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466)
- 2023(19135)
- 2022(15876)
- 2021(14703)
- 2020(12326)
- 2019(28131)
- 2018(27704)
- 2017(52588)
- 2016(28780)
- 2015(32805)
- 2014(32722)
- 2013(32519)
- 2012(30763)
- 2011(27881)
- 2010(28467)
- 2009(26871)
- 2008(27333)
- 2007(25127)
- 2006(22412)
- 2005(20979)
- 学科
- 济(130107)
- 经济(129934)
- 业(102820)
- 管理(97297)
- 企(90463)
- 企业(90463)
- 方法(51617)
- 数学(41444)
- 数学方法(41011)
- 财(39148)
- 中国(38340)
- 农(38099)
- 业经(36237)
- 制(30624)
- 地方(27537)
- 务(25804)
- 农业(25791)
- 财务(25756)
- 财务管理(25699)
- 贸(25148)
- 贸易(25127)
- 易(24411)
- 企业财务(24334)
- 技术(23673)
- 银(23256)
- 银行(23211)
- 学(22902)
- 行(22343)
- 和(21877)
- 融(21865)
- 机构
- 学院(423296)
- 大学(421221)
- 济(182007)
- 经济(178300)
- 管理(160100)
- 研究(148488)
- 理学(135139)
- 理学院(133617)
- 管理学(131594)
- 管理学院(130773)
- 中国(118487)
- 京(90979)
- 财(88640)
- 科学(87145)
- 所(76435)
- 农(72547)
- 研究所(68152)
- 财经(68031)
- 江(67644)
- 中心(67617)
- 经(61523)
- 业大(58883)
- 北京(58482)
- 农业(56640)
- 经济学(55791)
- 范(54130)
- 师范(53609)
- 州(53172)
- 院(53010)
- 经济学院(50144)
- 基金
- 项目(263806)
- 科学(208349)
- 研究(195954)
- 基金(191267)
- 家(165706)
- 国家(164199)
- 科学基金(140794)
- 社会(125970)
- 社会科(119349)
- 社会科学(119318)
- 省(103131)
- 基金项目(99965)
- 教育(89510)
- 自然(88275)
- 自然科(86233)
- 自然科学(86204)
- 划(85976)
- 自然科学基金(84745)
- 编号(78725)
- 资助(78560)
- 成果(65393)
- 发(60314)
- 重点(59723)
- 部(59233)
- 创(57982)
- 课题(55466)
- 创新(53735)
- 国家社会(52468)
- 制(51739)
- 教育部(50968)
- 期刊
- 济(216095)
- 经济(216095)
- 研究(133713)
- 中国(95807)
- 财(73215)
- 农(68806)
- 管理(66331)
- 学报(63325)
- 科学(60076)
- 大学(48782)
- 教育(47329)
- 融(46640)
- 金融(46640)
- 农业(46293)
- 学学(45746)
- 技术(38788)
- 财经(35260)
- 业经(35124)
- 经济研究(34104)
- 经(30531)
- 问题(28005)
- 业(27353)
- 贸(24620)
- 技术经济(23556)
- 国际(22042)
- 世界(22006)
- 版(20013)
- 现代(19789)
- 统计(19374)
- 商业(19323)
共检索到674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春燕
<正>2022年,面对俄乌冲突激化、中美博弈加剧、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国内需求收缩等多重挑战,中国制造业企业努力应对超预期冲击,在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的同时,多个方面继续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体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仍保持增长趋势,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丁春燕
2020年,我国制造业大企业在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尽管面临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全球新冠疫情蔓延等多重危机,海外业务有所下滑,但总体仍呈现出持续向好的态势,营业收入、资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资产负债率稳中向好,净利润增速出现大幅反弹,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升。面向"十四五",中国制造业企业需要进一步响应国家重大战略部署,把握机遇,应对风险,抓住重点,切实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十一五"期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具有十大成长特征:东部地区一直占有优势、民营企业成长性较强、重化工分布特征明显、入围企业规模持续增加、研发投入增加,研发密度较低、经济效率持续上扬、经营的动态特性尚不稳定、并购活动比较频繁、国际化平持续增长但不稳定、主业方向比较集中。"十二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应当从以下方面着手,继续努力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即:实现长期稳健发展、增强战略管理能力、优化供应链管理、切实开展产业融合、有效实施产融结合、积极拓展新兴产业。
关键词:
制造业 制造业企业500强 转型升级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蕊 张玄同 曹雅萱
