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235)
- 2023(21739)
- 2022(18461)
- 2021(17152)
- 2020(14371)
- 2019(32740)
- 2018(32295)
- 2017(62009)
- 2016(33759)
- 2015(37775)
- 2014(37216)
- 2013(36579)
- 2012(33685)
- 2011(30104)
- 2010(30414)
- 2009(28301)
- 2008(27806)
- 2007(24888)
- 2006(22139)
- 2005(19998)
- 学科
- 济(137955)
- 经济(137797)
- 业(111729)
- 管理(107211)
- 企(97705)
- 企业(97705)
- 方法(57233)
- 数学(46452)
- 数学方法(45766)
- 财(42168)
- 农(41294)
- 中国(39056)
- 业经(38711)
- 地方(31494)
- 农业(28318)
- 制(27935)
- 务(27706)
- 财务(27614)
- 财务管理(27564)
- 学(26366)
- 企业财务(26130)
- 技术(25239)
- 理论(25061)
- 贸(24496)
- 贸易(24478)
- 和(24132)
- 易(23706)
- 税(22300)
- 银(21989)
- 银行(21943)
- 机构
- 学院(470012)
- 大学(466295)
- 济(187972)
- 管理(185860)
- 经济(183886)
- 理学(158652)
- 理学院(156926)
- 研究(155777)
- 管理学(154216)
- 管理学院(153345)
- 中国(120972)
- 京(100222)
- 科学(94862)
- 财(93456)
- 所(77977)
- 江(75873)
- 农(75495)
- 财经(72136)
- 中心(71767)
- 研究所(69845)
- 业大(67026)
- 经(65358)
- 北京(63295)
- 范(62356)
- 师范(61771)
- 州(59270)
- 农业(58366)
- 院(57056)
- 经济学(55555)
- 财经大学(53124)
- 基金
- 项目(310005)
- 科学(244738)
- 研究(230659)
- 基金(223363)
- 家(193357)
- 国家(191628)
- 科学基金(166002)
- 社会(145164)
- 社会科(137492)
- 社会科学(137456)
- 省(122695)
- 基金项目(117601)
- 自然(106849)
- 教育(106447)
- 自然科(104409)
- 自然科学(104383)
- 自然科学基金(102499)
- 划(101847)
- 编号(95565)
- 资助(91813)
- 成果(77921)
- 重点(69276)
- 发(68341)
- 部(67780)
- 创(66181)
- 课题(65714)
- 创新(61386)
- 国家社会(59305)
- 项目编号(59168)
- 科研(58766)
- 期刊
- 济(216867)
- 经济(216867)
- 研究(145267)
- 中国(96672)
- 财(74929)
- 管理(73777)
- 农(69504)
- 学报(69122)
- 科学(64556)
- 教育(57396)
- 大学(53056)
- 学学(49659)
- 农业(47631)
- 融(44608)
- 金融(44608)
- 技术(44061)
- 业经(37855)
- 财经(35082)
- 经济研究(33321)
- 经(30163)
- 问题(28026)
- 业(26604)
- 图书(24455)
- 技术经济(24056)
- 现代(21988)
- 科技(21831)
- 商业(21350)
- 理论(21337)
- 贸(21159)
- 财会(21026)
共检索到7228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龙岳辉
作为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产业链强链补链固链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更好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对浙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专项调查分析,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特征,并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其发展面临的“缺人才、缺资金、缺平台”和“增效难、融通难、提档难”等难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从梯度培育、数智赋能、深化改革三大方向提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文琳 张鲲翼 蒙莉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本文从税收视角对广西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开展调查,发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面临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有待完善、初创期转型期较难获得充足资金支持、缺乏专项税收优惠政策、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为此,可从完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标准、加大针对初创期转型期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加强税费支持力度、加快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四个方面进行完善,以更好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税收优惠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申杰 昌忠泽
基于“专精特新”视角,实证检验工业智能化对民营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可以推动民营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且这种影响在非高新技术企业、老龄化程度较高地区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更加显著。工业智能化可以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效率和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因此,要大力推动工业智能化发展,借力工业智能化助力民营中小企业智能化生产、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创新化发展,推动民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影 梁祺
基于2012~2021年的中国A股上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验证数字并购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并购直接驱动高质量发展。机制分析证实,知识基础产生的知识叠加效应和盈利能力表征的财务倍增效应具有中介传导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跨境并购或内部控制水平高、处于成长期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更容易在数字并购中获益。鉴于此,应鼓励“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并购,利用并购赢取的知识资本与盈利优势,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连俊华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对保障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自主可控至关重要,其高质量发展既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数量逐年快速增长,规模不断扩大,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但也存在自我研发实力有待提升与国际化水平不高、受益本地产业集群集聚效应不够充分、高水平人才紧缺以及细分市场容量有限等问题。对此,应积极鼓励地区龙头企业对所在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帮助,提升其自我研发实力;积极打造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形成地区特色和示范效应;从待遇、政策、措施等全方位进行发力,招揽更多优秀人才;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拓展数字经济时代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
中小企业 专精特新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董志勇 李成明
中小企业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稳定器和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培育力度,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后,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视更是提到了新的高度。现阶段,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和障碍,主要表现为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应用基础研究服务能力弱、数字化转型面临"数字鸿沟"、创新生态体系中主体间协作活力不足。未来我国应重点从体制机制、基础投入、营商环境和数字赋能四方面着力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具体来看,要强化政策支持,夯实创新发展制度保障;强化平台建设,形成有活力的创新生态;强化产权保护,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强化升级改造,推动传统企业提质增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辉 赵爱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迅速发展,一大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推动了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在中外中小企业合作园区建设、中德中小企业经理人培训等国际化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仍受到企业规模不够、国际化程度不足、数字化应用深度欠缺、科技创新能力弱等因素的制约。为加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应完善健全科学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评价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培训企业家创业精神,优化企业融资体系建设。
关键词:
专精特新 中小企业 国际化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蒋亮 罗幼强 何明圆
