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
- 2023(66)
- 2022(37)
- 2021(49)
- 2020(31)
- 2019(63)
- 2018(51)
- 2017(143)
- 2016(65)
- 2015(89)
- 2014(70)
- 2013(73)
- 2012(64)
- 2011(81)
- 2010(60)
- 2009(66)
- 2008(59)
- 2007(40)
- 2006(51)
- 2005(50)
- 学科
- 济(305)
- 经济(303)
- 企(231)
- 企业(231)
- 业(211)
- 管理(208)
- 制(115)
- 业经(99)
- 中国(97)
- 体(90)
- 方法(82)
- 贸(82)
- 贸易(82)
- 银(82)
- 银行(82)
- 行(81)
- 易(79)
- 体制(78)
- 融(70)
- 金融(70)
- 地方(61)
- 公司(59)
- 理论(58)
- 划(56)
- 国公(55)
- 跨(55)
- 跨国(55)
- 跨国公司(55)
- 关系(54)
- 和(53)
- 机构
- 大学(945)
- 学院(913)
- 济(408)
- 经济(403)
- 管理(350)
- 研究(344)
- 中国(308)
- 理学(296)
- 理学院(291)
- 管理学(290)
- 管理学院(287)
- 京(209)
- 财(209)
- 财经(165)
- 所(158)
- 中心(155)
- 科学(153)
- 经(147)
- 经济学(141)
- 北京(138)
- 研究所(136)
- 院(132)
- 江(127)
- 银(126)
- 银行(122)
- 财经大学(119)
- 师范(117)
- 范(117)
- 行(117)
- 上海(116)
共检索到14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郑建国
2012年,山西财政工作将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突出转型跨越总目标,继续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财政调控稳增长促转型,优化支出结构保重点保民生,推进科学理财提效能增效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和社会和谐稳定,为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的财政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岷
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高度重视,年初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使贵州尽快富裕起来,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缩小与全国差距的重要象征,是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贵州要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文童
2011年,湖北财政部门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转变生财思路、聚财方式、理财观念和用财方法,不断做大做实收入,做优做强支出,做精做细管理,做专做优队伍,为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湖北各级财政将坚持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围绕稳增长、控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智富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度进一步加大,但稳中有变、变中有忧。本文以江西省人民银行系统为例,在总结2018年业务工作成效及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基础上,提出了推动实现江西省经济金融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安排。通过分析,本文认为2018年江西省人民银行系统业务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服务实体经济实现总量突破、结构优化、服务提升明显进步,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实现良好开局,深化金融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积极成效等方面。在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下,江西省人民银行系统应着力于吃透上级精神、坚持目标导向,摸透当地实情、抓住问题导向,讲透政策取向、把握平衡导向,穿透各类监管、强化职责导向,做透调查研究、树立预期导向,具体包括:落实稳健货币政策,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定向调控政策传导,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继续深入推进重大金融改革创新,及时总结可复制易推广经验;持续提高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持续优化基层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货币政策 金融风险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景武
商业银行要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总体方针部署,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商业银行要主动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加强前瞻性预判,落实好国家战略,全面深化金融改革开放,认真思考、细致谋划信贷投放工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学峰 蔡新怡 吕佳丽
将视角聚焦于企业高管这一微观主体,考察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的引导作用和路径。基于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稳定的高管团队对于企业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积极影响。具体而言,高管团队稳定性能够增加企业研发投入以提供技术和人才保障,降低高管短视主义以提供长期战略支持,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以提供良好制度环境,进而有效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此外,对企业层面、高管层面和行业层面的异质性分析表明,高管团队稳定性对于数字化转型的助力作用在成熟期企业、高管具备金融背景的企业以及高科技行业企业中尤为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良芳
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银行业出现"钱荒"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半年如何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十点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稳中求进 2013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本文在对今年上半年经济金融形势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对银行业出现"钱荒"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下半年如何认真贯彻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和合理调节流动性、维护货币市场稳定等问题提出了十点对策与建议,供探讨。
关键词:
钱荒 经济形势 稳健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卫东
商业银行在国际化发展中要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综合考虑各类风险和经营管理成本,根据市场的变化定期进行战略评估和调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我国银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以资产和资本排名,银行业在全球的地位不断提升。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进入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我国新的对外开放战略需要银行业国际化发展,也提供了这样的机遇,但市场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段波 宋京凤
据调查,BSC在大多数企业的使用效果与预期相去甚远。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实际运用BSC时没能成功跨越两大技术门槛:门槛之一是如何设计客户、内部运作过程、学习与成长这三个非财务维度的绩效指标;门槛之二是如何将企业级平衡记分卡合理分解到各部门以及各岗位。本文对这两大技术门槛分别进行了具体地分析,并对如何跨越这两大技术门槛提出了实用的对策。
关键词:
BSC 技术门槛 绩效管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苟劲松 李金玉 阮平南
从"科学—技术—工程—产业"四元论的哲学视角,可以很好地阐述新兴产业的内涵、形成和发展一般规律。由于产业形成过程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决定新兴产业形成过程具有阶段性,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产业形成过程中存在两次"死亡之谷"。而技术路线图和主导设计的形成可以很好地实现新兴产业"死亡之谷"的跨越。
关键词:
新兴产业 死亡之谷 跨越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龚家友 滕玉华
WTO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倾销造成国内工业实质性损害或产生实质性威胁时采取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措施的实施能为国内进口竞争性产业提供保护,但由于反倾销的申诉、调查以及最后征收反倾销税都是针对具体的进口来源地,因此在实施中会引发投资跨越效应。这种投资跨越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倾销措施的效果。文章分析了我国实施反倾销措施后产生的投资跨越效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反倾销 投资 规避 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永慧 李月
文章探讨了全要素生产率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过程中的作用,实证研究了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经济体实现TFP增长的路径差异。首先,借助面板有序Logit模型,证实了在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TFP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其次,构建技术边界收敛模型,进一步探讨了处于不同收入阶段的经济体提升TFP的路径选择。实证研究发现:在低收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经济体主要通过效率提升带来的赶超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提升TFP,而高收入经济体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TFP增长;技术进步效应的差异将对中等收入经济体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月中 向景
税务管理信息一体化建设进程中的数字鸿沟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一种税收管理现象。根据产生的不同原因,税务数字鸿沟可分为机会鸿沟、利用鸿沟和接受鸿沟三类。加大欠发达地区税务信息化软硬件建设投入力度、发挥税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较高地区的先发优势、提高税务人员数据管税能力、培育税务信息文化,是我国跨越税务数字鸿沟的主要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梓鑫 贾根良
颠覆式创新是美国战后保持其世界领先科技强国优势地位的决定性因素。在颠覆式创新过程中,联邦政府资助的基础研究与产业界资助的应用性研发之间存在着一条由融资真空带所导致的"死亡之谷",使得大量基础研究成果无法实现商业化。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美国政府的作用并没有局限于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而是对基础研究成果的商业化过程进行直接干预,通过创建多种混合公私资源的杂交型创新机构,吸引和激励大量私人资本共同推进基础研究的商业化,在信息革命中发挥了巨大作用。而今,迈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已经在战略上提出要发展颠覆性技术,增强本国原始创新力,但长期以来,基础研究与生产相脱节、商业化率低一直就是中国科技创新中的"老大难"问题,美国颠覆式创新的投融资机制不仅为中国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有益借鉴,而且对中国军民融合战略的深化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