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53)
2023(16599)
2022(14489)
2021(13642)
2020(11551)
2019(26637)
2018(26268)
2017(50837)
2016(27584)
2015(31103)
2014(30814)
2013(30366)
2012(27319)
2011(24192)
2010(23892)
2009(22111)
2008(21868)
2007(19068)
2006(16820)
2005(14827)
作者
(76029)
(62974)
(62639)
(59827)
(40151)
(30108)
(28604)
(24705)
(23924)
(22489)
(21441)
(21309)
(19816)
(19782)
(19412)
(19349)
(18910)
(18830)
(18013)
(17859)
(15413)
(15299)
(15152)
(14450)
(14005)
(13986)
(13947)
(13921)
(12622)
(12278)
学科
(101657)
经济(101509)
管理(92605)
(83125)
(72439)
企业(72439)
方法(48663)
数学(41694)
数学方法(41130)
(36682)
(27278)
中国(25634)
业经(24314)
(24153)
(23544)
财务(23456)
财务管理(23406)
企业财务(22208)
(21958)
(20509)
税收(20504)
(20321)
地方(18497)
理论(18307)
农业(17993)
(17630)
(17508)
贸易(17494)
(17274)
银行(17236)
机构
大学(377883)
学院(376177)
管理(154370)
(147596)
经济(144250)
理学(132605)
理学院(131200)
管理学(129004)
管理学院(128266)
研究(117256)
中国(90984)
(79435)
(77849)
科学(71220)
财经(60005)
(56901)
(56014)
中心(55052)
(54937)
(54471)
业大(53750)
研究所(51138)
北京(49750)
(47067)
师范(46622)
(44945)
财经大学(44829)
经济学(44428)
(42981)
农业(42645)
基金
项目(256953)
科学(202918)
研究(190055)
基金(187655)
(162161)
国家(160847)
科学基金(139864)
社会(119817)
社会科(113616)
社会科学(113585)
基金项目(99807)
(99593)
自然(90967)
自然科(88871)
自然科学(88852)
教育(87613)
自然科学基金(87232)
(83553)
编号(78157)
资助(76870)
成果(63345)
(57164)
重点(56790)
(53780)
(53009)
课题(52585)
(50487)
创新(50229)
教育部(49751)
国家社会(49263)
期刊
(160677)
经济(160677)
研究(113339)
中国(72045)
(63890)
管理(59148)
学报(56368)
科学(51586)
(49029)
大学(43844)
学学(41195)
教育(40087)
农业(33472)
技术(33424)
(32807)
金融(32807)
财经(29049)
业经(25931)
(24703)
经济研究(24693)
问题(20385)
财会(18864)
图书(18623)
(18565)
理论(18512)
(18309)
技术经济(17551)
(17466)
科技(17212)
会计(17192)
共检索到555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骏  
从内部控制的视角,检验宏观税收负担影响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传导机制,提出两项竞争性研究假说,即监督动机假说和防御动机假说。实证研究发现,企业所处地区税收负担越重,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高税收负担地区的企业,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则内部控制有效性越强,且这一关系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更显著,经验证据支持防御动机假设。研究结论表明,税收负担过重会推动企业强化内部控制建设,但目的并非旨在加强内部监督,相反可能是为了掩饰其盈余管理行为,以应对税收征管机关的稽查与处罚。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谭青  
本文以2010-2011年度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讨内部控制、会计-税收差异与盈余持续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能够影响盈余持续性,具有大额暂时性会税差异的公司,其盈余持续性较弱;相比内部控制质量,大额暂时性会税差异对税前盈余具有增量解释力。这表明会税差异是资本市场投资决策的有用性指标,它相比于企业内部控制而言具有更多的信息含量,更能反映企业盈余质量水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谭青  李薇  
在我国会计准则与所得税税法适度分离的模式下,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之间的差异日益增大,给企业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操控盈余的空间。文章以会计-税收差异为视角分析判断其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中的作用,结论表明会计-税收差异指标能有效地识别企业盈余管理水平,会计-税收差异比操纵性应计利润在识别企业盈余管理的行为时更加准确和有效,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的适当分离,赋予会计-税收差异指标更多的信息含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高厚山  梅建军  
本文基于盈余管理异质性视角,研究内部控制如何抑制盈余管理,即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在机会主义动机驱动下,管理层会进行显著性更高的正向盈余管理,以调高报告盈余;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显著降低机会主义动机与盈余管理的相关性,即内部控制抑制盈余管理的途径是抑制管理层机会主义动机下的盈余管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岳上植  邹鹤瑶  
盈余管理普遍存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内部控制对企业盈余管理行为起到监督和制约作用,而关联交易作为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选择,也会受到内部控制的影响。文章以2012—2017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弥补关联交易、内部控制以及盈余管理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空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显著抑制了关联交易下管理层的应计盈余管理行为;内部控制并没有对关联交易下的真实盈余管理起到抑制作用。由此,提出相关建议:一是提高审计人员职业素养;二是转变相关部门管理思路;三是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四是提高管理层的社会责任感。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谢丹  何云  高会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2011~2013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内部控制、盈余管理与投资效率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会降低投资效率,导致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自愿披露内部审计报告且获得合理保证的公司的投资效率高于没有披露内部审计报告的公司,即运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抑制非效率投资;进一步研究发现,盈余管理会减弱内部控制对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德明  胡婷  
利用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年至2008年相关数据,本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提高,审计师对盈余管理发表非标准审计意见的概率显著下降。这说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效应,内控质量的提高往往伴随着审计监督功能的弱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降低),内部控制与独立的外部审计之间的替代效应会有所弱化(强化)。市场竞争激烈、事务所(审计师)风险意识有所提高、缺乏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的市场环境,可以解释以上发现。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郝颖  
