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681)
2023(2243)
2022(1939)
2021(1691)
2020(1455)
2019(3364)
2018(3264)
2017(5823)
2016(3487)
2015(3877)
2014(3744)
2013(3717)
2012(3469)
2011(3098)
2010(3003)
2009(2627)
2008(2565)
2007(2240)
2006(1958)
2005(1637)
作者
(12645)
(10684)
(10581)
(9915)
(6550)
(5355)
(4758)
(4185)
(4012)
(3799)
(3736)
(3621)
(3592)
(3544)
(3398)
(3349)
(3282)
(3165)
(3052)
(3028)
(2745)
(2659)
(2652)
(2415)
(2397)
(2368)
(2340)
(2265)
(2246)
(2235)
学科
(12138)
经济(12131)
方法(7135)
(6978)
数学(6654)
数学方法(6594)
管理(6566)
(4794)
企业(4794)
(4377)
(4053)
农业(2725)
中国(2423)
业经(2403)
(2244)
贸易(2244)
环境(2205)
(2180)
(1868)
地方(1842)
水产(1827)
理论(1802)
技术(1703)
(1657)
教育(1631)
(1541)
动物(1516)
(1415)
资源(1414)
产业(1412)
机构
大学(50916)
学院(50461)
研究(20038)
(17963)
(17400)
经济(17068)
管理(16574)
科学(16040)
理学(14884)
农业(14877)
理学院(14665)
管理学(14225)
管理学院(14153)
业大(13571)
中国(13226)
(11701)
研究所(11196)
(10796)
农业大学(9985)
中心(8560)
(8404)
实验(7978)
(7934)
(7768)
(7710)
实验室(7651)
重点(7233)
技术(7217)
(7084)
科学院(6721)
基金
项目(39330)
科学(29601)
基金(28056)
(27129)
国家(26926)
研究(23147)
科学基金(21561)
(16608)
自然(15903)
自然科(15544)
自然科学(15539)
自然科学基金(15298)
基金项目(15220)
(14250)
社会(13838)
社会科(13157)
社会科学(13152)
资助(11556)
教育(10908)
计划(9874)
重点(9486)
科技(9481)
(8588)
(8282)
科研(8272)
(8248)
(8054)
(8031)
编号(8012)
创新(7761)
期刊
(16205)
经济(16205)
学报(16110)
(15265)
科学(12194)
大学(10998)
学学(10704)
研究(10684)
农业(10600)
中国(10244)
(5993)
业大(5428)
管理(5037)
农业大学(4676)
教育(4582)
(4188)
(3809)
技术(3708)
中国农业(3565)
林业(3370)
科技(3254)
自然(2843)
经济研究(2593)
业经(2580)
资源(2544)
财经(2486)
自然科(2423)
自然科学(2423)
统计(2377)
技术经济(2330)
共检索到68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包吉墅  刘春  高晓莉  谷震  杨秀阁  
应用正交设计法(L_9(3~4))配制九种试验饲料,对稚鳖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总能的需要量作饲养试验。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日生长率、蛋白质效率等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影响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和总能。较优饲料的总能为320~340千卡/百克饲料,蛋白质为46.6%,脂肪为3~5%,无机盐为2~3%,总糖为21~28%。每百克稚鳖日需蛋白质0.648克,总能4.5~4.7千卡,脂肪 0.042~0.070克,糖 0.32~0.43克,无机盐2~3%,纤维素 20~22%。稚鳖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C/P值)在7.0~7.55之间。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代勤  陈芳  李道霞  刘百韬  
用正交设计法L9(34 )配制九种试验饲料 ,对黄鳝配合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总能、无机盐需要量及最适能量蛋白比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影响黄鳝生长的主要因素是蛋白质和总能 ,黄鳝最佳生长所需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 35 .7% ,总能为 1 1 .5 0~ 1 2 .5 0kJ·g-1饲料 ,脂肪含量 3%~ 4% ,无机盐含量 3% ,总糖 2 4%~ 33%。黄鳝饲料的最适能量蛋白比 (E/P =kJ·g-1)为 31 .6~ 38.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凯  王武  卢洁  
