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60)
- 2023(5704)
- 2022(4933)
- 2021(4341)
- 2020(3740)
- 2019(8303)
- 2018(8179)
- 2017(16163)
- 2016(8925)
- 2015(9803)
- 2014(9714)
- 2013(9711)
- 2012(8765)
- 2011(7801)
- 2010(7868)
- 2009(7783)
- 2008(7843)
- 2007(7120)
- 2006(6469)
- 2005(6181)
- 学科
- 管理(32753)
- 济(30271)
- 经济(30197)
- 业(27238)
- 企(24365)
- 企业(24365)
- 税(22122)
- 税收(20671)
- 收(20502)
- 财(16798)
- 制(12450)
- 方法(11532)
- 数学(9811)
- 数学方法(9699)
- 务(9262)
- 财务(9235)
- 财务管理(9214)
- 企业财务(8696)
- 体(8503)
- 中国(8371)
- 业经(8051)
- 农(7710)
- 体制(7453)
- 法(6830)
- 财政(6753)
- 银(6472)
- 银行(6465)
- 融(6367)
- 金融(6365)
- 行(6103)
- 机构
- 大学(124452)
- 学院(123296)
- 济(51383)
- 经济(50312)
- 管理(44911)
- 研究(39748)
- 理学(37944)
- 理学院(37555)
- 管理学(37041)
- 管理学院(36788)
- 财(34586)
- 中国(31690)
- 京(25378)
- 财经(25115)
- 经(22538)
- 科学(21867)
- 江(20339)
- 所(19729)
- 财经大学(18436)
- 中心(18071)
- 研究所(16860)
- 经济学(16829)
- 农(16365)
- 北京(15976)
- 州(15319)
- 经济学院(15133)
- 业大(15122)
- 省(14645)
- 院(14441)
- 范(13647)
- 基金
- 项目(77410)
- 科学(61193)
- 研究(58227)
- 基金(57352)
- 家(49223)
- 国家(48858)
- 科学基金(42304)
- 社会(38907)
- 社会科(36980)
- 社会科学(36975)
- 基金项目(29543)
- 省(29175)
- 教育(26350)
- 自然(25508)
- 自然科(24916)
- 自然科学(24911)
- 自然科学基金(24482)
- 划(24328)
- 资助(23491)
- 编号(23297)
- 制(21724)
- 成果(20837)
- 部(17760)
- 重点(17172)
- 国家社会(16975)
- 性(16796)
- 创(16305)
- 课题(16065)
- 教育部(15718)
- 创新(15460)
共检索到199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侯卓
我国税制变迁常设试点环节,就此须从形式上的法定原则和实质上的利益均衡要求出发,详细检视各项试点在决定主体、试点目标和试点过程等方面是否适法。税改试点需要具有合理正当的目标、且能通过比例原则的检验,才具有合理性基础。兼具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税改试点,应确定合理目标、由有权主体循法律程序启动、设计方案时听取利益关系人意见、杜绝严重不合理的情形,并设立试点期限及期限届至时的评价机制。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志伟
非法集资行为的滥觞与蔓延,关键在于国家一味地否定民间融资行为的合法地位,采用禁止、限制、打击等命令控制型法律对民间集资行为进行规制,并坚持以"刑事打击"为倚重。非法集资行为认定存在逻辑缺失,集资行为的"直接性"与"间接性"存在混淆;集资行为的"使用目的 "和"非法占有目的 "难以有效区分。从法律层面确定并保证民间资本合理、有序地参与到金融行业中来;实现由简单粗暴的行政取缔向规范性行政规制转换,形成"疏堵并举"并以"刑事打击"为辅助的监管格局。结合非法集资的证券化发展趋势,确立差异化的非法集资行为认定标准,继而对样式各异、品种繁多非法集资工具或非法集资行为形成有效规制。
关键词:
非法集资 金融垄断 刑事打击 证券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琦
财政赤字货币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发行货币的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作为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其旨在扩张财政调控空间和扩大社会总需求,然而滥用货币发行权则可能引发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在诸多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均有所实践,财政部与中央银行体制关系不畅以及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机制缺位是其内生性风险的生成根源。财政赤字货币化本质上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耦合,应当严格禁止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直接融资模式,同时其间接融资模式仍然存在实施空间。需要遵循风险防控的整体主义观念,构建中央银行法和货币宪法的双重规制路径,明确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特定应用场景和法律约束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卓航 刘田原
水资源是保障人类生存和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中国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水量匮乏。征收水资源税是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推动税收制度绿色化的重要举措,对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水资源税改革试点以来,试点地区的节水效果明显,且筹集财政收入得到增加,但实践中也出现了征税机制不健全、计量数据不精准、税额设定不合理、税款使用不明确等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法》的制定实施,为推进水资源税改革提供了法律依据和重要契机,未来应针对这些现实问题,进一步完善征管机制、规范计量设施、体现差别税率、突出专款专用。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孙其华
