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67)
- 2023(13957)
- 2022(11998)
- 2021(11140)
- 2020(9165)
- 2019(21024)
- 2018(21109)
- 2017(39860)
- 2016(21661)
- 2015(24452)
- 2014(24601)
- 2013(24321)
- 2012(22735)
- 2011(20597)
- 2010(20753)
- 2009(18682)
- 2008(18309)
- 2007(16156)
- 2006(14328)
- 2005(12843)
- 学科
- 济(92352)
- 经济(92265)
- 管理(62655)
- 业(61226)
- 企(49831)
- 企业(49831)
- 方法(37963)
- 数学(32295)
- 数学方法(31856)
- 中国(26925)
- 农(24938)
- 地方(24030)
- 业经(21589)
- 学(19765)
- 技术(19599)
- 财(19471)
- 农业(17295)
- 贸(15856)
- 贸易(15841)
- 理论(15629)
- 易(15285)
- 制(15032)
- 环境(14922)
- 和(14709)
- 银(14354)
- 银行(14310)
- 融(13845)
- 金融(13843)
- 行(13743)
- 发(13415)
- 机构
- 学院(308805)
- 大学(308478)
- 管理(122664)
- 济(120637)
- 经济(117809)
- 研究(106847)
- 理学(105321)
- 理学院(104103)
- 管理学(102271)
- 管理学院(101707)
- 中国(79534)
- 京(67992)
- 科学(67387)
- 所(54528)
- 财(53722)
- 农(50721)
- 研究所(49362)
- 中心(48102)
- 业大(46515)
- 江(46186)
- 北京(43823)
- 范(42972)
- 师范(42562)
- 财经(42428)
- 农业(39405)
- 院(39064)
- 经(38478)
- 州(38284)
- 技术(35476)
- 经济学(34622)
- 基金
- 项目(208796)
- 科学(163254)
- 研究(154633)
- 基金(148322)
- 家(128983)
- 国家(127849)
- 科学基金(109513)
- 社会(94816)
- 社会科(89827)
- 社会科学(89806)
- 省(83219)
- 基金项目(78982)
- 自然(70979)
- 教育(70800)
- 划(69499)
- 自然科(69297)
- 自然科学(69284)
- 自然科学基金(68003)
- 编号(64234)
- 资助(61182)
- 成果(51988)
- 发(48330)
- 重点(46631)
- 部(45086)
- 课题(44744)
- 创(43827)
- 创新(40837)
- 科研(39335)
- 项目编号(39300)
- 发展(38538)
- 期刊
- 济(138449)
- 经济(138449)
- 研究(93203)
- 中国(65650)
- 学报(47928)
- 农(46566)
- 管理(46483)
- 科学(45094)
- 教育(40970)
- 财(39164)
- 大学(36038)
- 学学(33581)
- 农业(33075)
- 技术(31341)
- 融(26729)
- 金融(26729)
- 业经(23643)
- 经济研究(21359)
- 财经(19704)
- 图书(18882)
- 问题(17514)
- 业(17063)
- 技术经济(16943)
- 经(16747)
- 科技(16741)
- 理论(15370)
- 现代(14264)
- 实践(14237)
- 践(14237)
- 坛(13869)
共检索到4667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史琳 许强辉
稠油是未来重要接替能源之一,具有黏度高、储量大、开采难度高的特点.稠油注空气开发技术是我国稠油开发的重大战略接替技术,具有原位生热、高采收与绿色低碳的显著优势,但是,其地下的物理化学过程极其复杂,而相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仍较薄弱.自“十二五”以来,本课题组逐渐在“稠油中低温氧化放热特征与影响因素”、“稠油高温氧化燃料(焦炭)的形成和物理化学性质”、“稠油氧化的拟组分反应动力学模型”、“高温氧化前缘的多物理化学场耦合机制”、“井组尺度下油藏中‘热流化’的耦合和传递规律”等研究方向开展了稠油注空气开发技术的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和工程应用探索.建立了测量稠油氧化放热规律、产物性质与渗流参数的实验装置和方法,构建了多尺度的稠油氧化“热流化”耦合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这些研究成果有效推动了我国稠油注空气开发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上的进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区域开发已成为地理学与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规划学、管理科学、系统科学等相互交叉的热门研究领域。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地区布局是否符合客观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将会直接对经济建设速度和效益产生重大影响。要提高区域开发研究的科学水平,必须加强区域开发的基础研究,包括对不同层次、多种类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的机理研究,以及对区际或区内的未来发展及其结构的时空演化进行分析、预测、规划和调控管理的方法论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敦虎 刘乃贵 赖廷谦
本文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两个阶段的投入博弈过程。研究表明:核心企业在多阶段博弈中倾向于增加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减少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核心企业在应用开发阶段的投入越多,对基础研究阶段的补贴比例越高,代理组织对基础阶段的投入越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朱丽兰
五十年代以来,人类历史上正经历着一场以高技术为中心的新的科技革命。这场革命对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创造力的发挥,产生了巨大影响,它引起了经济、社会、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深刻的变革,它甚至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从而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了世界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新时代,即高技术时代。几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象楼房一样大的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少波 冯丹
文章探讨了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部门和基础研究部门的资源配置问题,揭示了两技术和消费的增长率与生产弹性之间的正比关系。人力资源在应用技术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大于基础研究部门的投资份额,人力资源配置在基础研究部门的份额正比两要素在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配置在应用技术部门份额正比于应用技术各个部门的生产弹性,而在商品生产部门的配置份额与这些弹性负相关。
关键词:
应用技术 基础研究 人力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谷瑞升 于振良 杜生明
