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50)
2023(12018)
2022(10324)
2021(9491)
2020(8168)
2019(18691)
2018(18463)
2017(36026)
2016(19684)
2015(22172)
2014(22175)
2013(22289)
2012(21382)
2011(19602)
2010(19794)
2009(18458)
2008(17932)
2007(16506)
2006(14890)
2005(13268)
作者
(58264)
(49715)
(49233)
(47114)
(31359)
(24066)
(22153)
(19356)
(18779)
(17753)
(17148)
(16456)
(15948)
(15475)
(15391)
(15266)
(14825)
(14379)
(14286)
(14230)
(12325)
(12302)
(12114)
(11609)
(11280)
(11274)
(10889)
(10883)
(10151)
(10067)
学科
(105310)
经济(105225)
(55024)
(48653)
管理(48140)
方法(37047)
数学(33229)
数学方法(33000)
(32351)
企业(32351)
农业(32224)
地方(27617)
中国(22880)
业经(22783)
(19507)
(18843)
(16982)
(15273)
贸易(15268)
地方经济(14780)
(14691)
环境(14006)
(13853)
(12567)
(12445)
金融(12441)
(12245)
银行(12220)
(12198)
(11718)
机构
学院(289503)
大学(284568)
(130736)
经济(128160)
管理(107745)
研究(103738)
理学(92621)
理学院(91520)
管理学(90048)
管理学院(89518)
中国(78681)
(69627)
科学(63667)
(59436)
(54636)
(54376)
农业(54138)
业大(49430)
研究所(49253)
中心(48534)
(46755)
财经(43047)
经济学(40386)
(38876)
(38022)
师范(37705)
(36594)
北京(36422)
经济学院(36225)
(35656)
基金
项目(189135)
科学(147906)
研究(138364)
基金(136006)
(118681)
国家(117612)
科学基金(99475)
社会(89197)
社会科(84032)
社会科学(84006)
(77188)
基金项目(73126)
自然(62618)
(62296)
教育(61160)
自然科(61080)
自然科学(61064)
自然科学基金(59969)
编号(56850)
资助(54431)
成果(45175)
(43947)
重点(42554)
(41879)
课题(38709)
(38541)
(37553)
国家社会(36684)
创新(36168)
科研(35739)
期刊
(157694)
经济(157694)
研究(85590)
(71465)
中国(58167)
农业(48974)
学报(46982)
科学(43042)
(41484)
大学(35537)
管理(35018)
学学(33978)
业经(29213)
(28440)
金融(28440)
技术(24696)
(24355)
经济研究(23720)
教育(23133)
问题(21838)
财经(21410)
(18548)
世界(16850)
技术经济(16352)
(15994)
资源(15693)
农村(15300)
(15300)
经济问题(15120)
农业经济(14764)
共检索到44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怀豫  陈传波  丁士军  陈风波  
本文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将农户分为三个等级 ,根据计量经济原理 ,运用OAXACA分解分析方法 ,选择农户水稻生产中的可控制变量对其进行分析 ,以找出形成农户水稻生产行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分析基础上 ,提出增加稻农收入的政策建议和途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韩军辉  李艳军  
本文依据调查问卷 ,分析了农户获知种子信息的主渠道。通过多重逻辑斯缔回归分析 ,指出了影响农户对新品种态度以及采用行为的因素。最后 ,提出了促进种子信息传播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目的]农户资本禀赋约束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更全面和准确地分析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长江中游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熵值法、Tobit和OLS回归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就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农户资本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各类别资本禀赋排序为人力资本(0.37)>社会资本(0.17)>金融资本(0.16)>物质资本(0.14)>自然资本(0.10)。强资本型的农户比例在综合资本禀赋和分类别资本禀赋上均少于弱资本型的农户比例。(2)单季水稻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2.10,水稻生产生态效率为0.64。(3)农户综合资本禀赋提升有利于提升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综合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提升效应主要得益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正向影响。[结论]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方面加强农户资本禀赋积累,以促进水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玛兰  李晓云  曾琳琳  
[目的]农户资本禀赋约束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为更全面和准确地分析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长江中游湖北省农户调研数据,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超效率SBM模型、熵值法、Tobit和OLS回归等多种模型和方法,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从多个角度就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1)农户资本禀赋存在较大差异,各类别资本禀赋排序为人力资本(0.37)>社会资本(0.17)>金融资本(0.16)>物质资本(0.14)>自然资本(0.10)。强资本型的农户比例在综合资本禀赋和分类别资本禀赋上均少于弱资本型的农户比例。(2)单季水稻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综合指数为2.10,水稻生产生态效率为0.64。(3)农户综合资本禀赋提升有利于提升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综合资本禀赋对水稻生产生态效率的提升效应主要得益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正向影响。[结论]从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等方面加强农户资本禀赋积累,以促进水稻生产方式绿色转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熊曼  
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均衡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利用湖北省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技术、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本文对湖北省能源消费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湖北省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但存在从经济增长到能源消费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朱媛媛  余斌  曾菊新  韩勇  