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道路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路径。本文对专精特新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了分析,认为商业银行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进一步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金融服务供求两端仍然存在多重约束。因此,需要正确认识商业银行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明确其意义与重点,抓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金融科技,从五个方面加快银行自身转型,赋能中小企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黄树民 宋敬波 周琼 于岚 郑江鹏 王汉生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对拓展企业融资渠道、提升企业整体质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优化税收政策和服务,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是税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税收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对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表明,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势头良好,税收发挥了积极支持作用,但还存在企业总体实力不强、上市意愿不高等问题。从税收政策及服务角度,要针对企业痛点难点,制定更有效的政策,实施更精准的服务,从促进企业提升实力以符合相关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条件和激发企业上市意愿两个方面发力,进一步提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实效。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怀宁
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中小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政策这一准自然实验考察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智慧供应链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主要通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异质性分析显示,从外部环境视角来看,当政府干预较多、信任环境偏弱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提升作用更为明显;从内部治理视角来看,当内部控制质量较高、委托代理成本较低时,智慧供应链建设能够有效推动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从供应链特征来看,当供应商集中度、客户集中度处于较高水平时,智慧供应链建设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强。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智慧供应链建设,运用数智技术赋能供应链发展;中小企业应积极参与智慧供应链建设,充分利用智慧供应链提供的信息与资源,培育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要在全社会构建互信互利的良好商业生态吸引投资和人才,培育创新创业氛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余澳 张羽丰 刘勇
本文以1625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调查数据为样本,研究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目前“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较低,提质增效作用尚不显著;数字化转型程度与企业规模、成长周期、行业类别密切相关。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外部支持、数字化生产要素、数字运营能力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三大关键影响因素,且影响效应由高到低依次排列。三大关键影响因素的各观测变量因子载荷呈不同高低等级变化,外部支持因素中的供应链数字化水平影响效应最高,而政府政策的影响效应较低;数字化生产要素中资金预算、组织管理影响最直接;数字化运营能力因素中数据要素获取和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是最重要的间接影响因素。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影响因素进行识别,有利于针对性地提出我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实现路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哲远 白燕
本文通过对人才引进政策文本量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各地出台的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影响。基于2016-2021年中小企业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城市人才政策显著有利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且这一结果经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策的实施,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增强低质量创新矫正效应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来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进程;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人才政府对拥有较强营销能力、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较低水平股票流动性以及高管持股比例较高的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具有更强的正向效应。进一步分析中,运用门槛效应揭示了随着中小企业政企关系水平的上升,能够更有效地发挥人才政策对中小企业“专精特新”转型的促进作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高智林 谭文浩 毛凌翔
VUCA时代背景下,创新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灵魂,组织韧性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以2013—2022年A股专精特新上市企业为样本,考察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组织韧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即企业组织韧性越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越高。作用机制研究表明:第一,组织韧性能够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地位,进而推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二,组织韧性能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第三,组织韧性能够提升行业市场化水平,进而改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规模较大企业中,组织韧性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更显著。此外,组织韧性能够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从而带动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结论可丰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质量理论与实证研究,为企业借助组织韧性提高创新质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林永生
全面推动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大科研投入、提升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小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的优势,从创新服务模式出发,结合实际业务创新案例,提出中小商业银行通过丰富和创新金融产品等方式,切实增加中小企业资金供给,并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金融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本文分别从中小企业自身及中小商业银行的角度,对中小商业银行助力“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完善中小商业银行治理结构、创新服务模式、挖掘“专精特新”企业的切实需求、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和全面综合服务方案、完善精细化风险管理机制等策略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立威 程泉
采用NCA和QCA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基于899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地域分布数据,探究营商环境和数字经济组态与“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之间的复杂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单个营商环境要素或者数字经济不构成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必要条件,但提升人文环境、市场环境和数字经济水平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产生发挥着普适作用。产生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即数字经济支持下的人文环境-法律环境协同驱动型、数字经济辅助下的人文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协同驱动型;产生非高“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的路径有2条,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缺失、市场环境-政务环境缺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