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90)
2023(8973)
2022(7576)
2021(6816)
2020(5484)
2019(12293)
2018(11989)
2017(22995)
2016(12607)
2015(13987)
2014(14052)
2013(13980)
2012(13621)
2011(12661)
2010(13185)
2009(12103)
2008(11880)
2007(10989)
2006(10165)
2005(9689)
作者
(37234)
(31038)
(30816)
(29517)
(20116)
(14838)
(14166)
(12006)
(12000)
(11432)
(10755)
(10326)
(10209)
(10175)
(10083)
(9653)
(9173)
(9086)
(9031)
(9022)
(8172)
(7773)
(7526)
(7167)
(7142)
(7112)
(7007)
(6994)
(6357)
(6315)
学科
(57298)
经济(57248)
管理(33631)
(32551)
(23789)
企业(23789)
中国(20265)
地方(19166)
(18350)
方法(15463)
业经(13604)
数学(13286)
数学方法(13094)
(12436)
银行(12424)
(12371)
农业(12349)
(12170)
(12169)
金融(12169)
(11621)
贸易(11608)
(11371)
(11225)
地方经济(10553)
(10517)
(10511)
(9981)
环境(9024)
及其(8624)
机构
学院(180650)
大学(176889)
(79378)
经济(77478)
研究(72039)
管理(64297)
中国(57563)
理学(52675)
理学院(51998)
管理学(51176)
管理学院(50808)
科学(41403)
(39347)
(38206)
(37685)
研究所(33607)
中心(32625)
(31639)
(30325)
财经(28068)
北京(26120)
(26053)
(25839)
师范(25820)
(25327)
(24615)
农业(24331)
业大(23738)
经济学(23708)
(23061)
基金
项目(108602)
科学(84991)
研究(84148)
基金(75543)
(65349)
国家(64697)
科学基金(54153)
社会(52138)
社会科(49464)
社会科学(49458)
(43452)
基金项目(37962)
教育(37956)
(36726)
编号(35177)
自然(32395)
资助(32117)
自然科(31606)
自然科学(31596)
自然科学基金(31031)
成果(30547)
(30085)
课题(26357)
重点(25032)
发展(24682)
(24226)
(23908)
(22441)
(22097)
(21355)
期刊
(101200)
经济(101200)
研究(64106)
中国(45385)
(31173)
(28495)
金融(28495)
(27360)
管理(26591)
教育(25308)
学报(24372)
科学(23897)
农业(21174)
大学(18669)
业经(17389)
学学(17318)
经济研究(16678)
技术(16118)
财经(13776)
问题(12726)
(11912)
(11386)
国际(11343)
(10864)
世界(10205)
(9232)
论坛(9232)
技术经济(8744)
商业(8719)
现代(8690)
共检索到309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蓓  张晓艳  张文婷  
稳定币是一种私人机构发行的加密数字货币,是区块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并通过锚定法币(或资产)从而保持购买力稳定。自2020年以来,稳定币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两年间总市值增加近28倍,并呈现出以泰达币等5类稳定币为主导的市场特征。但受2022年5月以来算法稳定币暴跌的影响,稳定币市场整体受挫。这表明稳定币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货币,存在运营风险、非法交易等诸多潜在风险,给宏观政策带来挑战。稳定币可能会分流部分商业银行零售存款,削弱传统银行在跨境支付中的地位;稳定币的金融资产属性,可能会削弱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稳定币还可能冲击一国货币主权,遏制多极化国际货币体系,削弱资本管制的效果,影响金融稳定。同时,稳定币极易引发挤兑、网络安全等问题,给消费者带来损失,其匿名原则也容易为逃税、洗钱、恐怖融资等提供便利,对金融监管工作带来极大挑战。为此,本文建议加强对稳定币的跟踪监测,引导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跨境监管协调和治理,同时稳妥有序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王宏淼  
从早期的"货币迷失"到近期的"迷失货币回归",中国宏观经济也经历了从资产价格的低位波动、低通胀(甚至通缩)向2007年以来资产与通货"双膨胀格局"的转化。中国汇率升值和城市化加速发展触发了资产重估,在国内制度性支撑、结构变化和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投机因素的交互作用下,资产价格迅速膨胀,并正在很快地传导到实体部门,导致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双膨胀"不仅使得实体和资产部门发展的裂口不断加剧,而且加大了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的裂口,导致经济和社会失衡。在现有政策基础上,下一步宏观调控应当通过提高资产部门的资金和交易成本、减税激励实体部门创新、加大转移支付进行分配调节等配套措施,来达到抑制资产泡沫,激励...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建堂  
我国经济形势从整体上来讲还是好的,这主要表现为,在全球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条件下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当然,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如物价上涨、金融秩序混乱等。所以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一、目前物价上涨实况和全年预测。 1.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持续上涨,1~5月零售物价比上年同期上升10.1%,各月升幅分别为8.4%、8.7%、10.2%、10.9%和12.5%,呈明显的逐月攀升之势。 2.服务品价格涨幅更是居高不下,1~5月比去年同期猛涨27.2%。在服务价格拉动下全国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升12%,其中35个大中城市上升16.7%。 3.在大城市物价迅速...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遵义   李飞  
1、引言 中国经济在几乎停顿了三年以后,于1992年第二季度又开始了它在1989年6月以前的快速增长的步伐。预计1992年全年的实际GDP的增长率将超过10%,可与80年代达到的最高增长率相比。按GDP的减缩指数计算,1992年平均通货膨胀率将在5%左右。这种大大超过预期的经济加速增长的直接动因,基本上来自于1992年年初邓小平的南方之行,后者明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卢盛峰  
基于199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宏观政策在发挥经济稳定功能中的实际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现行财政宏观政策并未有效发挥经济稳定作用,即财政收入政策只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物价稳定和防止通胀的功能,而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也只体现在经济产出增长方面;(3)进一步分周期波动阶段分析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要充分有效发挥财政宏观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需要深化财政体制以及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不能过度依赖宏观调控,应该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微观制度安排的完善。
