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82)
- 2023(3613)
- 2022(3119)
- 2021(2953)
- 2020(2529)
- 2019(5544)
- 2018(5301)
- 2017(10909)
- 2016(5827)
- 2015(6542)
- 2014(6651)
- 2013(6818)
- 2012(5918)
- 2011(4899)
- 2010(4823)
- 2009(4552)
- 2008(4627)
- 2007(4084)
- 2006(3631)
- 2005(3308)
- 学科
- 财(26477)
- 管理(21711)
- 税(21686)
- 税收(20256)
- 收(20087)
- 业(19936)
- 济(18945)
- 经济(18910)
- 企(15795)
- 企业(15795)
- 财政(14572)
- 政(12116)
- 务(10123)
- 财务(10123)
- 财务管理(10085)
- 企业财务(9642)
- 方法(8423)
- 中国(7831)
- 数学(7775)
- 收入(7767)
- 数学方法(7761)
- 农(7562)
- 制(6113)
- 地方(5641)
- 出(5142)
- 农业(5007)
- 制度(4760)
- 度(4760)
- 人民(4616)
- 体(4087)
- 机构
- 学院(73496)
- 大学(71084)
- 济(32569)
- 财(32007)
- 经济(31988)
- 管理(27444)
- 理学(23605)
- 理学院(23431)
- 管理学(23236)
- 管理学院(23112)
- 研究(21484)
- 财经(19678)
- 中国(18545)
- 经(17674)
- 财经大学(14105)
- 京(13620)
- 财政(12426)
- 税(12204)
- 江(12018)
- 科学(11581)
- 政(11271)
- 所(10905)
- 经济学(10771)
- 务(10770)
- 省(10432)
- 经济学院(9876)
- 中心(9494)
- 税务(9171)
- 州(8806)
- 研究所(8793)
- 基金
- 项目(43787)
- 科学(34290)
- 研究(33296)
- 基金(32677)
- 家(27238)
- 国家(26979)
- 科学基金(23810)
- 社会(22937)
- 社会科(21843)
- 社会科学(21838)
- 基金项目(17247)
- 省(16455)
- 教育(14149)
- 编号(13970)
- 自然(13817)
- 自然科(13523)
- 自然科学(13521)
- 资助(13416)
- 自然科学基金(13236)
- 划(12781)
- 成果(11420)
- 性(10393)
- 国家社会(10029)
- 部(9921)
- 制(9313)
- 项目编号(9179)
- 重点(8980)
- 人文(8934)
- 教育部(8860)
- 创(8793)
共检索到123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普亮 郑旭东
将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置于同一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两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来看,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均对城镇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而短期内,城镇居民消费与同期的财政民生投入呈现正相关,但与同期的税收负担没有表现出显著关系。这表明,我国以税负攀升为背景的民生取向的财税制度和政策安排与扩大城镇居民消费的目标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和相容性。从促进居民消费的角度看,税收负担增加本身无可厚非,关键是要确保税收能够更好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努力促使税收负担和财政民生投入相协调。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城镇居民消费 挤入效应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文
本文利用我国1985~2008年的数据对我国税收负担与城镇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城镇居民收入,税收负担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有限;促进消费的税收政策并不意味着降低总体税负;加强税制对分配调节的力度更为重要,同时,税收收入的使用应与适当的社会保障政策相结合。
关键词:
税收负担 城镇居民消费 城镇居民收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双华
本文利用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首先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分布变化及基尼系数变化的情况,不同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变化的情况。其次,测算了城镇不同收入阶层2010年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情况。两方面的测算结果显示,城镇居民财产性收入差距不断扩大,高收入阶层财产性收入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不断增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负担只有微弱的累进性,财产性收入的税收对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太小。研究认为,有针对性的调整部分财产性收入的税收政策,对调整收入分配差距的目标有帮助。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收入差距 税收负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乐为 钟意
文章利用我国1994~2010年间的数据,采用修正的AIDS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各类支出对税收的敏感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如果政府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可以预测随着居民税后收入的增加,城镇居民在衣着、家庭设备和交通通讯方面将有更旺盛的需求;同时如果企业因为减税而下调价格刺激需求,则衣着、医疗保健、交通通讯和居住等方面的需求将进一步扩张。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在中国目前的政府性基金中,很多项目具有间接税的性质,这些基金同间接税一样,可以通过价格将负担转嫁给居民。将具有"准间接税"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剥离出来,并与间接税进行有效对接。在此基础上,理顺了"准间接税"性质的政府性基金影响居民消费的传导路径。通过构建ELES模型并利用弹性分析发现,"准间接税"部分政府性基金不同程度出现向城镇居民转移的情况。更进一步,通过计算得出城镇居民在消费过程中负担的具体基金数额。"准间接税"部分政府性基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居民消费决策,抑制了居民消费水平。为此,政府要逐步规范、清理一部分不合理的基金项目,以释放消费空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婧 汪昊
城乡居民的税收负担直接影响其实际收入状况,关系到共同富裕的进程。本文运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基于所构建的2002—2018年社会核算矩阵(SAM表),测算了我国城乡居民的税收负担,分析了城乡居民税负差距及其形成机制。测算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的税收负担始终高于城镇居民,且城乡居民的税负差距还有扩大趋势;农村居民的间接税负重是导致城乡居民税负差距的主要原因,而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差异则是城乡居民税负差距的助推因素;虽然个人所得税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税负差距,但财政转移性支出具有明显的城镇居民偏向性,致使缩小城乡居民税负差距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效果大打折扣。改革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继续优化税制结构的基础上,适度调整财政转移性支出偏向,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将有助于缩小城乡居民税负差距,改善城乡居民收入不平等状况,助推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景华 谢远涛
