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56)
2023(6550)
2022(5542)
2021(4957)
2020(4150)
2019(8969)
2018(8607)
2017(17235)
2016(9183)
2015(9822)
2014(9564)
2013(9391)
2012(8127)
2011(7192)
2010(6843)
2009(6318)
2008(5996)
2007(5184)
2006(4628)
2005(4000)
作者
(26715)
(22344)
(22113)
(21246)
(13897)
(10932)
(9938)
(8657)
(8452)
(7918)
(7679)
(7362)
(7114)
(7042)
(7033)
(6952)
(6847)
(6747)
(6417)
(6164)
(5670)
(5384)
(5354)
(5182)
(5158)
(4983)
(4874)
(4812)
(4483)
(4447)
学科
(33234)
经济(33185)
(26175)
管理(25630)
(21792)
税收(20356)
(20191)
(19259)
企业(19259)
方法(15629)
(14722)
数学(14414)
数学方法(14354)
(11491)
中国(9526)
农业(8180)
收入(8092)
(8063)
贸易(8060)
(7832)
业经(7256)
(6682)
财务(6681)
财务管理(6676)
企业财务(6367)
(6263)
地方(6214)
环境(5906)
财政(5798)
(5784)
机构
学院(125469)
大学(124246)
(53587)
经济(52767)
管理(48102)
理学(42926)
理学院(42478)
管理学(41872)
管理学院(41669)
研究(41052)
中国(30699)
(29874)
(27317)
科学(26653)
(24192)
财经(22879)
业大(22544)
农业(21708)
(21282)
(20898)
研究所(19357)
中心(18216)
(18015)
经济学(17108)
财经大学(16961)
经济学院(15785)
(15338)
农业大学(14988)
北京(14691)
(14387)
基金
项目(90369)
科学(70880)
基金(68322)
(62242)
国家(61729)
研究(59231)
科学基金(52432)
社会(41191)
社会科(39256)
社会科学(39245)
基金项目(37093)
自然(35101)
(34426)
自然科(34343)
自然科学(34329)
自然科学基金(33747)
(29320)
资助(26643)
教育(25285)
编号(21995)
重点(19798)
(19468)
(19104)
(18737)
国家社会(18296)
科研(18008)
计划(17997)
创新(17989)
(16448)
教育部(16395)
期刊
(54303)
经济(54303)
研究(38290)
学报(25479)
(23852)
(21145)
科学(20542)
中国(18701)
大学(18034)
学学(17754)
农业(15692)
(15250)
(14612)
管理(14260)
税务(13516)
经济研究(10729)
财经(9991)
业经(9538)
(9172)
金融(9172)
(8390)
(8097)
商业(7359)
问题(7271)
业大(6963)
(6773)
技术(6478)
农业大学(6136)
国际(5877)
科技(5768)
共检索到176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税收负担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居民收入,税收负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并不意味着降低总体税负;加强税制对分配调节的力度更为重要,同时,税收收入的使用应与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郑旭东  
将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两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来看,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均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短期内,城镇居民消费与同期的财政民生投入呈现正相关,但与同期的税收负担没有表现出显著关系。这表明,我国以税负攀升为背景的民生取向的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相容性。从促进居民消费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增加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确保税收能够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努力促使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相协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为  钟意  
文章利用我国1994~2010年间的数据,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各类支出对税收的敏感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预测随着居民税后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和交通通讯方面将有更旺盛的需求;同时如果企业因为减税而下调价格刺激需求,则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居住等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在中国目前的政府性基金中,很多项目具有间接税的性质,这些基金同间接税一样,可以通过价格将负担转嫁给居民。将具有"准间接税"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剥离出来,并与间接税进行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理顺了"准间接税"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路径。通过构建ELES模型并利用弹性分析发现,"准间接税"部分政府性基金不同程度出现向城镇居民转移的情况。更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出城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负担的具体基金数额。"准间接税"部分政府性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消费决策,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为此,政府要逐步规范、清理一部分不合理的基金项目,以释放消费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双华  
本文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分布变化及基尼系数变化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变化的情况。其次,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2010年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情况。两方面的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只有微弱的累进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太小。研究认为,有针对性的调整部分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景华  谢远涛  
文章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梳理税收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维收入流动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联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税收负担是影响城镇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作用程度受到各地区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地区平均家庭就业人口少于2人时,减税政策能够增加地区绝对收入的流动性,但降低了地区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这一结果与家庭就业人口为2人及以上的地区相反。(2)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比重高的地区,其绝对收入的流动性和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均低于其他省份。(3)历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提高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此外,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收入来源结构、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也呈现出阶段性和异质性。这意味着税收制度设置应凸显家庭及地区的特征因素,注重横向和纵向公平课税原则,促进居民收入区域间的流动,降低收入固化程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动态均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景华  谢远涛  
