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20)
2023(5669)
2022(4170)
2021(3687)
2020(3018)
2019(6617)
2018(6794)
2017(13375)
2016(7591)
2015(8523)
2014(8698)
2013(8316)
2012(7508)
2011(6598)
2010(6692)
2009(6377)
2008(6675)
2007(6007)
2006(5614)
2005(5323)
作者
(22180)
(18646)
(18263)
(17915)
(11910)
(8708)
(8249)
(7065)
(6955)
(6788)
(6754)
(6302)
(6156)
(6117)
(6074)
(5782)
(5494)
(5468)
(5395)
(5306)
(4918)
(4655)
(4540)
(4490)
(4311)
(4173)
(4159)
(4049)
(3805)
(3762)
学科
(29388)
经济(29350)
(21579)
税收(20134)
(19969)
管理(19828)
(18601)
(14708)
企业(14708)
(11076)
中国(9967)
方法(9592)
(9410)
业经(8033)
数学(7920)
数学方法(7764)
(7240)
地方(6235)
农业(6219)
(5768)
(5421)
(5358)
财务(5342)
财务管理(5336)
企业财务(5003)
财政(4999)
(4814)
理论(4730)
(4713)
产业(4643)
机构
大学(108973)
学院(108168)
(41341)
经济(40485)
研究(39267)
管理(35919)
理学(30396)
理学院(29983)
中国(29258)
管理学(29234)
管理学院(29047)
(26679)
科学(25295)
(23529)
(21089)
财经(19466)
(19227)
研究所(18854)
(18246)
(17545)
中心(16285)
业大(15474)
(15024)
农业(15015)
北京(14896)
师范(14852)
财经大学(14188)
(13982)
(13862)
(13482)
基金
项目(68358)
科学(53261)
基金(49632)
研究(49518)
(44149)
国家(43824)
科学基金(36468)
社会(31654)
社会科(29934)
社会科学(29924)
(25812)
基金项目(25731)
自然(22782)
(22283)
自然科(22265)
自然科学(22254)
教育(21858)
自然科学基金(21844)
编号(20363)
资助(19721)
成果(18321)
重点(15769)
(14976)
(14591)
课题(13972)
(13775)
国家社会(13748)
(13717)
科研(13021)
创新(13005)
期刊
(48202)
经济(48202)
研究(38835)
中国(20775)
(20335)
学报(20186)
(18608)
科学(16782)
(15232)
(15127)
大学(14629)
学学(13763)
税务(13516)
管理(12751)
农业(12554)
教育(11384)
(9126)
金融(9126)
财经(9009)
经济研究(8138)
技术(7708)
(7640)
业经(7144)
问题(6784)
(6527)
国际(6296)
(6201)
(5455)
图书(5360)
业大(4978)
共检索到1716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治  
税法私法化是税法理论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而对其的认识尚有亟待廓清之处。以税法私法化之基本蕴涵、重要意义及其限度为视角,表明税法私法化既是对税法本性的回归与税法制度体系的拓展,具有引发税法观念革新与影响税法制度走向的意义,但同时应当看到,税法固有的公法属性与趋向于对私法因素的结合两种性质并存,税法私法化并非纳税人权利保障的惟一途径,税法私法化存在客观的限度。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罗俊杰  刘霞玲  
税法私法化是市场经济基本精神的必然要求。经济学认为税法是对公共物品供需关系的法律调整,注重资源配置的效率;而法学则认为税法是社会契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权利和义务的对等与权利的维护。两者都是市场精神的具体体现。税法私法化有利于建立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廉洁的政府,从而使公共物品达到市场均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丹  
本文借助相对较成熟的民法理论制度成果,在民法中的重要制度债的不当得利返还、保全和担保制度"借用"基础上形成税法上的出口退税、代位权撤销权和担保制度,从这个层面深入探讨税法对民法的"借用",进一步完善税法私法化理论和实践支撑,以促进税法私法化进一步完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挥  
将医疗健康信息笼统界定为私密信息或敏感个人信息的方法不可取,易造成司法实务中法律适用上的混乱。实践中,医疗健康信息的信息类别多样化,应在厘定私密信息与敏感个人信息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信息类别底层价值逻辑的分析,利用法学方法论中类型化的方法,将医疗健康信息的法律属性区分四类:私密信息、敏感个人信息、既属于私密信息又属于敏感个人信息、既非私密信息又非敏感个人信息的医疗健康信息。其中,私密信息的认定可借鉴隐私合理期待理论,敏感个人信息的认定应区分以人格尊严为基础的第一层次保护及以个人信息自决为基础、实现数据处理过程中纠偏功能的第二层次保护。惟其如此,才可依民法典中隐私权规则、个人信息保护法中一般规定及对敏感个人信息的特别规定为不同类型的医疗健康信息找寻最为准确的私法保护进路。对于既属于私密信息又属于敏感个人信息的医疗健康信息还应运用场景化分析方法区分不同层次的处理行为:第一层次同时适用隐私权规则和敏感个人信息规则,第二层次直接适用敏感个人信息规则。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叶金育  熊伟  
