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7)
2023(5307)
2022(4443)
2021(3953)
2020(3265)
2019(7094)
2018(6755)
2017(12340)
2016(7007)
2015(7192)
2014(6875)
2013(6603)
2012(5948)
2011(5278)
2010(4930)
2009(4549)
2008(4384)
2007(3644)
2006(2972)
2005(2387)
作者
(23809)
(20012)
(19831)
(18531)
(12611)
(10030)
(8568)
(8003)
(7641)
(6995)
(6899)
(6524)
(6516)
(6510)
(6358)
(6121)
(5975)
(5973)
(5867)
(5647)
(5371)
(4973)
(4628)
(4627)
(4510)
(4420)
(4413)
(4365)
(4237)
(4096)
学科
(23576)
经济(23545)
(18883)
管理(18658)
(14315)
企业(14315)
方法(12048)
数学(11057)
数学方法(10993)
(7626)
(7229)
(6808)
(6477)
贸易(6477)
(6339)
中国(5690)
业经(5520)
农业(5385)
技术(4745)
环境(4685)
(4373)
财务(4372)
财务管理(4367)
企业财务(4169)
(3911)
土壤(3897)
(3879)
产业(3810)
(3641)
地方(3463)
机构
大学(98514)
学院(98348)
(37409)
经济(36843)
研究(36636)
管理(35801)
理学(32535)
理学院(32129)
(31965)
管理学(31446)
管理学院(31307)
科学(27834)
农业(26266)
中国(24977)
业大(24917)
(20938)
(20182)
研究所(19961)
农业大学(17929)
中心(15874)
(14588)
(13952)
(13942)
(13591)
(13579)
实验(13489)
科学院(13244)
实验室(12929)
(12781)
财经(12622)
基金
项目(78883)
科学(60499)
基金(58558)
(56712)
国家(56286)
科学基金(45959)
研究(45743)
自然(33899)
自然科(33163)
自然科学(33150)
自然科学基金(32584)
基金项目(32044)
(31500)
社会(29954)
社会科(28480)
社会科学(28471)
(27647)
资助(22726)
教育(20068)
计划(19350)
重点(18598)
科技(17918)
(16975)
(16682)
科研(16355)
(16339)
(16220)
创新(15991)
编号(15310)
(15038)
期刊
(32685)
经济(32685)
学报(29900)
(28217)
科学(22478)
研究(20522)
大学(20461)
学学(20200)
农业(19601)
中国(15219)
(10943)
管理(10686)
(10374)
业大(9934)
农业大学(8651)
(7269)
科技(6498)
经济研究(6353)
业经(6258)
林业(5889)
中国农业(5868)
财经(5841)
(5779)
金融(5779)
自然(5642)
技术(5200)
资源(5109)
(4948)
商业(4926)
问题(4812)
共检索到1253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婷  孟军  兰宇  赫天一  刘遵奇  黄玉威  程效义  陈温福  
生物炭用作土壤改良剂受到广泛关注,其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为期52周的室内土柱淋溶试验研究生物炭对3种类型土壤磷淋溶的影响。以500°C温度下热解30min制得的稻壳炭和该水洗稻壳炭为试验材料,分别以15%的重量比添加到酸性红壤、弱碱性风沙土和碱性盐土中,不加稻壳炭的土壤分别为各自处理的对照。试验测定了淋溶液的磷酸盐累积淋失量、土壤pH值、土壤有效磷含量、酸性磷酸酶活性、中性磷酸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稻壳炭可增加红壤的pH值,但会降低风沙土和盐土的pH值;培养第20周之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昆艳  官会林  赵林艳  李双丽  魏富刚  杨绍周  宋洪川  孙世中  徐武美  
