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38)
- 2023(14878)
- 2022(12819)
- 2021(11817)
- 2020(9832)
- 2019(22242)
- 2018(22133)
- 2017(42745)
- 2016(23595)
- 2015(26254)
- 2014(26052)
- 2013(25947)
- 2012(23729)
- 2011(21600)
- 2010(21313)
- 2009(19210)
- 2008(18547)
- 2007(16346)
- 2006(14365)
- 2005(12139)
- 学科
- 济(94188)
- 经济(94086)
- 业(70189)
- 管理(64505)
- 农(48256)
- 企(48167)
- 企业(48167)
- 方法(41949)
- 数学(36854)
- 数学方法(36496)
- 农业(32003)
- 业经(24566)
- 中国(22810)
- 学(21954)
- 财(21204)
- 地方(18713)
- 环境(17957)
- 贸(17410)
- 贸易(17404)
- 易(16950)
- 制(16660)
- 技术(15254)
- 和(13965)
- 理论(13674)
- 发(13644)
- 划(13554)
- 务(12971)
- 财务(12913)
- 银(12892)
- 财务管理(12891)
- 机构
- 学院(337084)
- 大学(335119)
- 管理(133767)
- 济(132686)
- 经济(130015)
- 理学(117819)
- 理学院(116542)
- 管理学(114490)
- 管理学院(113923)
- 研究(113799)
- 中国(83037)
- 农(82940)
- 科学(75664)
- 京(70338)
- 农业(64883)
- 业大(64251)
- 所(58866)
- 财(54683)
- 研究所(54478)
- 中心(52263)
- 江(48236)
- 财经(45128)
- 北京(42950)
- 范(42711)
- 师范(42177)
- 农业大学(41636)
- 经(41344)
- 院(39906)
- 州(38615)
- 经济学(38405)
- 基金
- 项目(242624)
- 科学(189098)
- 基金(175880)
- 研究(170865)
- 家(156639)
- 国家(155315)
- 科学基金(131695)
- 社会(107293)
- 社会科(101329)
- 社会科学(101301)
- 省(96671)
- 基金项目(94872)
- 自然(88265)
- 自然科(86186)
- 自然科学(86161)
- 自然科学基金(84626)
- 划(80941)
- 教育(76512)
- 资助(71028)
- 编号(69422)
- 重点(54248)
- 成果(53758)
- 部(52574)
- 发(52450)
- 创(50577)
- 创新(47212)
- 科研(46983)
- 课题(46509)
- 计划(46436)
- 国家社会(43878)
- 期刊
- 济(143007)
- 经济(143007)
- 研究(90242)
- 农(82716)
- 学报(64568)
- 中国(60342)
- 农业(56783)
- 科学(55950)
- 大学(47877)
- 学学(45884)
- 管理(43258)
- 财(37958)
- 教育(31082)
- 业经(29681)
- 业(27506)
- 融(27184)
- 金融(27184)
- 技术(26409)
- 经济研究(20913)
- 财经(20695)
- 问题(20067)
- 业大(19522)
- 版(19210)
- 科技(18378)
- 经(17590)
- 农业大学(16384)
- 技术经济(16277)
- 资源(15900)
- 理论(15516)
- 图书(15468)
共检索到471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德良 徐帆 曾增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不断推进,乡村产业形态也不断丰富,伴随科技与信息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的变革,低碳农业生产应运而生。作为低碳农业的接受者和生产经营的主体,具有不同资源禀赋的农户对低碳化农业生产方式具有不同的认知和价值定位,使农户选择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通过对江西省安远县稻农的入户调查,从"禀赋—主观规范—实践"的逻辑角度,构建农户低碳化生产行为模型,将农户禀赋与主观规范因素纳入考虑范围,来探究稻农的低碳化生产行为。通过数据分析,农户低碳化生产行为主要受农户禀赋、主观规范的影响,并从农户劳动力质量、生产理念、资金存量,产业发展方面入手,引导稻农选择低碳化生产,促进低碳农业的有效实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廖西元 王磊 王志刚 胡慧英
本文按水稻生产环节对16个省5228个农户采用机耕、机种、机收及全程机械化等水稻机械化生产技术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表明,农户人均收入、种稻规模、所在区域、劳动力文化水平、秧龄系数和工价等因素都影响稻农采用机械化生产技术。
关键词:
机械化 采用率 农户特征 工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沈雪 张露 张俊飚 骆兰翎
水稻种植是我国农业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有效引导农户进行水稻低碳化生产对减少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我国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改进的人际行为理论,建立稻农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机制理论框架,继而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检验了影响稻农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路径。研究表明,低碳行为意愿与能力是激发稻农低碳生产行为的直接动因。行为态度、社会规范、环境情感通过影响低碳行为意愿作用于低碳生产行为。其中,行为态度的影响最大(0. 555),其次是社会规范(0. 232),环境情感作用最小(0. 153)。促进条件在意愿-行为、能力-行为的转化过程中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进一步的多群组分析发现,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种植规模等变量在不同群组间的调节效应存在显著差异。由此表明,鼓励稻农适度扩大水稻种植规模,完善农业绿色生产补贴,加强水稻低碳生产教育与专业技术培训等是提高农户低碳认知与行为意愿,引导稻农从事低碳生产的有效手段。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蕊 陈显荣 金璟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会对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产生深刻影响。农业作为重要的碳排放源,减少农业碳排放,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05-2020年西部地区养殖业、种植业农业系统的碳排放量测算,利用泰尔指数探究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农业碳排放的差异及其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碳排放空间分布存在非均衡性,农业生产与农业碳排放之间匹配程度有强化趋势,农业生产活动碳排放正在得到逐步改善。西部地区农业生产碳排放量总体上呈现先增加再逐步减少的态势,农业生产与降低农业碳排放尚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基于此,要坚持生态优先的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在农耕地集中区域,建立绿色生产的标准化农业区域及规模化生产的标准体系;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机械化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红娟 徐梦菲
