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04)
2023(3268)
2022(2763)
2021(2634)
2020(2144)
2019(5069)
2018(5044)
2017(9809)
2016(5380)
2015(6008)
2014(5958)
2013(5966)
2012(5734)
2011(5251)
2010(5449)
2009(5234)
2008(5675)
2007(4990)
2006(4718)
2005(4360)
作者
(16149)
(13730)
(13427)
(13084)
(8841)
(6487)
(5949)
(5152)
(5075)
(5072)
(5063)
(4692)
(4625)
(4528)
(4454)
(4231)
(4037)
(3960)
(3891)
(3827)
(3707)
(3382)
(3362)
(3283)
(3120)
(3103)
(3037)
(2815)
(2780)
(2741)
学科
(21563)
(21190)
经济(21155)
税收(20130)
(19962)
管理(14566)
(13148)
(11915)
企业(11915)
(9782)
方法(9385)
(7315)
数学(7067)
数学方法(6929)
理论(5837)
中国(5029)
业经(4789)
(4699)
财政(4698)
(4697)
(4451)
财务(4448)
财务管理(4444)
企业财务(4244)
(4040)
(3747)
收入(3402)
(3369)
贸易(3368)
(3241)
机构
大学(85531)
学院(82999)
(32240)
经济(31575)
研究(29332)
管理(28135)
理学(24481)
理学院(24129)
管理学(23504)
管理学院(23359)
(23228)
中国(21596)
科学(18815)
(18211)
财经(16882)
(15702)
(15238)
研究所(14037)
(13336)
财经大学(12497)
(12440)
(11678)
北京(11629)
师范(11558)
中心(11515)
(11188)
经济学(11023)
业大(10758)
(10235)
(10085)
基金
项目(50506)
科学(39769)
基金(37792)
研究(36305)
(33545)
国家(33299)
科学基金(27826)
社会(23276)
社会科(21996)
社会科学(21989)
基金项目(19400)
(18025)
自然(17783)
自然科(17382)
自然科学(17371)
自然科学基金(17072)
教育(16497)
(16155)
资助(15770)
编号(14582)
成果(13821)
重点(11768)
(11447)
(10606)
(10254)
(10224)
国家社会(10079)
课题(9871)
教育部(9830)
大学(9718)
期刊
(36329)
经济(36329)
研究(31922)
(17544)
学报(15126)
(15122)
(14594)
税务(13415)
中国(13341)
科学(12594)
(10978)
大学(10787)
学学(10205)
管理(9696)
教育(8814)
财经(7992)
农业(7362)
(6788)
经济研究(6244)
(5187)
金融(5187)
技术(4980)
国际(4689)
问题(4671)
(4564)
(4188)
(4188)
涉外(4188)
(4167)
业经(3948)
共检索到1290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仇建鸣  胡湘桂  
一、现有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及其缺陷(一)税负转嫁与归宿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1)几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它们是纳税人、负税人、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纳税人(TaxPager)是指税法上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TaxBearer)是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薛凤阁  
经济改革推动着理论研究的创新和深入 ,随着现代税收理论研究重心从片面强调筹集财政收入功能方面转向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负担对社会经济生活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影响力就充分显露出来了。税负转嫁问题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最棘手的问题 ,但又是理论研究和政策制定中无法回避的问题。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后纳税人提供的商品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 ,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学良  段全伟  
基于房地产四象限模型框架,本文分析了房产税对房地产市场均衡的影响以及税收转嫁和负担问题,探讨了房产税向房租转嫁的机制和影响因素。然后,使用中国城镇住户调查数据,本文测算了不考虑房产税转嫁以及考虑房产税转嫁下的房产税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在不考虑税负转嫁时,采取首套房免征、按人均面积免征等减免措施,可以使得房产税成为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的累进税;在考虑税负转嫁时,房产税的再分配效果明显降低,收入更低的租户会因房租的上涨实际承担税负,从而抵消各种减免措施在收入调节方面的政策效果,最终房产税能起到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是较为有限的。因此,应对房产税可能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保持谨慎态度,本文基于此对我国房产税税制设计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阳  胡怡建  
在经济生活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即纳税义务人并不是税收承担者,纳税人可以通过种种方式来转移税收负担。所谓税收转嫁就是纳税人不实际负担政府课于他们的税收,而通过购入或卖出产品价格的变动,将全部或部分税收转移给他人承担的过程。税负归宿是税收转嫁过程的终点,是指税收负担者无法将其负担再转嫁到其他人身上,而最后由自己来负担的状况。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玉霞  
对房产交易所得课税,存在税收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的不一致性,卖方在出售住房时会因征税而提高销售价格,将税收负担转嫁给买方。税负转嫁幅度主要取决于应税商品所在市场的供求弹性,税负倾向于落在弹性较小的一方。一线城市的二手房市场,市场供给有限而需求相对膨胀,住宅需求缺乏适当的替代品,加上未找到其他合理渠道的投机投资性需求,整个市场需求相对缺乏弹性,买方势必承担大部分或全部税负。而在房产保有环节征税,以税收资本化的后转形式压低房价,能够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为改变市场预期,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须尽快出台房产保有环节的房产税。房价调控须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土地出让政策调整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举措组合出拳才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阳  