对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林学项目进行归纳和分析,阐述我国林学基础研究的人力设施资源、研究布局以及当前的研究现状和特点。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新时期战略定位,结合国际研究前沿和我国林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明确今后基金资助和管理的重点,提出未来我国林学基础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黄中伟 李根生 宋先知 石宇 张逸群
钻完井技术是实现深层高温地热开发利用的关键手段。调研了国内外高温地热钻完井技术现状,对比了国内高温地热钻完井与国外技术存在的差距。寻求国际合作、引入国外深层高温地热资源开发的先进技术与经验,是促进我国深层高温地热资源发展的可行途径。借助我国地热能开发"十三五"规划契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获批了教育部和国家外国专家局的"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即"111计划"),与英、美、德、法4国11个学术团队开展合作研究,旨在解决高温地热钻完井面临的钻完井周期长、成本高、安全风险系数较大和完井压裂难、效果差等问题
关键词:
深层高温地热 钻完井 引智计划 国际合作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正钦
试论基础、应用和开发研究的关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输血研究所刘正钦基础研究是应用和开发研究的源泉;应用研究是基础研究和开发研究的桥梁;开发研究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归宿。加强基础研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正确处理基础、...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早 许薛璐
当中国的科研投入总量开始被归入世界第一梯队、总体科技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前沿水平(前沿差距缩小)时,国家的科研投入方向(偏向应用还是偏向基础)开始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科学研究对创新增长的贡献度。本文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证明,面对不同的前沿差距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技术差距水平,当前沿差距小于最优技术差距时,应用研究投入持续维持在一个过高水平上将会对创新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则可通过增强本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缩小最优技术差距,扭转应用研究对创新增长边际递减的负面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产业发展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性拐点之上,只有持续保持对基础研究投入的强劲势头,才能最终使得中国的产业创新实现从模仿创新向原始创新的转变。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前沿差距 产业创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早 许薛璐
当中国的科研投入总量开始被归入世界第一梯队、总体科技水平逐步接近世界前沿水平(前沿差距缩小)时,国家的科研投入方向(偏向应用还是偏向基础)开始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决定着科学研究对创新增长的贡献度。本文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证明,面对不同的前沿差距水平,客观上存在一个最优技术差距水平,当前沿差距小于最优技术差距时,应用研究投入持续维持在一个过高水平上将会对创新增长产生抑制作用;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则可通过增强本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缩小最优技术差距,扭转应用研究对创新增长边际递减的负面效应。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中国
关键词:
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 前沿差距 产业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师昌绪
(一) 我国要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下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关键在于加速科技进步,而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则是科技进步的基础。具有创造性的科学技术活动,一般可分为科学研究与开发两个阶段,而科学研究又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两种类型。基础研究是通过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以揭示未知的自然规律,发现新现象,建立新理论的智力劳动。基础研究对科技发展起指导作用和后备作用。电磁理论和量子力学的提出,半导体和超导现象的发现,生物基因和激光的发现等充分说明,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往往会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国家的技术经济面貌,引起人类社会的重大变革。应用研究则是针对一定对象而开展的具有创造性的研究工作,解决工农业生产和工程技术应用中所提出的科学问题,同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有着更为直接的密切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华涛 彭琦辉
中国正在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是高校知识生产和转化的基石,是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关键所在。本文选取2000—2021年中国23个省份高校数据为样本,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基础研究投入、应用研究投入、产学合作网络、国际交流网络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和应用研究投入正向促进创新绩效;产学合作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国际交流网络正向调节基础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但削弱应用研究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该结论对高校加强原始创新、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推动产学深度融合以及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宁 诸纪红 王玉波
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基础研究周宁诸纪红王玉波(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湖北430072)多媒体数据库的应用基础研究周宁诸纪红王玉波(武汉大学情报科学系AbstractThispaperfirstintroducesthewideapplicationofmu...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