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32)
- 2023(2338)
- 2022(2111)
- 2021(1961)
- 2020(1670)
- 2019(3678)
- 2018(3657)
- 2017(7745)
- 2016(4093)
- 2015(4565)
- 2014(4440)
- 2013(4602)
- 2012(4154)
- 2011(3605)
- 2010(3514)
- 2009(3410)
- 2008(3491)
- 2007(3279)
- 2006(3202)
- 2005(2733)
- 学科
- 税(21536)
- 税收(20111)
- 收(19947)
- 济(13381)
- 经济(13205)
- 管理(10618)
- 业(9877)
- 企(9011)
- 企业(9011)
- 财(8730)
- 方法(5779)
- 农(5479)
- 和(5363)
- 中国(4930)
- 财政(4687)
- 业经(4478)
- 社会(4408)
- 理论(4244)
- 政(4078)
- 收入(3819)
- 务(3497)
- 财务(3460)
- 财务管理(3456)
- 企业财务(3275)
- 数学(3089)
- 数学方法(3057)
- 制(3047)
- 企业经济(2837)
- 农业(2812)
- 经济理论(2809)
- 机构
- 大学(53149)
- 学院(52855)
- 济(21077)
- 经济(20629)
- 管理(19389)
- 财(18566)
- 研究(16972)
- 理学(16595)
- 理学院(16397)
- 管理学(16135)
- 管理学院(16029)
- 财经(12763)
- 中国(12678)
- 经(11426)
- 税(11126)
- 京(10574)
- 科学(9303)
- 财经大学(9253)
- 务(9069)
- 江(8706)
- 税务(8540)
- 所(8339)
- 中心(7262)
- 局(7170)
- 省(7031)
- 北京(6921)
- 研究所(6893)
- 经济学(6815)
- 范(6534)
- 家(6531)
共检索到895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李心愉 段志明
本文研究了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对我国养老产业和社会福利的影响。文章采用理论建模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综合考虑了金融风险和背景风险,搭建了以社会福利作为目标的研究框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递延政策将直接提高DC型养老基金的缴费率,并间接地提高养老基金的规模,但对基金的投资策略不具有显著影响。特别地,单纯对养老保险实施税收递延政策对社会福利的提升有限,最终难以对代表性个体形成有效的激励,从而失去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本文提出,将税收递延政策与其他税收优惠政策相结合,例如,EET(延税型账户)与TEE(免税型账户)的结合,能够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
关键词:
税收递延 养老基金 社会福利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黄万鹏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部分地区试点实施,是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改革和完善养老保障体制、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的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进入新阶段。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在我国仍是一个全新的探索,在涉税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的设计、产品吸引力、覆盖范围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下一步,应抓紧总结评估政策试点效果,完善个人养老保障制度顶层设计,进一步优化涉税政策,增加养老产品有效供给,推动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长期健康发展,助力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建设。
[期刊] 改革
[作者]
余显财 徐晔
税收递延型(简称税延型)个人养老储蓄是上海国际金融建设的重要金融创新产品之一,也是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必然方向。国外税延型养老储蓄的具体设计及其变迁,为我国的相关制度设计提供参考。对税延型养老储蓄的经济影响,包括对常规储蓄、消费、投资以及纳税人的行为反应等的相关研究作回顾,为评估我国相关变量的变化提供研究方向。在总结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税延型养老储蓄账户的类型及其管理方式提出简要规划。
关键词:
税收递延 养老储蓄 常规储蓄 纳税人行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翌秋 李航
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个人税收优惠的政策支持,实施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有利于繁荣商业养老保险市场,健全和完善现代养老服务保障体系,也有助于家庭和社会在老龄化背景下提高居民的养老保障层次和保障水平。本文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国十条"中对当前我国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总体要求,阐述我国当前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的必要性,深入剖析美国、加拿大、德国三个典型国家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方案设计,并比较其共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我国开展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的可行模式,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递延 养老保险 国际比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借鉴了发达国家养老保险的理论和实践,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理论上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
个人储蓄养老保险 税收递延 税收优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晓晟
作为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主要实现模式之一,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在国际上许多国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本文结合我国的实际,通过建立模型和算例,对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税收优惠的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论证了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是我国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个人储蓄 养老保险 税收递延 税收优惠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莹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因其国际实施的普遍性、对个人投保的激励性和对保险企业的盈利刺激性,成为解决我国个人养老问题的当下选择。养老金计划的发展离不开完备有效的监管。政府在出台相关政策法规时,尽量能做到各类政策并驾齐驱,多管齐下。其中,规范和完善资本市场是发展个人养老金计划的重中之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泽华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社会,建立市场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刻不容缓。本文在分析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解读了当前的企业年金个税递延政策,并对商业养老保险的个税递延政策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养老保障体系 个税递延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祥佑 许莉
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的投保人既可以享受即期低税率的优惠,又可以获得跨期税率差异的收益,改善自身的福利水平。允许保费税前列支,相当于国家对投保人的一部分应税收入放弃了征税权,将降低即期税收收入,恶化当期政府的福利水平。由第三支柱承担一部分工资替代率比完全由第一支柱承担更有效率,有助于改善全社会的福利水平。国家实施个税递延是用即期较小的税收收入减少,换取未来较大的养老支出。在递延绩效无法折现的条件下,国家应通过立法促使政府启动个税递延型养老保险。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五堂 陈江进 陈农章
文章讨论了对不同地区政府采取同一消费税率与不同消费税率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得出结论:政府应该考虑到地区差异,对不同地区采用不同的消费税率,这有利于社会福利的提高,并用具体的例子加以证明。
关键词:
消费税率 社会福利 地区 政府 改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崔军 刘伟华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形势下,健全多支柱养老服务保障体系,发展壮大"第三支柱"商业养老保险,成为应对老龄化危机的当务之急。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主流趋势。2018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本文通过构建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税收优惠政策模型并对投保人养老金替代率、政府税式支出等进行测量,分析个税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推行后对投保人收益及政府税收的影响,并提出加大优惠力度、加快税制衔接、加强法律保障、加速试点推进等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石晨曦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产生的经济效应,将影响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及个人参保决策行为。建立一般均衡的世代交叠模型,从资本产出、要素价格、个人福利三个角度分析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资本劳动比、产出劳动比、工资水平、两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的提高,同时有利于降低利率水平,但对个人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存在群体差异。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对已经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年金人员的效用水平改善程度大于对仅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人员效用水平的改善程度。若个人缩减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用于购买商业养老保险,虽可提高其工作期消费,却降低了退休期消费和一生效用水平,并非理性的决策行为。
关键词:
个人税收递延 商业养老保险 经济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但对居民退休期消费的正向影响较小;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会大幅降低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最优个人缴费率并小幅提高最优企业缴费率,发行政府债券对缴费率的影响正好相反。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有关部门需要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试点和推广做好财政政策及配套政策的研究和储备,确保预期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考虑对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组合进行调整,实现社会福利的帕累托改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谢永 高彦 廖朴
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对促进养老保险发展、提高国民养老保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实施商业养老保险个人税收递延政策后,政府为应对税收收入下降,可采用降低财政支出、发行政府债券、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三种不同的财政政策措施。运用宏观经济均衡的OLG模型,研究上述三种不同财政政策措施对经济均衡及个人、企业最优缴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财政政策措施都能提高居民退休期消费和居民效用;发行政府债券能够较大幅度提高居民的退休期消费,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减少财政支出和提高个人所得税税率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