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02)
- 2023(12830)
- 2022(10449)
- 2021(9368)
- 2020(8080)
- 2019(18324)
- 2018(17534)
- 2017(35439)
- 2016(18649)
- 2015(20536)
- 2014(19878)
- 2013(20240)
- 2012(18341)
- 2011(15959)
- 2010(16398)
- 2009(16128)
- 2008(15840)
- 2007(14320)
- 2006(12824)
- 2005(12055)
- 学科
- 业(94039)
- 济(91583)
- 经济(91489)
- 企(87259)
- 企业(87259)
- 管理(74643)
- 方法(46084)
- 财(38953)
- 数学(38043)
- 数学方法(37925)
- 业经(30093)
- 务(28761)
- 财务(28749)
- 财务管理(28718)
- 融(28363)
- 金融(28362)
- 企业财务(27548)
- 农(26126)
- 银(24985)
- 银行(24980)
- 中国(24117)
- 行(24069)
- 税(22034)
- 制(22001)
- 税收(20574)
- 收(20402)
- 农业(19772)
- 技术(17694)
- 体(16608)
- 策(15695)
- 机构
- 学院(268975)
- 大学(262831)
- 济(128400)
- 经济(126508)
- 管理(114363)
- 理学(98762)
- 理学院(98075)
- 管理学(97274)
- 管理学院(96791)
- 研究(75400)
- 财(70714)
- 中国(70324)
- 财经(55196)
- 京(50901)
- 经(50223)
- 经济学(41363)
- 财经大学(41170)
- 江(39943)
- 经济学院(37988)
- 中心(36898)
- 科学(36676)
- 农(36266)
- 商学(35677)
- 商学院(35394)
- 所(35281)
- 融(31975)
- 州(31780)
- 北京(31654)
- 经济管理(31516)
- 业大(31480)
- 基金
- 项目(166593)
- 科学(135922)
- 基金(127726)
- 研究(126084)
- 家(106612)
- 国家(105676)
- 科学基金(95891)
- 社会(87091)
- 社会科(83278)
- 社会科学(83261)
- 基金项目(67367)
- 省(63477)
- 自然(59204)
- 自然科(58032)
- 自然科学(58023)
- 自然科学基金(57183)
- 教育(56430)
- 资助(52880)
- 划(51111)
- 编号(49062)
- 部(39117)
- 创(38863)
- 成果(38202)
- 业(37861)
- 国家社会(37336)
- 重点(35920)
- 制(35688)
- 人文(35591)
- 教育部(35540)
- 创新(35482)
共检索到409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金明 王梦凯 马德芳
税收规避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策略,现有文献主要从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视角进行考察,较少关注企业间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本文以2008—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同伴效应视角,分别从行业和地区层面考察了税收规避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税收规避存在同伴效应,并且地区同伴效应要优于行业同伴效应;(2)税收规避同伴效应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地区同伴效应能减少投资过度,行业同伴效应能缓解投资不足;(3)税收规避同伴效应能够通过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减少代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发挥其治理效应,补偿自身税收规避造成的投资效率下降,从而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治理水平越高、同伴企业市场地位越高的情境下,税收规避同伴效应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不仅提供了税收规避影响因素方面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同伴效应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还对企业和税收征管部门在不同情境下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和征管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洪金明 王梦凯 马德芳
税收规避作为一项重要的财务策略,现有文献主要从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视角进行考察,较少关注企业间的影响及其经济后果。本文以2008—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同伴效应视角,分别从行业和地区层面考察了税收规避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我国上市公司税收规避存在同伴效应,并且地区同伴效应要优于行业同伴效应;(2)税收规避同伴效应能够提升企业投资效率,地区同伴效应能减少投资过度,行业同伴效应能缓解投资不足;(3)税收规避同伴效应能够通过降低现金持有水平、减少代理成本以及提高企业信息透明度发挥其治理效应,补偿自身税收规避造成的投资效率下降,从而显著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企业治理水平越高、同伴企业市场地位越高的情境下,税收规避同伴效应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越显著。本文不仅提供了税收规避影响因素方面新的经验证据,丰富了同伴效应及其经济后果的研究成果,还对企业和税收征管部门在不同情境下制定合理的财务决策和征管政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东旭 徐经长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制度理论有关模仿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年金缴费的影响因素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年金缴费受到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其还受到了省内其他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同时本文还发现,与低行业竞争程度的公司相比,外部行业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行业内同伴效应以及省份内同伴效应均显著增加;与低年金需求的公司相比,企业年金需求越高,企业的行业内同伴效应以及省份内同伴效应均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对制定企业年金发展促进政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企业年金缴费 同伴效应 行业竞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东旭 徐经长
