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8)
2023(8909)
2022(7673)
2021(7220)
2020(6090)
2019(13573)
2018(13409)
2017(26203)
2016(14597)
2015(16310)
2014(16454)
2013(15861)
2012(14899)
2011(13400)
2010(13847)
2009(13408)
2008(13728)
2007(12618)
2006(11456)
2005(10720)
作者
(40584)
(33929)
(33767)
(32564)
(21899)
(16205)
(15354)
(12955)
(12803)
(12557)
(11706)
(11411)
(11062)
(11030)
(11026)
(10462)
(10232)
(10082)
(9912)
(9780)
(8838)
(8296)
(8226)
(7818)
(7743)
(7711)
(7660)
(7610)
(6906)
(6714)
学科
(51020)
经济(50931)
管理(50905)
(43857)
(37942)
企业(37942)
(22457)
(21928)
税收(20465)
(20289)
方法(18786)
(17170)
数学(15772)
数学方法(15398)
(15322)
中国(15010)
(12637)
财务(12601)
业经(12586)
财务管理(12573)
企业财务(11854)
(11484)
(11408)
(10823)
贸易(10817)
(10685)
银行(10671)
(10593)
(10483)
(10139)
机构
学院(205361)
大学(205019)
(83953)
经济(81977)
管理(76082)
研究(69417)
理学(63908)
理学院(63188)
管理学(62047)
管理学院(61625)
中国(55529)
(49974)
(43055)
科学(39849)
财经(36391)
(35110)
(34257)
(32684)
中心(31977)
研究所(30553)
(30052)
北京(27537)
(26466)
财经大学(26450)
业大(26177)
(26037)
师范(25797)
经济学(25566)
(25299)
(23801)
基金
项目(124992)
科学(98632)
研究(94837)
基金(90635)
(77689)
国家(76997)
科学基金(66154)
社会(60300)
社会科(57117)
社会科学(57106)
(47765)
基金项目(46320)
教育(43793)
自然(41240)
自然科(40284)
(40280)
自然科学(40275)
自然科学基金(39540)
编号(39297)
资助(38032)
成果(35069)
(29334)
(28356)
重点(27999)
课题(27759)
(26298)
(25947)
(25577)
国家社会(24778)
教育部(24690)
期刊
(101558)
经济(101558)
研究(70302)
中国(45600)
(41149)
管理(30960)
学报(29353)
(28658)
科学(26694)
教育(24614)
(23523)
金融(23523)
大学(23164)
学学(21716)
农业(18720)
财经(18424)
技术(17352)
(17035)
(15929)
(15758)
经济研究(15733)
业经(15381)
税务(14165)
问题(12730)
(11985)
国际(11317)
财会(10066)
(9744)
理论(9715)
会计(9567)
共检索到335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郭维真  
在税法的产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理论构建、制度构建,亦或是具体的适用,一直离不开对私法概念和制度的借鉴,而课税的基础便是基于私主体交易与契约的判断。然而税法对私法的移用,离不开税法本身的价值基础,或者说存在着对私法基础的某种超越。本文以曾经的加名税风波为出发点,旨在探讨税法政策选择中对于私法的承接与调整,特别地以身份制度为切入点,通过私法与税法的联结关系,以及不同税种法对身份制度的考量与政策选择,分析身份制度对税法的影响和意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施正文  杨左涛  郭颖超  
保税制度是关税法立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保税是关税的核准缓缴制度,属于关税税收政策范畴。《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修正案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公约》)规定的海关仓库、自由区与进口加工制度,为世界各国立法实践提供了思路范式。我国关税法立法应设置"关税减免与特别征收措施"章节规定保税制度,明确保税概念,科学设置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适用的关税政策,确定加工贸易、无代价抵偿制度,引入免税商店条款,增加选择性征税制度等。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施正文  杨左涛  郭颖超  
保税制度是关税法立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保税是关税的核准缓缴制度,属于关税税收政策范畴。《关于简化和协调海关制度的国际公约修正案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公约》)规定的海关仓库、自由区与进口加工制度,为世界各国立法实践提供了思路范式。我国关税法立法应设置"关税减免与特别征收措施"章节规定保税制度,明确保税概念,科学设置各类海关特殊监管区适用的关税政策,确定加工贸易、无代价抵偿制度,引入免税商店条款,增加选择性征税制度等。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确立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规定当股东滥用公司控制权,利用有限责任来逃避债务时,由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本文从实践出发,论述了公司法人人格制度滥用在税收领域的表现、在税法中引入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并就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在税法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炉坤  