【目的】针对云南高原酸性红壤区的研究与应用基础薄弱,特别是针对三七连作土壤改良方面的研究与应用相对较少的情况,本研究以连作5年三七种植地为对象,研究生物炭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细菌群落结构与三七幼苗存活率的影响,为三七连作地土壤改良与连作障碍消减提供试验依据。【方法】三七连作地生物炭施用量为1 kg/m~(2),以不施炭为对照(CK),共17组同地对照试验。对各试验小区土壤理化性质与酶活性进行了测定,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细菌群落结构,并调查了三七幼苗存活率。【结果】施加生物炭后,三七连作土壤pH与有机质、铵态氮、有效磷含量显著提高(P0.05);此外,土壤多酚氧化酶、脲酶的活性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相比较,施用1 kg/m~(2)的稻壳炭使土壤pH均值提高了1.23,有效磷、铵态氮与有机质含量均值分别提高了29.31 mg/kg、2.35 mg/kg与0.98%,脲酶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提高了0.09 mg/g和2.24 mg/g;高通量测序与生信分析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微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化特征,三七连作土壤细菌的优势菌群为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和Firmicutes,在试验组中占比分别为29.97%、28.26%与19.97%,而在对照组中占比分别为31.61%、25.26%与20.16%。试验组三七幼苗存活率平均达62.46%,而对照组三七零星出苗后全部死亡。【结论】施加生物炭可有效改良三七连作土壤,对其连作障碍问题起到一定的消减作用。本研究为三七种植土壤改良与连作障碍消减提供了试验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贵英  陈伟  刘文质  董安民  邵敬爱  张世红  杨海平  陈汉平  
热解技术是稻壳有效利用的重要处理方法,其炭、气和油三态产物均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稻壳炭是稻壳热解后产生的固态产物,对环境、农业和新能源等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稻壳炭的理化特性决定了炭产物的利用方式及效果,不同热解温度条件下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不同,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影响较大。对不同热解温度制得的稻壳炭的理化特性进行系统研究有利于稻壳炭的定向制备及高值化利用。为确定热解温度对稻壳炭理化特性的影响作用,在管式炉固定床上制得不同热解温度的炭产物,对稻壳炭工业分析及元素分析、可溶性物质含量、表面官能团和孔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利花  杨淑英  吕家珑  
对长期 (2 4年 )不同施肥土壤中磷淋溶趋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土壤耕层 Ca Cl2 - P和 Water- P的含量远比 Olsen- P要小得多 ,可以淋溶的磷素含量普遍较低 ;长期施用厩肥和化肥加秸秆并休闲的土壤更易发生磷素淋溶 ;Ca Cl2 - P和 Water- P之间以及 Water- P和 Olsen- P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土壤耕层中 Olsen- P含量达 2 3mg/ kg,是该土壤发生磷素淋溶的“阈值”。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苗微  孟军  兰宇  韩晓日  陈温福  
生物炭性质虽然稳定,却也并非一成不变,其理化性质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发生缓慢变化,进而对其功能产生影响。为明确陈化对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影响,探明生物炭陈化机制。以稻壳生物炭为试验材料,利用PVC圆柱,在人工气候箱中通过25个周期冻融循环(30℃/10d,-25℃/10d)和淋溶模拟生物炭陈化过程,分析生物炭表观结构、元素组成、氧化程度、吸附能力、pH值、碳酸盐含量等理化性质变化。结果表明:陈化处理破坏稻壳生物炭的表观结构、增加表面孔隙且随处理周期延长破坏程度加剧。C元素含量和C/H比值在25个周期中没有显著变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曾鹏宇  但浩  王昌全  杨娟  易云亮  徐强  
为确定农田畜禽粪便的安全消纳量,在成都平原稻麦轮作条件下,研究施用猪粪后土壤全磷(TP)、有效磷(Olsen–P和Mehlich3–P)、水溶性磷(ca cl2–P)的累积特征,评估磷的淋失风险。结果表明:随猪粪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在100%猪粪n处理后快速增加,增幅分别为21.87~90.58、53.25~262.82 Mg/kg,ca cl2–P含量在100%猪粪n水平后急剧增加,增幅为0.18~2.40Mg/kg;在稻麦轮作体系下,土壤Olsen–P含量和Mehlich3–P含量流失的临界值分别为50、125 Mg/...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秋月  杨兴  何丽芝  陆扣萍  车磊  袁国栋  王海龙  