以酪蛋白和明胶为主要蛋白源,配制成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28%、33%、38%、43%和48%的5种精饲料,分别在盐度2和28的水体中,对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幼虾进行49d的饲养试验。虾苗平均体重为(0 011±0 001)g,每天投喂4次。结果表明,饲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均随饲料蛋白质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南美白对虾幼虾肌肉游离氨基酸和肝胰腺胰蛋白酶的活性有显著的影响。在盐度2的水体中,26.7%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在盐度28的水体中,33.0%饲料蛋白质水平最适宜。说明在一定范围内,低蛋白高能量饲料可以取得更高的蛋白质利用率以及更好的对虾养殖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磊  王辅臣  黄峰  李建文  胡先勤  冯伟  王燕  
采用单因素梯度实验设计方法,研究双螺杆挤压膨化加工鳙(Aristichthys nobilis)慢沉性饲料的制作工艺,并通过饲养实验确定鳙幼鱼对饲料蛋白的适宜需求量。结果显示:饲料加工过程中物料的水分含量、脂肪含量和机筒温度对鳙饲料的下沉速度(SV)和糊化度有显著影响。当物料水分含量控制在25%、脂肪含量控制在7%~9%和机筒温度控制在90→115→130℃时,鳙饲料具有糊化度高、下沉速度慢的特性,适合鳙的摄食需求。在此工艺基础上,以酪蛋白和白鱼粉为主要蛋白源,制作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0%、25%、30%、35%、40%和45%的6种配合饲料,饲养初始重6.0 g的鳙90 d,以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为主要指标,评价饲料蛋白质水平对鳙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鳙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增加,当饲料蛋白水平为35%时达到峰值。采用二次曲线模型分析,确定鳙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求量为34.65%~34.88%。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小秋  杨凤  周安国  蔡景义  晏本菊  苟琳  
选择体重为(22.62±0.52)g稚鳖90只,平均分成6组,分别饲喂含赖氨酸为1.42、1.87、2.22、2.57、2.92和3.32%的等能等氮半合成饵料,试验期45d。结果表明,赖氨酸缺乏会降低鳖的生活力,导致其食欲下降、生长受阻、体蛋白沉积下降、肝生长受阻和赖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酶活力下降沙<0.01);赖氨酸对鳖的增重、饵料系数、体蛋白沉积量和净沉积率、体赖氨酸沉积量和净沉积率、肝重/体重和肝赖氨酸-α-酮戊二酸还原酶活力影响极显著(P<0.01),并成极显著或显著二次回归关系(R2=0.7667-0.9594-,P<0.005-0.02)。根据这些指标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差异不明...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攀  李晓东  焦飞  张钰  刘晶  时春明  胡建勇  
为了解额尔齐斯河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对饲料蛋白质的适宜需要量,本试验配制了6种不同蛋白质水平(27%、31%、35%、39%、43%、47%)的实用配合饲料,饲养初始体质量(52.95±3.22)g额河银鲫8周,分析了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其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饲料蛋白质水平未显著影响成活率、肥满度和脏体比,但肝体比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至蛋白质水平为47%时肝体比下降至3.42%。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末体质量、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逐渐升高后稳定在较高水平,蛋白质水平27%组与31%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组;饲料系数逐渐下降后稳定在较低水平,蛋白质水平27%组和31%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蛋白质效率和蛋白质保留率均表现出先不显著的升高而后逐渐降低的趋势,蛋白质水平35%组最高且显著高于47%组。在鱼体成分中,全鱼水分、灰分含量和肌肉粗蛋白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但全鱼粗脂肪和肌肉水分含量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在血清生化指标中,仅谷草转氨酶活性随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以特定生长率和饲料系数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回归分析,得出试验鱼的饲料蛋白质需要量为34.6%和35.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喜斌  庄平  曾翠平  游文章  赵京扬  
