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314)
2023(3522)
2022(2984)
2021(2872)
2020(2455)
2019(5460)
2018(5428)
2017(9276)
2016(5714)
2015(6572)
2014(6438)
2013(6110)
2012(6225)
2011(5502)
2010(5777)
2009(5502)
2008(5764)
2007(5541)
2006(4971)
2005(4445)
作者
(20305)
(17248)
(16921)
(16084)
(10682)
(8512)
(7734)
(6854)
(6611)
(6329)
(5994)
(5943)
(5727)
(5612)
(5568)
(5287)
(5278)
(5225)
(5052)
(5036)
(4513)
(4407)
(4377)
(3982)
(3920)
(3847)
(3811)
(3778)
(3746)
(3624)
学科
(17456)
经济(17431)
管理(13943)
(11725)
(9786)
企业(9786)
(7894)
方法(7330)
数学(5806)
(5591)
数学方法(5552)
中国(5066)
(4894)
土地(4466)
理论(4459)
(4359)
业经(3827)
(3596)
银行(3558)
农业(3524)
教学(3431)
(3361)
(3230)
金融(3229)
(3154)
财务(3144)
(3136)
财务管理(3133)
贸易(3133)
地方(3051)
机构
大学(82367)
学院(81988)
研究(33959)
中国(25956)
科学(25756)
管理(25124)
(24243)
(23544)
经济(23375)
(20375)
理学(20372)
(20191)
理学院(20064)
管理学(19237)
管理学院(19115)
业大(18886)
农业(18784)
研究所(18552)
中心(15213)
(14603)
(14601)
北京(13175)
(13116)
(12669)
农业大学(12241)
技术(11582)
(11539)
(11352)
(11151)
师范(10962)
基金
项目(54323)
科学(38931)
基金(36461)
(36146)
国家(35877)
研究(33649)
科学基金(27349)
(21589)
自然(20548)
自然科(20054)
自然科学(20042)
自然科学基金(19635)
(19154)
基金项目(18855)
社会(17411)
资助(16325)
社会科(16274)
社会科学(16270)
教育(15510)
重点(13389)
编号(13137)
计划(13047)
科技(12878)
成果(11508)
(11153)
科研(11067)
(10779)
课题(10266)
(10123)
(9969)
期刊
(31649)
经济(31649)
学报(23808)
研究(22437)
中国(22000)
(21498)
科学(19315)
大学(16930)
学学(16229)
农业(14230)
教育(11118)
(11082)
管理(10023)
(8218)
林业(8060)
业大(7635)
技术(7410)
(7116)
金融(7116)
(6309)
农业大学(5635)
科技(4956)
财经(4772)
资源(4749)
图书(4653)
(4201)
自然(4135)
业经(4110)
经济研究(4061)
中国农业(3962)
共检索到135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原则,探索了1年生杉木、湿地松苗木的新型施肥技术。依“S”型曲线及有关计算公式,参照Ingestad确定的针叶树幼苗最适营养物重量比例配制液体肥料,随浇水多次施入。每种苗木均设高、中、低、对照4种处理,施肥量比例为1:1/2:1/4:0,整个生长季中,以N元素计高处理杉苗每株(盆)施11.9g,松苗施10.0g。结果表明,按稳态营养原则改进施肥,能明显促进两种针叶树苗木当年新梢、地径的生长及于物质生产,其中杉木为突出,分析苗体营养状况和盆土养分含量变化,总结两种苗木营养特性,初步得到,在本试验条件下,以N元素计杉木和湿地松施肥量分别约为6.0g和4.0g,元素间的比例分...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李贻铨  万细瑞  
