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
2023(1475)
2022(1344)
2021(1187)
2020(1085)
2019(2599)
2018(2575)
2017(5178)
2016(2815)
2015(3318)
2014(3343)
2013(3386)
2012(3317)
2011(2976)
2010(3076)
2009(2840)
2008(2681)
2007(2349)
2006(2117)
2005(2076)
作者
(7641)
(6167)
(6104)
(5897)
(4000)
(2900)
(2895)
(2400)
(2334)
(2238)
(2106)
(2079)
(1991)
(1990)
(1975)
(1920)
(1912)
(1820)
(1777)
(1711)
(1602)
(1536)
(1476)
(1459)
(1410)
(1403)
(1401)
(1383)
(1202)
(1200)
学科
(12400)
经济(12383)
管理(6306)
(6060)
贸易(6059)
方法(5963)
(5955)
数学(5113)
(5075)
数学方法(5053)
(4026)
企业(4026)
(4018)
金融(4018)
(3495)
国际(3478)
市场(3287)
世界(2888)
产品(2840)
(2758)
中国(2674)
物价(2669)
(2667)
银行(2667)
(2647)
(2601)
价格(2354)
农产(2147)
农产品(2147)
产品价格(2122)
机构
大学(39351)
学院(38088)
(20028)
经济(19686)
研究(15088)
管理(14228)
中国(13216)
理学(11898)
理学院(11775)
管理学(11640)
管理学院(11562)
(9162)
(8417)
(7560)
科学(7138)
财经(7016)
中心(6991)
研究所(6655)
(6482)
经济学(6252)
经济学院(5677)
北京(5622)
(5598)
(5466)
(5418)
财经大学(5405)
国际(5169)
(5024)
(4795)
金融(4734)
基金
项目(22316)
科学(17473)
基金(17049)
研究(16670)
(14725)
国家(14646)
科学基金(12202)
社会(10629)
社会科(10248)
社会科学(10244)
基金项目(8429)
资助(7900)
自然(7637)
教育(7636)
自然科(7485)
自然科学(7479)
自然科学基金(7330)
(7208)
编号(6740)
(6708)
成果(5756)
(5682)
重点(5023)
教育部(4987)
中国(4902)
(4746)
国家社会(4692)
人文(4637)
(4632)
社科(4533)
期刊
(20320)
经济(20320)
研究(13438)
中国(7234)
国际(7153)
(6258)
金融(6258)
(6160)
价格(6094)
(5734)
管理(5232)
理论(5198)
实践(4938)
(4938)
学报(4581)
科学(4201)
(4178)
大学(3750)
经济研究(3710)
学学(3466)
世界(3399)
财经(3205)
教育(3120)
(3068)
贸易(3068)
问题(3059)
农业(2948)
(2832)
(2774)
国际贸易(2697)
共检索到669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明  
一、从大宗商品价格的稳定看G20的角色定位刚刚在法国戛纳结束的G20国家峰会上,稳定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问题再一次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011年以来,由于受到美债危机、欧债危机、日本地震、中东北非政局动荡等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形势不甚乐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国家在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振宇  马珣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货币"超发"现象在我国持续存在。然而,长期的货币超发却并未导致以CPI衡量的持续通货膨胀,这种现象被称为"中国之谜"。经典的货币数量论、经济货币化理论以及经济虚拟化理论都曾对这种现象进行过解释。作为对现有解释的一种重要补充,本文基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视角,对货币超发背景下的物价总水平变动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可以成为解释"中国之谜"形成的重要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璐  张翔  王海全  
本文实证考察了2005-2015年金融投机和实需对国际大宗商品现货价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首先对具有信息噪音属性的金融投机进行了明确识别。其次,从多个维度出发区分市场信息摩擦状态,定量分析不同信息摩擦环境中金融投机和实需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大宗商品价格在长期中由实需因素主导,短期中由金融投机主导;短期中,相对于低信息摩擦环境,在市场波动性较高、金融压力上升以及投资者情绪高涨的高信息摩擦环境中,以金融投机为主的信息噪音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更强。进一步分析证实,相比于低信息摩擦环境,高信息摩擦环境中金融交易者的市场份额反而降低。据此,本文提出稳定大宗商品市场的关键在于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信息摩擦,从市场质量出发降低信息噪音的影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延纯  赵公正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波动对国内价格和经济发展影响越来越明显。本文以2000年1月-2017年6月CRB指数和PPI、CPI月度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发现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PPI构成单向影响,对CPI影响不明显。CRB指数对PPI变动的解释力可达到53%。在此基础上,我们研究发现不同商品的国内外价格传导效应不同。鉴于此,本文提出积极应对输入性通胀、通缩,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分类施策、规避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怀清  赵亚琪  徐瑞慧  
我国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能源、基础原材料等国际大宗商品的依存度较高,因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通过进口渠道向国内传导,对我国国内的物价水平造成较大冲击。本文在使用Bai-Perron方法检测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变动的两个结构性断点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VAR模型(TVP-VAR)分析了不同阶段的大宗商品价格冲击对我国价格水平的传导是否存在差异。采用SVAR模型研究了大宗商品价格向国内物价传导的结构性特征。结果表明:CPI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的脉冲响应存在阶段性差异,PPI的脉冲响应趋势基本一致;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弱化大宗商品价格向CPI的传导;大宗商品价格和其他宏观冲击对物价变化的相对重要性在金融危机前后出现明显转变。据此,本文建议提高内需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建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预警监测机制,增强大宗商品供给能力和定价权,发挥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永军  
2012年8月16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第38期"经济每月谈",主题为"大宗商品价格形势与影响"。国经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张永军认为,国际农产品价格上涨对国内粮食价格有一定影响,但不足以改变国内食品价格上涨放缓的趋势,重要原材料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对国内的影响较为直接,年内国内消费价格上涨势头将继续减弱,工业品和生产资料价格下跌态势很难扭转。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广生  
