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511)
2023(19548)
2022(16994)
2021(15615)
2020(13554)
2019(30864)
2018(30470)
2017(58882)
2016(32295)
2015(35990)
2014(36036)
2013(35619)
2012(32679)
2011(29301)
2010(29072)
2009(26941)
2008(26725)
2007(23608)
2006(20061)
2005(17452)
作者
(96527)
(80752)
(80012)
(76442)
(51126)
(39078)
(36595)
(31840)
(30348)
(28709)
(27225)
(27138)
(25555)
(25332)
(25134)
(25075)
(24937)
(24013)
(23121)
(22980)
(20391)
(19802)
(19504)
(18294)
(18137)
(17917)
(17905)
(17835)
(16367)
(16209)
学科
(124869)
经济(124723)
管理(92394)
(89589)
(75119)
企业(75119)
方法(61952)
数学(54100)
数学方法(53399)
(35068)
(33142)
中国(30670)
(30310)
业经(27183)
(23755)
财务(23674)
财务管理(23628)
(23610)
贸易(23603)
地方(23417)
(22922)
企业财务(22473)
(22326)
农业(22142)
理论(20969)
技术(19660)
(19324)
环境(19018)
(18741)
银行(18648)
机构
大学(462487)
学院(460794)
管理(178110)
(177522)
经济(173650)
理学(155618)
理学院(153828)
研究(153489)
管理学(150707)
管理学院(149905)
中国(111757)
科学(101100)
(97313)
(86361)
(81001)
(79283)
业大(77035)
研究所(73056)
中心(69976)
农业(68709)
(66278)
财经(66011)
北京(60538)
(60029)
(59505)
师范(58737)
(55567)
(53650)
经济学(53349)
技术(49711)
基金
项目(322945)
科学(251155)
基金(233755)
研究(224971)
(208100)
国家(206414)
科学基金(174972)
社会(139807)
社会科(132402)
社会科学(132362)
(127273)
基金项目(124389)
自然(118750)
自然科(116000)
自然科学(115961)
自然科学基金(113866)
(108143)
教育(104208)
资助(97045)
编号(90210)
重点(73054)
成果(72154)
(70105)
(67684)
(66644)
科研(63439)
计划(62409)
创新(62317)
课题(62261)
大学(59567)
期刊
(184711)
经济(184711)
研究(124752)
学报(85831)
中国(80550)
(76691)
科学(73924)
(63556)
大学(63088)
管理(61849)
学学(60088)
农业(52344)
教育(45839)
技术(38319)
(35684)
金融(35684)
财经(31885)
业经(30944)
经济研究(30138)
(27718)
(27277)
(24519)
问题(24322)
科技(23013)
业大(22570)
技术经济(21965)
图书(21524)
统计(20842)
理论(20534)
商业(20496)
共检索到6463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周晓苏  吴锡皓  
基于不同投资者类型的分析视角,本文探析了会计稳健性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公司中,稳健性的增强会导致非经常性收益缺乏价值相关性,但却提高了非经常性损失的价值相关性,并且二者的差异随着稳健性的增强而加大;而以散户为主的公司中,稳健性的增强会同时提高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价值相关性。该结果表明,在稳健性影响分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过程中,投资者的信息甄别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云  赵艳  
选择2009年~2013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在我国会计制度和资本市场环境下,其他综合收益和非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显示:非经常性损益比其他综合收益更具有价值相关性,上市公司如果发生重大其他综合收益或重大非经常性损益,会降低经常性损益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论支持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和利润表改革的有效性,对于提升财务报告质量和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秋云  
通过对我国企业非经常性损益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在1993~1999年间,我国企业非经常性损益的降低并没有提高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的相关性,投资者只关心短期利润,而不区分持续利润和暂时利润;而在2 0 0 0~2 0 0 2年,伴随经营利润和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乘数的下降,投资者逐步趋于理性和稳健,开始利用净资产所表示的企业内在价值来修正自己关于企业未来的预期。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赵婧  汪祥耀  
本文在描述中国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2001年正式披露起至2011年11年间发展变化趋势的基础上,结合2007年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的分项披露频率及特征,探讨其不同类型项目的市场反应差异。研究发现,11年间非经常性损益在企业净利润中占比整体大幅上升,已成为企业净收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日趋稳定。此外,针对非经常性损益分项构成的价值相关性研究显示,投资者在对非经常性项目定价过程中,区分了非经常性损益的发生频率及其交易与事项的具体特征,特别是对于偶发的经营性损益,其定价系数甚至高于企业正常损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的两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崔盛曦  林爱梅  冯文轶  
本文对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非经常性损益水平与财务报告质量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ST公司非经常性损益与财务报告质量间的相关性程度明显高于非ST公司。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及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张肖飞  
