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50)
- 2023(5505)
- 2022(4718)
- 2021(4449)
- 2020(3781)
- 2019(8607)
- 2018(8323)
- 2017(17251)
- 2016(9399)
- 2015(10307)
- 2014(10209)
- 2013(10196)
- 2012(9208)
- 2011(8143)
- 2010(8211)
- 2009(7711)
- 2008(8088)
- 2007(7492)
- 2006(6687)
- 2005(6215)
- 学科
- 业(39539)
- 企(36660)
- 企业(36660)
- 管理(34949)
- 济(33168)
- 经济(33128)
- 税(21653)
- 财(20944)
- 税收(20216)
- 收(20049)
- 方法(16090)
- 务(14621)
- 财务(14601)
- 财务管理(14581)
- 企业财务(14090)
- 数学(13812)
- 数学方法(13673)
- 制(10897)
- 体(8570)
- 体制(7864)
- 业经(7810)
- 农(7552)
- 中国(7383)
- 策(6537)
- 贸(6237)
- 贸易(6232)
- 易(6108)
- 技术(6030)
- 学(5946)
- 和(5923)
- 机构
- 学院(130593)
- 大学(129462)
- 济(51416)
- 管理(51109)
- 经济(50367)
- 理学(44367)
- 理学院(43919)
- 管理学(43358)
- 管理学院(43088)
- 研究(40194)
- 财(34263)
- 中国(31736)
- 京(25924)
- 财经(25710)
- 科学(23736)
- 经(23286)
- 所(20547)
- 江(19790)
- 财经大学(19216)
- 农(18481)
- 研究所(17981)
- 中心(17393)
- 业大(16580)
- 北京(16370)
- 州(15909)
- 商学(15619)
- 商学院(15507)
- 经济学(15206)
- 农业(14438)
- 院(14327)
- 基金
- 项目(81060)
- 科学(64129)
- 基金(60813)
- 研究(57202)
- 家(53101)
- 国家(52697)
- 科学基金(45760)
- 社会(36814)
- 社会科(35148)
- 社会科学(35138)
- 基金项目(31855)
- 自然(30914)
- 自然科(30276)
- 自然科学(30267)
- 省(30152)
- 自然科学基金(29787)
- 教育(26323)
- 划(26007)
- 资助(25747)
- 编号(22772)
- 成果(19345)
- 部(18374)
- 性(18258)
- 重点(17987)
- 创(17038)
- 教育部(16055)
- 创新(15913)
- 科研(15865)
- 发(15853)
- 人文(15735)
共检索到198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彬 潘爱玲
税收政策作为制度性外生变量,已成为影响公司并购战略与决策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我国差异性税收优惠的新视角,剖析税收诱导与公司并购的关联性及其绩效反应,并考察企业战略异质性的内在影响。研究发现,税收政策在公司并购中的诱导现象确实存在,但其诱导效应却呈显著差异性。实证检验后发现,区域性税收优惠虽能有效催生跨区域并购,但其价值提升效果并不明显;行业性税收优惠虽未能直接提高跨行业并购的交易概率,但其更有助于提升公司业绩;此外,高匹配度的公司战略能够进一步强化税收诱导效应。研究结果从新的角度验证了"税收激励假说",并进一步证实不同税收政策间激励效应差异性的现实存在,由此既可为国家持续改进税收政策有效性提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龙凌
选取2006—2016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2011年为中间点研究税收政策变化前后股权异质性对被投资公司现金分红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实际税负成本大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倾向于少发现金股利,税收政策变化降低民营企业税负成本后,由税负差异造成的两类产权性质对现金分红的影响减小甚至是不显著;股权集中度对公司现金分红行为具有正向影响,税收政策变化后两者关系不变;高管持股比例与公司现金分红具有正向关系;保险机构、社保基金持股比例均与被投资公司的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税改后税负降低使得证券投资基金更倾向于获得现金股利。
关键词:
股权异质性 税收政策 现金分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香菊 杨欢
以2007-2016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从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两个维度,考察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①税收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自主创新具有激励作用,有效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②基于企业所属产业异质性视角发现,税收优惠政策对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创新作用存在显著差异:对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业、节能环保等产业研发投入和专利产出具有激励作用,但对新能源产业的创新投入、生物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专利产出具有抑制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有研究关于税收优惠政策"激励效应"和"抑制效应"的争议,也对完善中国创新税收激励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颖 王亚丽