为确定中华鲟 (Acipensersinensis)幼鲟最佳生长的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 ,按单因子梯度设计原理 ,设计 5种不同蛋白质水平配方的饲料 ,分别投喂中华鲟幼鲟 ,测定中华鲟幼鲟体重、体成分 ,同时用外源性指示剂 (Cr2 O3)测定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比较其测定结果。结果表明 ,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 4 4 .18%时 ,中华鲟的生长效果最好 ;以增重率为指标 ,通过直线回归和抛物线回归推算出中华鲟蛋白质需要的适宜质量分数为4 0 .0 0 %~ 4 3 .0 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赛清云  王远吉  吴旭东  邱小琮  
以粗蛋白、总能、赖氨酸、非植酸磷为试验因素,各设6个水平,采用均匀设计U6*(64)制成6种配合饲料,饲喂黄河鲇(Silurus lanzhouensis)幼鱼60 d,研究黄河鲇对饲料粗蛋白和能量的需要量。以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为指标,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并对方程进行降维分析和优化求解。结果显示:摄食第3组饲料(蛋白质42%,总能19.50 kJ/g)试验鱼相对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均获得最大值,分别为84.83%、1.02%、2.98;随着饲料中粗蛋白、总能的增加,鱼体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肌肉RNA/DNA值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先  王晓东  胡海滨  张健  梅逸强  潘雷雷  姜瑞丽  宋涛  贠彪  庄界成  解绶启  钱雪桥  
线鳢(Channa striata)是东南亚广泛养殖的一种高经济价值淡水肉食性鱼类,但中成鱼阶段(体质量 > 100 g)线鳢的基础营养需求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本研究首先通过添加不同水平鱼粉,设计6组等脂的蛋白梯度实验饲料,探索中成鱼阶段线鳢(初始体质量约150 g)的最适蛋白需求量。养殖实验持续8周,每日两餐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当饲料脂肪含量为15%时,随着饲料蛋白含量从36%升高到51%,线鳢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先升高后趋稳定,而蛋白沉积率则先升高后降低。回归模型拟合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获得中成鱼阶段线鳢对饲料蛋白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41.5%和42.3%。在获得最适蛋白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不同水平的大豆磷脂油,设计6组等氮的脂肪梯度实验饲料,研究中成鱼阶段线鳢(初始体质量约150 g)对饲料中脂肪的最适需求量。养殖实验持续8周,每日两餐饱食投喂。结果显示,当饲料蛋白含量为42%时,随着饲料脂肪从9%升高到19%,线鳢的生长性能和饲料效率先升高后趋稳定,而脂肪沉积率则先升高后降低。回归模型拟合增重率和蛋白沉积率,获得中成鱼阶段线鳢对饲料脂肪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15.2%和15.3%。综上,中成鱼阶段线鳢对饲料蛋白和脂肪的最适需求量分别为41.5%~42.3%和15.2%~15.3%。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闵育娜  侯水生  高玉鹏  黄苇  刘福柱  赵玲  喻俊英  
以商品代豁眼鹅为供试动物,日粮的代谢能(M E)含量设置5个水平,分别为9.61,10.45,11.29,12.12和12.96 M J/kg,粗蛋白(CP)含量分别设为140,160,180和200 g/kg 4个水平,采用5×4因子设计进行饲养实验,研究了日粮能量和粗蛋白水平对肉鹅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日粮M E水平对5~8周龄肉鹅平均日增重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平均日耗料量和料重比影响极显著(P0.05),但对料重比影响显著(P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高永利  郝玉江  杨振才  杜立强  刘海燕  贾艳菊  
试验设计了 3种鳖用饲料 ,蛋白水平分别为 :2 8%、32 %、36 % ,每蛋白水平又分别添加 0 0 3%、0 0 6 %、0 0 9%的肉毒碱 ,以蛋白含量为 4 0 %的商品饲料作对照。实验证实 ,饲料蛋白水平和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的特定生长率影响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P >0 0 5 ) ,各实验饲料组同对照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肉毒碱添加量同饲料蛋白水平间交互作用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F4,62 =1 96 8,p =0 111) ,但在低蛋白水平 (2 8% )肉毒碱添加量对幼鳖生长有极显著影响 (P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杨州  杨家新  
