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8)
2023(11789)
2022(10114)
2021(9177)
2020(8005)
2019(18551)
2018(17812)
2017(33910)
2016(18385)
2015(21050)
2014(21258)
2013(21441)
2012(20714)
2011(18949)
2010(19268)
2009(18524)
2008(18544)
2007(16720)
2006(14906)
2005(13972)
作者
(58014)
(48619)
(48328)
(46401)
(31002)
(23376)
(22317)
(19045)
(18624)
(17504)
(16923)
(16324)
(15697)
(15638)
(15610)
(15336)
(14442)
(14423)
(14158)
(14024)
(12205)
(12108)
(12106)
(11288)
(11243)
(10976)
(10765)
(10627)
(9860)
(9632)
学科
(97444)
经济(97362)
管理(48442)
(47869)
方法(39315)
(36080)
企业(36080)
数学(34997)
数学方法(34683)
中国(25457)
(21686)
地方(21661)
(21084)
(20604)
(17431)
业经(17068)
(16154)
贸易(16145)
(16076)
银行(16030)
(15621)
(15581)
金融(15579)
(15281)
农业(14525)
地方经济(13984)
(12660)
(12250)
财务(12226)
财务管理(12182)
机构
大学(280243)
学院(277017)
(125772)
经济(123204)
研究(104826)
管理(100283)
理学(84415)
中国(83380)
理学院(83367)
管理学(81783)
管理学院(81263)
科学(63458)
(60597)
(58392)
(55670)
(52787)
研究所(50277)
中心(47315)
财经(45306)
(43584)
业大(42275)
农业(41727)
(41013)
经济学(40333)
北京(39063)
(36968)
经济学院(36138)
(34742)
师范(34320)
(33852)
基金
项目(175087)
科学(136062)
基金(127537)
研究(122733)
(113088)
国家(112185)
科学基金(93792)
社会(78632)
社会科(74391)
社会科学(74369)
(67154)
基金项目(66037)
自然(61106)
自然科(59654)
自然科学(59626)
自然科学基金(58569)
(57328)
教育(55698)
资助(54652)
编号(47774)
重点(40621)
成果(39862)
(39134)
(38651)
(34848)
科研(34151)
课题(34094)
国家社会(33018)
教育部(32972)
计划(32896)
期刊
(144683)
经济(144683)
研究(90680)
中国(58263)
学报(48422)
(47208)
(45907)
科学(42618)
管理(37325)
大学(35905)
学学(34069)
(33200)
金融(33200)
农业(31301)
经济研究(24541)
教育(24042)
财经(23708)
技术(23412)
(20483)
业经(19722)
问题(18726)
(17265)
(16601)
统计(15897)
技术经济(15723)
国际(15314)
世界(14475)
理论(13836)
(13570)
(13551)
共检索到44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2016年经济呈现出短期底部企稳与泡沫聚集的特点。在潜在增长平台下移、周期性、结构性以及趋势性因素共同作用的背景下,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巨大,2017年宏观经济仍将持续筑底。而底部运行的深度和持续的长度取决于世界经济复苏程度、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新产业新动能培育、房地产周期调整、政治经济周期波动以及对潜在风险的化解与对策等多种因素。与此同时,在"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下,我国债务规模快速攀升,债务水平已经积累至相当程度,债务的结构性风险突出,尤其是广义政府债务水平超出国际警戒线。而中国经济目前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本质上大多与债务风险密切相关。比如资产泡沫的聚集,实际上是"债务—投资"驱动模式中投放的大量货币在股市、债市以及房地产等领域的伺机流动。债务风险有可能是引发中国经济爆发危机的关键点。从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具备防范危机的实力,但是对于可能引发危机的潜在因素必须重视。一方面,树立正确的危机观,不惧怕危机,建立危机应急机制。另一方面,在债务风险演变至债务危机前,防患于未然,建立风险缓释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毛振华  刘元春  袁海霞  张英杰  
综合考虑全年的情况,根据模型预测,2016年我国GDP增长约6.7%,CPI增长2%左右。2017年将是我国经济持续筑底的一年,GDP增速有望增长6.5%,CPI增长2.1%。针对下行压力和债务的结构性风险进一步凸显等问题,需要重新构建"稳增长"与"防风险"双底线下的宏观调控体系。为此,要在"稳增长、守底线"的目标下稳步化解我国债务风险,持续推进债务分类甄别工作,完善国家及各级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实现债务转移,中央政府适度加杠杆;根据市场化、法制化原则,适时运用债转股工具,缓释短期债务风险。此外,应持续推进金融改革,持续关注房地产市场态势,防范局部泡沫进一步扩大,房地产调控政策要突出结构性和差异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段亚林  
2012年,预测全年GDP增速为9.2%,全年固定投资名义增速较2011年出现轻微回落,增速为22.3%,实际增速与2011年持平。2012年,消费名义增速将有所放缓,大约为16.6%,但实际增速却有所提高。贸易总额增速进一步回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汉亚  
2005年我国经济仍将处于稳定增长的好时期,这主要取决于我国良好的政策环境、基础投资、政府效率和对外开放等因素,但同时要注意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投资结构的调整与就业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于泽  
1~4月,在基建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拉动下,我国各项总量宏观经济指标保持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长动能在政府和市场间持续分化,增长基础尚不稳固。政府主导下信贷加基建的增长动力可能放大新常态下因结构调整导致的合理区域与行业发展的差距,存在较大的区域性风险。在市场动能尚未充分启动之前,为了防止发生地区性风险,需要财政政策维持积极力度,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充分、透明的流动性供给,守住经济增长的下限。同时,以时间换空间,加快推进提升产品质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释放内需,启动内生的市场增长动能。对国际资本流动保持高度重视,维持汇率在均衡水平相对稳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郑超愚  
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逐季稳定,结束了2011年以来连续回落的趋势,基本摆脱了通货紧缩危险,但实际复苏进程停滞从而形成新的经济波谷。2017年,中国经济应该实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适应性需求管理的反周期操作,重新启动和加速经济复苏进程,有效促进总体经济景气的正常化,以及时实现中国经济周期从萧条到繁荣的形态转换。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新泽  向晓岚  刘斌  
2002年一季度,由于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继续实施,以及世界经济复苏,我国经济增长扭转减缓之势,在平稳运行中增幅扩大。工业生产增速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较猛,国内市场销售稳定发展,进出口保持增长,利用外资数额进一步加大,市场物价总水平继续低位运行。从全年看,若不出现大的事件,我国经济将保持稳定快速态势。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鲜明  
自1978年改革开放至200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9.6%,经济增长速度不仅远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增长3%的水平,而且比新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要长。在此期间,中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日益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所有制主体日益多元化,但经济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仍未得到根本解决,突出表现为结构调整滞后,劳动力与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通货紧缩没有缓解的迹象。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的格局,经济“软着陆”以后形成的增长型长尾进一步拖长,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谷底位置迟迟没有出现,我国经济出现了新的态势与特征。未来15年是我国为实现第三步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实...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群  
一、经济平稳增长的基础继续改善进入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经济增长趋快,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加快,物价涨幅加大。经济运行由快转热的趋向愈加明显。但经济平稳增长的基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