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7)
- 2023(14728)
- 2022(12457)
- 2021(11350)
- 2020(9639)
- 2019(21488)
- 2018(21051)
- 2017(41176)
- 2016(22503)
- 2015(24451)
- 2014(24127)
- 2013(23748)
- 2012(21627)
- 2011(19197)
- 2010(19340)
- 2009(18629)
- 2008(18991)
- 2007(17008)
- 2006(15455)
- 2005(14224)
- 学科
- 业(96850)
- 济(91606)
- 经济(91458)
- 企(87884)
- 企业(87884)
- 管理(86606)
- 方法(39622)
- 财(38569)
- 数学(31281)
- 业经(31106)
- 数学方法(31010)
- 农(30997)
- 务(26442)
- 财务(26412)
- 财务管理(26382)
- 制(25189)
- 企业财务(25161)
- 税(22208)
- 中国(21642)
- 农业(21537)
- 税收(20733)
- 收(20555)
- 策(19259)
- 技术(18951)
- 体(17910)
- 划(17133)
- 贸(17014)
- 贸易(17007)
- 易(16604)
- 和(15847)
- 机构
- 学院(321875)
- 大学(315772)
- 济(138386)
- 经济(135777)
- 管理(130074)
- 理学(111591)
- 理学院(110592)
- 管理学(109232)
- 管理学院(108641)
- 研究(101341)
- 中国(81878)
- 财(74118)
- 京(64390)
- 科学(58009)
- 财经(56591)
- 农(56550)
- 经(51367)
- 所(50456)
- 江(50354)
- 业大(46862)
- 中心(46728)
- 研究所(44613)
- 农业(44394)
- 经济学(41748)
- 财经大学(41676)
- 北京(40131)
- 州(38965)
- 经济学院(37735)
- 商学(36980)
- 商学院(36654)
- 基金
- 项目(205894)
- 科学(164235)
- 基金(152598)
- 研究(150291)
- 家(132327)
- 国家(131142)
- 科学基金(114342)
- 社会(98793)
- 社会科(93901)
- 社会科学(93876)
- 基金项目(80537)
- 省(80422)
- 自然(74020)
- 自然科(72402)
- 自然科学(72382)
- 自然科学基金(71221)
- 教育(67696)
- 划(66788)
- 资助(61879)
- 编号(59487)
- 成果(47657)
- 部(46195)
- 创(45944)
- 重点(45635)
- 业(44051)
- 制(43977)
- 发(43328)
- 创新(42209)
- 国家社会(41023)
- 课题(40519)
共检索到4892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国柳 曾慧宇
深度推进减税降费改革,为微观企业发展和创新注入动能,是我国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将各项税费政策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探究企业税费减免程度对其股利政策和资金配置效率的影响,以期为理解税费政策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提供微观证据。研究发现,整体税费减免程度更高的企业,会显著降低其现金股利的派发水平。究其原因发现,高税费减免程度具有信号传递效应与缓解代理成本的效应,这与现金股利的积极效应有一定的替代性;同时,税费减免政策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本利得,这对现金股利亦具有部分替代效应,因而税费减免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降低现金股利派发。进一步探究企业税费减免节约的增量资金使用方向,发现税费减免程度高的企业倾向于增大经营性投资与创新性投资,而非金融资产投资,且企业的这种内部资金配置有助于提升其短期和长期的财务业绩,体现了更高的资金配置效率。本文在理论上丰富了宏观税费政策对微观企业股利决策影响的相关文献,在实践上则对政府部门优化税费政策和微观企业提升内部资金配置效率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珂月 王学军
文章基于宏观金融市场政策对微观企业内部财务决策影响的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卖空机制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于不可卖空的企业,可卖空企业的现金股利支付倾向和力度都显著增加;另外,公司环境因素对这种影响过程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特别是在低管理层权力的企业,卖空机制对现金股利的影响会更加显著。
关键词:
卖空机制 双重差分模型 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丽梅 覃芳玲
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日益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关注,社会责任的履行是否影响到企业的财务管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文章以2011—2016年我国所有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是否影响其现金股利政策及具体表现。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其现金股利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呈正相关关系。通过对该问题进行拓展性研究进一步发现,股权集中度不一定会影响企业社会责任与其每股现金股利之间的相关性,而有再融资需求的企业其社会责任与每股现金股利之间的相关性相较于其他企业更强。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叶陈毅 王宁 寇冉 黄灿
本文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高管学术经历对于企业现金股利分配政策的影响。研究表明,拥有学术型高管的企业更倾向于支付现金股利。同时学术型高管通过影响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和社会责任来影响企业现金股利发放倾向;内部环境较差的企业,高管的学术经历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的促进作用更显著,而外部监管环境的差异对两者关系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高管学术经 现金股利 社会责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艳 李鑫 李孟顺
评价半强制分红政策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是否实现,不能仅仅着眼于现金分红水平是否提高,更要关注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能力和资本投资效率是否改善。本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对半强制分红政策下的现金股利决策对公司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的影响进行分类研究。研究发现:对于有再融资需求公司,不仅迎合现金分红会提高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而且过度现金分红会加大公司再融资需求与投资不足的敏感性;对于无再融资需求公司,迎合现金分红不会增加公司的投资-现金流敏感性,但门槛现金分红也不能降低公司自由现金流与投资过度的敏感性。这给优化半强制分红政策、完善股利决策自治机制提供现实启示和实证依据。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杜金岷 杨贤宏 吴非
现金股利政策不仅与投资者利益的保护紧密相关,也会对包括企业创新在内的企业管理活动产生实质性影响。运用2003-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现金股利分配水平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产出的提高;管理者与股东之间代理冲突的减缓是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介传导途径。从媒体关注度和融资约束的角度探讨它们是否会对现金股利政策与企业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产生异质化效应,结果显示:当媒体关注度越高,融资约束程度越低,现金股利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效应更为明显。分属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所实施的现金股利政策对不同专利类型的创新产出呈现差别化的偏好,而半强制分红政策的实施会对现金股利政策的企业创新促进效应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庆丰 江逸舟