结合空间利用的效率观、质量观和融合观等相关理论,在科学界定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涵义的基础上,根据五峰县的具体情况,基于NPP的生态空间评估模型构建了"三生"空间区划的指标体系,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数理统计等现代技术方法,定量划定"三生"的空间范围。通过实地调研,结合各乡镇的发展规划体系,以村为单位对定量区划方案进行修正,最终形成了五峰县"三生"空间的划分方案。由于空间的稀缺性和五峰县"三生"空间发展面临的系列难题,加之国家对限制开发区"三生"空间优化的明确导向,拟构建合理的"三生"空间法律保障体系,健全生态考核机制;明确生态补偿规则,搭建生态补偿政策平台;同时以耕地红线、城乡规划线、生态红线为约束,旨在建设五峰县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适度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从而实现其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的最优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利民  张安录  刘成武  
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结合相关统计资料,采用综合指数与回归分析等方法,以地处江南丘陵山区的通城县为例,探讨了农地边际化对区域经济与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农地边际化会导致农地利用经济效益降低、区域种植业产值减少、农民从种植业中得到的纯收入减少;②农地边际化促进了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和边际农地的退耕;③农地边际化会使一些丘陵山区从农村景观演变成半自然景观。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静  
文章选取湖北省32个典型县域单位,根据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按有关统计年鉴,得出1998年和2010年的产业结构比重及类型。结合县域经济类型,分析了湖北省各县域产业结构类型演变对县域经济差异形成的影响,并由此得出结论与启示。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
[期刊] 征信  [作者] 左月华  王丹  
从农村区域金融创新理论出发,基于县域视角构建金融环境创新、金融制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三个方面的农村金融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湖北省县域调查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各县域金融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考虑到各因子得分与创新的内外生性关系,进一步分析认为湖北省行政县金融创新更依赖于政策性推动,内生性发展不足;大部分区域金融创新体现为政府推动与市场内生并存的格局;实施不同创新方式的效果与县域区域差异有关,市场内生性金融创新对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域作用较为明显;应正视农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支持和鼓励实施各类金融创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耀彬  李仁东  
收集湖北省各市州1994~2000年经济发展数据及其相关数据,利用GIS常用多层面复合分析和大样本数理统计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北省近6年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规律。其结果显示:湖北省各市州的经济发展的组合方式及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和差异性,根据一定经济发展原则将湖北省17个市州近6年的经济发展分为劳动效益促进发展型、结构效益推拉发展型和综合发展型等三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在计算其综合指数的基础上,通过叠加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湖北省各市州的三种经济发展地域组合类型与其经济发展综合指数在地域分布上并没有很好对应的事实。最后,利用灰色关联法将人均GDP和综合指数的各自地域分布作了关...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吕勇斌  刘汉成  凌远云  
按照湖北省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将其划分为较发达地区、次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三块经济区域 ;采用 CD生产函数模型 ,结合湖北省 1995— 1999年的农业统计数据 ,测定不同地区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结果表明 :对农业总产值增长发挥作用的因素表现为 ,农用物质投入起着重要作用 ,农业劳动力投入作用的地区差异性明显 ,耕地面积投入起的作用不大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成反比。在此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发展区域 ,提出了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施正剑  吕勇彬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梅建明  
本文是对湖北省部分农户兼业经营状况调查的一个实证分析。调查实证结果表明:(1)当前我国农户总兼业率已经相当高,超过70%,且一兼农户占主导地位。(2)不同类型农户在会计计算结果、生产率、耕地占有及利用、劳动力资源及利用、物质投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随着农户兼业率的上升,兼业经营在大幅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3)在未来经营意向上,不同类型农户继续兼业经营的倾向非常明显,这说明农户兼业经营的范围还将进一步扩大。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慧  渠丽萍  杨保战  陈一璐  汤云  
[目的]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粮食安全重要保障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却面临着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性、可持续性下降的困扰。文章以湖北省46个粮食主产县为研究区,对其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以期为地方政府粮食安全政策制定提供参考。[方法]以研究区粮食产量、地区生产总值、行政区划图层为数据源,构建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主产县2006—2015年间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迁移路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期间粮食主产县的粮食重心和经济重心整体上皆向西北方向转移,经济重心始终位于粮食重心东南部,经济重心的移动幅度大于粮食重心,但经济重心的移动方向更稳定。研究区北部的粮食生产地位高于南部,南部的经济地位则高于北部,粮食生产的稳定性相对低于经济发展。(2)两重心整体上虽均向西北方向转移,但具体移动方向存在较大差异,两者空间重叠性整体下降,变动一致性减弱,空间耦合性变差。(3)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空间一致性地域分异特征明显,相较于2006年,2015年粮食经济整体协调性进一步减弱,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日趋分散。[结论]建立重心模型和空间耦合模型对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耦合协调状况进行研究是有效可行的,为推动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协调稳步发展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