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4)
- 2023(6609)
- 2022(5527)
- 2021(5096)
- 2020(4233)
- 2019(9270)
- 2018(9095)
- 2017(17674)
- 2016(9574)
- 2015(10416)
- 2014(9739)
- 2013(9693)
- 2012(8468)
- 2011(7117)
- 2010(7115)
- 2009(6907)
- 2008(6814)
- 2007(5732)
- 2006(5022)
- 2005(4341)
- 学科
- 济(32636)
- 经济(32605)
- 管理(30241)
- 财(28702)
- 业(27544)
- 税(22154)
- 企(21966)
- 企业(21966)
- 税收(20715)
- 收(20544)
- 财政(15056)
- 方法(13599)
- 政(12375)
- 务(12269)
- 财务(12258)
- 数学(12231)
- 财务管理(12211)
- 数学方法(12136)
- 企业财务(11565)
- 农(11144)
- 中国(10617)
- 地方(9018)
- 制(8007)
- 农业(7666)
- 收入(7039)
- 业经(6859)
- 贸(6296)
- 贸易(6292)
- 出(6252)
- 易(6130)
- 机构
- 学院(116269)
- 大学(112514)
- 济(48906)
- 经济(48055)
- 管理(41800)
- 财(39343)
- 理学(36001)
- 研究(35863)
- 理学院(35688)
- 管理学(35124)
- 管理学院(34931)
- 中国(28410)
- 财经(25270)
- 经(22775)
- 京(21647)
- 科学(20371)
- 财经大学(18301)
- 江(18140)
- 所(17657)
- 经济学(16271)
- 中心(16174)
- 研究所(15040)
- 经济学院(14887)
- 农(14597)
- 州(13884)
- 省(13850)
- 财政(13828)
- 业大(13390)
- 北京(13273)
- 院(12780)
- 基金
- 项目(73547)
- 科学(57687)
- 研究(56494)
- 基金(53305)
- 家(45430)
- 国家(45068)
- 科学基金(39089)
- 社会(37196)
- 社会科(35389)
- 社会科学(35383)
- 省(28896)
- 基金项目(27574)
- 教育(25354)
- 编号(24115)
- 划(23246)
- 自然(22939)
- 自然科(22447)
- 自然科学(22442)
- 自然科学基金(22014)
- 资助(21635)
- 成果(20292)
- 性(16438)
- 重点(16324)
- 国家社会(16056)
- 项目编号(15878)
- 部(15847)
- 发(15711)
- 课题(15636)
- 创(15576)
- 制(15061)
共检索到1850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冯晨 杨健鹏 张静堃 邓敏
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本文利用独特的政府税收预算及企业集团数据,考察了地方税收预算增长压力对企业间税负公平的影响。研究发现,预算压力的空间失衡会导致企业集团利用内部网络策略性利润转移,从而与无法释放压力的独立企业相比,存在税负不公平的问题。然而,随着新《预算法》(1)出台对地方政府预算目标的制定实施约束,这种转移动机受到了明显抑制,有效降低了企业间的税负不平等倾向。在宏观层面还发现,在利润转移条件下,预算目标设定与地方财政收入存在“拉弗曲线”现象,这意味着对于税收预算制定的效率损失问题应格外谨慎。本文研究对于加强地方税收预算管理、营造企业公平税负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
税收预算 增长目标 利润转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勇 滕越 邹薇
本文在内生化劳动供给决策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消费者初始资本和内在能力双重异质性,构建了关于税收、经济增长和收入不平等的总量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发现,税收通过改变总量有效劳动供给和生产性公共支出规模影响经济增长;通过直接机制、能力权重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三种方式改变初始资本和内在能力的实际回报,进而影响收入不平等。基于我国宏观经济数据校准模型的数值模拟表明,我国消费税、劳动收入税和资本收入税的经济增长效应分别为正、负、负;收入不平等效应分别为正、负、负;是否存在促进经济增长并缩小收入不平等的税率区间取决于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其春
企业家(通过金融中介)从家庭借贷来支撑创新。二者在企业家的努力不为外人所见的情形下双方签订信用合同分享创新带来的垄断利润(即蛋糕)。两个有代表性经济人(企业家和家庭)的存在允许人们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里研究收入不平等。本文研究发现,企业家分配份额的增加一开始会提升增长速度,但是过了一定值后会拉低增长速度;而该份额的增加一直拉大企业家和工人间的收入差距。所以降低企业家获得的蛋糕的份额的分配改革可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企业家来自创新的收入的税率将降低他们的努力程度,从而降低增长速度,但是该税率的提高有助于降低收入不平等程度。存款收入的税率提高尽管不会改变企业家的努力程度,但是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而且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洪曙 李捷
近年来,企业税负不平等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同一地区不同企业承担着差异化的税收负担,增加了企业的税负痛苦指数。本文利用2008-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了财政竞争对企业税负不平等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税收竞争会缩小企业税负不平等,财政支出竞争会扩大企业税负不平等,作用效果在高融资约束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并且主要作用于企业所得税税负不平等。作用机制表明,财政竞争会改变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这会导致企业间税收征管差异,进而影响企业税负不平等。本文提出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在制定减税降费以及税收优惠政策时,尽量降低税负不平等程度以减轻企业税负痛苦指数;压缩税收努力的弹性决策空间,弘扬依法征税精神;改革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考核机制,规范地方政府间税收竞争和财政支出竞争;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遏制企业逃避税行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蔡诚 杨澄宇
个人储蓄和财产遗赠等行为对于个体财富分布的差距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建立一个多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并引入代际间生产力联系、意外遗产和主动遗产动机等因素。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动遗产动机会增加财富不平等程度并可以更好地拟合中国的实际数据,而只存在意外遗产的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财富分布差异。另一方面,本文重点关注遗产税对财富分布的影响,在基础模型中引入遗产税后发现,财富不平等程度降低,但过重的遗产税负会给高财富人群造成很大的福利损失。因此,本文提供两种方案进行政策模拟实验,包括降低遗产税率和提高遗产税起征点,使调整后的遗产税设置能更适应中国的现实情况并有效降低高财富群体的税负。