文章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梳理税收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维收入流动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联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税收负担是影响城镇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作用程度受到各地区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地区平均家庭就业人口少于2人时,减税政策能够增加地区绝对收入的流动性,但降低了地区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这一结果与家庭就业人口为2人及以上的地区相反。(2)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比重高的地区,其绝对收入的流动性和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均低于其他省份。(3)历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提高绝对收入流动性的正向效应较为显著。此外,劳动力受教育年限、收入来源结构、产业结构及城市化程度等因素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也呈现出阶段性和异质性。这意味着税收制度设置应凸显家庭及地区的特征因素,注重横向和纵向公平课税原则,促进居民收入区域间的流动,降低收入固化程度,实现收入分配的动态均衡。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崔景华 谢远涛
文章基于持久收入假说和盖尔顿收入均值模型,梳理税收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机理,利用动态面板系统GMM和面板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多维收入流动性与税收政策之间的联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税收负担是影响城镇居民绝对和相对收入流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作用程度受到各地区家庭人口结构的影响。地区平均家庭就业人口少于2人时,减税政策能够增加地区绝对收入的流动性,但降低了地区收入位次向上移动的概率,这一结果与家庭就业人口为2人及以上的地区相反。(2)个人所得税费用扣除标准占家庭人均月收入的比重高的地区,其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俊海,黄俊,杜福林
一、引言 从1998年我国陷入通货紧缩以来,如何启动消费,刺激国内需求一直是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而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表现是居民消费和民间投资萎缩。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需求和投资,中央政府连续5年(1998-2002年)实施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聂海峰 刘怡
考察居民的间接税负担对于认识我国的税负转嫁以及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中国住户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投入—产出表技术模拟间接税在不同部门的流转情况,估算了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资源税等间接税在城镇居民不同收入群体的负担情况。本文的研究表明,从年度收入来看,各项税收都是显著累退的。但是从终身收入来看,所有税收呈累退性减弱,营业税负担呈现累进的特征,资源税负担接近比例税率;整体来看,间接税接近比例负担。
关键词:
税收归宿 税收公平 投入产出模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苏万通
今年以来,伴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省市场物价持续升高。同时由于受社会集资、捐赠、人情往来不断加码,受物价上涨影响,居民购建房支出增加等因素影响,使居民家庭用于各种非消费性支出高幅增长,加重了居民生活负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岳树民
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影响,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特点、消费水平与结构,运用财政税收政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政府民生支出,刺激居民消费欲望,从而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增强居民消费意愿,形成持续稳定的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温桂荣 黄纪强 崔若男 潘彬
基于2002—2017年中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方法,以城乡居民收入为门槛变量,实证分析宏观税负、间接税负及直接税负对城乡不同收入居民群体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宏观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挤出效应,但对高收入群体不显著;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存在"非线性"的双重门槛效应;直接税负对城镇居民消费只存在单一门槛效应。宏观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也产生了非线性效应,但直接税负和间接税负对农村居民消费都只存在单一门槛挤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万建军
本文基于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与城镇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发现,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规模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地方财政支出规模的适度扩大有利于促进城镇居民消费;同时,结果表明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具有明显的区域非对称效果,东部、中部和西部城镇居民消费分别受到维持性支出、经济性支出和民生性支出的影响最大,这反映了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制约提升城镇居民消费的异质性瓶颈。因此,在适当提高财政支出规模基础上,不同区域应当因地制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现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需求升级目标相匹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晓妹
房地产税的实施目的在于调节房地产市场,同时对财政收入产生影响。在分析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的基础上,以合肥市为例,基于一定经济环境的假设,研究房产税改革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情况。
关键词:
房产税改革 地方财政 地方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