对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杉木、湿地松、尾叶桉苗木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土壤NP营养亏缺的解除,尾叶桉苗叶片、根系干物质的累积随之下降,光合产物向茎部转移;湿地松根、茎干物质积累随NP营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光合产物的累积向叶片转移;杉木根系干物质随NP营养亏缺的解除而下降,光合产物向叶片和茎部转移。3个树种的共同特点是:在营养亏缺状态下,苗木根冠比(R/S)的提高实际上反应了苗木对土壤NP营养亏缺的适应性特征。关于NP营养与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可以应用异速生长模型、Thornley模型、功能平衡模型来表示,3种模型均能良好反应出酸性土壤上NP营养对苗木干物质分配的影响,应用模...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在苗圃地培育湿地松苗木 ,分别进行 4种处理 :①稳态营养 +Pt菌剂 ;②不施肥 +Pt菌剂 ;③稳态营养 +松林土 ;④常规施肥 +松林土。生长季末测定苗木的高度和地径。测定各小区标准木的叶、茎、根鲜重及干重 ,侧根条数和总长。按“十分法”目测吸收根外生菌根感染率。观测结果表明 ,湿地松苗木形成外生菌根的能力较强 ,无论是人工接种还是天然感染 ,菌根感染率均超过 85 % ,其中稳态营养下 ,人工接种Pt菌剂感染率最高 ,可达94 8%。稳态营养人工接种Pt菌剂处理的苗木生长最佳 ;稳态营养下松林土处理的苗木其次 ;人工接种Pt菌剂但不施肥处理的苗木再次 ;常规施肥 +松林土处理最差。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李江南  万细瑞  
采用稳态营养理论与技术对塑料薄膜袋湿地松芽苗进行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0、53%、64%、75%4种施肥处理(简称0、53、64、75处理)。测量苗木地径、株高(茎干长度)、株干重,得到64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149%、245%、396%,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或极显著。表明64处理苗木生长最佳。定量分析试验前、后根介质有效养分含量、苗体营养元素累积等,得到64最优处理的效果集中体现在苗体N、P、K元素累积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794%、585%、419%;系统N、P、K、Ca、Mg元素增加量比0处理分别提高323%、569%、361%、922%、253%,土壤N、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贾慧君  郑槐明  花晓梅  李江南  万细瑞  
在非控制条件下,按稳态矿质营养理论与技术,对接种与不接种Pt外生菌根菌剂的湿地松芽苗,分别以0%、5.3%、6.4%、7.5%营养物相对添加速率进行施肥处理(以下简称0、5.3、6.4、7.5处理)。通过观测苗木生长、根系和菌根发育、生物量积累、以及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研究湿地松芽苗Pt外生菌根形成的外界营养水平及生长效应。结果表明,Pt接种苗平均株高、地径、株干重基本上随营养物添加速率提高而提高,其中7.5处理比0处理分别提高26.4%、52.5%、140.2%。而不接种苗各项最高值却出现在6.4处理,分别仅为21%、16.7%、54.1%,7.5处理生长受到抑制。说明Pt外生菌根能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骏  杨春华  孙福  沈应柏  
该文通过盆栽I69杨试验,把植物稳态营养肥料与散施肥料相比较.结果表明:在这两种不同的施肥方式中,植物对氮素的利用率有明显的差异.施稳态营养肥料的杨树苗净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始终保持平稳的高水平;而散施肥料处理的则出现较大幅度的起落.说明稳态营养肥料能较平稳持续地供给植物营养;而散施肥料则表现出肥料刚施下时肥料浓度较高,而后肥料又随土壤流失,表现出营养不足.此外,稳态营养肥料处理的植物生物量比散施肥料处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炳堂  洪顺山  肖齐绪  李祖勋  
在江西永丰第四纪红壤上,营造湿地松林进行施肥试验,3a的结果表明,施P或配合N、K使树高H、全林地径断面积GBA、全林胸高断面积BA、冠幅直径CW等总生长量分别较对照增长35%~45%、52%~109%、119%~195%、29%~49%。湿地松连年生长的比较反映出,施P或配合N、K,造林施肥的当年肥效极为显著,H、GBA较对照分别增长26%~55%、119%~195%;其后效在第2年也极显著;第3年结合追肥,其当年H、GBA、BA生长仍较对照有极显著的增长。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NPK完全肥料的效果最佳,但除与单施P的GBA有显著差异外,NPK与NP、PK、P无明显区别,不同剂量P之间也无明显...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延军  张璧光  李贤军  李粱  