地理因素涵盖的信息极为丰富,文章研究了地理因素这个综合性变量对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政策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地处中心城市的企业倾向于多发现金红利。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从"投资者"和"融资方"等角度分析了地理因素对公司现金红利政策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投资者更偏好地缘较近的上市公司,这也使位于人口和机构密集的中心城市的上市公司更有压力去迎合投资者的收益要求,从而更多地发放现金股利;另一方面,地理因素也会因机构投资者密度(融资渠道)和再融资监管政策对公司现金红利政策起完全相反的作用。此外,在自由现金流冲突的影响下,中心城市相对多发股利的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弱。
关键词:
地理因素 现金股利政策 自由现金流冲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立明
本文选择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和财务弹性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的作用机制与影响路径,并进一步探究财务弹性对税收激励与现金股利政策关系间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税收激励显著增强企业现金股利的派现意愿,同时提高派现水平;财务弹性显著增强企业现金股利的派现意愿,同时提高派现水平,即财务弹性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间显著正相关;财务弹性显著削弱税收激励与企业现金股利政策间的正相关程度。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毛付根
西方企业的股利政策毛付根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不仅影响到股东的利益,而且也影响股份制企业的发展和生存。因此,企业财务人员了解和掌握影响企业股利政策形成的各种因素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拟就西方股份公司的股利政策作一介络。一、剩余股利政策剩余股利政策主张,公司...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长洪 张琼琼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收政策的不断发展为研究上市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税收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基于作用路径检验发现,税收激励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成长性低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税收激励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焕
到目前为止,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87家股份制企业中,大都已公布了股利发放计划(亦称为红利及送配股方案)。综观这些股利发放计划,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具有以下特点:①较低的现金股利,有的企业甚至不发放现金红利;②所有公布了的股利发放计划都包涵送配股方案。本文拟从微观经济(企业和投资者)、宏观经济角度对这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茂林 何玉润 林慧婷
本文选用2006-201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管理层权力对企业分配现金股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权力大小与现金股利支付率高低显著负相关。文章进一步检验了现金股利与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并检验管理层权力对该相关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内部自由现金流富余且投资过度的样本中,发放现金股利能够有效减少自由现金流,抑制过度投资;在自由现金流紧缺且投资不足的样本中,企业支付现金股利会加剧现金流紧缺,造成更严重的投资不足。管理层权力的存在降低了现金股利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本研究的启示意义在于,在讨论股利政策与公司投资决策的作用机理时,管理层权力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雪 马舜羿
选择2008—2016年沪深两市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实证检验了其承担社会责任对企业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责任表现越好的企业更倾向于派发或连续派发现金股利,并且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接下来对企业发放现金股利与投资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企业发放现金股利通过减少企业的自由现金流抑制代理问题,缓解了自由现金流富余企业的过度投资,连续派现向市场传递出的积极信号为企业带来新的融资,缓解了自由现金流紧缺企业的投资不足。最后,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在现金股利与投资效率的相关关系中发挥何种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增加现金股利的发放,进而可以显著提高现金股利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研究厘清了企业社会责任,现金股利和投资效率三者的关系,验证了企业社会责任在现金股利发放与投资效率关系中的作用机制,对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不愿派发现金股利的现象,增强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周中胜 罗正英
本文以2000~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与大股东的利益输送对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显著正相关。表明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在财政分权程度越低的地区这种影响越大。此外,相对于非国有上市公司,国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可能性越大;国有上市公司所属的政府层级越低,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进行利益输送的行为越有可能存在。本文的研究表明,要缓解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除了要完善对大股东的监督与制约机制,还需要改革与完善我国目前的财政分权制度,减轻地方政府...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杨 吕文栋 王菌丽 冯熹宇
在公司治理框架内,散户投资者长期扮演“沉默的多数”和“用脚投票者”角色。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后,技术赋能使得散户投资者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发声”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散户积极主义由此成为新兴的外部治理机制。本文以“互动易”和“e互动”平台上投资者互动行为作为散户积极主义的代理变量,从现金股利分配视角考察了这一新兴治理机制的有效性。结果显示,散户积极主义显著提升了企业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散户积极主义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缓解融资约束两个路径发挥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制度环境会影响散户积极主义治理效应的发挥,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信息媒介越多、互动深度越深,散户积极主义对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就越显著。此外,散户积极主义还对“铁公鸡”和“微股利”公司具有积极的治理效果,且并没有透支企业的现金股利分配能力,其对企业的持续监督提升了现金股利分配的稳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