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20)
- 2023(10031)
- 2022(8843)
- 2021(8363)
- 2020(7016)
- 2019(16106)
- 2018(16228)
- 2017(30811)
- 2016(16860)
- 2015(19127)
- 2014(19073)
- 2013(18908)
- 2012(17327)
- 2011(15479)
- 2010(15256)
- 2009(13647)
- 2008(13122)
- 2007(11136)
- 2006(9587)
- 2005(8191)
- 学科
- 济(64042)
- 经济(63972)
- 管理(50005)
- 业(48711)
- 企(41199)
- 企业(41199)
- 方法(32105)
- 数学(27698)
- 数学方法(27395)
- 农(16926)
- 技术(16406)
- 学(15763)
- 中国(15558)
- 财(15024)
- 业经(14371)
- 地方(12607)
- 农业(11641)
- 理论(11605)
- 贸(11198)
- 贸易(11192)
- 和(10902)
- 易(10871)
- 环境(10612)
- 务(10064)
- 财务(10000)
- 财务管理(9985)
- 制(9706)
- 企业财务(9425)
- 划(9306)
- 技术管理(9237)
- 机构
- 大学(239204)
- 学院(237529)
- 管理(97540)
- 济(88166)
- 经济(86121)
- 理学(85544)
- 理学院(84611)
- 管理学(83132)
- 管理学院(82718)
- 研究(78725)
- 中国(55070)
- 科学(52736)
- 京(51268)
- 农(42950)
- 所(40642)
- 业大(40515)
- 财(37631)
- 研究所(37380)
- 中心(35190)
- 农业(34329)
- 江(33539)
- 北京(32032)
- 范(31151)
- 财经(31076)
- 师范(30809)
- 经(28335)
- 院(28146)
- 技术(28055)
- 州(27703)
- 师范大学(24989)
- 基金
- 项目(172048)
- 科学(134002)
- 基金(123749)
- 研究(123120)
- 家(109179)
- 国家(108306)
- 科学基金(92334)
- 社会(74645)
- 社会科(70714)
- 社会科学(70692)
- 省(68499)
- 基金项目(66892)
- 自然(62492)
- 自然科(60994)
- 自然科学(60980)
- 自然科学基金(59886)
- 划(57683)
- 教育(56242)
- 资助(50405)
- 编号(50363)
- 成果(39629)
- 重点(38433)
- 部(37161)
- 创(36717)
- 发(36349)
- 课题(34313)
- 创新(34248)
- 科研(33077)
- 计划(32548)
- 大学(31513)
共检索到3317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林 李阳生 贾凌辉 李达模
报道了在水稻单核花粉形成期将稗草DNA通过穗茎注射导入水稻,其后代在生育期、株高、分蘖力、穗型、粒形、米质及抗逆性等方面出现了变异,供体部分性状得到了转移,并且一般能够在2—3个世代内稳定。实验表明:穗茎注射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分子育种新方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君泽 周进徐 丁芳林 刘曙光 郑敏
本试验用浸注法将玉米DNA直接注入水稻种胚内,然后再用此注射液进行浸泡。经过两代的培育,子代的遗传性状发生了显著的变异。所选育的两个株系与对照比较,都表现出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增多,结实率增加,米质变优等特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存利 朱国锋 唐伯让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亚辉 萧浪涛 董延瑜
以蛋白质含量高为育种目标之一 ,采用浸胚法将高蛋白玉米马齿黄的总 DNA导入优质早籼稻 91- L 中 ,通过连续 6年的选择 ,从变异后代中选育出 DH早 1,DH早 5 ,DH早 6 ,DH早 8,DH早 9等 5个高蛋白稻新品系 .大田试验表明 ,这些品系能保持原受体较高的产量和抗性等优良性状 .米质分析表明 ,这些品系的绝大多数米质指标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或二级标准 ,平均蛋白质含量达到 13.6 5 % ,其中 DH早 9高达 14.9% .
关键词:
玉米 水稻 脱氧核糖核酸 导入 蛋白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周建林 李达模 李宗道
本文总结了外源DNA直接导入植物的分子育种技术的理论、方法和分子验证。并对导入后代性状变异与受体、供体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外源DNA,分子育种技术,植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中国科学院长沙农业现代化研究所水稻生态育种研究组
潜育性稻田是我国南方稻区最主要的低产土壤类型之一。“七五”期间,作者以提高选育水稻耐潜育性品种的育种效率为目标,开展了四个方面的研究,即:育种新方法,筛选鉴定技术,综合鉴定指标,培育优异种质材料及在育种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水稻品种对土壤亚铁、H_2S和缺素的耐性存在明显的差异;並已初步建立起“耐潜育性土壤水稻生态育种技术”,选育出了具有一定耐性的水稻新品系(组合)。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祥根 郑寨生 张尚法
通过多项试验,探讨赤霉素、施用穗肥在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技术中的作用,初步明确了赤霉素施用时期与浓度,以及搁田和施肥与赤霉素联因的较佳时期,为水稻等蘖穗定向栽培提供配套技术。
关键词:
水稻,成穗率,等蘖穗,赤霉素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青先国 王学华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统筹粮食增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农业科技的创新能力、储备能力和转化能力,迅速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粮食增产能力,2004年,科技部、农业部、财政部和国家粮食局联合启动了“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湖南作为粮食生产大省,中标承担了该工程中的课题之一——“湖南水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介绍了2004年度技术集成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和进展.
