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42)
- 2023(6549)
- 2022(5232)
- 2021(4633)
- 2020(4100)
- 2019(8982)
- 2018(8793)
- 2017(17700)
- 2016(9358)
- 2015(10294)
- 2014(10056)
- 2013(10360)
- 2012(9140)
- 2011(7755)
- 2010(7997)
- 2009(7937)
- 2008(8391)
- 2007(7617)
- 2006(6913)
- 2005(6677)
- 学科
- 业(69773)
- 企(67686)
- 企业(67686)
- 管理(49207)
- 济(46421)
- 经济(46365)
- 业经(24169)
- 财(23731)
- 税(21873)
- 税收(20429)
- 收(20260)
- 方法(19255)
- 务(18101)
- 财务(18099)
- 财务管理(18094)
- 农(17891)
- 企业财务(17133)
- 技术(14355)
- 农业(13869)
- 策(12309)
- 数学(11975)
- 数学方法(11948)
- 企业经济(11909)
- 划(11197)
- 和(11108)
- 经营(10889)
- 制(10462)
- 技术管理(9946)
- 理论(9546)
- 体(9283)
- 机构
- 学院(141052)
- 大学(132006)
- 济(64537)
- 经济(63633)
- 管理(62345)
- 理学(53272)
- 理学院(52923)
- 管理学(52609)
- 管理学院(52348)
- 研究(37193)
- 财(37156)
- 中国(32821)
- 财经(27780)
- 京(26044)
- 经(25057)
- 江(23007)
- 农(21394)
- 财经大学(20026)
- 科学(19414)
- 商学(19405)
- 商学院(19247)
- 经济学(18804)
- 所(18058)
- 州(17466)
- 业大(17351)
- 经济管理(17301)
- 经济学院(17170)
- 农业(16700)
- 中心(16617)
- 北京(16060)
- 基金
- 项目(83520)
- 科学(68302)
- 研究(64409)
- 基金(62539)
- 家(51969)
- 国家(51436)
- 科学基金(47386)
- 社会(43571)
- 社会科(41540)
- 社会科学(41529)
- 省(33844)
- 基金项目(33168)
- 自然(29417)
- 自然科(28826)
- 自然科学(28820)
- 自然科学基金(28422)
- 业(27294)
- 教育(27249)
- 编号(26064)
- 划(25854)
- 资助(24856)
- 创(21676)
- 成果(19723)
- 制(19250)
- 创新(19156)
- 部(18297)
- 国家社会(18160)
- 发(17991)
- 性(17977)
- 重点(17657)
共检索到217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范子英 田彬彬
本文利用中国2002年所得税分享改革的自然实验度量了税收执法力度,并研究其对企业所得税避税的影响。此次改革将企业按照成立时间的差异划归不同的征税机构: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地方政府间的税收竞争会降低地方税务局的税收执法力度,却不影响国税局,因此两者之间税收执法的差异就反映了税收竞争的效应。基于中国17万家制造业企业层面的数据,采用断点回归设计的方法,本文在实证上发现地税局对企业所得税的执法不力导致了大范围的企业避税。并且,这种效应仅存在于流动性足够强的企业类型中,如私营企业。这些结果也解释了中国地方政府"援助之手"的来源,以及近年来税收收入超速增长之谜。
关键词:
税收执法 征税努力 避税 所得税分享改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朝干 李增福
前期研究表明,腐败降低了企业避税成本,提高了企业避税程度。在中国,按照适用所得税税率以及日常经营所受到检查监督的差异,民营企业的避税策略可分为保守与激进两种类型,而后者通过寻租实现有效避税。文章以2009-2016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保守避税企业作为对照组,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十八大以来的腐败治理对激进避税民营企业避税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这类企业的避税程度在腐败治理后反而明显提高。对此,文章提出由于税收政策设置不完善,部分执法者通过提高执法强度来谋取私利。腐败治理会抑制这种行为,降低执法强度,引起激进避税民营企业的避税程度提高。在腐败治理的同时,增强税收执法者正直执法的物质或政治激励,可同时实现消除税收腐败与降低激进避税民营企业避税程度的双重目标。文章从税务领域证明了国家近期出台的注重政治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新措施的正确、及时和有效,也为强化行政执法者不想腐的自觉提供了理论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颜淑姬
笔者以2008—2011年2 818个A股家族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地方税收竞争、税收征管与家族企业避税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在中央高度集中税权的形势下,放松税收征管成了地方政府开展税收竞争的优选手段。相关研究表明:税收竞争对税收征管存在负向影响;而税收征管又对家族企业避税产生了负向影响,当分国税与地税来区分税收征管力度时,税收征管对家族企业避税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为竞争流动性要素的流入,地税对流动性强的制造业的征管力度比流动性弱的服务业来的弱;沿海地区税收竞争程度并未比内陆地区来的缓和,税收征管反比内陆来的放松;家族企业避税程度更高。总之,地方税收竞争加剧了家族企业避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春明 钟晓欢 班元浩
