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2)
- 2023(10705)
- 2022(8863)
- 2021(8121)
- 2020(6812)
- 2019(14961)
- 2018(14433)
- 2017(27650)
- 2016(14325)
- 2015(15801)
- 2014(14975)
- 2013(14540)
- 2012(13159)
- 2011(11827)
- 2010(12309)
- 2009(12026)
- 2008(11055)
- 2007(10208)
- 2006(9058)
- 2005(8378)
- 学科
- 管理(52418)
- 业(50866)
- 济(50160)
- 经济(50073)
- 企(45985)
- 企业(45985)
- 融(27299)
- 金融(27297)
- 银(24777)
- 银行(24763)
- 行(23967)
- 中国(22308)
- 财(20416)
- 制(19394)
- 方法(18608)
- 技术(16275)
- 数学(15572)
- 数学方法(15379)
- 业经(14847)
- 务(13523)
- 财务(13494)
- 财务管理(13470)
- 农(13385)
- 企业财务(12929)
- 体(12494)
- 技术管理(12279)
- 地方(11510)
- 中国金融(11166)
- 体制(10889)
- 理论(9803)
- 机构
- 学院(191378)
- 大学(190596)
- 济(83287)
- 经济(81572)
- 管理(75331)
- 理学(64066)
- 理学院(63454)
- 管理学(62546)
- 研究(62393)
- 管理学院(62167)
- 中国(56405)
- 财(45123)
- 京(38536)
- 财经(33987)
- 科学(33118)
- 中心(31191)
- 经(30749)
- 江(30164)
- 所(29382)
- 经济学(26695)
- 研究所(25849)
- 财经大学(25416)
- 农(25010)
- 北京(24252)
- 州(24170)
- 经济学院(23896)
- 业大(23127)
- 院(23086)
- 融(22713)
- 银(22452)
- 基金
- 项目(124491)
- 科学(100671)
- 研究(95210)
- 基金(91848)
- 家(78067)
- 国家(77382)
- 科学基金(68584)
- 社会(63544)
- 社会科(60483)
- 社会科学(60472)
- 省(49826)
- 基金项目(48197)
- 教育(43704)
- 自然(41729)
- 自然科(40848)
- 自然科学(40840)
- 划(40548)
- 自然科学基金(40192)
- 编号(36896)
- 资助(35973)
- 创(32887)
- 成果(30762)
- 制(30389)
- 创新(29791)
- 重点(28300)
- 部(27853)
- 国家社会(26872)
- 发(26758)
- 课题(26633)
- 性(25176)
共检索到308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徐风雷
要积极探索融资融券业务发展规律,及时调整证券监管的思路、方式和手段,加强日常监管,积极防范和化解融资融券业务风险,稳妥有序推进融资融券制度创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剑朝
在农地流转背景下,积极稳妥推进以农地使用权抵押为特征的农地金融制度势在必行。本文探讨了当前构建农地金融制度的必要性,提出了农地金融制度的组织体系与机构选择初步设计方案,即近期比较可行的办法是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开展农地金融业务的信用机构,待条件成熟时组建土地银行或土地金融公司;中长期目标模式是"固定两头,转换职能",即应以国家政权为依托,利用现代信用制度这一人类文明成果,以银行为载体,在最上层构建适合农业特殊需要的宏观信用制度安排,在最下层逐步形成一个与农民具有亲和力的金融组织;成立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委员会,负责国家农地抵押贷款系统的管理,其常设机构是设在财政部的国家农地抵押贷款局;设立国家土地银...
关键词:
农地使用权 农地金融制度 方案设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佼 陈沁梅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是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建设的重要一步,是股票二级市场真正的信用交易,具有专业性强、杠杆高、风险大的特点,只有在充分认识该业务蕴涵的风险并分析其产生风险的原因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体系和制度建设,才能趋利避害,推进融资融券业务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融资融券 风险控制 制度建设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应的表现形式与变化趋势,也为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这一理论命题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齐萌
保证金制度是融资融券交易的一项重要制度,可以有效的降低融资融券交易的成本、控制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防范和控制融资融券交易所带来的风险。由于法律移植所具有的只观其行、不见其核的固有缺陷,导致我国的保证金制度并不完善。通过对美国保证金制度的立法和实践进行考察,并对境外市场保证金变动对股价波动影响的实证结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我国保证金制度在立法和实践中还存在诸多缺陷,难以发挥其积极作用。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我国的保证金制度应着重完善以下几个方面:厘清保证金制度的设立宗旨,明确保证金比例的主管机关,规定保证金的现金比例,建立灵活和多层次的保证金制度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战篪 陈相伊 吴伟立
关于资产增长效应的成因,学术界存在错误定价与理性预期两种解释,本文以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的准自然实验来区分这两种假说。本文的研究发现,在我国推出融资融券制度后,资本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资产增长效应,且这种效应仅体现在可卖空公司中,这说明资产增长效应随着定价效率的提高而增强,而不随套利难度的提高而增强。此外,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不论是否可卖空,过度投资、择时融资和盈余管理这些与错误定价相关的因素对资产增长效应均不产生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与理性预期假说相符,而不支持错误定价假说。本文不仅揭示了我国资本市场资产增长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戴璐 邹磊
