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09)
2023(2563)
2022(2238)
2021(2227)
2020(1887)
2019(4075)
2018(4211)
2017(6983)
2016(4431)
2015(4978)
2014(4888)
2013(4531)
2012(4375)
2011(3908)
2010(4030)
2009(3511)
2008(3686)
2007(3594)
2006(2956)
2005(2567)
作者
(15868)
(13210)
(13103)
(12281)
(8655)
(6547)
(5941)
(5107)
(5071)
(5046)
(4538)
(4426)
(4402)
(4324)
(4303)
(4284)
(3955)
(3949)
(3881)
(3834)
(3523)
(3461)
(3305)
(3171)
(3081)
(3051)
(2974)
(2872)
(2853)
(2840)
学科
管理(10863)
(9806)
经济(9802)
(7626)
(6580)
企业(6580)
(6049)
方法(5142)
数学(4243)
数学方法(4058)
环境(3445)
(3299)
理论(3169)
教学(2979)
中国(2762)
(2705)
及其(2644)
(2509)
(2452)
(2416)
防治(2317)
(2308)
(2251)
业经(2156)
(2146)
银行(2133)
(2128)
(2066)
(2047)
财务(2044)
机构
学院(59225)
大学(57516)
研究(23311)
(20992)
科学(19727)
农业(17474)
管理(16527)
中国(15883)
业大(15504)
(14592)
(14564)
经济(14020)
理学(13889)
研究所(13659)
理学院(13619)
(13535)
管理学(12951)
管理学院(12880)
农业大学(11418)
技术(11133)
中心(10882)
(10825)
(10474)
(10437)
实验(9893)
(9844)
实验室(9495)
重点(8933)
科学院(8472)
(8311)
基金
项目(43491)
科学(30655)
基金(28283)
(27709)
国家(27489)
研究(25668)
科学基金(21391)
(19909)
(16538)
自然(16421)
自然科(16052)
自然科学(16036)
自然科学基金(15715)
基金项目(14504)
资助(12580)
社会(12531)
教育(12505)
社会科(11783)
社会科学(11778)
计划(11753)
科技(11648)
重点(10652)
编号(10568)
(9077)
(8956)
成果(8949)
科研(8863)
专项(8617)
(8563)
创新(8488)
期刊
学报(20613)
(19732)
(15247)
经济(15247)
中国(14727)
农业(14259)
大学(13807)
学学(13374)
科学(13209)
研究(10872)
(7759)
教育(7759)
业大(7661)
(6714)
农业大学(6661)
技术(6224)
管理(6078)
(5226)
图书(4831)
中国农业(4140)
自然(4120)
自然科(3755)
自然科学(3755)
科技(3591)
林业(3486)
书馆(3300)
图书馆(3300)
统计(3255)
(3219)
金融(3219)
共检索到879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宇秋  李国邦  杨娟  黎良  赵志学  樊晶  王文明  
【目的】近年来稻曲病日益严重,但目前对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与水稻相互作用机制仍不清楚。论文旨在利用水稻感病颖花材料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并筛选稻曲病菌效应因子互作蛋白,为解析稻曲病菌侵染水稻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感病水稻ChUannong h2s为试验材料,在水稻破口前5—7 d左右,从水稻穗中上部接种PsB摇培7 d的稻曲病菌荧光标记菌株P4,接种13 d后取颖花进行激光共聚焦观察,收集感病颖花。提取感病颖花总rna,使用含有oligo(dt)的接头引物反转录Cdna第一链,并PCr扩增ds C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切胶回收ds Cdna片段,与载体P...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康静敏  刘坤  刘严  张怡  李成伟  谭光轩  
为了分离克隆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相关蛋白基因,利用SMART技术构建了大丽轮枝菌酵母双杂交c DNA文库。结果表明,构建的文库滴度为5.2×107cfu/m L,库容为3.9×107cfu;文库c DNA插入片段长度主要分布在0.5~2.0 kb,平均为1 kb;文库重组率为96%。表明文库质量较好,为筛选与植物互作的大丽轮枝菌致病蛋白基因奠定了基础。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彭强  吴昌银  
