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33)
- 2023(12646)
- 2022(10873)
- 2021(10037)
- 2020(8640)
- 2019(20107)
- 2018(19479)
- 2017(37822)
- 2016(20673)
- 2015(23419)
- 2014(23607)
- 2013(23579)
- 2012(22721)
- 2011(20585)
- 2010(21160)
- 2009(20156)
- 2008(20342)
- 2007(18436)
- 2006(16454)
- 2005(15237)
- 学科
- 济(103022)
- 经济(102940)
- 管理(58670)
- 业(58582)
- 企(45475)
- 企业(45475)
- 方法(40090)
- 数学(35593)
- 数学方法(35238)
- 中国(27571)
- 财(26772)
- 农(25193)
- 地方(23390)
- 制(20345)
- 学(19483)
- 业经(19098)
- 贸(18445)
- 贸易(18435)
- 银(18247)
- 银行(18219)
- 易(17870)
- 行(17339)
- 融(16922)
- 金融(16920)
- 农业(16554)
- 务(16501)
- 财务(16469)
- 财务管理(16428)
- 企业财务(15560)
- 地方经济(14519)
- 机构
- 大学(300563)
- 学院(300436)
- 济(138266)
- 经济(135373)
- 管理(112653)
- 研究(108735)
- 理学(94548)
- 理学院(93483)
- 管理学(91945)
- 管理学院(91365)
- 中国(88711)
- 财(67266)
- 京(63813)
- 科学(62212)
- 所(56063)
- 财经(51426)
- 中心(50282)
- 研究所(50025)
- 农(49716)
- 江(47676)
- 经(46474)
- 经济学(43707)
- 北京(41129)
- 业大(40697)
- 经济学院(39127)
- 农业(38787)
- 院(38324)
- 范(37887)
- 财经大学(37781)
- 师范(37567)
- 基金
- 项目(184545)
- 科学(145101)
- 研究(136011)
- 基金(134460)
- 家(116045)
- 国家(115068)
- 科学基金(98021)
- 社会(87478)
- 社会科(82868)
- 社会科学(82846)
- 省(70859)
- 基金项目(69655)
- 教育(61861)
- 自然(61830)
- 自然科(60343)
- 自然科学(60323)
- 划(59631)
- 自然科学基金(59264)
- 资助(57082)
- 编号(54806)
- 成果(46602)
- 重点(41996)
- 部(41967)
- 发(40783)
- 课题(38322)
- 创(37090)
- 国家社会(36137)
- 教育部(36072)
- 性(35868)
- 科研(35298)
- 期刊
- 济(161873)
- 经济(161873)
- 研究(100596)
- 中国(62435)
- 财(54198)
- 农(44953)
- 学报(43064)
- 管理(42229)
- 科学(40228)
- 融(39000)
- 金融(39000)
- 大学(32890)
- 学学(31045)
- 农业(29691)
- 教育(27405)
- 经济研究(27165)
- 财经(26480)
- 技术(25775)
- 业经(23249)
- 经(22841)
- 问题(20746)
- 贸(18869)
- 国际(17177)
- 技术经济(16808)
- 统计(16189)
- 业(16012)
- 世界(15443)
- 理论(15409)
- 策(14067)
- 商业(13634)
共检索到484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预测全年GDP增速为9.2%,全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较2011年出现轻微回落,增速为22.3%,实际增速与2011年持平。2012年,消费名义增速将有所放缓,大约为16.6%,但实际增速却有所提高。贸易总额增速进一步回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关键词:
筑底 债务风险 广义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大多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比如资产泡沫的聚集,实际上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中投放的大量货币在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伺机流动。债务风险有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关键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具备防范危机的实力,但是对于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必须重视。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危机观,不惧怕危机,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在债务风险演变至债务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关键词:
筑底 债务风险 广义政府债务 风险缓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
本文针对当前中国所面临的资本流动新格局(即大量非FDI流入) ,分析了国际资本流动引起宏观不稳定的机制,以及通过对冲与资本管制方式应对资本流动冲击的局限。论文的核心是引入经济扭曲概念,建立了带扭曲因素的资本流动与宏观稳定模型,强调扭曲的存在会使波动加剧。因此,为应对资本流动新格局,政策当局需要尽快完善非FDI监控体系、矫正各种经济扭曲,并促使宏观调控模式由数量型向价格型转变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 经济扭曲 宏观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1年,中国经济继续复苏,在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成功去除通货膨胀长期化趋势。2012年,中国经济应该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的需求管理,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完全正常化而最终实现从萧条到繁荣的经济周期形态转换。在未来相当长时期中,中国经济仍然具有在价格稳定条件下快速增长的潜在能力。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采取乐观经济增长预期与积极需求管理模式相配合的政策原则,并且与高储蓄—高投资—高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相一致,形成以国内投资需求管理为轴心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框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胡新智