充分把握推进新一轮债转股的意义,清醒认识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对于完成去杠杆任务、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均具有重要意义。认真吸收上世纪末推进债转股的经验与教训,把握好市场化这一核心原则,积极稳妥推进,在把控风险的基础上帮助企业降低杠杆率,为企业转型升级赢得时间。
关键词:
债转股 市场化 杠杆率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乐平 逯敏
选取首批融资融卷标的股票中的72支,使用基于机器学习中LASSO方法的反事实分析方法研究中国融资融券制度对股票价格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因子分析探究稳定效果存在差异性的根源,研究发现,尽管融资融券制度普遍降低了大多数股票价格的波动率,但该制度的实施对上市公司个股价格的稳定性影响存在"马太效应",即融资融券制度使得有较强盈利能力的上市公司的股价更加稳定,而对经营效率较低的重资产类上市公司作用并不明显。因此,在确定融资融券标的时应充分考虑个股的盈利能力、资产结构等要素,选取高盈利能力、高成长性的股票作为融资融券标的以降低对应个股的波动性,投资者应根据自身对股价波动性的偏好选择高成长性或资产实力雄厚的标的进行投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马树卿 李文华
券商变相融资融券的滋生和漫延曾给证券行业带来灾难。制度不完善、监管不足、风险控制手段不足是造成灾难的主因。综合治理对变相融资融券进行了彻底的割舍与矫正,为融资融券业务合规开展奠定了基础。在审慎监管原则指导下,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在摸索中不断前行。完成基本制度设计后,融资融券业务从试点转常规,并推出了日本式转融通业务模式。纵观券商融资融券业务发展历程,完善的顶层制度设计是基础、有效监管是防范风险的保证、现行业务模式只是融资融券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的过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科 徐龙炳 朱伟骅
最近中国资本市场融资融券制度的建设为微观上实证检验卖空限制对股票价格实际影响提供了理想的研究背景。本文利用自然实验——白酒行业"塑化剂事件",研究卖空限制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我们根据股票卖空限制的性质构建对冲投资组合,实证结果显示投资策略取得了0.5%的平均日超额收率,1.5%的标准差和33%的日夏普比率,表明投资组合具有很高的超额收益,但风险很低。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卖空限制导致了不能被卖空的股票被严重高估,股票基础价值的变化不能解释高估的股价。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限制导致了股价高估,融资融券制度等做空机制有助于矫正高估的股价,提高市场定价效率。本文将卖空限制与事件驱动相结合,设计了能产...
关键词:
卖空限制 错误定价 交易策略 融资融券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陈关亭 朱松 王思敏
以我国融资融券试点为准自然实验,从被审计方的行为选择视角,采用双重差分模型(DID)和倾向得分匹配法(PSM),考察了放松卖空限制对上市公司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发现放松卖空管制会促使上市公司选择审计质量较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该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显著,而且卖空标的公司更加倾向于变更为高质量的会计师事务所。进一步研究发现,卖空机制对高质量审计师选择的影响,并非是融资做多所致,而是主要源于融券做空的卖空压力。本文为我国在条件成熟时全面放开卖空机制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并提高审计质量,提供了来自上市公司行为选择的经验证据支持,并提示学界在研究审计师选择时应该考虑卖空机制因素。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审计师选择 融资融券 信号传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伍格致 游达明
使用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以中国的融资融券限制放宽为准实验研究的基础,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来分析融资融券交易是否会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活动。首先,研究表明在实施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后,标的公司的绿色技术创新数量将显著增加,而标的企业绿色创新的质量并无显著变化。其次,认为卖空威胁是标的企业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数量的主要原因,而代理问题和激励与动力机制存在缺陷是融资融券机制没有显著促进标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质量的主要原因。最后,研究发现多个政策环境因素将影响政策在促进标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数量中的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郝项超 梁琪 李政
本文实证研究了融资融券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影响。为克服模型的内生性,首先采用倾向分数法为每个标的公司按照一比一的比例进行配对,然后再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本文发现融券促进了创新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增加,而融资却导致创新数量与质量同步下降。在融资交易为主的情况下,融资的负面影响超过了融券的正面影响,从而使得融资融券总体上阻碍了企业创新。在控制了配对偏差和所有权性质差异影响、采用其他创新替代变量以及更长事件窗口的情况下,上述结论依旧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影响企业创新的机制不仅包括公司治理机制,还包括信息机制。面对融资融券的复杂影响,标的公司倾向于采取"重申请数量轻质量"的创新策略进行应对,最终导致其创新质量明显下降。
关键词:
融资 融券 创新数量 创新质量 专利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徐婕
尽管国内各项法规已经针对融资融券业务制定了诸多细则,但具有决定意义的融资融券交易模式并未明确。本文着重分析了当前国际市场上的几种主流交易模式的操作方法,并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结合中国已有的业务细则,认为设立统一证券金融公司,能够最大程度控制风险的"单轨制专业化"模式将是中国证券市场的合理选择。
关键词:
融资融券 再融通 证券金融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