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58)
2023(11777)
2022(10212)
2021(9448)
2020(8071)
2019(18696)
2018(18081)
2017(34354)
2016(18824)
2015(21574)
2014(21887)
2013(21844)
2012(21219)
2011(19459)
2010(19869)
2009(18769)
2008(19023)
2007(17326)
2006(15213)
2005(14168)
作者
(58131)
(48822)
(48793)
(46898)
(31401)
(23641)
(22403)
(19000)
(18471)
(17629)
(16854)
(16476)
(15761)
(15715)
(15514)
(15218)
(14686)
(14478)
(14324)
(14058)
(12390)
(12158)
(11901)
(11211)
(11088)
(11020)
(10928)
(10722)
(10002)
(9778)
学科
(98878)
经济(98787)
管理(52149)
(48825)
方法(39464)
(39379)
企业(39379)
数学(34456)
数学方法(34064)
中国(23971)
地方(21779)
(21713)
(21663)
(21209)
业经(17879)
(17112)
(16258)
贸易(16250)
(15700)
(14734)
金融(14732)
(14493)
银行(14461)
农业(14288)
地方经济(14100)
(13868)
(13447)
理论(13008)
(12250)
财务(12215)
机构
大学(288843)
学院(284970)
(126597)
经济(123909)
研究(106172)
管理(103530)
理学(88062)
理学院(86923)
管理学(85260)
管理学院(84703)
中国(80751)
科学(64430)
(62166)
(57364)
(55850)
(51072)
研究所(50441)
中心(47723)
财经(45172)
(44031)
业大(42160)
(40908)
经济学(40358)
农业(40218)
北京(39733)
(38374)
师范(37991)
(37247)
经济学院(36088)
(34594)
基金
项目(180785)
科学(141612)
基金(132263)
研究(128597)
(116477)
国家(115541)
科学基金(97286)
社会(82645)
社会科(78229)
社会科学(78206)
基金项目(68924)
(68773)
自然(62713)
自然科(61250)
自然科学(61228)
自然科学基金(60192)
教育(59094)
(58729)
资助(55609)
编号(50510)
成果(42748)
重点(41492)
(40744)
(39520)
(36304)
课题(35346)
国家社会(34764)
科研(34669)
教育部(34665)
创新(34133)
期刊
(146781)
经济(146781)
研究(89826)
中国(58840)
学报(48945)
(46157)
(45690)
科学(43506)
管理(39500)
大学(36548)
学学(34336)
农业(30675)
(29029)
金融(29029)
教育(29017)
技术(24538)
经济研究(24421)
财经(23935)
(20808)
业经(20355)
问题(19089)
(16996)
(16791)
技术经济(15897)
统计(15474)
国际(15398)
世界(14535)
(14359)
理论(13538)
图书(13488)
共检索到4475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刘莹  张晏玮  
2021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发展取得了大盘稳定、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可喜成绩,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但疫情局部反复以及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厉克奥博  陈大鹏  吴舒钰  
2021年中国经济整体呈现疫后复苏态势,前三季度GDP两年平均增速达到5.2%,基本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同时,2021年第三季度以来,中国经济增速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基础设施投资疲软和房地产投资增速迅速下滑,成为拖累实体经济复苏的主要因素,消费也有所放缓,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边际减弱。展望2022年,GDP增速将处于4.9%~5.8%的增长区间。实现较为乐观的5.8%的增速预期,有赖于有效防控疫情反弹、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释放市场主体尤其是民营企业活力以及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的短期任务和长期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刚刚过去的2015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连续前几年的走势,下行压力持续增大,但仍处于合理区间,特别是在经济稳中趋降的同时,经济结构在不断的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正在转换衔接,大众的创业创新热情明显提高,国际产能合作取得新进展。201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大特点是新旧动能转换加快,表现为行业间、区域间明显的分化走势,这是经济结构调整进程明显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小广  
◆现阶段发生持续高通胀的可能性极小,相反,房地产泡沫可能出现的深度调整会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际经济环境呈偏紧态势,对我国出口增长形成较大压力,而国内发展环境总体上仍处于适度宽松状态;◆2011年投资可能出现"爆发性增长",投资与消费增长再次面临严重失衡问题;◆出口明显放慢将使外向型企业效益下降,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显性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小广  