企业股权结构的治理效应在资本市场中较为常见,但学术界关于股权结构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仍然存在“隧道效应”和“利益趋同”的意见分歧。文章以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公司股权结构在治理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对管理层应计盈余操纵行为起到了积极的抑制作用,但却无助于抑制真实盈余管理行为,股权集中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内部控制质量效用的发挥。(2)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加强了机构投资者持股的抑制效应,说明内部控制可以弥补机构投资者持股自身存在的缺陷;在高质量的内部控制下,股权集中度表现出“利益趋同”效应,抑制了盈余管理行为。(3)具体途径探寻发现,外部监督力度更强和信息透明度更高是股权结构抑制盈余管理行为的主要渠道。(4)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股权结构治理效应的发挥受内部控制影响更大。研究为改善公司治理、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借鉴,也为理解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提供了来自股权结构视角的新证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仰巍巍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同时受内部控制和盈余管理的双重影响,二者力量的角逐有其内在原因。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中的主要矛盾是市场监管机构(证监会及所属证券交易所)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管理当局控制下)的矛盾,次要矛盾是上市公司内部委托人(股东)和代理人(管理当局)之间的矛盾。在市场主要矛盾下,内部控制已被弱化,对故意性的盈余管理无效;市场次要矛盾下,由于委托人对内部控制的强化,对盈余管理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应区分主次矛盾,加大市场监管力度,通过扶持内部控制,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提升财务报告的质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泽将  
以中国资本市场2004~2008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对于不同方向的盈余管理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当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对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当上市公司进行负向盈余管理时,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显著负相关。在进一步的追加测试中发现,在正向盈余管理组中,无论何种性质的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相关性;在负向盈余管理组中,非国有上市公司表现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无显著关系,而在国有企业中,税收负担显著提高了负向盈余管理程度。本文的研究为税收负担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增量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勇  陈若旸  朱卫东  
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防范各类错误和舞弊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我国自2012年起要求国内主板上市公司强制实施内部控制审计,这必将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提升及盈余管理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为了深入探究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对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效应,文章以2012-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PSM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显著正相关,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更大,财务报告质量较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俞红  顾培慧  杜乐  陶宝山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数据分析了创业板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管理程度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内部控制越完善,盈余管理程度越低,会计信息质量越高;内部控制五要素中,内部环境与风险评估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显著为负,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显著。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申嫦娥  田悦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明昌  
文章旨在探讨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公积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与盈余公积呈显著正相关。该结果表明:较高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管理其现金流,从而提高盈余公积水平。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其他可能影响盈余公积的因素,如公司规模、行业类型等。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盈余公积的影响存在差异。最后,文章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帮助公司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质量和盈余公积水平。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刘行健  刘昭  
从内部控制的视角,研究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内部监管机制,探讨其对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间的关系有何影响,即存在内控缺陷和不存在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一致。以2009至2012年的4300个观测值作为全样本,研究公允价值运用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并根据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进一步将1208个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和3092个不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观测值组成非配对样本,研究内部控制水平对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间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普遍采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且内部控制缺陷对公允价值和盈余管理的关系产生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为,存在内控缺陷的上市公司只有营业外收入与盈余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