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18)
2023(6629)
2022(5413)
2021(5338)
2020(4128)
2019(9468)
2018(9455)
2017(17812)
2016(9936)
2015(10686)
2014(10586)
2013(10697)
2012(9644)
2011(8838)
2010(9319)
2009(8802)
2008(8844)
2007(7892)
2006(7576)
2005(6830)
作者
(26457)
(22793)
(22340)
(21699)
(13974)
(10997)
(9990)
(8739)
(8594)
(8027)
(7922)
(7486)
(7389)
(7196)
(7124)
(6789)
(6695)
(6588)
(6392)
(6122)
(5899)
(5648)
(5594)
(5508)
(5206)
(5180)
(5151)
(4938)
(4729)
(4629)
学科
(48221)
(39671)
经济(39610)
(34749)
农业(32172)
(21667)
管理(20828)
税收(20236)
(20059)
业经(17352)
(15378)
企业(15378)
(13301)
农业经济(12302)
(12191)
中国(11081)
(10435)
(9774)
(9435)
方法(9424)
农村(9418)
地方(9085)
收入(8876)
发展(8726)
(8718)
(8399)
数学(7843)
数学方法(7772)
土地(7469)
体制(7399)
机构
学院(135897)
大学(129893)
(57346)
经济(56211)
管理(50409)
研究(48375)
(45009)
理学(43047)
理学院(42640)
管理学(42098)
管理学院(41835)
中国(40262)
农业(33606)
(32198)
科学(27889)
(26731)
业大(26105)
(24859)
(23231)
中心(23027)
财经(22587)
研究所(21751)
(20510)
农业大学(20397)
(19830)
(17843)
师范(17701)
(17387)
经济管理(16900)
北京(16629)
基金
项目(84063)
研究(67421)
科学(66037)
基金(59934)
(51664)
国家(51044)
社会(43316)
科学基金(43224)
社会科(40382)
社会科学(40366)
(33979)
基金项目(31602)
编号(30108)
教育(28830)
(27509)
(27134)
成果(25257)
自然(24814)
自然科(24173)
自然科学(24168)
自然科学基金(23738)
资助(22499)
课题(19617)
(19578)
(19390)
(19083)
(18699)
重点(18379)
国家社会(18037)
(17625)
期刊
(77397)
经济(77397)
(53597)
研究(47420)
农业(36195)
中国(34604)
(23250)
学报(21787)
科学(19804)
业经(19549)
大学(17679)
(17009)
金融(17009)
学学(16815)
(15782)
教育(15667)
(15321)
(15060)
农业经济(14442)
管理(14194)
农村(14073)
(14073)
税务(13601)
问题(11152)
财经(10144)
技术(10099)
(9906)
世界(9479)
农村经济(9271)
经济研究(9029)
共检索到2266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税费改革没有改变国家政权建设以来捉村基层组织延续下来的生存逻辑,它们不可能主功地、根本性地从赢利型经纪角色转向保护型经纪角色,谋取私利的动机依然非常强烈。由此而来,农村基层组织的运作逻辑也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它们会把刚性任务弹性化,也会把国家政策结合进农民的观念与行为中并借此谋取私利,还会因为利益空间的有限而出现村座干部之间的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乡村的治理性危机进一步加剧,给当下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邹宝玲  高静  张应良  
乡村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本文采用多案例分析方法,引入动态能力理论分析基层组织(村党组织、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以产业兴旺为目标,从产业选择到促进产业发展。研究发现: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特殊性,基层组织能力是主导因素;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依赖于农村基层组织动态能力的发挥,不同的基层组织主体动态能力比较优势不同,需要协商配合、协同发力;乡村产业呈现出差异化发展,除了因资源禀赋条件影响之外,还受到基层组织动态能力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赋能,重视农村基层组织之动态能力的发挥和培育,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史金善  
本文根据税费改革对广东农村基层政府影响的调查分析,得出三点基本结论一是税费改革对广东农村基层政府的影响总体上不是很大,从区域看,不发达地区受影响要大于发达地区;二是农村基层水利建设受到严重影响,主要原因是税费改革方案中设计的“一事一议”政策难以执行;三是广东的公共财政体制已经初步建立,并发挥了积极作用。笔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胜利  赵晓峰  
税费征缴年代,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变异的根源在于国家汲取型体制,客观反映为乡村基层组织在压力型体制下积极行政带来的机构人员膨胀和经纪体制的复活,直接表现为乡村治理性危机的凸显。税费改革以后,精兵简政式的乡村体制改革迫使乡村基层组织成了"悬浮性政权",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乡村治理性危机,并伴随着日益严重的伦理性危机。从乡村危机演变的角度重新审视乡村基层组织角色与行为的变异逻辑及其存在价值是一个可能的理解视角。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史月兰  
农村税费改革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有利于乡镇政府精简机构,转变职能,改进作风,促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改善干群关系。但就近期而言,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从长远来看,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因此,减少近期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村基层组织的负面效应,维护农村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维护农村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晓峰  