本文基于大豆、黄金、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相应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影响研究的现状,通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更容易受到国外相应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但是国内大宗商品的价格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相对不足。因此,应当规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提高我国大宗商品的国际定价话语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杜奇睿  武胤  
2014年6月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经历了一轮暴跌。预计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将持续低位运行,这对我国经济运行既有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影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应对。一、大宗商品价格运行情况(一)价格整体持续暴跌2014年6月开始,大宗商品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尹志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壮大,国际大宗商品的需求也逐渐加大。在向量自回归模型及AR应用下,检验分析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的影响,发现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逐渐提高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增加值增长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及进出口总值增长率等相关经济指标,但随着时间延长,这一影响作用会逐渐减缓。基于此,建议中国应提升应对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价格波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大宗商品定价等,有效防止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皓  朱明侠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加剧了全球通货膨胀压力,而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地位提升,中国因素被认为是推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借鉴国外学者的FAVAR模型,采用多变量建立较为完整的宏观经济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需求的增加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具有显著作用;第二,中国利率、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上升会在短期内抑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第三,人民币汇率和利率虽然都会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产生显著影响,但利率的作用效果要弱于汇率。因此,应尽快促进利率市场化,鼓励企业走出去,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丁剑平  向坚  
本文从大宗商品进口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汇率视角研究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与汇率间的动态关系。首先,在样本内和样本外预测中,中国和韩国名义有效汇率对本国大宗商品价格有稳健的预测能力,但是日本和印度不显著,同时四国名义有效汇率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原油价格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本文也检验了相反方向的预测(大宗商品价格预测汇率),但没有发现显著的预测结论。其次,对影响预测结论差异的结构性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表明汇率制度和贸易依存度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相关结论为中国等国际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应对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负面冲击提供了新的理论。最后,本文提出了防范大宗商品价格风险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钫  
2015年7月份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新一波快速下跌形成了对国内经济领域的深刻影响。本文认为,此轮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受供给偏多,矛盾加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对我国经济总体利大于弊。为此,国内应抓住时机,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着眼长期推动国内经济平稳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瑞庭  
在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国际投资活动低迷、商品市场需求疲软以及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长期下跌,既源于全球供给持续过剩等供给侧因素和新兴市场国家增速放缓等需求侧因素,更和美元持续走强、气候风险逐渐消退等因素紧密相关。对此,我国应着力完善大宗商品风险预警机制,积极争取国际大宗商品定价权,逐步扩大大宗商品战略储备并继续推动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以最大限度上减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我国经济体系的负面冲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荩磊  王环  
2016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回升,部分有色金属月均成交价格在较低区域震荡,大宗农产品价格普遍表现出回暖迹象,但价格总体上仍处于低位徘徊状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对我国部分行业影响巨大,应准确研判未来价格走势,适时、适度、适当地调整我国进出口产品的品种、规模,全力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结合国家收储行为完善我国储备规模和品种,促进经济长期平稳、健康、向好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明  
进入21世纪以来,受供求变化、金融环境、产业垄断、贸易管制、政局动荡、科技创新等诸多因素单独或叠加影响,国际市场上主要类别大宗商品价格尽管多次出现短暂下跌,但总体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上涨趋势,反映世界大宗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各种价格指数自然也水涨船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世界初级产品价格指数表明,以2005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