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9)
2023(1286)
2022(994)
2021(888)
2020(745)
2019(1782)
2018(1779)
2017(3794)
2016(2050)
2015(2314)
2014(2203)
2013(2376)
2012(2286)
2011(2199)
2010(2153)
2009(1877)
2008(1758)
2007(1619)
2006(1483)
2005(1390)
作者
(5007)
(4029)
(4016)
(3988)
(2764)
(2022)
(1887)
(1600)
(1438)
(1434)
(1421)
(1410)
(1404)
(1380)
(1352)
(1294)
(1254)
(1220)
(1198)
(1132)
(1033)
(978)
(971)
(968)
(962)
(910)
(892)
(881)
(818)
(805)
学科
(7650)
经济(7644)
(4923)
银行(4923)
(4697)
(4098)
方法(3730)
管理(3682)
数学(3553)
数学方法(3539)
制度(3207)
(3207)
业务(3188)
(3089)
(2836)
金融(2836)
银行制(2835)
(2598)
企业(2598)
中国(2516)
(2289)
地方(1635)
(1563)
贸易(1560)
理论(1460)
(1419)
业经(1379)
(1377)
(1331)
财务(1329)
机构
大学(23146)
学院(22201)
(12219)
中国(12195)
经济(11895)
研究(9464)
(8194)
银行(7964)
管理(7498)
(7392)
(7347)
(6212)
金融(6146)
人民(6011)
理学(5651)
中心(5612)
理学院(5590)
管理学(5505)
管理学院(5465)
国人(5441)
中国人(5387)
中国人民(5331)
财经(5053)
(4761)
(4753)
(4685)
人民银行(4491)
经济学(4413)
科学(4261)
研究所(4151)
基金
项目(12453)
科学(9685)
基金(9568)
研究(9311)
(8166)
国家(8120)
科学基金(6807)
社会(6295)
社会科(6055)
社会科学(6054)
资助(4754)
基金项目(4665)
教育(4332)
(3976)
自然(3926)
自然科(3841)
自然科学(3839)
自然科学基金(3776)
(3692)
编号(3383)
(3250)
成果(3237)
教育部(2971)
(2943)
重点(2927)
国家社会(2878)
社科(2770)
中国(2758)
人文(2618)
大学(2592)
期刊
(13011)
经济(13011)
(12240)
金融(12240)
研究(10335)
中国(7123)
(5868)
管理(3141)
财经(2788)
学报(2739)
经济研究(2717)
国际(2653)
(2551)
科学(2387)
(2386)
大学(2253)
学学(2167)
理论(2147)
(1959)
实践(1947)
(1947)
教育(1798)
中国金融(1643)
上海(1584)
问题(1495)
世界(1437)
技术(1421)
会计(1365)
(1255)
财政(1255)
共检索到462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剑平  管珺  
无论是"内循环"还是"外循环",人民币离岸业务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该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规模和流动性是推进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重中之重离岸业务将成为货币国际化的主要"载体"之一传统衡量货币国际化的三功能(交易媒介+价值储藏+记价货币)逐步被当今更为现实可行的三要素(规模性+流动性+可信度)所"覆盖"。通过"可信度",即便那些负利率或零利率货币仍旧可以成为国际货币或"避险货币";无论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还是牙买加体系,国际货币体系的一些规则被各国"架空",取而代之的是更为现实的货币"网络外部性",而"规模性"和"流动性"则与"网络外部性"互动,作为那些国际货币的国家更愿意通过离岸业务维持其原有的特权,同时又让离岸金融对本国国内货币政策的冲击降到最低。"离岸"两字本身就意味着境内外政策有别,也可视为资本账户部分管制。IMF定义离岸金融为银行和其他中介机构向非居民提供金融服务,包括从非居民吸收存款和向非居民贷款的银行中介服务,以及基金管理、保险、信托业务、资产保护、公司规划和税务规划等其他服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爱民  
中资商业银行可以充分发挥其在人民币业务领域的优势和经验,以跨境人民币业务作为海外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先导,最终实现国际化战略转型商业银行的新机遇随着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重要性日趋明显,在国际经贸往来和国际货币体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市场对人民币金融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跨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成为商业银行的新蓝海。在增加传统业务机会的同时,投资、交易、避险等复杂金融产品和工具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韩宝兴  
离岸市场的发展还面临增加人民币供给、建立回流机制、发展避险工具等问题,需要国内监管机构把握好资本项目开放的节奏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迅速,加快了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昆   王伟  
<正>2023年以来,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变得异常活跃,发行公司数量、发行规模均出现大幅增长。无论“点心债”还是“明珠债”,都是中资离岸债券,距其正式推出时间已不短,多年“默默无闻”,近期却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其背后的逻辑和动因是什么?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商业银行该如何抓住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机遇,推动离岸债券跨境业务发展?本文在梳理市场情况的基础上,
关键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钟用  
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构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必要性,并分析了人民币离岸中心的选择依据,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以及对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描述,探析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情况,最终借助离岸金融市场提出了促进人民币国际化建设进程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管涛  
人民币离岸市场成长壮大是适应境外人民币资产管理需要的内生结果,也是在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积聚条件、积累经验人民币离岸金融市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是市场体系日益健全。以人民币标价的金融产品现已涉及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基金市场和保险市场。产品类型涵盖了客户存款、存款证、债券、商业票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颜洁  