[期刊] 改革  [作者] 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与宏观政策评价课题组   陈彦斌   刘哲希   陈小亮   谭涵予   吴韬  
基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理论与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指数,对2023年的宏观政策及其调控效果进行系统评价。从政策调控效果来看,2023年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双双收窄,金融风险整体可控,宏观政策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双稳定”目标。但也要注意到,产出缺口和潜在增速缺口依然为负,此外部分领域仍然面临潜在风险。从政策操作来看,2023年宏观政策稳中求进,积极有效地应对了内外部压力,但稳定政策的力度和传导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稳定政策、增长政策与结构政策的取向一致性有待加强。总体上,2024年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建议采取“宏观政策‘三策合一’+改革”的一揽子大宏观政策组合,加强增长政策和结构政策的使用,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从而提高宏观政策的整体调控效果,助力经济实现5%以上的增长目标。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丽华  陈立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引导民间金融的良性运行,成为必然的政策取向。在比较视野下,充分审视美国、日本等国家对于民间金融的宏观政策变迁,分析政府在监管、政策引导、构建民间金融体系方面的举措,并以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的现状为基础,分析问题所在,有利于提出规范化、良性化促进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的科学的宏观政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刚  李佳芮  
典当作为以物质钱的融资活动,曾是我国历史上最重要的金融业务。近年来,在宏观经济发展转段、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加之社会上存在误解与偏见、管理法规依然悬而未决、政策环境不断趋紧,典当业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受到较多限制。建议国家一是明确典当制度的功能定位,加强行业顶层设计;二是加快推进立法,确立融资渠道、适当扩大经营范围、完善绝当规则、改进息费规定;三是完善监管制度,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四是引导行业找准优势,加快推进转型创新。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乌云娜  赵娜  
以数据为基础分析了我国自房地产市场开放以来的各项主要指标,包括房地产开发投资、投资资金构成、房地产竣工面积和销售面积等。通过分析各指标的变化趋势,总结了我国近两年来房价持续高涨的原因。最后,归纳了近些年来我国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彦斌  刘哲希  陈小亮  
2021年中国经济持续恢复、稳中有进,但也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需要不断完善与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从而保证经济平稳运行。本报告从“政策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政策整体效果”“政策力度”“政策传导效率”“政策空间”“预期管理”“政策协调性”七大维度对2021年中国宏观政策及其效果进行系统评价。总体上看,2021年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设定合理,而且通过跨周期调节与逆周期调节的有机结合,既保证了政策空间的充裕度,又在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不过,宏观调控也存在一定的改善空间。一是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力度应有所加大,从而更好地熨平负向的产出缺口与潜在增速缺口。二是宏观政策的传导效率需进一步提升,从而促使宏观政策“稳健有效”。三是在实施中国特色预期管理的同时,可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四是宏观政策协调性有待加强,要实现宏观政策“三策合一”,从而更好地应对经济的“三重压力”。这些举措将有助于2022年宏观政策更好地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萨利·约翰斯顿  陈青   张伟远  
大多数美国高等院校目前都提供部分远程学习课程,其中大多包含在线成分。远程学习的快速发展产生了综合而复杂的影响,虽然有更多的远程学生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但同时政府和院校也不得不重新审查其相关政策以适应新的教学实践。本文回顾了美国远程教育的发展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问题现实地摆在那些试图改变由于快速发展而产生的混乱状态的人们面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张咪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其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也在不断显现。中国在影响全球经济的同时,必然也会受到货币政策外溢的回溢效应。在此背景下,中国的宏观政策将会如何影响国内外的福利?中国宏观政策又该如何选择?为回答这些问题,本文构建了开放经济下的DSGE模型,数值模拟了中国货币政策的全球外溢路径,并通过反事实分析发现,中国从国外进口的比例以及国内金融市场摩擦程度会显著影响外溢效应,而中国的资本管制程度对外溢效应没有明显影响。本文进一步发现,在考虑中国货币政策的外溢效应后,中国选择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或使用逆周期宏观审慎政策均能有效改善中国和全球的福利,并且搭配使用两种政策会产生更好的效果。最后,本文基于2010~2018年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为理论模型结论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炎  王如丰  魏熙晔  黄晶  
为推动金融经济周期前沿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问题研究的对接与融合,2017年10月27日,"第三届中国金融经济周期论坛(2017)"在浙江工业大学隆重召开。论坛由《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云南财经大学金融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共同主办,浙工大高级经济研究中心承办。论坛召集人陈昆亭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虞晓芬教授和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张永山分别致辞。论坛采用"主旨演讲"和"分会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慧民  
稳健的财政政策是区别于扩张性的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的中性财政政策,其核心内容是“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