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1)
- 2023(12329)
- 2022(10302)
- 2021(9307)
- 2020(7353)
- 2019(16515)
- 2018(16305)
- 2017(30687)
- 2016(16430)
- 2015(18201)
- 2014(18293)
- 2013(18619)
- 2012(17856)
- 2011(16671)
- 2010(17055)
- 2009(15880)
- 2008(15530)
- 2007(14149)
- 2006(13227)
- 2005(12382)
- 学科
- 济(96321)
- 经济(96153)
- 农(49891)
- 业(48299)
- 管理(38092)
- 农业(33471)
- 中国(28931)
- 地方(28424)
- 企(26720)
- 企业(26720)
- 方法(26324)
- 业经(25236)
- 数学(20949)
- 数学方法(20789)
- 发(16751)
- 学(16743)
- 制(16452)
- 地方经济(15698)
- 财(14495)
- 融(13970)
- 金融(13969)
- 银(13551)
- 银行(13538)
- 行(13274)
- 发展(13206)
- 展(13178)
- 环境(12868)
- 农业经济(12800)
- 和(12611)
- 贸(12568)
- 机构
- 学院(246154)
- 大学(242601)
- 济(115781)
- 经济(113521)
- 研究(95877)
- 管理(90622)
- 理学(76694)
- 理学院(75769)
- 管理学(74705)
- 中国(74406)
- 管理学院(74234)
- 农(57466)
- 科学(54119)
- 京(52129)
- 财(49430)
- 所(49157)
- 研究所(43756)
- 中心(43262)
- 农业(43248)
- 江(39364)
- 业大(38777)
- 财经(37725)
- 经济学(35116)
- 范(34668)
- 师范(34406)
- 经(34120)
- 北京(33460)
- 院(32718)
- 经济学院(31195)
- 州(30852)
- 基金
- 项目(153939)
- 科学(121686)
- 研究(117803)
- 基金(110641)
- 家(95167)
- 国家(94172)
- 科学基金(80195)
- 社会(79623)
- 社会科(74178)
- 社会科学(74157)
- 省(61170)
- 基金项目(58196)
- 教育(51125)
- 划(49805)
- 编号(48612)
- 自然(46679)
- 自然科(45513)
- 自然科学(45503)
- 自然科学基金(44696)
- 资助(43502)
- 发(40543)
- 成果(39915)
- 重点(34508)
- 部(34419)
- 课题(33656)
- 发展(33621)
- 展(33099)
- 国家社会(32914)
- 农(32553)
- 创(31277)
- 期刊
- 济(150804)
- 经济(150804)
- 研究(82923)
- 农(62639)
- 中国(61307)
- 农业(42405)
- 科学(36377)
- 学报(36026)
- 财(34917)
- 管理(32596)
- 融(29046)
- 金融(29046)
- 大学(28972)
- 业经(28184)
- 学学(27391)
- 教育(26469)
- 经济研究(22205)
- 技术(21534)
- 问题(20094)
- 业(19550)
- 财经(18917)
- 经(16510)
- 世界(16221)
- 农业经济(15433)
- 农村(15351)
- 村(15351)
- 经济问题(14049)
- 技术经济(13972)
- 版(13242)
- 贸(12301)
共检索到407959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汪正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珈铭 启民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孟禹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并强调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农村经济,是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的具体实践。近年来,山西省以大抓基层为导向,积极探索以党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比如,并村共享模式、校村共建模式、休闲康养模式等,在不断提升农村经济规模和效益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俊霞
农村人口流动在缓解农村就业压力、促进农民家庭收入水平和农村人口素质提高、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及农村社会进步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对流出地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空心化老龄化程度加剧、农业生产主体缺失、冲击农村家庭养老基础、留守儿童问题突出。各级政府必须正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解决该问题。
关键词:
人口流动 农村 经济社会发展 影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官玉婷 康小兰 刘滨
通过描述中国农村民间借贷现状,简析了我国农村民间借贷高利率形成的原因,通过建立数理经济模型,分析了我国民间借贷高利率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本文认为尽管高利率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存在各种消极的影响,但是如果能够合理规范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则对经济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虽然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为此,建议制定相应的法律来完善和规范民间金融借贷,正规化将成为我国历史进程中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农村民间借贷 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数理经济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晔
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学习吸取先进的异域文化的同时,对本地文化一定要有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尊的意识,并且要坚定文化自强的精神!这样,才能创造出和时代先进文化同步的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是当前土地文化建设最紧迫的命题!——作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凤 宫艳旭 朱晓义
免征农业税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的一件大事,几千年皇粮国税一朝免征,意义深远重大,将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但也出现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和县乡财政体制等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媛 王晖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显著,农业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农民人均收入水平日益提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对农业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本文从改革开放30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出发,探析了农业会计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现状及问题,并且给出了农业会计信息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进措施。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钟堂
1.优化布局,推进易地搬迁,解决人怎么住的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是一条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有效捷径,是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也是农业生产规模化的客观需要。一要加快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紧紧围绕国家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的政策机遇,把以中心村和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村庄规划纳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明刚
2009年以来,特别是2011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纳入民生工程以来,安徽省宿州市各级财政部门大力宣传发动,科学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开展调度点评,强化督查考核,积极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一)初步构建了以宣传发动、规划引导、议事筹资、申报审批、组织实施、调度点评、督促检查、验收考评为主要内容的八位一体、环环相扣的工作体系。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炜 郭王景
本文分析了国家税收和财政支出在农村的变化及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完成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2020年农村改革的基本目标任务,必须在财政税收制度安排上"少取多予",利用财税政策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城乡和谐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不断进步。
关键词:
财税政策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农业发展方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郭道久
团体利益博弈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新现象,各种政治型、经济型、社会型利益团体围绕农村公共权力、公共事务、企业经营权、土地承包转让等展开博弈。由于利益团体发展不均衡、博弈规则缺失等原因,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团体利益博弈影响了社会公正,对此,需要从效率、公平与稳定动态平衡的公正观来分析农村社会转型中团体利益博弈现象,在恰当评价农村社会团体利益博弈的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形成和谐的利益博弈关系,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
利益团体 利益博弈 效率 公平 稳定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雷志松
民主建设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中国农村实行村民自治制度以来乡村关系的变化、发展与特征 ,并从“乡村互动”———即乡镇对村的影响以及村对乡镇的影响两个角度 ,展开了关于“农村民主建设的新课题”的讨论 ,分析了中国实行村民自治后乡村关系的现状以及乡村两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还针对乡村关系的现状和不足进行了政策方面的探讨。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