通过培养试验,采用修正的Hedley磷形态分级方法,以不添加任何肥料处理为空白对照,以施加未经处理的猪炭、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为对比,研究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其相互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猪炭和酸化猪炭可使土壤电导率分别提高24%和14%,而对土壤pH值无显著影响。在施加量相同的情况下,酸化猪炭提高土壤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占全磷百分比的效果优于猪炭处理;且与施磷量相同的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酸化猪炭、猪炭和2种磷肥均可以显著(P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猪炭;非活性磷占总磷的百分比显著(P<0.05)下降,与活性磷和中稳活性磷所占比例均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施用酸化猪炭可以提高土壤中各形态磷的质量分数,同时把土壤中非活性磷的比例维持在较低水平。施用酸化猪炭对土壤中各形态磷质量分数及转化影响的效果与2种化学磷肥无显著差异。在农业生产中,经酸化处理的猪炭来替代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具有潜在的可行性。图7表2参45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继琛  陆强  张丽  哈丽哈什·依巴提  黄启为  沈其荣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叶面喷施不同稀释倍数稻壳醋液对4种叶菜(苏州青、青梗菜、生菜、菠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稻壳醋液后4种叶菜的株高、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有增高趋势。4种叶菜的干质量及单株氮、磷、钾吸收量随稻壳醋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以处理4(原液稀释3倍)最好。4种叶菜处理中的干质量比相应的对照(清水)提高1.49~3.36倍,而单株氮、磷、钾吸收量也比相应对照(清水)高1.28~4.07倍。喷施稻壳醋液显著提高生菜、2种不结球白菜(品种为‘苏州青’和‘青梗菜’)的可溶性糖含量。结论:本试验条件下叶面喷施稻壳醋液有利于叶菜的生长。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飞  王俊鹏  梁斌  李俊良  
为明确施用不同有机物料对降低设施菜地氮素淋溶的效果及机理,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和土柱淋溶模拟试验分别研究了玉米秸秆(M)和稻壳(R)降解过程中对于土壤氮素含量和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室内培养期间(35 d),玉米秸秆和稻壳的降解率分别为18. 8%,3. 3%;与CK相比,施用玉米秸秆和稻壳使矿质态氮降低23. 9~173. 1 mg/kg,6. 4~126. 1 mg/kg,降幅分别为24. 4%和10. 7%,施用稻壳和玉米秸秆分别使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平均增加6. 4%和41. 1%。培养结束时,矿质态氮的固持量分别为173. 1,126. 1 mg/kg,占土壤矿质态氮含量的35. 0%和25. 5%;添加玉米和稻壳处理分别使淋溶液矿质态氮浓度降低14. 5~207. 3 mg/L,5. 9~202. 5 mg/L,使矿质态氮淋溶损失降低26. 7%~41. 1%,12. 1%~25. 3%。综上可见,施加有机物料显著增加对土壤矿质态氮素的固持,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量,玉米秸秆降解率较高,对于矿质态氮的固持与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效果更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薛晓辉  郝明德  
【目的】利用长期肥料定位试验,监测旱地农田土壤硝态氮的淋溶动向,研究施肥量与硝态氮累积量之间的关系,为科学施肥提供参考。【方法】在试验小区0~300cm土壤剖面中,每20cm深度取一个土样,1mol·L-1KCl浸提后以AA3连续流动分析仪测定硝态氮含量。【结果】单施氮肥土壤硝态氮累积峰出现在80~100cm土层和300cm以下土层,当施氮量达到180kg·hm-2·a-1时,0~300cm土层硝态氮累积总量相当于8年的施氮量。单施磷肥对土壤硝态氮分布无影响;氮、磷肥配施时,施氮量增加硝态氮累积量显著增加,配施磷肥后可以减少硝态氮累积量,且施氮量越大减少的越多。过量施用氮肥,即使配施磷肥,硝态...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新军  廖文华  刘建玲  