虽然会计制度和税法都由国家相关机关来负责制定,但我们知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法规和会计制度的目标是不完全一致的,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人、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以及其他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各方面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需要。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强制、无偿、固定地取得财政收入,依据公平税负、方便征管的要求,对国家征税机关的征税行为和纳税义务人的纳税行为加以规范,从而达到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的目的。由于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会计制度的建设进展迅速,而税收法规的制定更多地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出发,在保证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实现的前提下进行,因此,会计制度与税法的制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沟通和协调,差异不可避免的产生。会计制度和税法在遵循原则上的差异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法间存在的差异是有目共睹的,会计制度与税法的目的不同是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二者的目的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必然存在较大的差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国庆  
高职课程建设的政策取向与制度取向涉及的不是课程建设本身,而是课程建设的管理机制,但是它可能比课程建设本身更重要。这一问题的形成源于高职教育发展中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许多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反映,当示范建设项目结束后,一切似乎回到了原点,其中当然包括课程。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施正文  曹明星  苏铁  
关税征管程序制度是关税法的核心立法内容。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全国海关要通过建设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①实现"一次申报、分布处置"与企业"自报自缴"。如何有效回应当前我国关税征管改革的实践需要,积极借鉴各围关税征管改革和立法经验,实现关税程序制度的创新与拓展,更好地发挥现代关税征管制度在监督征税权、保障纳税人权利、提升征管效率方面的重要功能,成为本次关税立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②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韩云翔  
财务会计与税收分别遵循不同的原则,服务于不同的目的。因此会计制度与税法在某些事项上存在许多差异,需要我们予以关注。 在市场经济中征税对象主要是商品流转额和利润额,即对企业的各项经营行为取得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所得进行征税,主要有以增值税、营业税为代表的流转税和以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为代表的所得税两大类。本文主要对流转税方面的差别试加论述。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刘奇超  施正文  曹明星  苏铁  
关税征管程序制度是关税法的核心立法内容。201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全国海关要通过建设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①实现"一次申报、分布处置"与企业"自报自缴"。如何有效回应当前我国关税征管改革的实践需要,积极借鉴各围关税征管改革和立法经验,实现关税程序制度的创新与拓展,更好地发挥现代关税征管制度在监督征税权、保障纳税人权利、提升征管效率方面的重要功能,成为本次关税立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衍电  
构造现代企业制度的税收政策取向黄衍电现代企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由一组制度群构成的,只依靠企业改革的单项突进,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起来,它必须与宏观经济体制中相关的体制配套改革,才能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尹磊  
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切入点,对环境税课征的现实背景、理论依据、作用机理、政策效应进行了剖析,并结合国外环境税制度的实践经验和我国的具体情况,探讨了我国环境税制度构建的基本原则、税制模式、政策设计、征管权限以及环境税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李金荣  
税收与会计是经济领域中既紧密相关又存在区别的两大分支,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会计与税收本质之间存在的紧密联系,决定两者在经济的发展中不能完全分割独立,而会计制度和税法之间差异的扩大会增加会计核算成本并使税收征管的难度加大。因此,协调税法与会计制度的关系对于经济发展、国家征税以及企业利益都尤为重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伍劲松  
税法必须经由解释,始能适用。我国的税法行政解释一向秉承"谁制定,谁解释"的权力模式,解释权由高层行政机关垄断行使,解释形式斑驳繁杂,解释程序随意简单,且人大、法院的监督权严重缺位或虚置。而一般税务机关仍然行使着事实上的执法解释权。因此,反思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有利于增强税法行政解释的正当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