我国在多年的立法实践中将"可识别性"确立为个人信息的识别标准,并在个人信息的规制方面借鉴了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条例》,对直接识别个人信息与间接识别个人信息一体适用了较高标准。但我国现行立法并未对间接识别个人信息的内涵及外延作出明确阐释,从而给相关立法的适用带来了较大障碍,其成因在于法院相关认知能力的不足、既有信息处理秩序的限制与我国传统价值观念的制约。今后,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应从间接识别个人信息的内涵与外延两个层面,对间接识别个人信息的识别与规制机制予以完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嘉娜
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看,现阶段我国不当劳务派遣问题集中而且突出。究其缘由,立法规制的宽松和行政监管的缺位,是不当劳务派遣肆意横行的症结所在。本文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这种乱象的发生,应制定出台专门的劳务派遣法以加强立法规制,并构建由劳务派遣市场准入机制、劳动监察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组成的行政监管体系。
关键词:
不当劳务派遣 立法规制 行政监管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陈灿祁 彭媛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的颁布,既是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果的法律确认,也标志着中国农业农村立法进入新的阶段。乡村振兴法律激励体现了促进型立法特性,既是乡村发展改革的需要,又是激励政策法律化的结果。《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及25部省级乡村振兴地方性法规中包含着丰富的具有激励意义的规范。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通过对乡村振兴法律激励样本与实践情况的分析,本文研究发现,乡村振兴立法存在宏观上法律激励供给不足,微观上法律激励对象定位不清晰,激励范围比例失衡,激励措施呈现模糊性、物质性、碎片化等问题,亟待机制革新。鉴于此,本文基于法律激励理论,主张通过强化法律激励制度的有效供给、构建多元主体的统合型协同格局、平衡乡村振兴的激励范围、增强激励措施的有效性等方式,构建完备的激励规则,更好地发挥法律的激励、引导和保障功能,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邹世允 盛丹
就业公平作为社会发展中重要的一部分,是事关社会公平公正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和劳动者的切身利益。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如何保障就业公平愈显重要。现今对劳动者直接就业歧视的情况因立法的完善鲜有发生,但法律对于就业间接歧视的规定几乎是空白。因此,对就业间接歧视进行界定,分析我国目前就业间接歧视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此制度,对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就业间接歧视 劳动者权益 保障 完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远
税银互动的理论预设是通过信息混合披露与信用互换机制达到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提高税法遵从和降低信贷风险的多元目的。经过对1155起基于税银互动的金融借款纠纷案件的实证分析可知:税银互动的理论预设和实践结果存在一定冲突。原因在于税银评级转换机制的利益通约困境、市场信息过载与小微企业的非理性、银行风险承担与社会责任冲突难以彻底化解普惠金融业务的市场风险。应在税银评级转换机制构建中建立基本共识与妥当程序,完善基于数字科技的社会信用共治机制,搭建税银互动的风险分担机制,深化和规范税银互动体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桂英
我国在税收代位权制度上理论研究热,司法实务冷,案件寥寥。这主要源于《税收征管法》规定简单、实施程序繁琐、行使效率低下以及有关机关与人员的不适应等。该制度走出窘境的出路在于:在立法上,对税收代位权制度进行合理定位,彻底解决立法之"粗"、"绕"和"超";税务机关有效行使税收代位权;在司法上,建立科学的税收代位权审理队伍和诉讼程序。
关键词:
税收代位权 税收征管法 实施程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向超 张新民
遵循制度经验、市场需求与制度理性的制度逻辑,市场准入作为门槛式工具应当嵌入土地经营权市场法律制度之中,并为土地经营权市场秩序规范、制度形塑服务。现有政策和地方实践表明,土地经营权市场准入规制呈现出理念维度、主体维度与规则维度的规制困境,需要从自由家父主义的理念更新、主体界定与标准路径的主体规制以及规制工具的优化配置等方面进行应对,以提升土地经营权市场准入规制的法律效果。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秋竹 邓若翰
长租公寓"租金贷"是在我国推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改革进程中形成的一类新兴业务形态,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金融市场的发展。然而,"租金贷"业务在运营中暴露出未充分释明下承租人"被签约"、分期贷款合同违约率高、资金池流动性风险大等问题,对长租公寓市场秩序及租房人权益产生了较大损害。导致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服务商迫切"解压"下内控缺失,网贷机构盲目拓展业务以致审核不足,从业机构在利益驱使下产生道德风险,产业政策支持发展长租公寓而相应的制度规范滞后。对于长租公寓"租金贷"的规制,重点应集中在市场秩序维护和流动性风险控制方面,明确服务商及网贷机构的法定义务,建立对承租人权益予以倾斜性保护的制度安排,严控交易金融化产生的流动性风险,促进形成平稳、有序的市场秩序,构建推动长租公寓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段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共同富裕而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内在构成要素,也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手段与行动方略。乡村文化通过发挥凝聚价值共识、构筑精神家园和消弭成员矛盾的“软治理”功能,为其赋能乡村振兴提供了实践空间。快速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双重冲击使乡村文化振兴面临着主体流失、发展空间受阻、传承危机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错位的现实困境。为更好地推动乡村文化振兴,需要多措并举夯实乡村文化振兴的主体根基、强化保护乡村传统公共文化空间、推动农民思想道德建设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优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良好的乡村文化生态,以乡村文化振兴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