为研究水稻开花调控的分子网络,构建了水稻品种中花11幼穗分化前倒二叶叶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制备了高质量的总RNA,用Oligo(dT)引物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Long Distance PCR合成双链cD-NA,通过SMART同源重组交换技术在酵母菌株AH109中建立酵母双杂交所需的水稻倒二叶叶片cDNA文库。文库质量检测结果表明:cDNA文库的转化率为1.178×106/3μg pGADT7-Rec,文库滴度为2.65×108 cfu/mL,重组率为94.7%,插入片段长度为350~2 000bp。该文库可用来筛选水稻抽穗期基因的互作蛋白。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梅勤  李玉蓉  邹丽芳  陈功友  
提取经条斑病菌(Xanthom onas oryzae pv. oryzicola)侵染诱导后的水稻mRNA,利用SMARTTM技术于载体pGADT7-SfiAB上构建了水稻cDNA文库。检测发现,文库中含有水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O sPR-1 a、O sPR-1 b和PAL。随机提取cDNA文库克隆的质粒,酶切分析发现,该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分布在500~2 000 bp之间,平均大小约为1 kb,重组率达95%。上述结果表明,水稻受条斑病菌侵染的cDNA文库质量较好,这为研究条斑病菌致病性因子与水稻互作机制奠定了工作基础。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长庚  刘姗姗  孙冰  陈松林  
为了研究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免疫及抗病相关蛋白和大分子物质的功能及相互作用机制,构建了牙鲆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原始文库滴度为1.6×106 CFU/mL,随机选取单克隆菌落进行PCR扩增,根据PCR扩增结果表明插入片段大部分大于500 bp,平均长度约为1.5 kb,随机调取了115个EST进行了序列测定。扩增后放大文库库容约为1.8×1012 CFU。转化酵母后,文库转化效率为3.6×105CFU/μg,文库库容为5.4×106CFU。牙鲆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成功为鲆蝶类免疫机理的研究,尤其是信号分子通路研究提供有效的工具。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瑜  刘同坤  侯喜林  李英  
[目的]构建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花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与细胞色素C还原酶铁硫蛋白(BcRISP1)互作的蛋白。[方法]从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花中提取总RNA,通过长距离PCR,扩增双链cDNA(ds cDNA)。采用SMART建库技术构建不结球白菜Pol胞质雄性不育花全长cDNA文库。利用BcRISP1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构建诱饵表达载体pGBK T-7-BcRISP1转化AH109酵母菌,根据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出与BcRISP1互作的片段,并进行质粒共转化验证。[结果]经检测,文库的转化率为每μg p GADT7-Rec 1.80×106转化子,文库滴度为1.21×1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倩  包涛涛  鲜思美  张友  梁倩  顾庆林  
为筛选与羊口疮病毒(OrfV)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细胞蛋白,构建了羔羊睾丸(L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采用Trizol法提取LT细胞总RNA,运用SMART技术经LD-PCR合成全长cDNA,再经同源重组法将pGADT7-Rec载体与cDNA共转化至Y187酵母菌株,利用营养缺陷型选择性培养基(SD/-Leu)筛选阳性克隆,并鉴定文库质量.结果显示:LT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成功,其文库滴度为2.33×10~8 CFU·mL~(-1),文库容量达3.5×10~9 CFU;随机挑选34个单克隆进行PCR检测,插入片段大小为250~2 000 bp,平均大小约为1 000 bp,文库重组率达100%.由此表明,本文库达到高质量文库条件,可作为研究OrfV与宿主细胞间互作机制的生物材料.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许晨  周勇  史玉恒  范玉顶  刘文枝  江南  赵建青  曾令兵  
为深入研究鲤疱疹病毒Ⅱ型CyHV-2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机制,以鲫脑组织细胞系(Gibel carp brain,GiCB)总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扩增获得双链cDNA,与载体pGADT7-Rec共转化酵母菌Y187,构建了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以CyHV-2 ORF25编码蛋白为诱饵,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筛选与其互作的GiCB细胞受体。结果显示: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转化效率为1.03×10~6 CFU/μg,滴度为1.24×10~6 CFU/mL,PCR扩增结果表明文库中插入片段的大小在1.5 kb左右。将表达CyHV-2 ORF25编码蛋白的诱饵菌与GiCB细胞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杂交后,筛选得到与ORF25编码蛋白相互作用蛋白的阳性克隆,为进一步研究CyHV-2的感染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费日雯  樊富伟  孙天祎  辛如洁  宋文慧  关士鑫  孙晓梅  