文章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梳理税收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维收入流动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联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税收负担是影响城镇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作用程度受到各地区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地区平均家庭就业人口少于2人时,减税政策能够增加地区绝对收入的流动性,但降低了地区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这一结果与家庭就业人口为2人及以上的地区相反。(2)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比重高的地区,其绝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杨志安  龚辉  
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一次把拉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放到了首要位置,并强调未来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文章从实际负税人的角度,利用我国2000—2012年的统计数据,讨论了个人税负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再一次证明,与收入增长相比,个人税收负担对居民消费存在有限的促进作用。未来可通过税制的结构性调整,适当增加间接税的比重,达到税收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同步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伦俊  刘新利  
消费需求不旺是导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中央提出要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内需,促使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税收作为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在扩大内需尤其是引导居民消费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对1978 年以来我国工商税收和居民消费等指标资料进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温桂荣  黄纪强  崔若男  潘彬  
基于200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以城乡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宏观税负、间接税负及直接税负对城乡不同收入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挤出效应,但对高收入群体不显著;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的双重门槛效应;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只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宏观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产生了非线性效应,但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都只存在单一门槛挤出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红伟  吉媛  
本文采用中国1999-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估计我国城镇居民医疗消费对其整体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医疗消费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会使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下降0.679个百分点。此外,政府财政资金对医疗卫生的投入的占比增加1个单位会对城镇居民消费在GDP中的贡献率产生刺激作用,使其提高1.296个百分点。最后本文从加大对医疗卫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和加强对医疗消费的调研和研究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雪峰  
消费金融是指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其能够满足消费者在各项消费上的需求。由于国家一系列政策红利的驱动以及消费者需求的持续优化升级,目前我国消费金融正处在关键发展时期。进一步壮大消费金融规模,对于拉动消费、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选取2005-2019年31个省市区的城镇居民消费数据作为分析样本,通过构建回归模型以研究消费金融功能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演变的影响,旨在为进一步发挥消费金融功能,进而为促进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提供依据。结果显示:消费金融功能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虽然消费金融功能在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上存在优化提升作用,但这种作用效果仍然有限;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作用效果上消费金融功能存在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本刊承蒙广大作者的踊跃赐稿,为使作者们能更方便地与本刊联系,特作如下说明:一、本刊主要刊登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着重刊登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发展与创新,以及研究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等方面的文章。赐寄本刊的文章无论采用规范分析研究方法还是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均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普亮  贾卫丽  
中国税收持续快速增长与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并存的现实引发了人们对税收负担与居民消费关系的关注。本文的分析表明,税收负担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机理十分复杂,理论上前者并不必然会对后者产生挤出效应。基于1998—2011年省际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税收收入增长不仅没有抑制居民消费增加,反而对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挤入效应。这一似乎违背直觉的结论表明,税收收入快速增长本身无可厚非,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实现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进而推动税收收入与居民消费的协同增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席卫群  
为了扭转居民消费长期低迷状况,国家出台了相应的税收政策,但其产生的效果究竟如何,目前还缺乏微观层面的评价。为此,本文根据发放的调查问卷发现:受访人群边际消费倾向不高,消费欲望不强;而作为价格组成部分的税收,通过影响价格进而影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人们对于节能商品的价格承受能力较强,同时对房产税的征收较为淡定。针对调查结果本文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