关键词:
水稻 丰产高效 技术集成 研究示范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赖文安 陈显友 刘祖培
南方大口鲶早繁技术研究初报*赖文安陈显友(四川省绵阳市水产站,绵阳621000)刘祖培(绵阳市特种水产苗种繁育场,四川安县622651)南方大口鲶又称河鲶,鲶巴朗,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大江河中,是一种主要以鱼为食的大型经济鱼类。由于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付斗 郭怡卿 余柳青
通过云南地方稻黄壳糯、紫糯及野生稻S72,S37等抗稗草效果与化感水稻品种AC1423(国际水稻所)、P1312777(美国农业部水稻研究所)进行比较,盆栽试验和植株浸提液生物测定结果与丁草胺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除草剂进行参照可较好地排除水稻对杂草化感作用研究中的竞争作用。化感水稻及野生稻,盆栽试验中施用除草剂丁草胺175 g/hm2后,化感作用受到抑制;150 mL蒸馏水提取25 g新鲜叶片的水提液培养稗草,加入200 mg/L丁草胺溶液后,对稗草根抑制效果表现显著的增效作用,尤其对芽明显。
关键词:
水稻 化感作用 稗草 生物测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玲 李平 刘熔山
以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狼尾草五个不同属的材料为外源DNA供体,经减压渗透转导受体紫稻,从获得的变异材料中各选一份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共用20个随机引物,其中6个引物扩增出了有差异的多态性DNA片段,1个引物可以区分受体材料与变异材料及变异材料间的差异。在以材料两两间的相似率进行的聚类分析中,发现聚类结果与材料变异性状一致,变异材料与受体材料间相似率高达90.7%,认为变异材料为受体材料在“减压渗透”处理后的真实变异;RAPDs是检测材料间差异的有效方法。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志红 彭克勤 胡家金 萧浪涛
为了论证利用分子育种的手段改良水稻的钾素营养特性在技术上的可行性 ,利用测定 K+吸收和 H+释放 ,将富钾植物空心莲子草、商陆 DNA导入到不同水稻品种受体的 3 2个变异后代材料 ,在低钾营养液中进行苗期耐低钾筛选 .结果表明 ,K+吸收和 H+释放速率极显著正相关 ,变异后代的 K+吸收 ,H+释放速率均比其受体显著增加 ,与耐低钾对照材料明恢 63相近 .此外 ,测量这些材料分蘖期的株高、苗干重、根干重 ,验证筛选出的 10个变异后代均为 1级耐低钾材料 ,耐低钾能力相对其受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关键词:
富钾植物 DNA导入 水稻 耐低钾筛选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伍玲 刘熔山
以小麦、玉米、小米、高粱、狼尾草5个不同属的材料为外源DNA供体,经减压渗透转导入受体紫稻,从获得的变异材料中各选一份,在苗期和分蘖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点聚焦电泳分析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发现各变异材料在所测两时期均与受体紫稻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弱带上,以带的增加为主,也有带的缺失,在强带分布上也有明显差异。同时发现等电点聚焦重复性好,灵敏度、清晰度高,为一种有效的检测手段。
关键词:
水稻,减压渗透法,外源DAN导入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阳生 李达模 朱英国
水稻超高产育种是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目标性状的选择和评价过程。水稻超高产育种理论落后于实践 ,这种局面长期制约了水稻更大范围内有效利用杂种优势。本文简要地分析水稻超高产育种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评述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水稻 超高产育种 杂种优势 分子生物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汪智渊 杨红福 吉沐祥
近年来,江苏省大面积、多品种水稻普遍发生“小穗头”症状。经室内检测,发现“小穗头”谷粒中含有大量的线虫,而健康稻穗的谷粒中不含线虫。鉴定结果表明:水稻“小穗头”中含有的线虫为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besseyi),“小穗头”症状是水稻干尖线虫病的一种非典型症状。田间试验表明,应用巴丹、恶线清(16%咪鲜.杀螟)等杀干尖线虫药剂在水稻播种前浸种48~60 h,可有效防治水稻“小穗头”症状发生,其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小穗头”症状 水稻干尖线虫 巴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