通过在不同恒定的温度场中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人工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束在高温干燥中,木束内部水分在非稳态状态下的扩散及其影响因素.在高温干燥情况下,水分扩散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水分扩散系数也随直径的增加而增加.并探讨了木束水分在非稳态状态下的扩散规律,为合理地制定木束干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赵文书  姜远标  王发忠  
思茅松Pinus kesiyavar.langbianensis为云南省思茅市特有的乡土树种,具生长快、耐瘠薄、材质好等特性。采用逐步聚类分析方法,对思茅松百日营养袋苗进行分级研究,初步分为3级,Ⅰ级苗苗高≥18.5 cm,地径≥0.29 cm;Ⅱ级苗苗高15.5~18.5 cm,地径0.24~0.29 cm;Ⅲ级苗苗高≤15.5 cm,地径≤0.24 cm。方差分析及不同级别苗木造林试验表明,该分级标准是可行的,在生产实践中具有指导意义。对思茅松幼林的施肥效应研究表明,每株施用氮肥100 g,磷肥50 g,钾肥50 g,即可达到幼林生长的要求。表3参1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马东旭   王佳琪   蓝伟立   陈块明   李茂   叶义全   范福金   林开敏  
【目的】为研究杉木育苗基质中真菌优势群落结构对指数施肥方式的响应特征。【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3个施肥处理[对照(CK,0 mg/株)、指数施肥(EF,40 mg/株)、常规集中施肥处理(CF,40 mg/株)]下,杉木无性系“洋061”轻型基质的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对比CK,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均显著提高了基质中速效磷、全氮、速效钾含量,显著提高了杉木幼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2)指数施肥与常规施肥均显著增加了基质真菌多样性指数,降低了丰富度指数。3)在基质中,粗糙孔目(Trechisporales)、肉座菌目(Hypocreales)、被孢霉目(Mortierellales)、粪壳菌目(Sordariales)为各处理下的基质真菌优势目,与CK相比,指数施肥显著提高了肉座菌目、被孢霉目的相对丰度,常规施肥仅显著提高了肉座菌目相对丰度。其中,苗高、地径、生物量均与被孢霉目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生物量与肉座菌目呈显著正相关。4)冗余分析结果表明,被孢霉目与肉座菌目与水解氮、速效磷呈正相关,速效磷是影响基质真菌多样性指数的主要环境因子;水解氮、pH值是驱动基质真菌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表明两种施肥方式可能改变了与N、P有效性敏感的真菌类群进而影响基质真菌群落组成。【结论】对比CK,指数施肥较常规施肥能有效提高有关磷转化与分解有机质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有利于基质后期有效养分转化与积累,以为杉木幼苗生长提供良好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建国  盛炜彤  罗红艳  熊有强  
详细研究了不同营养 (N、P、NP)条件下杉木苗木干物质在根冠的分配规律 ,结果表明 ,不同的营养条件可导致苗木光合产物在根冠发生明显再分配 ,苗木的营养状态和根冠干物质分配的关系规律可应用异速生长模型y =axk 来描述和刻划。基于营养与光合产物在根冠的再分配规律及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值对营养胁迫反应的敏感性变化规律 ,提出了新的营养平衡理论和营养诊断方法 (称之为苗木群体营养诊断法 )。营养诊断法则为 :(1)在某一营养条件下 ,如果苗木异速生长模型参数k 1时 ,表明苗木冠层相对生长速率高于根系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洪顺山  胡炳堂  黄小勤  肖齐绪  李祖勋  
在江西省永丰县恩江林场贫瘠的第四纪低丘红土立地进行湿地松幼林施肥试验,用以检验幼林对N、P、K肥效的反应,和不同施肥期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施肥后五年的生长统计分析表明:N、P配合施用效果最佳;施用量为N100kg/hm2、P2O5100kg/hm2时,立木蓄积达到42.01m3/hm2,比不施肥增加90%;单施磷肥湿地松幼林的生长反应也达到极显著水平。造林施P2O550~200kg/hm2时,立木蓄积比不施肥增加34%~74%;P肥不同用量水平的肥效差异不显著;作基肥优于追肥,同等P量分次追施优于一次性施肥。K肥效果不明显。单施N肥在施后前三年有显著负效应,至第五年负效应消失。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纪建书  钟秋平  胡炳堂  李贻铨  张瑛  陈道东  