民法规范进入税法领域不可改变,也为立法实践所验证。民法和税法的"模糊地带"以及民法规范的"自治"与"管制"特质为民法规范进入税法提供了制度空间。处于私法自治的底线考虑,税法应重点引入民法中的授权一方当事人规范、授权特定第三人规范和半强制规范,同时,吸纳任意性规范和强制性规范蕴含的立法思想和"管制"资源。从当前的税收立法看,民法规范进入税法领域更适合采取设定技术,但从公法与私法"接轨"的角度审视,导引技术无疑占优,可以将其作为一种远景技术。不管何种立法技术,通过"民法规范进入税法领域"实现公法与私法的"接轨",直接考量立法者的立法技术和立法道德。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东方  
商业自动化决策中被决策主体不享有算法解释权。商业自动化决策的私法规制框架是以告知同意规则-事前告知义务、个人信息处理知情权-事后说明义务和自动化决策结果拒绝权为核心进行的规范体系构建。但这种规范以保障被决策主体知情为逻辑起点,不能有效解决自动化决策中普遍存在的算法黑箱问题。商业自动化决策需公私法协同规制。首先,私法层面应着眼于自动化决策的一般逻辑(框架层面),细化数据主体事前告知义务和事后说明义务的范围,明确自动化决策结果拒绝权的适用情形。在自动化决策前,商业决策主体不仅应向被决策主体主动告知自动化决策的一般逻辑,还应主动告知该自动化决策可能引发的风险。在自动化决策后,商业决策主体应对影响被决策主体权益的相关信息进行具体说明。此外,自动化决策结果拒绝权的行使需受“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与“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的双重限制。其中,是否“对个人权益有重大影响”的判断标准为是否严重改变了被决策主体的利益状态;而是否“仅通过自动化决策的方式作出”则需纳入商业决策主体的事前告知义务范围。其次,公法层面应着眼于自动化决策的具体逻辑(算法层面)并进行穿透式监管,即通过算法备案-实质审查和算法备案-动态监管的方式解决算法黑箱可能带来的侵害问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少英  杨剑  
类型化作为一种有益的思考分析方法,日益为各个学科所重视,并在各个学科体系的构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我国,也有学者试图将类型化的方法引入税法学研究领域并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笔者将从理论价值和实践功能两个层面对税法类型化的独特性、优越性进行探讨,论证将类型化引入税法学研究的积极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范志勇  
囿于税收的公法思维,我国纳税担保制度的发展长期滞后,纳税担保法律规范匮乏,难以满足纳税人权利保障与税款征缴的需要。在当代社会政府职能转变与行政调整方式转向的背景下,税收之债学说逐渐为学界所接受,私法进路成为税法的重要发展方向。纳税担保作为税法对私法制度的引用与借鉴,在私法意思自治原则的引导下,面临着援用民事规范、扩大适用范围的必要与可能,在税款征收、税务检查、担保实现与企业重整等情境中存在适用与完善的空间。通过限缩税务机关在纳税担保中的权力,强化纳税担保与一般民事担保的互动,开发与推广纳税保证保险,纳税担保的制度价值将得以彰显,真正成为纳税人的福音与国家税收之债的有力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英锋  
本文认为,在涉外税收的立法与实践中,是通过借鉴国际私法上解决法律冲突的方法来解决涉外税收中的税法冲突,是通过借助于国际私法规则、原则去判断由何国征税及如何征税,形成了涉外税收中的借用概念与借用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孙继民  彭文峰  
灵泉寺唐代题记是河朔割据藩镇推行了两税法的重要实证史料,印证了相关史籍关于两税之夏税五月提前征收的记载,反映了县令躬亲两税征收的事实。河朔割据藩镇在建中元年(780年)与唐王朝控制下的其他地区同步推行了两税法,但它们对两税法的推行和实施是不完整和有限度的,这是割据藩镇对唐朝廷兼具依存与离心倾向关系矛盾地位的反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顾祺  
为了适应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机关在使用权力手段来实现行政目的的同时,越来越青睐采用相对温和、民主的行政私法行为来实现行政目的。如何界定行政私法行为,如何对行政私法行为进行法律控制,成为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水林  王波  
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制度创新之一,英国对社会企业的法律规制逐渐引起社会法学者的关注,作为社会法的新兴领域,对其研究亦将成为社会法的重要课题之一。社区利益公司作为英国社会企业的最新法律形式,具有资产锁定、社区利益报告、红利上限以及形式灵活等特点,对中国社会企业法律制度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军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税法的需求进行分析,论述了税法需求的内涵、税法需求主体和影响税法需求的主要因素,并从税法的供求均衡角度论述了税法需求理论的现实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阿力木江·依明  
《民法典》虽然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救济途径,但以填补损失为宗旨的私法救济除存在事实不确定、实际损失难以确定、举证难等实务难题之外,还存在难以有效治理一对多的个人信息权益侵害行为的制度性缺陷。这不仅妨碍个体通过私法寻求救济,还阻碍建立有效的数据保护激励机制。为了保持数据效用与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平衡、促进数据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对侵害个人信息权益行为的社会法规制。一方面,需要激活私法救济的活力,并结合集团诉讼、公益诉讼等途径为个人信息权益提供事后救济;另一方面,要充分保证填补损失的同时,逐步实现风险规制,并建立强有力的外部激励机制作为制度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