文章在具有异质性劳动者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引入以边际税率和平均税率为主的税制累进性参数来构建理论模型,并采用模拟方法分析了税收累进性变动对劳动者工资收入调整的实际影响效果。结论显示:在税制安排中,累进系数和免征额的提高对劳动者工资绝对额提升具有正面意义,但存在上限。税收遵从成本的降低能提高税收制度的累进程度。劳动者兼具内生异质性和外生异质性。一般而言,劳动者内生异质性在短期内会缩小工资收入差距,而在长期内具有扩大工资收入差距的作用。外生异质性则具有增强累进性的作用。积极谋求劳动者内生异质性并适当控制外生异质性,优化税制设计和减少遵从成本,是提高劳动者工资收入、优化劳动者工资分配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
累进性 异质性 免征额 工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艳 吕凌燕
本文利用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2012—2019年数据,考察税收激进度和债务异质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进一步探究债务异质性在税收激进度与审计定价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企业税收激进度越高,审计定价越高,即税收激进度与审计定价显著正相关;债务异质性程度越高,审计定价就越低,即债务异质性与审计定价显著负相关;债务异质性显著削弱税收激进度与审计定价间的相关性。这一研究不仅能丰富审计定价影响因素相关研究,而且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税收激进度和债务异质性对审计定价的影响机理。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肖晗
基于税收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选用家庭与企业经济主体为研究对象,检验异质性经济主体在不同家庭消费边际效用差异与企业规模报酬差异条件下对结构税收政策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低边际效用型家庭对结构税收政策无显著影响;高边际效用型家庭由于不对消费税率产生影响,故并不会显著影响结构税收政策;规模报酬不变型与规模报酬递增型企业通过稳态幅度影响结构税收政策,即当规模报酬差异较大时,提高资本收入税率会大幅减少企业总产出,从而扩大社会总消费、总投资、总产出、总税收及通货膨胀的降幅。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素 陈志军
本文以2004~2008年中国隶属于集团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集团和子公司两个层面分别考察了集团战略异质性和成员公司的战略地位与控制方式的关系及其对成员公司绩效的影响,并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集团对成员公司采取完全控制的情况下,集团选择横向和相关多元化战略要比无关多元化战略成员公司绩效好。集团选择完全控制或完全分离的控制方式都不如选择不完全控制带给成员公司的绩效好。随着成员公司战略地位的提升,集团越是采用完全分离或完全控制的方式带给成员公司的影响越负面,绩效越差。
关键词:
战略异质性 战略地位 控制方式 公司绩效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维萍
在公司并购动因的理论探讨中,“税收协同效应”一直是备受关注的因素,经济学家们对并购的税收协同效应进行了大量的探讨与辩论,形成了丰硕的理论成果。本文探讨了税制中形成并购税收协同效应的因素,以及经济学家们对这些因素的理论贡献。
关键词:
公司并购 税收协同效应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庆昌 蒋殿春
新新贸易理论将公司异质性引入到国际贸易理论中,从微观层面解释了公司国际化的战略选择。但它们通常假定两国是同质的,所以公司国际化的选择仅局限于出口贸易和水平型直接投资。本文构建了三国模型,考察了跨国公司的三种战略选择模式。理论研究表明,生产率最高的公司选择水平型直接投资,生产率较高的公司选择出口平台直接投资,生产率较低的公司选择出口贸易,生产率最低的公司只供应国内市场。发达国家的相对工人工资水平越高、发展中国家建厂成本越小,选择出口和水平型直接投资的公司会越少,而选择出口平台的直接投资公司会越多。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异质性 出口平台直接投资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省博 黄智琛