关键词:
主动遗产 遗产税 财富不平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于泽 李彬
在经济持续增长目标下,通过识别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的计量关系,我国最优宏观税负应为16.47%。这低于实际宏观税负水平,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减税。根据税收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通过核算行业TFP,促进长期增长条件下的税收结构调整需要重点降低营业税。
关键词:
最优税负 行业TFP 税收结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蒋秋菊
宏观税负可以反映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静态关系,税收弹性则可以反映二者的动态关系,这样,国内生产总值将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联系在一起。本文以我国1978-201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税收总量数据为例,探讨我国经济增长、宏观税负与税收弹性的关系,并从税收弹性的角度分析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宏观税负的特点及原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宏观税负 税收弹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洪友 彭小准
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微观数据,对2019年度提高个税起征点以及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减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以及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以后的相关财产税进行测算,比较了税前税后的基尼系数、K指数、MT指数等。结果表明: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主要来自个人所得税,贡献度高达91.78%;新的个人所得税政策减税效应明显,但再分配效应由原政策下的11.63%下降至新政策后的6.5%,纵向公平效应由0.04下降至0.02;财产税的再分配效应仅有微弱的0.3%,而叠加执行2019年税收优惠政策后,财产税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由原来的0.35%下降至0.02%。因此,仍需进一步扩大税基,提高税负集中率,从而达到在实际减税的同时不减弱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田超
中国的财政分权所带来的财权调整使得各省区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发生一系列变化。本文基于中国27个省区2000-2012年的数据样本,通过构建空间面板模型研究了财政分权背景下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对于首位城市规模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政府的转移支付政策对于抑制首位城市规模增加,平衡区域发展缺乏效率;对于中央政府财政依赖度越高的省区,其首位城市规模规模越大;省级政府对于外围城市偏向性的转移支付政策无法有效阻止首位城市的扩张。另外,首位城市能够借助相对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扩大规模范围。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建议。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税收优惠 首位城市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刘倩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奋斗目标,降低财富不平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在数字化进程中,作为数字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形式,数字鸿沟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值得重点关注。文章基于2013、2015、2017和2019年CHFS数据构建家庭数字鸿沟指数并探讨数字鸿沟与财富不平等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1)数字鸿沟显著加剧了财富不平等;(2)在机制方面,数字鸿沟通过降低家庭金融信息获取度、信贷可得性和社会资本加剧财富不平等;(3)在异质性方面,数字鸿沟更易对高流动性约束、扩张型、家庭房产价值较低和金融市场参与程度较弱的家庭造成负面影响。基于以上结论,建议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体系,注重金融信息获取度、信贷可得性和社会资本对财富不平等的影响,大力促进社交和公共学习平台发展,普及家庭金融素养教育并加快提升家庭通信的数字化水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洪东
财富差异体现了不同的合同机会:富人更可能获得激励以支持更有效率的结果,而穷人没有机会获得有利条件,可能还被附加不利条款。结果,穷人被排除在从事高回报项目之外,或者被限制在承接小于最优规模的项目,或者从事次优激励结构的合同安排。
关键词:
财富不平等 激励 信贷约束 委托-代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演进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系统中财富不平等形成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零区域(zero range process,ZRP)作用下的财富网络演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财富发生凝聚时财富转移速率的临界值,该结论与微观模拟结果是一致的。其次,财富转移速率指数与个体社会关系强度指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关系强度越大则财富转移速率越快,从而社会财富就越容易发生凝聚。最后,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零区域作用 微观模拟 财富转移 财富凝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路兰 高齐圣 刘瑞超
财富和收入不平等的演进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理解社会经济系统中财富不平等形成机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了零区域(zero range process,ZRP)作用下的财富网络演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财富发生凝聚时财富转移速率的临界值,该结论与微观模拟结果是一致的。其次,财富转移速率指数与个体社会关系强度指数具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关系强度越大则财富转移速率越快,从而社会财富就越容易发生凝聚。最后,结合相关结论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零区域作用 微观模拟 财富转移 财富凝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