税负归宿理论的研究进展包括税负归宿局部均衡分析、税负归宿一般均衡分析、税负归宿动态分析和终生税负归宿分析四个方面。局部均衡分析以单一市场为背景研究税收负担的分布。忽略税收对其他市场的影响。税负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是研究对一种商品或要素征税对全部商品和要素在各个市场的连锁反应和影响,尽可能全面地探求税收变化的各种效应。动态分析建立了把储蓄和投资作为内生变量的跨时优化模型,通过分析税收对资本-劳动比例的影响来确定长期的税负归宿。终生税负归宿分析中采用终生收入来衡量人们的整体福利水平。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军  
一、产业税负转移和归宿研究角度的确定税收制度所法定的税负经由一定途径而发生再分配,称为税负“转移”(个别学者认为税负转移不同于税负转嫁,本文视为同义).由税负转移所形成的最终税收负担,称为税负“归宿”.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一直以纳税人为本位来研究税负转移与税负归宿问题,而对产业税负转移问题与产业税负归宿问题,迄今尚无系统的研究.笔者以为,税负转移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喜安  
一、税负转嫁定量分析的理论取向 所谓税负转嫁就是指名义纳税人(或法定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将税收负担转移给他人负担的行为。尽管人们对此在认识上存在着较大分歧,但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已逐步取得许多共识。本文对税负转嫁的定量分析方法就是建立在这些基本认识之上。其理论取向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交易是税负转嫁的前提条件。第二,价格运动是税负转嫁的基本手段。第三,供求价格弹性是决定税负转嫁程度的主要因素。第四,向前转嫁和向后转嫁是税负转嫁的两种基本的转嫁方式。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孝德  姚骅  
流转税负担的不确定性是流转税最为显著的特征。流转税是税收经济特殊调节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其功能的发挥也正是以这种负担的不确定性为基础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对价格的控制已基本放开,作为我国主体税种的流转税的转嫁特征已充分显露出来。税负转嫁所形成的税负流动正广泛影响着每一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经济行为,也正在改变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这就给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驾驭税收杠杆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自由价格下的税负转嫁规律及其社会效应作一些探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旭伟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石丁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 ,将所纳税收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只能是国家征税或增税后纳税人提供 (或取得 )的商品 (或要素 )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 ,而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则是纳税人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阳  
文章建立52期世代交叠生命周期税负归宿模型用以研究税制改革的税负在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归宿。也即在考虑完全预期因素和消费者偏好的情况下,通过构建包括家庭、生产和政府三部门在内的方程组模型,来描绘出整个经济的均衡路径,并用此模型对我国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计算我国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和税制由流转税为主体税种转为以所得税为主体税种的两项最重要的税制改革对不同年龄人群福利的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阳  安仲文  
税负归宿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应进行的创新有三点:第一,针对资本所得税在不同要素所有者之间的归宿,进行两部门一般均衡税负归宿分析;第二,针对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归宿,进行多部门可计算一般均衡税负归宿分析;第三,针对税负在不同年龄人群之间的归宿,进行多时期生命周期税负归宿分析。税负归宿研究中的主要不足是:由于统计资料限制,模型中大部分参数无法通过计量方法准确计算,只能用校准法简单估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阳  
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计算我国流转税税负在不同收入水平人群之间的归宿。模型中根据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把城镇居民按收入水平分为7组、农村居民分为5组,运用一般均衡原理,分析流转税税收负担在各组居民之间的分布,再把每组居民承担的税负与可支配收入对比,计算我国流转税体系的具体累退程度。根据我国整个税收制度的设计特点,解释流转税体系累退性的原因,并为完善税制公平功能提出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汪昊  娄峰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方法,从收入来源端和使用端两方面测量居民间接税负担。在对间接税归宿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CGE)税收模型,运用差别税收归宿的测算方法,对中国2010年农村和城镇不同收入组居民负担的主要间接税进行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间接税负担均呈U型,且农村居民间接税负担重于城镇居民;来源端税负对总税负的影响大于使用端,总的税负累进(退)性更接近来源端。研究进一步发现,居民收入与支出结构是影响累进(退)性的决定因素,要素替代弹性与来源端税负呈反向关系,与使用端呈正向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