中国的近代史是充满着屈辱与抗争的历史。为了实现民族国家的崛起,自清末新政以来,中国的历任执政者先后都掀起了国家政权建设的热潮。国家政权建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乡村基层组织的制度建构问题,借此保证国家能够有效地从小农经济剩余中提取国家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原始积累资本。本文对近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基层组织的特点与运作特征进行了描述性演绎,展示了乡村基层组织在不同体制环境下的生存逻辑与运作逻辑,并在本文的最后讨论了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使命与乡村基层组织的变革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琦   霍红梅   刘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农村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应有之义,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农村环境治理需多元协同共治,更需基层组织有效参与。本文在探讨基层组织开展农村环境治理的进程中,厘清基层组织的内在结构和参与逻辑,基于“委托—代理模型”和公共理论,结合多中心治理理论,探究基层组织治理农村环境的作用机制,通过自治、法治、德治三个角度解释农村环境治理的实践路径,保障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川  
国家治理方式现代化的关键标志是"规范化",最核心特征是基于"形式知识"的边界划定。"浑沌"作为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内在机制的隐喻,即一种以"隐性知识"为前提的整体、连续、流动、统合的状态。在集体主义时期,农村生产生活的"浑沌"环境与治理方式的"浑沌"相互适应,社会目标可以被控制和诱导到与国家目标相融合的状态。1980年代开始推进的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逐渐打破了"浑沌"状态,在地方社会出现了大量与国家目标相对抗的矛盾冲突。基层治理方式规范化建设以提升基层政权合法性为目标,却降低了基层政权的合法性,然而,国家依然通过一系列行政控制机制驾驭地方行政目标。在规范化及其后果与国家目标控制机制的张力中,农村基层治理陷入困境。当"浑沌"的外在环境没有发生系统性变化时,在基层社会的治理现场,自上而下的"规范"若没有造成更多的社会冲突和不满,则必然在吸纳"隐性知识"的一线行政操作中,促生新的"浑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蒋永穆  刘承礼  
农村税费改革后基层组织的自主性运转出现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需要大力推进乡村治理模式的嬗变,四川省射洪县创立的“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村组干部合并”模式对其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我们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正面地评价了此项创举所取得的成效,并就其运行过程中的缺陷及其原因进行归纳,进而提出了乡村治理模式嬗变道路上的目标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姚冰洋  廉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基层干部必须走在前列,要在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中开拓进取、创造未来,把“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转化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无穷伟力,在不懈奋斗中实现新的历史性成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董江爱  
在梳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20年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农民的利益诉求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公共政策的变迁对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影响,以及农民政治参与行为的变化对村民自治政治实践的影响等问题,说明公共政策对农民政治参与的支持和农民政治参与对政治发展的作用,试图从中把握中国农村基层民主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彭小辉  史清华  
基于制度变迁理论,从多重逻辑视角构建农业政策变化发生机理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该框架检验农村税费改革的发生过程,研究发现:国家行为的逻辑是政权合法性和稳定性,基层政府行为的逻辑是竞争晋升的科层制,农户行为的逻辑是理性,农业政策变化过程是国家、基层政府和农户在特定的制度环境约束和意识形态变化下长期互动的结果。引申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在制定农业政策时需要关注微观农户和基层政府的行为逻辑,因为他们的行为逻辑在很大程度上缩小甚至改变宏观农业政策的选择空间,进而影响政策效果。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金武  
改革开放40年成就离不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就是新时代土地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农村承包地的承包权、经营权、所有权"三权分置",二是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直面马克思提出的社会化大生产下土地制度问题,借鉴中国土地制度安排的历史逻辑,从"两权分离"到"三权分置"实现了土地社会主义所有制与土地市场化改革的统一,创造性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农村土地制度安排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中的重要理论创新。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国钧  
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面对数字技术不断升级的趋势,税务部门要胸怀“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牢牢把握税收工作政治性、人民性和时代性的要求,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聚焦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税费服务模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长保  
1995年4月21—25日,由农业部农村改革试验区办公室和阜阳地区农村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共同主办的“全国农村基层税费改革经验研讨会”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来自国务院特区办、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内贸部等部门的专家学者,以及安徽、河北等省政策研究机构的同志,约4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听取了7个试点单位的情况介绍,实地考察了阜阳太和县的试点情况,就各地进行农村基层税费改革的具体做法和成效进行了交流,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在下一步试点中如何完善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