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41)
- 2023(19660)
- 2022(16782)
- 2021(15694)
- 2020(13275)
- 2019(30147)
- 2018(29816)
- 2017(58040)
- 2016(31218)
- 2015(34954)
- 2014(34164)
- 2013(33663)
- 2012(30503)
- 2011(27187)
- 2010(27103)
- 2009(25343)
- 2008(25045)
- 2007(22153)
- 2006(19643)
- 2005(17560)
- 学科
- 济(123549)
- 经济(123379)
- 业(110223)
- 管理(106402)
- 企(98159)
- 企业(98159)
- 方法(55606)
- 数学(45292)
- 数学方法(44685)
- 财(42041)
- 农(37437)
- 业经(36226)
- 中国(31768)
- 务(28047)
- 财务(27969)
- 制(27940)
- 财务管理(27926)
- 企业财务(26517)
- 农业(25809)
- 技术(24091)
- 理论(23499)
- 和(22977)
- 地方(22597)
- 学(22538)
- 税(22147)
- 贸(20896)
- 贸易(20879)
- 税收(20672)
- 收(20496)
- 划(20409)
- 机构
- 学院(435559)
- 大学(433324)
- 管理(177399)
- 济(175757)
- 经济(172076)
- 理学(152846)
- 理学院(151279)
- 管理学(148859)
- 管理学院(148031)
- 研究(137164)
- 中国(106486)
- 京(91301)
- 财(88853)
- 科学(82547)
- 财经(69348)
- 农(67096)
- 所(66926)
- 江(65485)
- 中心(63156)
- 经(63025)
- 业大(61804)
- 研究所(60075)
- 北京(57273)
- 范(53811)
- 师范(53354)
- 经济学(52854)
- 州(52274)
- 农业(52174)
- 财经大学(51445)
- 院(49989)
- 基金
- 项目(292596)
- 科学(232199)
- 研究(217561)
- 基金(213907)
- 家(184357)
- 国家(182782)
- 科学基金(159703)
- 社会(138621)
- 社会科(131478)
- 社会科学(131445)
- 省(114119)
- 基金项目(113132)
- 自然(102828)
- 自然科(100448)
- 自然科学(100425)
- 教育(99432)
- 自然科学基金(98663)
- 划(94616)
- 编号(89037)
- 资助(87431)
- 成果(71587)
- 部(64891)
- 重点(64404)
- 创(63818)
- 发(61576)
- 课题(59873)
- 创新(59029)
- 国家社会(57343)
- 制(57338)
- 教育部(56383)
- 期刊
- 济(195447)
- 经济(195447)
- 研究(130940)
- 中国(84069)
- 财(71997)
- 管理(69688)
- 学报(63310)
- 农(61718)
- 科学(59104)
- 大学(49105)
- 学学(46145)
- 教育(46025)
- 农业(42495)
- 技术(39764)
- 融(37867)
- 金融(37867)
- 财经(33972)
- 业经(33574)
- 经济研究(30244)
- 经(29115)
- 问题(25197)
- 业(24131)
- 技术经济(22374)
- 图书(21027)
- 财会(20740)
- 科技(20667)
- 现代(20533)
- 理论(20110)
- 版(19586)
- 商业(19350)
共检索到6470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方苑 朱佳立
本文基于资源约束视角,以2009—2017年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企业税负与创新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税收负担较高的企业创新投入较低,并且这一关系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中才存在,而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的企业以及国有企业中并不显著,由此说明税收负担对创新的挤出效应是资源约束所致。此外,本文还考虑了税收负担与创新投入之间潜在的内生性问题,通过两阶段的最小二乘回归模型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实证结果显示本文研究结论依然成立。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创新 资源约束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郝秀琴 杨伯坚
基于2013—2019年中国上市制造业公司数据,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考察税收负担对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税收负担对企业创新投入产生挤入效应,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税收负担通过强化企业的节税盈余管理行为促进了企业增加创新投入,企业调整成本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税收负担引致的企业增加创新投入行为。研究发现有助于理解税收负担影响制造业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制,为税收政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为调整和完善税收政策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提供了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冬洋 张羽瑶 金岳
在环境分权的背景下研究企业税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对于我国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政策制定以及企业生产、环保与创新行为的选择,均具有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使用我国上市公司样本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结果发现,税收负担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抑制效应,东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对于抑制效应具有缓解作用,中西部地区环境分权水平的提升则不具有缓解效应。通过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和异质性检验,本文在基本结论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符合中国典型特征的事实和结论。
关键词:
税收负担 绿色创新 环境分权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贾洪文 程星
基于2011~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企业创新为切入点,实证研究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税收优惠能够明显增加企业的创新活动,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对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来说均显著;企业受到的外部融资约束会削弱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这种抑制效应在国有企业中更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税收优惠政策的扶持力度与精准度,推进我国企业创新水平继续提升;企业要主动、实时关注国家税收政策,充分利用税收优惠带来的资源优势促进企业创新;同时要注重解决自身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激励作用;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改变自身现状提高与税收优惠政策的适配度,以充分激发企业创新的活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强 刘志安
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税收负担能完善企业创新研发的投入影响机制、税收激励政策,能更加有效发挥税收促进企业创新的作用。以2012—2020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构建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我国不同类别的税收负担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水平影响效果及其产生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流转税负和所得税负都能影响企业创新研发投入,而企业综合税负对于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活动的影响不显著。流转税负和所得税负都对企业创新研发投入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流转税负的影响大于所得税负影响。企业营运资金流转和资金成本在企业税负与创新研发投入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流转税负能够显著减缓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和增加资金成本,从而减少企业创新研发投入。所得税负延缓企业营运资金周转速度能力有限,对资金成本的影响不显著。这为当前优化税收政策促进企业创新投入提供经验支撑。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吉赟 王贞