以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为事件,选择深市2004年度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经常性损益的定价误差方法以及加入虚拟变量的日内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分析方法,并将非经常性损益区分为非经常性收益和非经常性损失后分组进行分析,从市场微观结构角度对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事件日后的非经常性损失定价误差明显降低,其信息噪音降低,而非经常性收益只有最大值组的定价误差明显降低。日间收益和隔夜收益的回归结果表明,由于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造成暂时偏离价值的价格会迅速得到修正,非经常性收益和损失的信息噪音降低。证监会对非经常性损益的修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信息噪音,...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铁群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本质上不经常发生或不正常的交易或事项。近年来 ,一些上市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粉饰会计报表 ,其操纵报表手段有资产置换、债务重组、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等等 ,以达到其“配股”、“扭亏”等方面的目的。尽管新修订的会计准则对利用债务重组损益等进行报表操纵行为有了一定的压制 ,但故意错用会计政策及手段上“推陈出新”是注册会计师审计时需防备的新问题。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婕霞  高明  
目前国内外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规范和实证研究多是从监管者和使用者的角度分析,从公司角度进行的研究较少。公司关于非经常性损益的管理,按目标导向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满足监管的报告和披露要求;二是加强内部业绩管理。特别是后者,对于那些实施预算硬约束的大型企业集团,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拟对此作相应分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宇晟  
一、前言我国证监会规定,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投资者难于判断公司前景,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证券交易所将对公司股票交易实行特别处理。根据进一步的规定,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据),则可被视为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而根据我国证劵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或者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公司继续亏损,该上市公司将会被进行暂停上市处理,并最终可能会被进行退市处理。为了保住自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樊行健  郑珺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者对盈余构成中的非经常性损益正在经历一个制度变化的过程。2008年证监会又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2008)》。然而,对于非经常性损益是否应该计入企业损益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中的当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各执己见。各国的准则制定基本采纳损益满计观,但具体发布的准则、公告存在着差异。本文基于对理论的分析和准则的比较,认为在我国目前非经常性损益监管采取"突击式"增减列举项目的方式下,财务报告使用者有必要结合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以及公司自身特点,对非经常性损益展开动态评价和嵌入性分析,合理评价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叶海平  
在我国证券市场中,ST公司为避免被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存在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是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虽然证监会进一步加强了对非经常性损益相关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但上市公司尤其是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现象似乎有增无减。本文选取若干典型案例,分析了ST公司利用非经常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多种手段,提出了进一步规范非经常性损益信息披露的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董育军  丁白杨  刘玉丹  
本文选择在沪深股市上市的82家汽车行业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手工查找其在2012年的年报中所披露的非经常性损益信息,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披露的具体项目、频次、金额、所占比例;然后,从非经常性损益总体对上市公司净利润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深入分析了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披露现状。研究结论发现"政府补助"和"非流动资产处置损益"这两个项目对净利润的贡献率最大,相当多的ST公司和微利公司通过政府补助来调节利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丁唯佳  
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S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一)非经常性损益对净利润的影响。本文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上选取2009年上证A股*ST公司共66家。收集了这66家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非经常性损益等指标的数据,总体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中可以看出,这66家*ST的净利润总额为-6309741817元,是负值。2009年度沪市*ST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中非经常性损益所占比例为-28.86%,也为负值,非经常性损益金额为正。而且在这66家公司中,只有1家公司没有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其余65家公司全部涉及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占98.48%,说明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是对上市公司财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奇  
上市公司年报披露中的利润情况历来为包括政府监管部门和广大投资者在内的报表使用者所关注。但在现行利润表编报的框架要求下,非经常性损益的存在不仅影响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水平的真实反映,也影响信息使用者的投资决策。要正确判断上市公司的利润水平和持续盈利能力,必须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对利润的干扰和影响,充分关注报表附注中的信息披露,才能清除业绩泡沫和市场泡沫,促进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许文静  郭娜  
一、研究背景根据Ramakrishnan和Thomas(1991)提出的持续性观念(persistence concept),净收益的不同组成部分具有不同的持续性(包括长期持续性、短期持续性和零持续性)。投资者应对净收益中不同类型的持续性加以区分,以判断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在我国,非经常性损益是资本市场上重要的信息披露指标,对于投资者正确理解和把握相关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