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66)
2023(6565)
2022(5493)
2021(4917)
2020(4093)
2019(9186)
2018(8986)
2017(16586)
2016(9002)
2015(10616)
2014(10500)
2013(10412)
2012(10403)
2011(9825)
2010(10059)
2009(9710)
2008(9564)
2007(8989)
2006(8399)
2005(7886)
作者
(30802)
(26015)
(25656)
(24479)
(16595)
(12588)
(11630)
(10101)
(10005)
(9337)
(9038)
(8657)
(8572)
(8484)
(8338)
(7992)
(7770)
(7524)
(7454)
(7451)
(6777)
(6514)
(6493)
(6071)
(5925)
(5758)
(5703)
(5647)
(5479)
(5224)
学科
(61492)
经济(61435)
管理(24734)
(19627)
方法(18487)
(16507)
企业(16507)
地方(16331)
数学(15701)
数学方法(15471)
(14029)
中国(12907)
地方经济(12218)
业经(10572)
(9844)
(8873)
(8607)
(7676)
金融(7675)
(7340)
理论(7256)
经济学(7228)
环境(7167)
(7103)
(6878)
银行(6850)
(6644)
(6634)
贸易(6628)
农业(6603)
机构
大学(147292)
学院(144998)
(66752)
经济(65374)
研究(59421)
管理(46979)
中国(44250)
理学(39050)
理学院(38510)
管理学(37568)
管理学院(37319)
科学(37155)
(32428)
(32302)
研究所(29174)
(29126)
(27813)
中心(25384)
(23676)
财经(22462)
农业(22069)
经济学(22018)
业大(21855)
北京(21114)
(21042)
(20258)
(19497)
(19461)
经济学院(19299)
师范(19160)
基金
项目(87939)
科学(67348)
基金(63115)
研究(60171)
(56987)
国家(56514)
科学基金(46207)
社会(38851)
社会科(36616)
社会科学(36600)
(34002)
基金项目(31800)
自然(29905)
自然科(29189)
自然科学(29175)
(28791)
自然科学基金(28651)
资助(27653)
教育(27263)
编号(22321)
重点(20673)
(20279)
成果(19635)
(18989)
课题(17068)
计划(16979)
(16930)
科研(16644)
国家社会(16387)
大学(16207)
期刊
(86140)
经济(86140)
研究(49420)
中国(33065)
学报(29004)
(25786)
科学(24523)
(22681)
大学(21468)
管理(21405)
学学(20403)
农业(17292)
教育(15449)
经济研究(14704)
(14332)
金融(14332)
财经(13125)
技术(13006)
(11631)
问题(10850)
业经(10303)
(9246)
技术经济(8895)
(8519)
世界(8397)
统计(8360)
国际(8026)
(7614)
业大(7287)
经济问题(6953)
共检索到242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佳木  
陈云经济思想博大精深,如果一定要进行概括,笔者认为最合适的非"稳中求进"和"活而不乱"八个字莫属陈云同志在自己从事的几乎每一项工作中都有所建树,为党和人民作出了多方面贡献。这些贡献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有经济领域的,也有政治、党建乃至思想方法和文化领域的。但他最主要的贡献,还是在经济工作方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的:"陈云同志为确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杰出贡献。"在改革开放中,"他提出,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要有意识地发挥和扩大市场调节作用,支持探索符合实际、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新体制。他提出改革要不断总结经验,脚踏实地向前推进"。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中国经济步入了2017年。这既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中的应对之策要"稳定"、各项经济改革举措的推进要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中国经济步入了2017年。这既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也将是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在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的背景下,2016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地提出了应"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不仅是经济工作的总基调,而且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是做好各项经济工作的方法论。"稳"是主基调,它不仅包含了经济发展中的应对之策要"稳定"、各项经济改革举措的推进要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工业经济增长减速趋稳的态势基本形成,而工业化和城镇化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趋势性因素,仍然需要并支撑着中国工业将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速度。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稳中求进新时代已经到来。因而,工业经济增长的走势、工业经济体制机制、工业经济政策的理念等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复原工业本性,实现健康发展,是这个时代工业升级的实质。"稳"的含义应是:稳心态、稳政策、稳预期。"进"方向应是:更高素质、更平衡协调、更绿色环保。而推进改革则是实现稳中求进的根本保证。市场的力量是强大的,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从容、稳健、慎重、适度的政府调控才是保证中国经济步入稳中求进道路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可行和可靠的政策保障。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郭威  
稳中求进已经成为我们党在国家经济治理方面的重要原则,也是推动经济工作的重要科学方法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2019年12月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顺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总结2019年经济工作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全面部署了2020年经济工作,明确了未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以及重点工作。通读会议通报,三处提及坚持稳中求进,"稳"这一关键字更是贯穿通报全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科学稳健把握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坚持稳字当头,坚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塞  
