的伤害作用及引起水稻体内脂质过氧化程度强于敏感菌株 ;胞外产物可以降低水稻白叶枯病菌对噻枯唑的敏感性 ,病菌产生抗药性与胞外产物关系密切 ;抗药突变体在无药平板上转移 10代后 ,抗药水平明显下降 ,但致病力变化在不同的突变体间表现出较大差异 ,有的保持较强的致病力 ,有的则完全失去致病力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磊 俞咪娜 胡建坤 于俊杰 尹小乐 聂亚锋 陈志谊 刘永锋
【目的】分析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致病力减弱突变菌株B-726的生物学性状,分析其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克隆因外源基因插入被破坏正常表达的基因,为明确该基因在稻曲病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稻曲病防治新途径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定突变菌株B-726生长速率、产孢能力及致病力检测,分析其生物学性状;Southern杂交分析B-726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利用HiTail-PCR获得T-DNA插入位点的侧翼序列;运用RACE-PCR技术,克隆与插入位点毗邻的基因全长;用半定量RT-PCR分析该基因表达情况。【结果】突变菌株B-726与野生菌株P1相比致病力极显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舒亚 李红霞 王建新 张传清 周明国
通过紫外诱变获得引起稻瘟病的稻梨孢抗嘧菌酯突变体B9 R2, 此突变体对嘧菌酯表现为高抗药水平。B9 R2的40个单孢子后代的抗药性状稳定, 但是随着在无药平板上转代和低温培养, 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均下降, 第 10代的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分别下降 22 6%和 39 6%; 4℃培养 30d后, 抗药水平和生长速率分别下降 19 1%和 29 4%。与野生亲本菌株B9相比, 抗药突变体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分别下降 65 8%和 12 9%。B9 R2的黑色素产生能力和致病力与亲本B9菌株相同。嘧菌酯不抑制抗药突变体B9 R2黑色素的产生, 但能强烈抑制孢子的产生, 在 100μg·mL-1嘧菌...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许文耀 吕伟成 胡秀荣
水稻纹枯病菌野生菌株(Jgms)在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驯化24代,获得一株抗井冈霉素的突变菌株(Jgmr).毒力测定结果,井冈霉素对Jgmr的EC50为11.6766μg.mL-1,是出发菌株EC50(0.3236μg.mL-1)的36.77倍.Jgmr在不含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上连续培养1-10代后,各代在含10.0μg.mL-1井冈霉素的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表明Jgmr具有一定的稳定性.Jgmr与Jgms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与致病力的比较结果表明,Jgmr在PSA培养基中的生长速度、菌核形成量均比Jgms差,两者的菌落和菌丝体形态、菌核色泽与形状明显不同,Jgm...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罗彦涛 孟润杰 赵建江 韩秀英 马志强 王文桥 张小风
【目的】研究抗氟吡菌胺突变体对不同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并评估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方法】通过紫外线照射菌丝体、紫外线照射孢子囊和药剂驯化的方法获得抗氟吡菌胺的马铃薯晚疫病菌突变体,计算突变体的突变频率,测定抗性突变体的抗性水平,研究突变体在无药条件下继代培养10代后抗性能否稳定遗传,测定突变体在RSA培养基和离体叶片上的适合度(菌丝生长速率、产孢子囊能力及复合适合度指数),比较抗性菌株与其亲本敏感菌株的竞争力,分析对氟吡菌胺表现不同敏感性的菌株对不同药剂的交互抗性,并通过笔者实验室建立的抗性风险量化标准评定马铃薯晚疫病菌对氟吡菌胺的抗性风险。【结果】共获得21个抗性菌株,抗性水平介...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康宁 张建林 王化琪
本研究将常规旱稻品种旱稻616(HD616)经60Coγ射线200 Gy辐射诱变处理,从其变异后代获得对干旱十分敏感的突变体M616。采用田间不同程度干旱胁迫试验和根系培养试验,考察了二者的与抗旱相关的地上地下部形态、水分生理指标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粒小、根细、细根多、单株产量低是M616区别于亲本HD616的基本特征,而叶片损伤度、主茎基粗、叶宽、根长、根粗、根干重是M616地上地下部对干旱反映最敏感性状。相对于亲本HD616,突变体M616根系性状发生了一系列有害变异,表现为根明显变短、变细、细根增多,因而对干旱胁迫表现十分敏感,使地上部植株明显变矮,茎秆变细弱,叶片变细窄,...