文章以税务稽查系统的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作为政策实验,利用上市公司2006-2016的年报数据,在双重差分模型下研究了"金税工程三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显著下降。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负担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金税三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创新型企业和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并且与"金税工程三期"试点版相比,"金税工程三期"优化版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税收负担的加重会阻碍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适当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金税工程三期 税收负担 企业创新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车菲 蒋艳 王幸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上市公司样本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税收负担、风险承担与企业创新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得出如下结论:企业整体税收负担、所得税实际税负与风险承担水平负相关,税收负担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体现了税收的替代效应;企业整体税收负担与企业创新效率负相关,整体税收负担对创新效率具有挤出作用,但所得税实际税负对创新效率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具有遮掩效应,这表明可能存在某个或某些中介变量的间接效应抵消了其直接效应;风险承担水平与企业创新效率正相关,提高风险承担水平,能够提升企业创新效率;企业整体税收负担通过影响风险承担水平进而影响创新效率,风险承担水平在企业整体税收负担与创新效率之间具有传导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景明禹 刘璐 王鲁宁
本文从税收负担的不确定性视角切入,以2010-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探究税收负担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效应影响与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税收负担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通过现金持有水平进行传导;进一步研究显示,政府补助可以弱化税收负担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的不利影响,原因是充足的政府补助资金可以挤出现金持有,减少对创新投入的挤占,但向企业发放创新补助的效果并不显著,如果将创新补助限以“专项”也可以发挥调节作用。
关键词:
税收负担 不确定性 企业创新 政府补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1.积极落实减税措施,实现财政支出反哺:当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左右攀升至20%以上的水平。尽管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制度鲜有增税意义的税种与税制调整,但随着税控技术的进步、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努力程度的提升,税收的实际征收率趋于上升,企业面对的有效税率越来越高,对生产经营与研发创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新常态"经济中,减轻税收负担可能是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举措,当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志帆 刘诗源
1.积极落实减税措施,实现财政支出反哺:当前,中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0%左右攀升至20%以上的水平。尽管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财税制度鲜有增税意义的税种与税制调整,但随着税控技术的进步、税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努力程度的提升,税收的实际征收率趋于上升,企业面对的有效税率越来越高,对生产经营与研发创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新常态"经济中,减轻税收负担可能是激励企业研发创新的重要举措,当前
关键词:
研发创新 税收负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石恩祥 林静
一、企业税收负担及企业总体负担的基本判断在我国,企业是税收和政府收入的主要承担者。微观税负和企业负担的轻重决定了税收收入和政府收入的高低,也决定了政府未来的收入水平。企业负担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税收负担,二是税外负担(包括各种税外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骏
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检验宏观税收负担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传导机制,提出两项竞争性研究假说,即监督动机假说和防御动机假说。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税收负担越重,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高税收负担地区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强,且这一关系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更显著,经验证据支持防御动机假设。研究结论表明,税收负担过重会推动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但目的并非旨在加强内部监督,相反可能是为了掩饰其盈余管理行为,以应对税收征管机关的稽查与处罚。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内部控制 盈余管理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艺 李娜 王冬 孙许林
为了检验上海企业的税收负担,选取注册经营地点在上海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截取2010-2016年的财务报表数据,分别就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分属第二、三产业的企业,以及规模不同的企业,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借助STATA软件采用固定效用模型以及最小二乘虚拟变量估计方法,衡量上市公司的流转税税负、综合税负、所得税负等。结果表明:国有企业承担的税负较非国有企业更低;第二产业的企业较第三产业的承担了较低的税负;企业规模越大,总税负越低,而流转税税负、综合税负与所得税税负则越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甄建斌 赵选民 翟丽
本文基于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视角下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投资的平滑效应。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投资活动存在融资约束;(2)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具有平滑创新投资的作用,避免了创新投资波动带来的高额调整成本,保证了创新的可持续性;(3)融资约束越严重平滑作用越凸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甄建斌 赵选民 翟丽
本文基于2010~2015年创业板上市公司微观数据,实证分析融资约束视角下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对创新投资的平滑效应。结果表明:(1)企业创新投资活动存在融资约束;(2)非沉淀性冗余资源具有平滑创新投资的作用,避免了创新投资波动带来的高额调整成本,保证了创新的可持续性;(3)融资约束越严重平滑作用越凸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