本文分析了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特点,提出有两大因素将影响2012年我国宏观经济增长,一是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二是国内金融市场环境的内生性紧缩。宏观经济将会继续调整,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计会降至9%以下,但通胀形势将会明显好转,消费物价指数(CPI)增长将回落到3%左右的合理区间。文章强调,要正确地看待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宏观经济进入调整型增长期,是一种内在发展要求,关键是要在调整型增长期中解决长期结构性矛盾,加快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并提出宏观经济政策总基调和具体建议。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增速出现明显回落。本文运用ARIMA模型法和向量自回归模型,预测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为8.1%~8.3%。2009年我国面临保经济增长和调经济结构的双重任务。当前国内出现的经济问题,其实并不在于"流动性不足",而是严重的市场信心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一症结,应以财政政策为主,配套货币政策,加强政策的组合与协调,加快结构性战略调整措施,特别是应将提高国内消费和经济质量作为重中之重。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消费和物价涨幅保持平稳、对外贸易保持了快速增长等特点,并且存在着地方政府投资冲动仍然较强、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增加、国内外经济失衡有所加重、中小企业融资难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增大等问题。2007年全球经济和国内经济增长可能出现减缓。根据2006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特点、趋势和2007年全球经济形势分析,应该规范和抑制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和投资冲动,优化商业银行信贷结构,继续运用财税和货币政策控制顺差扩大的趋势,大力实施结构性调控政策,改进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宏观调控中的博弈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形势分析课题组  孙学工  樊彩跃  刘雪燕  杜飞轮  
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要以"稳增长、抑通胀、调结构"为目标,要从进一步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消费需求、防止资产泡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加强宏观调控,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以确保宏观调控任务的顺利实现。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2007年,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2008年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国内外环境,但也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经济增长速度和价格都面临双高。通过对企业家信心指数、企业景气指数、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经理采购指数的最新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各方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仍然充分,我国国民经济仍呈高位增长的运行态势,但2008年的物价水平仍将面临较大压力。目前,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有: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尚未消除;价格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上涨的压力仍不能忽视;结构性失衡非常严重,应该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利用财税杠杆促推节能减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茉楠  
如何在"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黄金平衡点",是摆在新一届政府面前新的重大挑战。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不平衡性和结构脆弱性风险须引起高度关注,宏观政策必须"做强实体经济,做实虚拟经济",守住"五条底线",创新性打造地方政府综合金融平台和长效投融资机制,推动"中国基建"走出去,带动"中国装备"和"中国制造"同步升级。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曾学文  张明明  
2009年中国政府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政策,宏观经济从恢复性增长进入稳态增长。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普遍提高,国内外经济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本文综合运用ARIMA模型和动态因子模型,预测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区间为9.6%~10%。2010年,中国经济面临较好的发展机遇,但也同样存在着诸多结构性、发展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因此,应该把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并把"稳增长、调结构、促就业、惠民生"作为宏观调控思路。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少维  
2004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的格局;未来中长期趋势性因素仍然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增长内在活力较强;国际经济环境仍将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前期因素滞后影响,下游产品和消费价格上涨压力仍然较大;全球市场特别是能源、原材料变化不定,对中国的影响逐步加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   李稻葵  陈大鹏  厉克奥博  吴舒钰  
2022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多点暴发,产业链供应链受到较大冲击,投资、消费、贸易等均承受巨大下行压力。同时,国际上不稳定因素增多,疫情持续蔓延,俄乌冲突难解,部分国家可能陷入粮食困境、能源困境和债务困境,美欧高通胀下持续加息可能伴随“硬着陆”风险,加之美国加大力度拉拢盟友谋求降低产业链对中国的依赖甚至对中国实施围堵,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有持续恶化风险。通过综合有效施策,2022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稳定在合理区间,中国经济仍将释放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刘元春  阎衍  朱戎  
建议把"控物价、启规划、稳复苏"作为2011年宏观调控的主线。适当调低经济增长目标,利于进一步控制价格水平上涨,利于"十二五"规划开局更好。货币政策应向中性即稳健性定位,建议适度把握新增信贷规模,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房地产调控仍应持续,并重在"稳需求、扩供给、挤泡沫、纠扭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