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7)
- 2023(7157)
- 2022(5728)
- 2021(5142)
- 2020(4560)
- 2019(9869)
- 2018(9949)
- 2017(19963)
- 2016(10466)
- 2015(11652)
- 2014(11438)
- 2013(11623)
- 2012(10288)
- 2011(8692)
- 2010(8835)
- 2009(8869)
- 2008(9395)
- 2007(8604)
- 2006(7812)
- 2005(7436)
- 学科
- 业(74242)
- 企(71816)
- 企业(71816)
- 管理(55876)
- 济(48754)
- 经济(48693)
- 财(27072)
- 业经(25151)
- 税(21905)
- 务(21403)
- 财务(21392)
- 财务管理(21380)
- 方法(20773)
- 税收(20456)
- 收(20287)
- 企业财务(20131)
- 农(18390)
- 技术(14788)
- 农业(14229)
- 数学(13235)
- 数学方法(13168)
- 策(12474)
- 企业经济(11986)
- 和(11826)
- 划(11389)
- 制(10918)
- 经营(10915)
- 理论(10903)
- 技术管理(9976)
- 体(9481)
- 机构
- 学院(156771)
- 大学(149360)
- 管理(70613)
- 济(67747)
- 经济(66694)
- 理学(59842)
- 理学院(59451)
- 管理学(59045)
- 管理学院(58749)
- 研究(40688)
- 财(40596)
- 中国(36018)
- 财经(30323)
- 京(29992)
- 经(27267)
- 江(25395)
- 农(22956)
- 财经大学(21879)
- 科学(21697)
- 商学(21002)
- 商学院(20826)
- 州(19834)
- 所(19577)
- 中心(19463)
- 经济学(19305)
- 业大(19233)
- 经济管理(18703)
- 北京(18559)
- 农业(17896)
- 经济学院(17568)
- 基金
- 项目(93433)
- 科学(75958)
- 研究(72115)
- 基金(69976)
- 家(58400)
- 国家(57811)
- 科学基金(53104)
- 社会(47887)
- 社会科(45601)
- 社会科学(45590)
- 省(37219)
- 基金项目(37130)
- 自然(33260)
- 自然科(32588)
- 自然科学(32581)
- 自然科学基金(32127)
- 教育(30557)
- 编号(30526)
- 划(28783)
- 业(28346)
- 资助(27694)
- 成果(24279)
- 创(23310)
- 项目编号(20947)
- 制(20926)
- 创新(20700)
- 部(20306)
- 国家社会(20096)
- 性(19682)
- 重点(19553)
共检索到243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成晓婧
文章选取2010—2021年民营中小规模的上市企业,分析了企业避税强度对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盈余管理的中介效应和代理成本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避税程度越高的企业,企业信息披露数量越多,但信息披露质量越低,说明避税企业有意通过增加信息披露频次同时降低信息披露质量以掩饰税收规避行为。企业高管在实施税收规避的同时,往往增加盈余管理,而盈余管理会显著降低企业信息披露数量和信息披露质量。此外代理成本越低的企业,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数量的正效应越弱,税收规避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负效应越弱,由此表明减轻代理成本能抑制中小企业借助信息披露实施税收规避的行为,减少企业内外部信息不对称。
关键词:
税收规避 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盈余管理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姝 田马飞 李丹 杜亚光
自愿披露客户信息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已有研究多是关注自愿披露影响因素,并未充分探讨自愿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税收规避的视角,实证检验了客户信息披露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随着客户信息披露详细程度的增加,企业会显著降低自身税收规避,而且政府客户的存在亦能显著降低企业税收规避。进一步分析中发现,自愿性客户信息披露能够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约束和增加分析师跟踪数量来降低企业税收规避程度。本文的结论验证了客户信息这种特殊的自愿性披露内容对企业行为的影响,为鼓励企业自愿披露客户信息,完善信息环境,减少税收规避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客户信息 税收规避 融资约束 分析师跟踪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理强 陈爱华 陈菡
本文探讨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的长短期税收规避行为,并同时采用所得税税收规避和当期税收现金支付比率衡量。研究表明,(1)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未披露企业;(2)国有披露企业的税收规避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类型企业;(3)社会责任披露与税收规避的负向关系对于应规披露企业才显著,而对于自愿披露企业,负向关系存在但不显著。
关键词:
社会责任 税收规避 产权性质 披露意愿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唐建新 陈略 唐春娇
代理问题和信息披露长期以来到学术界广泛关注,但将企业避税纳入委托代理观,分析其对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研究尚少。本文以深圳证券交易所2001年至2008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避税程度与信息披露的关系。结果表明,企业避税程度对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起到抑制作用,避税程度越高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差;代理成本越高的公司进行避税,其信息披露质量越差。
关键词:
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避税程度 代理成本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杨杨 汤晓建 杜剑
对2009~2012年1009家深交所中小板民营上市公司相关数据进行经验研究发现:单独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比较倾向于税收规避;相对于制造业企业,非制造业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并不显著地促进税收规避;相对于东部,中、西部中小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更显著地促进了税收规避。这表明,我国的法律、制度环境缺乏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进而使许多中小型民营企业假借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之名进行税收规避。因此,应进一步清理税收优惠政策,严惩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防止税收流失;同时,强制要求所有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贯春 叶永卫 张军
信息披露质量是保障资本市场高效运转的基石。本文以国地税合并为制度改革背景,基于2013~2020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税收征管独立性提升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地税合并显著改善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而且该效应在改革力度大和地方政府税收干预强度高的地区以及经济地位低的企业更为凸显。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国地税合并显著提升了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并降低了其涉税违规次数,为税收征管独立性提升提供了经验证据。特别地,上述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假设、调整研究样本、替换核心指标度量方式等一系列稳健性测试,而且与地方债管理体制改革、股指熔断机制、民营银行设立等其他同时期政策冲击无关。本文强调,国地税合并通过提升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进而为构建高效资本市场奠定制度基础。
关键词:
税收征管独立性 信息披露质量 国地税合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雷 高田
本文采用2004-2008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项和综合考察了公司治理对信息披露质量和代理成本的影响。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公司所有权显著正相关,与股东人数显著负相关,与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代理成本与股权集中度、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高管持股比例、公司控制权、所有权显著负相关,与股东人数、最终控制人属性无显著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剑钧
