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1)
2023(4361)
2022(3651)
2021(3264)
2020(2886)
2019(6297)
2018(6009)
2017(12333)
2016(6481)
2015(6732)
2014(6928)
2013(6944)
2012(6547)
2011(5793)
2010(5798)
2009(5437)
2008(5306)
2007(4876)
2006(4106)
2005(3906)
作者
(19015)
(16207)
(15808)
(15409)
(10241)
(7793)
(7407)
(6073)
(5936)
(5769)
(5534)
(5275)
(5196)
(5143)
(5073)
(4925)
(4793)
(4676)
(4638)
(4493)
(3980)
(3915)
(3899)
(3741)
(3624)
(3612)
(3554)
(3367)
(3248)
(3246)
学科
(29256)
经济(29228)
(21212)
管理(19771)
(16901)
企业(16901)
方法(15618)
数学(14311)
数学方法(14197)
(10043)
(6958)
财务(6954)
财务管理(6946)
企业财务(6820)
中国(6348)
(6254)
(5806)
金融(5805)
(5433)
银行(5422)
(5282)
(5189)
(5169)
(4923)
贸易(4921)
(4764)
业经(4737)
农业(4510)
技术(4272)
结构(4118)
机构
大学(96192)
学院(95359)
(43042)
经济(42300)
管理(36740)
理学(32329)
研究(32091)
理学院(31997)
管理学(31460)
管理学院(31282)
中国(24538)
(21335)
(18988)
科学(18911)
财经(17466)
(16423)
(16002)
(15849)
研究所(14967)
中心(14182)
经济学(13922)
业大(13741)
财经大学(13338)
(12860)
经济学院(12686)
农业(12648)
商学(11956)
商学院(11861)
北京(11750)
(11598)
基金
项目(65154)
科学(52331)
基金(50414)
(44793)
国家(44430)
研究(43886)
科学基金(38447)
社会(29990)
社会科(28644)
社会科学(28635)
基金项目(26538)
自然(26099)
自然科(25613)
自然科学(25605)
自然科学基金(25169)
(23826)
资助(21221)
(20481)
教育(20319)
编号(15776)
(15262)
重点(14406)
(13365)
教育部(13301)
国家社会(13118)
(13014)
科研(12960)
人文(12736)
(12620)
创新(12519)
期刊
(45125)
经济(45125)
研究(28323)
学报(16653)
(16623)
科学(14648)
中国(14555)
管理(13770)
(13206)
大学(12593)
学学(12233)
(11341)
金融(11341)
财经(9027)
经济研究(9011)
农业(8719)
(7697)
业经(6763)
技术(6277)
商业(5843)
问题(5637)
教育(5564)
(5539)
国际(5222)
统计(5160)
(4798)
技术经济(4766)
(4681)
(4429)
理论(4276)
共检索到136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梁达  
未来经济增长仍离不开有效投资从今年的国内外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复苏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一些国家宏观政策调整仍然充满变数,新兴经济体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国内支撑发展的要素条件也在发生深刻变化,深层次矛盾凸显,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到了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也就是说,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再上新台阶的难度不小,要想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方福前   夏杰长   杨汝岱   毛中根   刘长庚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振兴中国居民消费,需要从供给和需求双侧发力,实现改革与政策协同推进,促进全体居民消费和农民等低收入重点群体消费并重,坚持短期振兴消费与长期促进消费相结合。推动消费复苏与升级,要着力稳定收入预期,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改善消费条件;拓展消费业态,创新消费场景;鼓励新型消费,增强消费活力;完善农村消费环境,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供给和需求平衡,需要实现由投资导向型发展思路向收入和消费导向型发展思路的转变,一个具体的制度性关键是引导税制设计实现从生产导向到消费导向的转型,通过消费者“用脚投票”效应去评价企业,真正提高投资效率和企业竞争力,实现投资与消费的协调均衡发展。数字消费是数字技术与消费行为耦合,涵盖以数字商品和数字化商品为主的消费对象,反映了数字经济时代消费发展的新特征和社会关系的新变化;促进数字消费发展,要着力下沉拓展市场,发挥数字消费对生产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平台反垄断监管,推进数字消费制度建设。我国农村家庭消费具有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资产差距、低收入家庭消费倾向较高、消费结构总体较为合理等特征,有效释放农村家庭消费潜力,要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村家庭的消费能力;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农村居民的生活成本;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形成健康的农村消费环境。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信长星  
