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1)
- 2023(11436)
- 2022(9548)
- 2021(8569)
- 2020(7729)
- 2019(17657)
- 2018(17322)
- 2017(33989)
- 2016(18404)
- 2015(20442)
- 2014(20479)
- 2013(20580)
- 2012(19153)
- 2011(16900)
- 2010(17217)
- 2009(16440)
- 2008(17085)
- 2007(15700)
- 2006(13585)
- 2005(12509)
- 学科
- 业(86771)
- 济(85164)
- 经济(85067)
- 企(78811)
- 企业(78811)
- 管理(70219)
- 方法(40610)
- 数学(32125)
- 数学方法(31895)
- 财(30048)
- 业经(28187)
- 农(27859)
- 务(23399)
- 财务(23376)
- 财务管理(23345)
- 企业财务(22190)
- 农业(20201)
- 技术(17587)
- 中国(17474)
- 制(16906)
- 和(15422)
- 策(14684)
- 贸(14674)
- 贸易(14669)
- 划(14662)
- 理论(14385)
- 易(14240)
- 学(13456)
- 地方(12939)
- 体(12651)
- 机构
- 学院(275950)
- 大学(271985)
- 济(118742)
- 经济(116519)
- 管理(113046)
- 理学(97169)
- 理学院(96252)
- 管理学(94922)
- 管理学院(94426)
- 研究(87232)
- 中国(69745)
- 财(57248)
- 京(55980)
- 科学(51776)
- 农(49460)
- 财经(45342)
- 所(44801)
- 江(42830)
- 经(41053)
- 中心(40649)
- 业大(40356)
- 研究所(40220)
- 农业(39072)
- 经济学(35477)
- 北京(34942)
- 财经大学(33288)
- 州(33238)
- 经济学院(32337)
- 商学(32258)
- 商学院(32003)
- 基金
- 项目(176314)
- 科学(140734)
- 基金(130400)
- 研究(128205)
- 家(112932)
- 国家(111899)
- 科学基金(97593)
- 社会(82527)
- 社会科(78284)
- 社会科学(78261)
- 基金项目(69769)
- 省(69242)
- 自然(64082)
- 自然科(62657)
- 自然科学(62639)
- 自然科学基金(61640)
- 教育(58191)
- 划(57282)
- 资助(52759)
- 编号(51538)
- 成果(40447)
- 业(39889)
- 部(39826)
- 重点(39492)
- 创(39447)
- 发(37486)
- 创新(36050)
- 科研(34354)
- 课题(34226)
- 教育部(34168)
- 期刊
- 济(134019)
- 经济(134019)
- 研究(77929)
- 财(49617)
- 中国(48783)
- 农(45151)
- 管理(44603)
- 学报(38937)
- 科学(38273)
- 农业(30541)
- 大学(29680)
- 学学(28502)
- 融(25559)
- 金融(25559)
- 技术(25176)
- 业经(23483)
- 财经(23140)
- 教育(20615)
- 经济研究(20537)
- 经(19870)
- 业(19497)
- 问题(17793)
- 技术经济(17176)
- 财会(15625)
- 贸(14623)
- 现代(14289)
- 商业(13965)
- 世界(13758)
- 会计(13024)
- 统计(13020)
共检索到4091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强永昌
稳准为先——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行为特征分析强永昌国际投资行为特征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在处理各项投资业务时所特有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方法,它对国际投资活动的开展具有广泛的影响.通常,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由于各投资者行为特征不同,他们对同一投资活动所作出的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覃斌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框架,首先分析了日本风险投资企业的组织模式,并结合模式特征,论述了附属型企业存在代理问题,然后,以此为诫,讨论了我国企业中的一些代理问题,最后得出我国应大力发展独立型风险投资企业的结论。
关键词:
组织特点 代理问题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海燕
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始于1981年,其发展过程可以粗略的划分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初步稳定发展阶段和90年代以后的迅速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体现出不同的特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进,在对外直接投资领域中,日本既面临与欧关国家的激烈竞争,同时其经济本身也处在泡沫经济之后的恢复阶段,急需在国内外寻求发展经济的机会;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且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在这些因素促使下,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战略出现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直接投资 发展阶段 特征 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东皇 唐炳南 樊士德