一、引言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席卷全球,最终发展成一场全球金融危机,世界各项经济指数都在下滑。在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我国经济在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借助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GDP得以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连续两年均保持高速发展,国内创业板非常拥挤,海外上市热潮不断,呈现了一枝独秀的势态。在国外经济危机国内高速发展的复杂背景下,接连出台的多项调控政策对股市走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内,各种各样的原因引发国内多家上市公司接连爆出多条负面新闻,从几年前发生的中航油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已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指标,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企业披露ESG信息能否改善其在股票市场的表现仍尚未明确。基于此,以2016—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企业披露ESG信息质量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效应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企业ESG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收益显著正相关。对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高质量的ESG信息披露有助于缓解股东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双重代理成本,从而提升股票收益。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大规模企业和处于行业竞争较激烈的企业而言,ESG信息披露质量对股票收益的提升效应更为明显。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披露ESG信息不仅是对持续增长的价值投资和ESG责任理念的积极回应,还有助于提升股票收益,是一项“一举多得”的战略决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常启军 苏亚
文章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代理成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以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创业板中的上市公司而言,内部控制相关信息的披露和抑制代理成本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同时,代理成本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中介变量,三者之间存在传导关系。
关键词: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代理成本 企业绩效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志华 向雪漫 肖曼丽
年报重述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但鲜有文献从海外投资视角揭示年报重述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影响,并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和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拥有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年报重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的年报重述概率要比非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高15%以上。其原因在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降低了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进而增加了公司年报重述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坏消息类和补充公告类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也会显著增加年报重述所涉及的领域数量和会计期间数量,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分析师关注可以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削弱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刻理解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实践上则为加强避税天堂投资行为的监管以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魏志华 向雪漫 肖曼丽
年报重述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但鲜有文献从海外投资视角揭示年报重述的影响因素。本文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8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影响,并基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的视角揭示其作用机制和治理机制。研究发现:拥有避税天堂直接投资的上市公司更有可能发生年报重述,在控制其他因素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的年报重述概率要比非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公司高15%以上。其原因在于,避税天堂直接投资降低了公司信息透明度、增加了公司代理成本,进而增加了公司年报重述的概率。进一步研究发现,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坏消息类和补充公告类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更加明显,也会显著增加年报重述所涉及的领域数量和会计期间数量,而良好的内部控制和外部分析师关注可以发挥公司治理效应,削弱避税天堂直接投资对年报重述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在理论上有助于深刻理解企业海外投资行为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在实践上则为加强避税天堂投资行为的监管以及完善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魏卉 李平
本文以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为研究样本,结合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税收规避与权益资本成本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税收规避程度越高,其权益资本成本也相应提高;经营绩效是税收规避影响权益资本成本的一个中介路径,即高程度的避税活动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绩效从而提高权益资本成本;结合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发现,相比交易性机构投资者,稳定性机构投资者更能发挥治理作用,弱化税收规避对权益资本成本的负面影响。本文的研究丰富了税收规避与权益资本成本方面的研究,为新兴加转轨时期我国上市公司避税行为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也可为企业、政府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林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披露、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助正相关,即积极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企业价值就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了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即信息披露透明度能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税收筹划,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信息披露透明度 税收筹划 企业价值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晓林
本文选择2010-2015年我国深市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信息披露、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信息披露透明度对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相助正相关,即积极进行税收筹划的企业,企业价值就越高;信息披露透明度增强了税收筹划与企业价值之间的正相关,即信息披露透明度能促使企业积极进行税收筹划,进而提升企业价值。
关键词:
信息披露透明度 税收筹划 企业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