低碳生产行为指农户在生产过程的各方面、各环节降低碳排放的行为。根据相关文献及少数民族农户的生产特点,分析影响农户低碳生产行为影响因素,运用Logit建立影响因素模型。选择云南耿马县200户佤族农户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农业收入、土地面积、周围人行为方式等3因素影响较为显著,政府在良种、化肥、农药和农机具方面的补贴,政府制定的环境制度规范,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农户年龄等4因素影响不显著。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少数民族农户低碳生产行为的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农户 生产行为 碳排放 影响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泽中 陈曦 徐静
落后的农村物流成为阻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又是其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文章梳理出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并借助ISM分析方法建立了解释结构模型,进而分析各层级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对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主要由12项因素决定,各因素之间存在或是单项促进,或是相互促进,或是单项施压等关系;农村物流低碳化发展系统可划分为系统状态层、响应层、核心表现层和目标层等4个层级,各层级之间呈现依次递进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若焰 陈儒 王秀娟 姜志德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利用调研所获取的陕西省烟草农业393个分散农户数据,通过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低碳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烟农住址距乡镇距离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负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施用化肥、农药、农膜污染的认知对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农技员和示范户对低碳生产的态度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烟农对政策补贴的满意程度和低碳行为保护环境的感知对其低碳生产意愿呈正向显著影响。因此,提高烟农对绿色环保行为的认知水平、促进低碳技术的良好示范与推广以及低碳政策的有效落实与引导将有助于烟农更积极地选择参与低碳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鹏 孟凡生
化石能源使用排放的二氧化碳气体产生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造成了重要影响。研究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问题,有助于改善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增长速度、产业结构、政策以及科技发展水平是中国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实现能源供给结构低碳化,应提高能源工业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和实施能源可持续供给计划。
关键词:
能源供给结构 低碳化 影响因素 策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蒋琳莉 张露 张俊飚 王红
传统水稻生产方式对甲烷、氧化亚氮等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不容忽视。加强政策激励和引导,促进稻农参与水稻低碳生产,正是破解农业源温室气体减排难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湖北省102户稻农的深度访谈资料,应用扎根理论探究了影响稻农在水稻生产过程中采取低碳生产行为的深层次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生产实施成本、社会环境因素4个主范畴通过不同的路径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其中,低碳生产态度、行为效能感知作为前置驱动要素,决定了稻农的低碳生产意愿,进而影响其低碳生产行为;生产实施成本与社会环境因素作为情境调节要素,调节着"意愿→行为"之间的关系强度。基于此,本文构建了"意愿—情境—行为"整合模型,从微观层面以自下而上的分析框架试图拓展对稻农低碳生产行为影响机理的理论研究,以期为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激励政策来推进水稻低碳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路径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田云 张俊飚 何可 丰军辉
本文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以化肥施用和农药使用为例,通过应用二元Logistic模型探讨了影响农户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户在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上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在化肥施用上,有5.68%和66.15%的农户分别选择低于标准和按标准施用;而在农药使用上,这两个比例分别为3.36%和59.69%。影响农户这两方面农业低碳生产行为的因素同中有异:从共同因素来看,耕地面积小、务农年限长、户主为男性的农户,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和使用农药。从差异性因素来看,年龄更小、对低碳农业的认知程度更高、具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员身份的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低于标准或按标准施用化肥...