【目的】芍药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但其种子的双重休眠难以解除,严重阻碍芍药的育种进程。本研究利用gateway技术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关键时期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可用于筛选调控芍药种子休眠解除相关基因的转录因子及互作蛋白。本文库的构建可为丰富芍药种子休眠调控研究提供科学支撑,能为芍药栽培育种和野生资源保护及利用奠定分子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休眠解除过程中5个关键时期的芍药种子为试验材料,进行总RNA的提取和m RNA的分离,使用gateway方法构建cDNA初级文库,再通过LR重组,将初级文库重组到pGADT7-DEST次级文库载体上,构建出次级文库,最后经过酵母转化试验,将次级文库质粒转化到酵母Y187感受态细胞中,构建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文库。【结果】经鉴定,cDNA初级文库库容量为1.28×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cDNA次级文库库容量为1.12×107 CFU,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100%;酵母文库滴度为7.0×107 CFU/mL,平均插入片段长度在1 000 bp以上,重组率为96%。23个阳性克隆测序结果经NCBI比对后,按照功能将20个已知蛋白序列划分为8类,其中7个序列已被报道参与种子的休眠与萌发。【结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酵母杂交cDNA文库构建的质量较高,具有较完整的基因信息,符合酵母文库筛选试验所需的标准,为构建芍药种子休眠解除过程的分子调控网络提供基础。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川  盛鸥  窦同心  李斌  胡春华  杨乔松  邓贵明  董涛  李春雨  易干军  毕方铖  
[目的]本文旨在鉴定香蕉果实后熟关键调控因子MaMADS2的互作蛋白,深入解析MaMADS2影响香蕉果实后熟过程的分子机制。[方法]以MaMADS2为诱饵利用酵母双杂交文库获得候选互作蛋白,通过克隆候选互作基因编码区进行点对点酵母双杂交试验来验证互作情况;利用转录组学分析互作蛋白相关基因在后熟过程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鉴定重要互作蛋白与MaMADS2的互作;最后用蛋白免疫印迹分析MaMADS2蛋白在香蕉后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果实在乙烯利催熟下的cDNA文库,初级和次级文库的库容分别为2.9×10~6和3.2×10~6 CFU·mL~(-1),平均插入片段大小在1 200 bp以上,可满足后续酵母双杂交筛选的要求。最终共鉴定出7个互作蛋白,其中有2个MADS-box转录因子,3个E3泛素连接酶,2个具有转录抑制作用的蛋白。转录组数据表明,乙烯利可抑制2个MADS-box基因的表达,而1-甲基环丙烯(1-MCP)对其表达起诱导作用。双分子荧光互补试验表明,MaMADS2与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存在互作关系。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MaMADS2在后熟过程中蛋白水平逐渐降低,这与其可以和E3泛素连接酶互作是一致的。[结论]通过构建高质量的果实cDNA文库与酵母双杂交筛库技术,鉴定出多个与MaMADS2互作的蛋白,并明确了MaMADS2与另一MADS-box转录因子Ma04_p30020.1之间存在明显的互作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陈平  杨敏  郭金菊  邝瑞彬  杨护  黄炳雄  魏岳荣  
[目的]从番木瓜4个不同成熟期果实的转录组中筛选并克隆得到1个转录因子CpMYB114L,构建番木瓜果实的cDNA文库,筛选与CpMYB114L互作的蛋白,探究CpMYB114L参与调控果实成熟的分子机理。[方法]以番木瓜‘GZBG’品种的果实为材料,设计特异引物,克隆CpMYB114L CDS区,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该基因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序列。提取番木瓜不同成熟期果实的总RNA,利用all-direct法建立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构建pGBKT7-CpMYB114L诱饵载体,对其自激活检测后,通过共转化从文库中筛选CpMYB114L互作蛋白。通过在NCBI网站上进行序列比对,明确互作蛋白的功能分类,最后对各类蛋白基因在番木瓜不同成熟期果实中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CpMYB114L基因的CDS序列编码227个氨基酸,预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6 304.3,理论等电点为6.23,亲水性总平均值为-0.893。