2011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中国经济经历了多重考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上升,2012年的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仍将不容乐观。根据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我国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预计2012年我国通胀压力将缓解,经济增速将保持在8%以上,全年经济呈现稳健增长、温和通胀的特征。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于长革
2011年,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具有典型的"两面性"特征。短期内经济增长虽然可能出现小幅波动,但全年经济运行将进一步趋于平稳,经济增长率预计可保持在9.5%左右,仍处于稳定增长水平。但宏观经济运行中依然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上要适时做出调整:第一,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宏观调控基础;第二,宏观调控要从需求管理为主转变为供给管理为主,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第三,财政政策要继续保持必要的刺激力度,货币政策操作重点要放在支持企业恢复和提高生产能力、增强经济活力以及引导通胀预期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天龙 唐华 施祖麟
一、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及运行特点(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美国经济减速对我国的出口有重大影响。考虑到美国经济减速还可能影响其他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丛明
2006年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总体较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物价较低的良好发展势头。当前经济运行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投资规模偏大、货币信贷投放偏多和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从短期看,经济总量仍处于偏热状态;从中长期看,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成为制约经济增长的“软肋”。2007年要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连续和稳定,适当调整总量,着力调整结构,将短期调控与中长期结构调整和深化体制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形势发展需要适时适度进行调控,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关键词:
经济形势 宏观调控 经济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凌涛 陶现定 徐燕 王素珍
一、1992年宏观经济形势回顾与分析 1992年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是从1990年上半年开始的经济增长回升的延续和加速,从那时算起到1992年底(尚未最后截止),这次经济增长扩张期已经持续了30多个月,这次扩张期的长度,长于改革以来的任何一次经济增长周期。扩张期的进一步延长,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周期中的扩缩比例(即扩张期/收缩期)有所提高,这无疑是一种良好的经济运行演变趋势。但是,在1992年中国经济高增长过程中,也呈现出以下三个明显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形势分析课题组
1991年经济形势继续朝好的方向发展,生产和需求增长都出现了明显回升,而且没有引发曾经担心的通货膨胀。但是,企业效益仍然低下,十分困难的财政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我们认为,由于经济增长在结构调整改善不大的基础上继续回升,也加剧了潜在通货膨胀压力,这无疑增加了1992年宏观调控的难度。对此,应有足够的重视。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形势分析课题组 樊彩跃
当前,经济适度减速,既符合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也体现了经济周期性调整的客观要求,通胀的压力也有望逐步缓解。预计今年上半年GDP增长将达到10.7%,下半年受出口增长的抑制效应将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1~4月,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各项总量宏观经济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长动能在政府和市场间持续分化,增长基础尚不稳固。政府主导下信贷加基建的增长动力可能放大新常态下因结构调整导致的合理区域与行业发展的差距,存在较大的区域性风险。在市场动能尚未充分启动之前,为了防止发生地区性风险,需要财政政策维持积极力度,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充分、透明的流动性供给,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同时,以时间换空间,加快推进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需,启动内生的市场增长动能。对国际资本流动保持高度重视,维持汇率在均衡水平相对稳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苏剑 叶淏尹 房誉
2012年我国面临的宏观经济环境较为复杂,一方面是外围环境中欧债危机和全球增长放缓对我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出口造成一定冲击,另一方面是我国本身的增长源泉受到挑战,我国的劳动成本面临上升的局面,对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有一定的冲击;而房地产由于其较高的产业关联性,是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的行业,目前从长远利益出发我国对房地产市场回归合理价值的调控正在继续,这也将对经济增长有着一定的压力。此时我国的政策选择就应当重点兼顾保增长、抑通胀和控房价三个部分,采用定向扩张的需求管理政策和降低成本的供给管理政策。
关键词:
房价 宏观调控 供给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