关键词:
农业低碳生产 农户行为 影响因素 湖北省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段向云 陈瑞照
通过相关性和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发现环境价值观与低碳物流显著相关,物流企业低碳投入环境行为受社会规范等情境因素影响最大,低碳投入主要是外部推进型行为,而低碳行为能力等企业个性因素是物流企业低碳化运营的驱动因素,低碳运营主要是内部驱动型行为。要加强环境宣传以确立企业环境价值取向,积极发挥政策法规在低碳物流中的作用,继续提高企业的低碳环境能力和意愿。
关键词:
低碳物流 低碳投入行为 低碳运营行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崔强 徐鑫 匡海波
为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从根本上实现低碳化交通运输,需明确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分析。提出RM-DEMATEL方法,对传统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模型采用专家赋值法确定直接影响矩阵的主观性缺点进行改进,更加客观地对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综合技术驱动力、管理驱动力、产业实力及运输结构四方面要素,建立多层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对中国交通运输系统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技术驱动力因素和管理驱动力因素分别为中国交通运输低碳化能力的根本影响因素和主要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马尧天 欧阳慧
推进城市群布局低碳化是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空间、交通、产业、生态四个维度提出低碳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根据城市群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群低碳排放能力与发育水平、紧凑度呈正相关关系,空间紧凑度、交通紧凑度、产业紧凑度对城市群碳排放能力的影响依次递减,城市群碳排放能力随着紧凑度的提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构建"多中心组团式、非均衡紧凑化"的城市群空间形态,从交通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推动城市群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以"大集群、小族群"思路建立城市群低碳产业布局体系、营造"楔环结合、廊带成网"的城市群低碳生态空间格局,推进城市群空间布局低碳化。
关键词:
城市群 低碳布局 基本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利伟 马尧天 欧阳慧
推进城市群布局低碳化是我国低碳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从空间、交通、产业、生态四个维度提出低碳城市群的基本特征,根据城市群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城市群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城市群低碳排放能力与发育水平、紧凑度呈正相关关系,空间紧凑度、交通紧凑度、产业紧凑度对城市群碳排放能力的影响依次递减,城市群碳排放能力随着紧凑度的提升出现下降趋势。建议构建"多中心组团式、非均衡紧凑化"的城市群空间形态,从交通供给与需求"双向发力"推动城市群低碳交通体系建设,以"大集群、小族群"思路建立城市群低碳产业布局体系、营造"楔
关键词:
城市群 低碳布局 基本特征 影响因素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陈儒 孔英
推动农户参与“双碳”目标建设,发挥其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主体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大国小农”的现实背景出发,采用自下而上的评价视角来考察农业低碳生产的绩效水平,通过多角度控制农业碳计量技术的不确定性,选取多产出Translog距离函数形式的随机前沿模型估计农户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因素,探索低碳生产技术效率在农户经营主体中的改善途径。研究表明:(1)调研区域农户在低碳生产粮食作物上具有15%的潜在增产空间,产出情景和方法模型的变异对低碳生产技术效率估计结果的影响并不显著。(2)在不同类型粮食作物之间,模型估计的生产前沿和技术非效率影响因素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中,土地规模、土地细碎化、老龄化和非农就业均对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产生了非线性影响。提升农户低碳生产的技术效率水平,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户通过土地流转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农村家庭剩余劳动力转移,降低农业社会化服务购买成本,提高绿色低碳技术的采用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