CpMYB114L蛋白序列与甜樱桃(PaWERL)、蒺藜苜蓿(MtMYB1)、黧豆(MpMYB113)、大豆(GmMYB1)和苹果(MdMYB308L)的同源性较近。cDNA文库总库容为1.15×10~7 CFU,重组率100%,插入片段长度为750~2 000 bp。诱饵载体pGBKT7-CpMYB114L不存在自激活。从酵母双杂交文库中筛选到30个初始阳性克隆,经回转验证后最终获得26个与CpMYB114L互作的蛋白,共分为4类,包括乙烯响应受体1(CpERS1)、酰基辅酶A硫酯酶13(CpAcots13)、热休克蛋白42(CpHSP42)和叶绿体转运子159 (CpTOC159)。在果实成熟过程中,CpERS1和CpHSP42表达量先上升后下降,CpAcots13表达量持续上升,CpTOC159表达量剧增后趋于平稳。[结论]推测CpMYB114L与CpERS1蛋白互作参与番木瓜果实成熟的调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恒  陈怡名  张旭  牛影  赵佳  吴承云  郝永利  孙丽  王海燕  肖进  王秀娥  
[目的]本文旨在使用“Mate&Plate”技术构建簇毛麦受白粉菌诱导的酵母双杂交文库,鉴定正向调节小麦白粉病抗性的簇毛麦E3泛素连接酶蛋白CMPG1-V的互作蛋白,为解析其抗病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提取白粉菌诱导前及诱导后1、2、4、6、12、24和48 h的簇毛麦叶片总RNA,利用SMART技术分离纯化mRNA,合成ds cDNA,将ds cDNA和pGADT7-Rec载体共同转入酵母菌株Y187,构建簇毛麦酵母双杂交文库,明确文库插入片段大小和滴度。以CMPG1-V为诱饵筛库,并对部分互作蛋白进行了回补验证,利用BiFC方法验证CMPG1-V与筛选到的一个互作蛋白CMIN6(MYB25-V)的体内互作。[结果]成功构建了受白粉菌诱导的簇毛麦叶片酵母双杂交文库,文库滴度为9.5×10~(7 )CFU·mL~(-1),插入片段长度在250~2 000 bp之间,重组率为100%。以CMPG1-V为诱饵筛选文库,获得79个互作蛋白,挑选其中10个互作蛋白进行回补验证。通过BiFC实验验证了CMPG1-V与MYB25-V的体内互作。MYB25-V及其在小麦中的同源基因TaMYB25受白粉菌诱导后均上调表达,推测MYB25-V可能参与调控小麦白粉病抗性。[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白粉菌诱导的簇毛麦酵母双杂交文库,为鉴定CMPG1-V的互作蛋白并解析其抗病性机制奠定了基础。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研华  张玉屏  王亚梁  向镜  陈惠哲  朱德峰  
【目的】探讨播期对不同籼粳杂交稻穗粒数形成规律的影响。【方法】以杂交稻偏粳型中熟中粳甬优8号、偏籼型迟熟中粳甬优15号、中熟晚籼钱优2号和常规品种迟熟中粳浙粳88为材料,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类型水稻枝梗和颖花分化与退化的特性及其与籼粳性成分的关系。【结果】籼粳杂交稻甬优8号及甬优15号每穗总颖花分化数均显著高于籼稻钱优2号和粳稻浙粳88;甬优品种的一次枝梗及颖花分化数显著高于籼、粳稻,二次枝梗和颖花分化数以偏籼型品种甬优15号和钱优2号较高,而甬优8号二次颖花分化数与钱优2号的基本持平。随播期推迟,每穗总颖花分化数显著降低,尤为二次颖花分化数,而一次颖花分化数以适期播种最高。甬优8号和钱优2号...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芳  段玉玺  陈立杰  王媛媛  朱晓峰  王东  
【目的】研究胞囊线虫侵染后大豆根部早期基因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索大豆的抗病机制。【方法】以抗大豆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3号生理小种的小粒黑豆(Glycine max)为材料,利用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构建大豆胞囊线虫诱导大豆根部早期表达的SSH-cDNA文库,并结合反向Northern斑点杂交筛选阳性克隆。【结果】获得28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经CAP3软件聚类拼接,得到166个unique EST,在GenBank进行Blastn与Blastx同源比对,有119条EST与已知...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秦发亮  刘文文  李莉  王锡锋  
【目的】筛选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SBPH)中与水稻条纹病毒(RSV)病害特异蛋白(disease-specific protein,SP)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为明确介体灰飞虱传播RSV的分子机制及SP在传毒过程中的作用打下基础。【方法】提取高质量灰飞虱总RNA并通过TaKaRa D9086 OligtexTM-dT30 mRNA Purification Kit对mRNA进行纯化。利用SMART技术合成双链cDNA,利用Axygen的PCR纯化回收试剂盒将ds cDNA回收纯化,纯化后的ds cDNA再经SfiⅠ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纯化后与文库载体pPR...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