关键词:
旱稻 干旱敏感突变体 抗旱性 鉴定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冯明鸣 朱书生 刘西莉
为研究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及室内抗药性风险,采用叶碟保湿法测定了52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2个菌株的EC50(抑制中浓度)差异较小,平均EC50为(0.010 1±0.003 1)μg/mL。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单峰曲线,接近正态分布,没有出现敏感性下降的抗药性群体,这些病菌均为烯肟菌酯野生敏感菌株,因此可以采用其平均EC50作为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的敏感基线。室内药剂驯化和紫外线诱变试验,获得了10株黄瓜霜霉病菌对烯肟菌酯不同抗性水平的突变体,其EC50为1~5μg/mL,抗性指数为80~500倍,抗药性稳定,致病力、适合度、竞争力与...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陈雨 陈长军 王建新 金丽华 周明国
【目的】研究抗氰烯菌酯的禾谷镰刀菌nit突变体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将3个抗氰烯菌酯的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菌株分别在含氯酸盐的MMC培养基上培养,共获得了50个硝酸盐利用缺陷突变体(nit)。比较了抗性菌株的nit突变体与亲本在无性和有性阶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结果】抗性菌株的nit突变体与亲本在菌落生长速率、培养性状和致病性方面没有显著差异;但某些突变体中,产孢量和产子囊壳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差异。此外,禾谷镰刀菌对氯酸盐和氰烯菌酯之间没有交互抗药性,且抗性可以稳定遗传。【结论】可以将nit作为遗传标记来研究禾谷镰刀菌对氰烯菌酯的抗药性遗传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顾春波 姜莉莉 王开运 史晓斌 段海明 林才华
【目的】诱导获得草莓枯萎病菌对戊唑醇的抗性菌株,并比较敏、抗菌株在生物学特性方面的差异。【方法】在含戊唑醇PDA平板培养基上,对草莓枯萎病菌进行逐代处理,以诱导其抗性菌株;利用菌落直径测定法测定抗性菌株对其它一些杀菌剂的交互抗性,及其与敏感菌株之间生物学特性差异。【结果】敏感菌株选育至36代,对戊唑醇的抗性达34.22倍,抗性能够稳定遗传;抗戊唑醇菌株对三唑酮等7种药剂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交互抗性;抗性菌株与敏感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均为25℃,适宜pH值为9;敏、抗菌株在不同碳、氮源中,菌丝生长与产孢趋势有所不同。【结论】草莓枯萎病菌在环境中容易形成戊唑醇抗性群体,抗性风险较高,生产中需引起注意。
关键词:
草莓枯萎病菌 戊唑醇抗性 生物学特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俞咪娜 胡建坤 黄磊 于俊杰 尹小乐 聂亚锋 陈志谊 刘永锋
【目的】研究稻曲病菌致病力增强的ATMT突变菌株5062,为稻曲病菌致病机制解析、致病相关基因克隆提供方法基础。【方法】测定和观察5062的菌落直径、菌落形态、产孢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一步利用TAIL-PCR和RACE技术克隆5062基因组的T-DNA侧翼基因,并比对分析基因的信息,最后利用RT-PCR检测突变基因的表达量。【结果】与野生型菌株相比,突变菌株5062田间接种表现为致病力增强,在MM和水琼脂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减慢,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而在PSA和TB3培养基上,其菌落形态、色素等方面与野生型无明显差异。TAIL-PCR扩增得到的紧邻T-DNA两侧的侧翼序列在野生型中不相邻。TAIL-...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飞 蔡跃 汪鹏 尤小满 张杰 江玲 张文伟 万建民
[目的]本试验旨在对水稻温度敏感型黄叶突变体yl2(t)进行表型分析和基因定位,为图位克隆该基因奠定基础。[方法]在连续20℃温度处理下测定突变体yl2(t)叶绿素含量和观察其叶绿体结构;构建yl2(t)与籼稻品种‘南京11’的杂交F2群体,借助SSR和In Del分子标记,选取隐性极端个体进行基因定位;利用qRt-PCR测定叶绿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20℃持续处理15 D,yl2(t)幼苗表现黄叶;若处理时间延长至20 D,yl2(t)幼苗则不能继续生长最后死亡,处理15 D后转移至30℃或在30℃连续生长时叶色正常。田间生长条件下,yl2(t)的农艺性状与野生型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感型黄叶突变体 表型 基因定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艳 迟铭 王宝祥 宋兆强 杨波 卢白关 李健 秦德荣 徐大勇
从江苏省稻瘟病不同优势小种菌株的液体培养液中提取稻瘟病菌粗毒素,以本地区较感病中粳稻新品系L119为材料,研究不同稀释浓度粗毒素对水稻种子萌发、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在诱导和分化培养基中分别加入适宜的稻瘟病菌粗毒素进行胁迫培养,以获得抗病性有所增强的变异植株。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后胚芽的长度随着粗毒素浓度的提高而降低,在浓度达到1 m L/10 m L时种子萌发完全受到抑制。种胚愈伤组织的生长随着粗毒素浓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逐渐增强,在浓度为25%时无愈伤产生;愈伤组织在分化时对粗毒素较敏感,在粗毒素浓度为5%时分化成苗数急剧下降。对诱导、分化2个阶段双重粗毒素胁迫培养的组培再生植株进行...
关键词:
水稻 稻瘟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艳丽 张正光 陆凡 郑小波
将营养体亲和的、携带抗药性标记的稻瘟病菌不同小种的菌株对峙培养 18d后 ,对交界处产生的菌丝融合带进行单菌丝片段群体分离 ,从 5个配对组合中获得的 75个无性重组体中筛选出 2 0个稳定的无性重组体。对它们的生长速率、产分生孢子能力、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致病力等生物学性状进行测定 ,结果显示 :供试重组体在 5种常规培养基上均生长良好 ,部分重组体的生长速率显著超过亲本 ;在玉米稻汁培养基上均具有较好的产孢能力 ,产孢量每皿 (直径 6 0mm)为 1 0 8× 10 5~ 8 18× 10 6个 ,部分菌株产孢量显著超过亲本 ;分生孢子萌发率为 6 5 %~ 97% ,与亲本无显著差异 ;大...
关键词:
稻瘟病菌 无性重组体 生物学性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世玉 汤雨洁 任淼淼 胡波 苏建亚
[目的]为了对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进行系统性监测,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常用药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测定分析了江苏省2015年稻纵卷叶螟的抗药性水平。[方法]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了2010至2013年间稻纵卷叶螟初孵幼虫对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以及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据此建立了稻纵卷叶螟对这5种杀虫剂的毒力敏感基线,在此基础上,2015年对采自江苏武进、盐城以及江浦稻田的稻纵卷叶螟抗药性水平进行了监测。[结果]氯虫苯甲酰胺、毒死蜱、茚虫威、阿维菌素和多杀菌素敏感基线的LC50值分别为1.017、1.147、0.018、0.014和0.019 mg·L-1,监测数据表明江苏武进、盐城...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抗药性 敏感基线 杀虫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