以菜地为供试土壤,研究了0~100 cm菜地土壤Olsen-P、CaCl2-P、NaOH-P的空间分布状况及其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菜地Olsen-P、CaCl2-P、NaOH-P含量分别为:123.8~399.6 mg/kg、9.1~27.2 mg/kg、184.9~608.9mg/kg。土壤Olsen-P、CaCl2-P、NaOH-P主要积累在0~20 cm土层,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磷的积累量逐渐降低;土壤Olsen-P与CaCl2-P、NaOH-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Olsen-P含量高于55.6~63.0 mg/kg时,土壤CaCl2-P显著增加,此时的Olsen-P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冯玉洁  谢圣华  田海  潘飞  梁延坡  曾东强  
【目的】研究异丙甲草胺在甘蔗种植区3种代表性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方法】采用批量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其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淋溶特性。【结果】异丙甲草胺在广西来宾壤土、扶绥壤质粘土和安徽萧县粉砂质壤土中的吸附规律均可以用Freundlich方程较好描述,土壤有机碳归一化吸附系数(KOC)分别为75.71、35.80和34.93,吸附常数(Kf)分别为7.58、3.06、3.12;表明异丙甲草胺在壤土中较难吸附,在另两种土壤中属难吸附;吸附自由能(△G)为-10.73、-8.87、-8.81 KJ/mo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玉梅  杜秋红  于洪久  郭炜  王根林  阎秀峰  魏丹  
采用碱溶酸析技术将稻壳灰中非晶态分子硅转化为易溶态硅酸盐,通过水稻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硅预处理对种子活力、根系吸收能力及幼嫩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灰提取硅与常规硅肥对种子萌发影响表现趋势一致。一定硅浓度范围内,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达一定值后,随硅浓度增加而降低;根系活跃吸收面积与总吸收面积以处理B硅含量8%,稀释300倍最高,其次是稀释400倍,以处理D硅含量16%,稀释100倍最低;常规硅肥处理对水稻叶绿素影响略低于与同一硅浓度稻壳灰提取硅处理,但差异不明显。稻壳灰提取硅含量在8%,稀释300~400倍浸种,具有明显的促进种子萌发作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芳  张康康  谷思诚  刘婷  袁金展  胡立勇  
通过盆栽方式进行水稻秸秆炭、水稻谷壳炭、果木木炭等3种生物质炭比较试验,每盆土壤15kg,参照大田用量模式设置了5、10、20、40t/hm2 4个秸秆炭水平,20、40t/hm2 2个谷壳炭与木炭水平,研究不同处理对水稻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生物质炭在一定范围内都能促进水稻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形成,以秸秆炭效果最好。不同秸秆炭施用量比较,干物质量和产量呈先增后降趋势,在20t/hm2时达到最高,生物量较不施炭对照提高51.45%,谷粒产量增加72.55%。施用谷壳炭以40t/hm2效果较好,产量提高60.52%。施用20t/hm2木炭有提高地上部生物量与产量的作用,但增加至40t/hm2则明显降低。适量施用生物质炭能够增加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和总养分含量,以秸秆炭效果最好,谷壳炭次之,木炭最差。木炭的碳含量高达74.28%,过量施用显著降低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对水稻生长不利。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峰  贺立源  刘艳飞  吴照辉  郭再华  
为了解不同磷效率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的生态适应性情况,以中性土壤上筛选获得的45份耐低磷水稻品种和5份低磷敏感水稻品种作为供试材料,采用中性土壤为对照,在酸性和碱性土壤上进行了水稻苗期生态适应性鉴定,结果表明,3种土壤相对分蘖数均值表现为中性土>酸性土>碱性土,相对株高均值表现却相反,分别为碱性土>酸性土>中性土,但不同土壤变化不大;部分中性土壤上筛选的耐低磷水稻品种存在对不同酸度土壤的生态适应性差异。可见,不同水稻品种在不同酸度土壤上表现出对低磷的耐受能力不同,存在着耐低磷特性对不同酸度土壤的基因型差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