"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这是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全面地、科学地理解和把握这一重要论断,对于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和就业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自1997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国家创新体系》报告以来,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关心的重要问题。国家创新体系(NationalInnovationSystem)的基本含义,是指由公共、私有部门和机构组成的网络系统,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仁杰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但中国银行业在近年来仍然保持了迅猛的扩张势头和良好的盈利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银行业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伴随"十二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推进和实施战略转型,才能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最近决策层针对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相继发声,阐述对金融政策和金融市场的看法,重申坚定支持和保护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在诸多关注点中,资本市场问题和民营企业融资难格外引人瞩目。相信随着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出台和夯实,市场会出现新的局面。资本市场持续低迷,有市场调整和修复的原因,有上市企业运行问题,也有一些心理因素的影响,但超调过度与经济基本面和宏观政策取向并不相符。管理层明晰的政策沟通,有利于
关键词: 良性互动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蕴岭  
中国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着中国本身,也改变着世界。如何寻求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这是一个新课题。中国应以新的认知和新的政策处理新的关系,发挥新的作用。认识变化的世界,把握发展大趋势,构建新型的关系,是中国与世界共同的责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玉文  
科技和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因素,包含着人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巨型系统和人的可控范围内,人类是完全可以建构起符合自己价值取向的科技与道德的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实现科技促进社会进步,进而服务于人类的目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我们需要正确把握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共赢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问题的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尽管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但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建彬  
本文以深圳市罗湖区的发展实践为个案,阐述学习能力是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能力,只有形成学习能力和执政能力的良性互动,才能不断提高城区能级;而系统探索中心城区的发展规律,加速“头脑”提升,是目前城市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锋  
通过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青海省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经济和金融良性互动的局面金融生态关系到金融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发展。近年来,青海省上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信用青海"的战略部署,以"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海西州中小企业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金融生态县(市)创建""信用社区建设试点"等工作为突破口,不断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社会信用环境和金融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陈永民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良性化的关键在于结构转换,通过结构转换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实现总量增长。结构转换,实际上就是产业结构、需求结构的运动。一般来说,产业结构的状况决定了需求结构的状况,但同时,在市场经济中,产业结构运动的动力,却来自需求结构的运动。一般认为,消费是远离市场的,所以在讨论市场经济中的结构转换时,不必考虑消费。其实不然,需求由需要和购买力构成,需求是“市场上出现的对商品的需要。”①而现期的需要却和上期的消费密切相关,不仅和消费者本身的消费密切相关,而且和消费者所能接触到的其它人的消费密切相关。所以,可以这么说,需求结构的运动首先来自消费结构的运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张伟  王蕾  
《清华金融评论》编辑部于2017年11月至12月期间以问卷、走访的形式调研了部分消费金融领域持牌与非持牌公司。本文结合调研内容对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共建市场生态提出建议和展望。消费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对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起到重要支撑作用。随着电子商务、"互联网+"、移动支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消费金融更是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除传统银行业零售、信用卡业务等之外,自2010年首批4家消费金融公司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对当前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目前有三种很不相同的观点:一是以内需回升速度加快(特别是民间投资回升与新的消费热点形成)和工业增长创出新高为依据,认为经济增长的拐点已经出现,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即将展开;二是认为内需增长的基础逐步形成,经济已逐步摆脱单纯依赖政府投资进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平稳增长阶段;三是认为虽然内需回升有力地促进了当前经济增长,但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和结构性、体制性障碍所造成的民间投资增长缓慢、就业岗位减少、物价持续下跌等问题在短期内难以缓解,经济继续加速增长面临相当大的压力。上述意见分歧起因于对当前内需增长的认识不同,只有正确把握内需增长趋势,才能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