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经济往来的不断加大,人民币在周边地区的流量和存量呈现持续上升的势头,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呼声在国内空前高涨。然而,由于中国对资本账户的管制以及境外关于人民币金融避险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于东智  董华香  李康乐  
在港中资银行应充分发掘离岸人民币的各项业务机遇,推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建设,助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启动以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如今则面临新的发展形势。RCEP的签署给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新的舞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使人民币国际化成为客观需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雪燕  
一、离岸金融的基础理论20世纪50年代,离岸业务作为以逃避管制为动因的金融创新在欧洲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伦敦也作为最大的美元离岸中心,成为了著名的世界金融中心。1981年,美国在纽约经营美元离岸市场IBFs,破例在货币发行国境内开展本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丁一兵  
人民币国际化自2009年正式启动以来,在跨境贸易结算等领域取得了很大进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目前来看并没有充分发挥预期中的功能,这也引发了各界对人民币国际化模式的进一步讨论。原则上,由于我国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离岸市场有助于克服人民币自由流动受限这一障碍。历史经验也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离岸市场能够有效地推进货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应当遵循贸易结算、离岸市场、资本输出、跨国企业四者并举的"中国模式",其中未来的离岸市场发展需要相应的条件和配套准备才能真正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引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云贤  
作为货币发行国,关键是引导离岸市场有序发展,完善离岸与在岸对接的通道和机制,促进离岸市场发展与在岸市场开放相互推动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有序对接是重要课题一国货币的国际化,是该国跻身世界经济强国、建立全球经济事务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标志。随着一国经济的崛起,推进本国货币国际化,成为该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国际化的必由之路,成为该国走向大国经济、提升国际经济地位和竞争力的必要举措,也成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健全国际货币体系、加强全球金融体系治理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沙文兵  
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在2018年前后发生了明显转变,但两个阶段的路线图都蕴含着潜在金融风险。基于大国竞争与地缘政治关系、美元惯性、中美经济规模差距、国内金融市场发展水平、潜在收益与风险考量等多视角的分析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定位应是货币正常化,而非成为主导性国际货币。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从需求面来看,只有培育非居民对人民币的真实且持续的需求,才能避免人民币国际化对国内金融稳定的威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可持续发展;从供给面来看,主要是培育发达的国内金融市场,实现金融市场的深化和广化,并提高其开放程度,以提升人民币对非居民的吸引力和可得性,降低与人民币国际化相关的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陶士贵  胡静怡  周冠男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对研究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路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新挑战在于:"后疫情时代"金融稳定的保障措施还不完善,尚未以"中国模式"充分凸显人民币的比较优势,贸易摩擦对人民币国际化形成较大冲击。因此,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统筹发展和安全。在总体战略方面,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位点"是立足于在美元体系内提升货币地位,"路线图"是市场占有率提升和风险防范并重,"驱动力"是以中长期资本流动推进市场发展。在具体策略方面,要在政策驱动基础上培育市场驱动的内生动力,利用计价结算职能优势带动投资和储备职能,深度整合、联动推进人民币离岸与在岸市场建设,拓展空间范围,实现多层次、精准性的突破。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侃  
历史经验表明,以美元为基础的单一世界货币体系,导致美国容易向其他国家输出通胀、收割其他国家主权财富,引起世界金融秩序失衡。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家,减少国际结算对于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是维护我国金融交易安全的客观需要。文章从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实现路径、货币国际地位确立的影响因素以及战略举措等方面开展深入分析,认为可以通过本币货币互换、光伏新能源变革、在资源和技术领域提升竞争力、打造数字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等方式,构建一种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元化货币体系,从而稳健审慎地提高人民币国际化程度。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进忠  
本文选取在岸、离岸人民币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的时间序列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与离岸人民币利率的联动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在岸人民币利率、汇率和离岸人民币利率之间具有一定程度的联动性,离岸人民币利率市场对在岸人民币利率市场的影响程度较高,人民币在岸汇率对离岸利率的影响程度高于对在岸利率的影响。文章在上述结论基础上,以供给端和需求端的视角,从扩大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逐步放松资本管制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进程、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等方面提出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