1992~1995年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分宜县页岩坡积物发育的红壤上,湿地松幼林施用N、P、K肥及其配合,使树高、胸径、蓄积等总生长量分别达到3.72~4.03m、7.20~7.93cm、27.650~34.158m3/hm2,较对照显著增长5.1%~13.8%、7.0%~17.8%、15.2%~42.4%。在各种施肥处理中,以P2K1配合的效果最佳;单施N、P、K肥均有效,但不同剂量间无明显差异。P肥的肥效与施肥时间有关,P肥对高、径的连年生长效应持续到第3年,对蓄积指标则持续到第4年仍显著;单施N、K肥对生长的明显影响主要表现在施肥当年,次年略有后效。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有明  林汉  李贻铨  洪院生  华乔贵  
研究了黄红壤立地上湿地松幼林施肥种类、施肥量及施肥配比对生长量、木材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 ,结果表明 :(1)施用N肥对湿地松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K肥处理材积明显下降 ,P肥和P肥与N、K配比施肥及N、P、K配比施肥显著地促进湿地松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 ;(2 )施肥处理对木材弦向干缩率、径向干缩率、纵向干缩率、体积干缩率、差异干缩 5个气干干缩性状的影响没有达到差异显著的水平 ,但单施P肥、NP配比施肥使木材差异干缩、纵向干缩率明显减小 ,单施K肥、单施N肥使木材纵向干缩率增大 ;(3)单施P肥或P肥与N、K配比施肥及单施一定量的K肥能明显提高湿地松木材晚材率、基本密度、顺纹抗压强度、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亚麒   陈林   唐军荣   陈诗   许玉兰   蔡年辉  
【目的】了解外源氮、磷添加后云南松苗木各器官及土壤中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为云南松苗木培育过程中养分的合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年生云南松苗木为试材,设置氮、磷配施试验,每种肥料设置3个施肥水平,氮肥的施用水平为0,0.4和0.8 g/株,磷肥的施用水平为0,0.8和1.6 g/株,共9个施肥处理组合。施肥后2,4,6个月分别测定苗木根、茎、叶及土壤的氮(N)、磷(P)、钾(K)含量,计算N∶P、N∶K、K∶P,探讨施肥对云南松苗木-土壤氮、磷、钾化学计量比的影响。【结果】施肥处理后2,4,6个月,9个施肥处理组合的云南松苗木根、茎、叶平均N∶P分别为2.85~4.30,3.60~5.12和5.18~6.65,总体上表现为氮受限,其中根的平均N∶P以氮肥0.8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茎、叶的平均N∶P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K∶P分别为3.72~5.87,5.04~7.26和5.62~7.71,均以氮肥0.4 g/株+磷肥0.8 g/株处理最小;平均N∶K分别为0.71~0.78,0.71~0.74和0.89~0.93,总体上均以氮肥0.4 g/株处理最大。根、叶N∶P、K∶P随苗木的生长呈现降低趋势,茎N∶P、K∶P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根、叶N∶K随苗木的生长呈现出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茎N∶K呈现增加趋势。施肥后2,4,6个月各施肥处理组合土壤的平均N∶P、N∶K和K∶P分别在3.48~4.58,0.70~0.74,4.93~6.52内波动,随着时间推移,N∶P、K∶P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N∶K呈增加趋势。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与土壤的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存在明显的时间变异,施肥处理后2个月内云南松苗木各器官与土壤化学计量间无明显的相关关系,而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相关关系。【结论】综合来看,氮、磷配施改变了苗木及土壤的氮、磷、钾化学计量比,表现为降低了苗木及土壤的N∶P、K∶P,提高了苗木及土壤的N∶K。随着时间变化,N∶P、K∶P总体上呈现出降低的趋势,N∶K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表明氮限制有加剧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