<正>一、2023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主要特征2023服务业企业500强总体规模保持稳定,具有较好的活力和韧性,行业结构持续优化,不同地域、不同所有制企业各自发挥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积淀,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已经成为涵盖42个行业类别,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迟
前不久,中国企业联合会按照国际惯例连续第6次推出了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各项数据显示,2010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资产总额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迪 吴华珠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综合考虑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构建包括经济效益、研发创新、绿色发展等5个维度在内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制造业500强企业为研究样本,运用熵值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江苏及其他制造业大省的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对比分析,了解江苏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短板和不足。研究发现,江苏在绿色发展方面表现较好,但在经济效益、发展能力、研发创新、开放合作等方面与其他制造业大省仍有一定的差距。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江苏制造业企业应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面培养制造业人才队伍,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全球资源配置,主动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积极参与碳交易排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正>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课题组参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以2023年营业收入为入围标准推出的中国500强企业年度发展报告,分析了入围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记载和反映了我国大企业的最新进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内容丰富、详尽,是连续多年的系列分析,具有详细的数据支持,是企业家和学术界参考的权威资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胡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高蕊
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呈现出以下特点:规模稳步增长;资产利用水平连续四年下降;非银行金融企业快速发展,金融格局不断优化……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是由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连续第十二次向社会发布的我国服务业大企业榜单。综合历史数据,我们发现,2016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呈现出以下特点:规模稳步增长;资产利用水平连续四年下降;非银行金融企业快速发展,金融格局不断优化;房地产、旅游、互联网三大行业发生大规模并购重组,这些行业或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姜海宁 谷人旭 李广斌
运用Arc GIS 9.2软件并基于点和面两个方面对2004—2008年的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总部空间格局特征进行测度,具体结合核密度指数、Morans’I、Getis-Ord General G和Getis-Ord Gi*等指标,结果表明:基于点层面,企业总部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以及珠三角等区域,尤以前两者更显著;基于面的层面,全局空间集聚程度较低,其中热点区布局较稳定,并以长三角和环渤海为主,而珠三角有日益衰退趋势,而其增长格局呈现出极强的随机性和不稳定性;2004—2005、2005—2006和2006—2007年时段增长热点区与冷点区均集中在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2007—2008年热点区范围与数量远高于前3个时段,而全国大部分区域已由次冷区转为次热区。以此为基础,本文结合城市的服务业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可达性、人力资源以及拥有权力等方面的11个影响因素,并采用Eviews 3.1软件对其进行定量测度和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凤桐
当前,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入世”和经济全球化、国际化对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扩张、收缩还是稳定,是摆在我国每个企业经营者(特别是我国大中型国有企业)面前亟需要他们作出决策的基本问题。面对国内外市场经济发展的压力,大中型国有企业更加需要执行稳定发展的战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兴国 丁贵娥
<正>尽管2023年中国经济发展承受较大压力,但中国大企业主动迎难而上,通过持续创新与加快调结构、转方向、促升级,实现营业收入与利润稳定增长,交出了一份较为满意的发展答卷。一、2024中国企业500强基本情况1.规模特征入围门槛小幅提升。2024中国企业500强入围门槛为473.81亿元,比上年小幅提高3.83亿元;自2002中国企业500强以来,企业入围门槛一直保持提升态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