以白鱼粉为蛋白源设计了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35%,40%,45%,50%,55%,60%)的等能饲料,采用室内水泥池养殖,在水温为24~26℃条件下对暗纹东方幼鱼进行了12周的生长实验以确定其最适蛋白质需要量。增重率和饲料效率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上升,50%试验组的鱼体增重显著高于35%、40%和45%试验组(P0.05)。蛋白质效率总体上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趋于降低,但在35%、40%和50%试验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折线模型测算出暗纹东方幼鱼获得最大增长和对饲料利用最佳时的蛋白质水平分别大约是49%和4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王建学  卫育良  徐后国  孙曙光  梁萌青  
为探求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幼鱼饲料的最适蛋白质能量比,以鱼粉和豆粕作为主要蛋白源,鱼油、豆油作为主要脂肪源,配制粗蛋白含量为36%、42%、48%,粗脂肪含量为8%、12%、16%,蛋能比为17.06~24.20 mg/kJ的9组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14.95 g的红鳍东方鲀幼鱼56 d。结果显示:由双因素分析方法得出,饲料的蛋白水平、脂肪水平和蛋能比水平均可显著影响红鳍东方鲀的末重、特定生长率和饲料效率,且在饲料蛋白为36%,显著低于蛋白为42%和48%组,但饲料蛋白为42%和48%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脂肪为8%时,显著低于饲料脂肪为12%组,但饲料脂肪为12%组与16%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饲料的蛋白和脂肪水平对红鳍东方鲀生长和饲料利用的相关指标均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由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终末体重、饲料效率、特定长率均是Diet8(48/12)蛋白水平48%、脂肪水平12%处理组最高,显著高于Diet1(36/8)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8%处理组、Diet2(36/12)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2%处理组、Diet3(36/16)蛋白水平36%、脂肪水平16%处理组(P0.05)。因此,根据实验结果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及蛋白质节约效应,红鳍东方鲀幼鱼的最适蛋白水平42%,脂肪水平12%,蛋能比为20.75 mg/kJ。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黄洪亮  高露姣  
通过分析商品南极磷虾粉、自制冻干南极磷虾粉和南极磷虾肽粉的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以6种鲟鱼肌肉为参比蛋白,利用3种营养评价指标(必需氨基酸指数、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关联度分析法)评价了这3种磷虾粉作为鲟鱼蛋白质饲料的营养价值;同时对3种南极磷虾粉的氟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显示,3种南极磷虾粉平均粗蛋白含量在61.73%~67.13%,粗脂肪含量在3.56%~4.56%,灰分含量在15.56%~17.15%,达到了一级品甚至是特级品的指标。总氨基酸含量达51.46%~58.75%,10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69%~28.51%,三者必需氨基酸总量与粗蛋白的百分比为45.09%~47.9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王桂芹  周洪琪  陈建明  赵朝阳  周辉  阎大伟  冷向军  叶金云  潘茜  王友慧  
选择健康的翘嘴红(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Bleeker)为实验鱼,体质量(12.84±0.60)g。实验分为两部分进行。实验Ⅰ以褐鱼粉为蛋白源,配制5个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探讨翘嘴红对饲料蛋白的需求;经过8周饲养,实验Ⅰ的结果表明,饲料蛋白含量对翘嘴红的增重率、饲料效率和蛋白效率具有显著影响。方差分析表明,40.89%饲料蛋白组的鱼体增重率显著高于31.04%、35.51%饲料蛋白组(P<0.05),但是与46.62%和50.33%饲料蛋白组没有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