实现更大力度、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是"双循环"的应有之义。近年来,中国企业在海外市场的投资日渐增多,双边税收协定为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税收制度保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相关经验研究仍然较为鲜见。为此,文章基于中国2003~2019年对78个国家的OFDI面板数据,同时将双边税收协定内的特殊常设机构、预提税税率等条款进行量化,从异质性的视角采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法对双边税收协定带来的OFDI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双边税收协定非签订国,中国会显著增加对双边税收协定签订国的OFDI,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就具体条款而言,工程型、资源开采型常设机构认定的时间标准越长,并且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的预提税税率越低,双边税收协定对OFDI的促进作用越大,并且这种作用在高税负国家更大。文章的研究表明,当前签订和修订双边税收协定应该因地制宜调整相关内容,这为推动中国制度型开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张娥
该文基于效用函数理论分析了分项税收对消费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之上使用小波多分辨率分析、向量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对这一影响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在短期还是在中长期,税收对消费的影响均存在异质性。在短期内商品税、所得税和财产税是消费变动的Granger原因,三者对消费的影响均呈现周期性的震荡衰减趋势。其中,商品税对消费的影响最大,所得税和财产税次之。在中长期,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均与消费存在一阶协整关系,财产税对消费具有正向的挤入效应,而商品税、所得税和其他税对消费则具有负向的挤出效应,且财产税的挤入效应大于其他三种税收的挤出效应。综合而言,各种税收对消费的中长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珮 陈漪澜
双边税收协定(BTT)围绕反避税的修订与条款细则深化正逐渐成为中国主动参与国际税收治理、构建国际税收新格局的重要方式。文章通过拓展A-S避税模型,推演BTT深化对跨国公司避税的作用,并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以2008~2019年中国跨国公司为样本对理论假说进行检验。研究发现,BTT深化有助于抑制中国跨国公司避税,尤其是对于非国有、投资规模较小、投资区位较少的企业,以及对于向海外华人较少的东道国投资的企业,该抑制作用更明显。从作用机制来看,BTT深化通过“提升税收征管强度”而非“缓解委托代理问题”的渠道抑制避税。依据修订后的条款细则所构建的BTT深化指数证实了BTT深化的程度越大,越能有效抑制跨国公司的避税行为。此外,BTT深化产生了外部转移效应,即跨国公司将投资转移至BTT未修定的国家(地区)。文章所得结论为中国进一步完善BTT条款、深度参与国际税收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对中国跨国公司合规与健康发展起到督促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秦晓路
本文针对地产公司并购中股权转让,提出了"债转股"或"增资"模式、"增资扩股+股权转让"模式、"亏损控股+股权转让"模式、"资产剥离+股权转让"模式、"增资+投资作价入股+股权转让"模式五种税收筹划方法,并对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同时指出在股权转让筹划处置操作环节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和法律风险。
关键词:
地产公司 股权转让 税收筹划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涤非
本文归纳了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不同形式下涉及的税费缴纳要求,并分类提出了不同角度下的税收筹划方法,最后通过两个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并购重组 税收筹划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雪冬 江可申 史嵘
为考察企业供给要素质量对生产率的影响,采用PSM方法对制造业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的优惠组与控制组进行分类,采用面板数据回归分析、门槛研究方法对两组要素供给质量与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了供给要素的门槛值。结果表明:大部分异质性企业控制组的劳动质量、资本劳动比对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小于优惠组,资本质量的影响大于优惠组;异质性企业在不同供给要素条件下是否存在门槛及门槛对系数的影响存在差异;在资本要素投入门槛条件下,民营企业在两个门槛之内为正,在门槛之外为负,国有企业则恰好相反;资本密集型企业在三个门槛之内均显著为正,技术密集型企业在第一和第二门槛之间的影响为负,门槛之外为正。
关键词:
高新技术企业 供给质量 全要素生产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