国有企业过度投资行为是经济新常态下产能过剩产生的重要内部原因。文章基于Richardson(2006)[1]的过度投资测算方法,从所属行业、归属地区、行政分类和公司规模四大维度对国有企业的过度投资行为进行测算,概括国有企业过度投资的相应特征。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过度投资 测算 分布特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杰英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公布了《2006年日本企业海外事业开展问卷调查》的结果。该调查揭示日本企业开展海外事业的动因、设立海外网点的特征及国内外事业扩展的不同侧重点。虽然日本企业把中国作为设立海外网点、扩大海外事业等的首选地区,但中国在吸引日本企业设立研发网点及地区总部网点、作为产品销售及通用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等方面面临的形势却并不乐观。中国自身的投资环境及中日关系的现状等是影响日本企业对华业务开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日本企业 海外事业 对华业务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邹纯和
企业组织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部和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这些动力在企业组织不同需要层次下,会引起企业组织不同的行为特征。所以企业组织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宏观管理者来说,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组织的需要合理化、理性化;同时,也要针对企业组织的需要特征而采用必要的规范加以约束。
关键词:
企业组织 需要的层次 行为 约束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华
日本曾经严格防范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坚持以家庭为基础、综合农协辅助的合作式农业发展道路。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阶段性地放宽限制,从严格管制农地流转到逐步放宽,直至大力推动,不断为工商企业投资农业提供契机。尤其是2009年修订《农地法》,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多种支持措施等多重因素推动下,工商企业进入农业领域的步伐加快,大型企业的数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中日两国农业同为小规模家庭经营,都面临工商企业投资农业的现实需求,在严格准入机制、规范土地流转、合理监管企业用地、创新完善支持政策、强化人才与技术支撑方面,日本的实践有着有益的启发和借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浩 原口俊道
日本企业的国际化,即进军海外市场,开始于本世纪60年代。最初的动机在于确保出口市场和利用低廉劳动力。前者主要是为了拓展和巩固欧美市场而进入欧美发达工业国进行本地化生产,后者则着眼于亚洲发展中国家,重点是“四小龙”。进入80年代,由于亚洲四小龙已完成工业化进程,生产成本急速增加,日本企业又纷纷把投资重点,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泰国、马来西业和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大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稻田实次
改革开放以来 ,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较快 ,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亦是日本企业重要的投资区域 ,但其金额少 ,占对华投资比例亦较小。由于中国对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税制的改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面临困境等原因 ,致使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在近期内很难有大幅增长。
关键词:
日本 对华投资 现状 课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骆林勇
韩国对华投资自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快速增长。其投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行业分布广泛,以制造业为主,项目规模小,地区分布由山东和环渤海地区向南扩展。目前韩国多数在华投资企业经营状况良好,我国利用韩资仍有很大的潜力,为此,我国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大吸收韩国投资的力度。
关键词:
韩国 对华投资 特征 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支晓强 孙茂竹
文章研究了企业现金流与企业投资行为之间的关系,考察了企业特征对二者间关系的影响,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显著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规模较大的企业的投资现金流敏感度更强;面临严重融资约束的企业投资现金流敏感度较低。表明融资层级理论和自由现金流假说都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投资行为有一定的解释力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仰 陈菲琼
企业联盟的不稳定性是指联盟过程中非计划内的联盟目标、联盟契约和联盟控制方式等方面的变动以及联盟的解体或兼并。企业的“利己主义的动机”是产生联盟不稳定因素的根源,而合作企业“长期利益的最大化”又是促使联盟稳定的根本动因。企业联盟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合资式联盟(合资企业),股权参与式联盟和契约式联盟,不同的联盟形式决定了它们所表现出来的稳定性特征各不相同。
关键词:
企业联盟 稳定性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