企业年金计划既是国家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支柱又是公司治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制度理论有关模仿的分析框架分析了企业年金缴费的影响因素问题。本文的研究发现,企业年金缴费受到了行业内其他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其还受到了省内其他企业缴费行为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同伴效应。同时本文还发现,与低行业竞争程度的公司相比,外部行业竞争程度越高,企业的行业内同伴效应以及省份内同伴效应均显著增加;与低年金需求的公司相比,企业年金需求越高,企业的行业内同伴效应以及省份内同伴效应均显著减少。本文的研究对制定企业年金发展促进政策具
关键词:
企业年金缴费 同伴效应 行业竞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盈厚 马亚民 董馨格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现有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主要基于公司独立决策假设展开,较少探讨社会互动因素的作用。本文以2007—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同伴效应视角,依托行业与地区,研究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违规关系。控制异方差、采用2SLS与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处理内生性后的基本回归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存在同伴效应,能够增加企业违规概率与违规程度;机制检验证实,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会降低市场信息透明度,进而正向影响企业违规。在进一步研究中,区分金融资产配置类型后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导致企业违规主要是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发挥作用;违规动机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会增强企业套利、盈余管理与利益侵占动机;外部冲击分析发现,受企业金融化监管政策影响,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的正向作用在2012年之后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目前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扰乱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为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违规风险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董盈厚 马亚民 董馨格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现有企业金融化的研究主要基于公司独立决策假设展开,较少探讨社会互动因素的作用。本文以2007—2018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同伴效应视角,依托行业与地区,研究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违规关系。控制异方差、采用2SLS与Bivariate Probit估计方法处理内生性后的基本回归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存在同伴效应,能够增加企业违规概率与违规程度;机制检验证实,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会降低市场信息透明度,进而正向影响企业违规。在进一步研究中,区分金融资产配置类型后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导致企业违规主要是长期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发挥作用;违规动机分析发现,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会增强企业套利、盈余管理与利益侵占动机;外部冲击分析发现,受企业金融化监管政策影响,金融资产配置同伴效应的正向作用在2012年之后更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目前我国经济"脱实向虚"扰乱资本市场的内在逻辑,为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范违规风险提供进一步的经验证据。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管考磊 朱海宁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重塑核心竞争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主板上市公司数据,研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明显抑制税收规避行为;它对税收规避行为的抑制作用在不同代理成本和媒体关注度的企业中呈现明显的异质性,抑制税收规避行为显著提升了企业价值。本文的研究拓展了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税收规避的理论认识,也为政府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提升税务监管能力提供了借鉴。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谢攀 王艺霖 霍源源
良好的金融治理是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去杠杆向稳杠杆过渡的重要保障。在测算了"去杠杆"政策实施以来的中国金融治理水平的基础上,采用中介效应和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其对非金融上市公司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提升金融治理水平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来提高融资效率,这一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达到54.20%。当金融治理水平和股票市场活跃度超过门槛值后,加杠杆对融资效率的正向作用大幅减弱,将金融结构、融资结构作为替代指标的稳健性检验佐证了这一发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大型企业相比,改善金融治理更能促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提高小型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谢香兵 李远鹏 池亚楠
以2008~2016年间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投资机会集对上市公司税收规避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经营不确定性对这一相关关系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研究结果显示:企业的投资机会集会减少公司的税收规避行为,当公司面临高经营不确定性时,投资机会集与税收规避间的负相关关系会进一步加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中投资机会集与税收规避行为间的关系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些研究结论表明税收规避实际上是公司投资决策行为中的一种选择,公司会随着未来的投资机会和组织环境的不确定性做出最优决策。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瑞华