稳中求进稳中趋好——1997年经济形势展望张塞在世纪之交的历史时期内,1997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做好这一年的经济工作,是我国能否胜利完成第九个五年计划和顺利地进入21世纪的关键。从经济发展的总体上可以判断:稳中求进、稳中趋好是一个总趋势。所谓稳中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曦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发展经历了四次大的转型,这些转型是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泉,同时也是判断未来经济走向的基本依据。当前,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经历后工业化时代新一轮经济增长路径的转型和重塑,存在的风险仍不容忽视。"稳中求进"的提出对找到新的平衡点、实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至关重要,已经被提升到"治国理政重要原则"和"经济工作方法论"的高度。对此,在梳理70年国民经济演进的阶段特征基础之上,对国民经济从追求高速发展转向"稳中求进"进行了经济学分析,提出了新时代背景下落实"稳中求进"的实现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青  
经济稳定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国后陈云长期担任党和国家财经方面的主要领导人,他对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实践,形成了他关于中国经济稳定的思想和一整套做法。其中他重点论述了经济稳定的意义和目的、经济稳定的关键和界限,他还就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和措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程霖  岳翔宇  张申  
陈云的经济思想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史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史的发展进程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文章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重新讨论作为陈云经济思想体系主体的经济观,分析其内在的逻辑结构,并在中国现代经济思想和世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发展演变的大背景下,考察和探讨陈云经济思想的历史贡献和地位。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向群  
近几年来,在世界百年之大变局中,由于受全球疫情影响和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的围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人们开始担心经济是否会出现滞胀?2022年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CPI和PPI有关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比上年上涨0.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比上年上涨8.1%。央行同日发布2021年金融统计数据: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8.92万亿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衣锡群  
不久前圆满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1997年全国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如何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贯彻到北京市经济工作中去,创建北京经济新格局,发展适合首都特点的经济至关重要。作者为此提出了一些新问题,构建了一些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强  
自2002年至2011年,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增长10.6%的高速度,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社会生产力、人民生活、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迈上了一个大台阶。能取得这样的历史性成就,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和贯彻了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我国存在一系列的挑战,包括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国玉  
当前,河南省把发展中原经济区当成国之大事、省之大计、民之大业,全省上下正齐心协力持续探索一条"两不牺牲、三新三化"的科学协调发展之路。财政部门担负着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财力保障的重要历史使命,需要积极探索,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求进"的目标。(一)健全财政激励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公丕宏  公丕明  
稳中求进总基调的经济学学理支撑来自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文章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阈下,对"稳"的内涵与作用、"进"的质量与速度、总基调的原则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稳中求进在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视阈下的历史演进,提出贯彻稳中求进总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主线,坚持解放、发展、保护生产力的原则。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贾康  
决策当局需注重局势的通盘把握与政策组合的审慎权衡,稳中求进。对短期应变、中期结构升级与运行避险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应做好全面的统筹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客观上要求宏观调控决策管理当局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