本文以2017—2021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年度数据为样本,参照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中亲清政商关系水平,探究地区亲清政商关系对当地企业财务柔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经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发现,亲清政商关系水平更高的地区,企业财务柔性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亲”相比“清”发挥更大效能,亲清政商关系借助融资约束缓释机制正向影响财务柔性。异质性分析表明,产权非国有、管理层持股更高时,亲清政商关系对财务柔性的正向作用更强烈;高污染企业在亲清政商关系提升时,财务柔性下降。最后,本文发现亲清政商关系有助于提升企业长期市场价值。研究揭示了亲清政商关系对财务柔性的影响及内在机理,为建设亲清政商关系、促进企业行稳致远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亲清政商关系 财务柔性 融资约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程柯 陈志斌 赵卫斌
选取我国沪深两市2006—201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独立董事职能的角度,结合产权性质,考察了独立董事机制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独立董事比例的提高整体上可明显改善投资效率;相比国有上市公司,提高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比例能够更显著地改善投资效率;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水平对改善投资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将投资非效率区分为投资不足和投资过度两种情形后,以上结论依然成立。
[期刊] 会计之友(上旬刊)
[作者]
曾富全 吕敏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差异的视角,实证分析了会税差异与所得税避税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会税差异越大,所得税税负越低,所得税避税的程度越大。为防止企业通过操纵非应税项目损益等避税筹划行为进行所得税避税,建议加强税法与会计的协调,压缩会税差异。
关键词:
会计—税收差异 所得税避税 实证研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青原 刘叶畅
本文运用2007-2016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引入同行业竞争者的股票异常回报作为工具变量,研究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对企业战略反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的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与企业避税存在战略互补效应,即同行业竞争者的避税行为越激进,企业会选择更加激进的避税策略。探究可能影响这种战略互补效应的机制,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很可能会模仿同行业领导者等被认为避税行为更有效合理的竞争对手制定避税策略。进一步发现地理距离衰减有利于降低同行业信息收集成本,导致同行业间战略互补反应更显著,即同行业避税政策模仿具有"本土偏好"。本文提供了同行业竞争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揭示了同行业竞争者避税行为是企业避税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慧毅 彭一航 刘瑞姣
随着实体经济投资率的下降,我国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参与到高收益的影子银行业务中,系统性风险不断聚集。文章利用2010—201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实证检验信贷供需对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增加均会正向影响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扩大信贷供给并没有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反而促进了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因企业所有制的不同及区域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环境差异,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程度对信贷供给和信贷需求的敏感程度出现异质性。要遏制非金融企业影子银行化的趋势,应当更加精确地识别信贷的真实需求方,加强资金的后续监管,从而提高信贷的利用效率,使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研究为后续信贷政策制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
影子银行 非金融企业 信贷供需 地区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胡彦鑫 刘娅茹 杨有振
选择我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产融结合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的家数和金额越大越能够有效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相较于持股其他金融机构和非上市金融机构,持股银行或财务公司以及持股上市金融机构能够更好地缓解投资不足,但也加剧了投资过度问题。进一步考虑代理问题发现,伴随代理问题的上升,上市公司持股金融机构导致了更严重的过度投资问题。研究结论有助于我国企业更好地把握产融结合程度和选择产融结合的类型,为进一步合理利用产融结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产融结合 投资效率 财务公司 代理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公司治理、税收规避和现金持有价值——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税收规避和银行信用——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制度环境、税收规避和商业信用——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环保投资提升了上市公司的价值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金融发展、税收规避与银行信贷增长——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产权性质、会计-税收差异与审计收费——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利润表新增项目价值相关性研究——来自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管理者过度自信、产权性质与税收规避——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无形资产降低了年度盈余的持续性吗?——来自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并购商誉能提升公司业绩吗?——来自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