扩大进口是对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但由此产生的竞争效应可能会影响企业避税动机,进而侵蚀国家税基。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依托进口关税调整冲击识别了进口竞争与企业避税行为间的因果关联。研究发现:日渐激烈的进口竞争会显著加剧企业避税程度,原因在于进口竞争挤出本土企业利润,凸显落后企业的竞争劣势,迫使其通过避税进行代偿或维持生存。进口竞争加剧下的企业避税并非偶然性的短期现象,主要源自避税资本市场溢价效应的强化性反馈。当进口竞争持续加剧时,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减税降费有助于提升企业纳税遵从,但后者发挥的是输血而非造血功能。本文丰富了企业避税外部动因的相关研究,从纳税视角深化了对中国扩大进口下贸易利得的辩证理解,为协同推进税收治理和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避税 税收公平 贸易利得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春明 钟晓欢 班元浩
扩大进口是对内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要求,但由此产生的竞争效应可能会影响企业避税动机,进而侵蚀国家税基。本文基于2000-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依托进口关税调整冲击识别了进口竞争与企业避税行为间的因果关联。研究发现:日渐激烈的进口竞争会显著加剧企业避税程度,原因在于进口竞争挤出本土企业利润,凸显落后企业的竞争劣势,迫使其通过避税进行代偿或维持生存。进口竞争加剧下的企业避税并非偶然性的短期现象,主要源自避税资本市场溢价效应的强化性反馈。当进口竞争持续加剧时,税收征管数字化升级与减税降费有助于提升企业纳税遵从,但后者发挥的是输血而非造血功能。本文丰富了企业避税外部动因的相关研究,从纳税视角深化了对中国扩大进口下贸易利得的辩证理解,为协同推进税收治理和高水平开放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进口竞争 企业避税 税收公平 贸易利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陈斌 江碧丹
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特别纳税调整实施办法(试行)》标志着我国已经构建起一个比较完备的反避税制度,其实施能否有效抑制企业的避税行为亟待研究。以2004~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方法来研究反避税立法对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该办法的实施有效地抑制了企业关联交易避税行为;从对不同类型关联交易避税行为的影响来看,其能有效地抑制商品(劳务)类关联交易和资金类关联交易避税,但对于抑制在低税率国家(地区)设立受控外国公司避税的效果并不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税收征管水平较高的地区,其对抑制关联交易避税的效果更加显著。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松 姜学东 卢松臣 刘柯群
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税务干部的执法行为也接受着多层次的监督和制约,税务机关在实施税务管理、税款征收、行政处罚等税收执法过程中,也承受着相应的执法风险。本文试图从几年来税收执法工作的实践入手,就如何有效规避税收执法风险提出一管之见。
关键词:
税收执法 风险 管理方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厦门市税务局国际税收课题组 李娅 周野 余娜 李燕华
价值链管理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随着国际税收竞争愈加激烈,跨境企业利用价值链进行税收规避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新的挑战。本文结合当今国际税收竞争加剧的形势对跨境企业利用价值链规避税收的问题展开分析,提出强化国际税收竞争下跨境企业价值链管理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价值链管理 国际税收竞争 税收规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钰鹏
财政压力既影响政府行为,也影响企业避税行为。基于此,文章以2008—2018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财政压力与企业避税行为进行探讨,并考察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财政压力越大,企业避税程度越低,税收征管在二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以上结论通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存在于民营企业中;相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东部地区财政压力对企业避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当地方财政压力较大时,企业采取减少避税措施,更有助于其在地方财政缓解后获取更多的政府补助。
关键词:
财政压力 税收征管 企业避税 中介作用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蔡宏标 饶品贵
本文研究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的因果关系影响。有鉴于机构投资者和企业避税之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选择机构投资者与被投资上市公司之间的空间距离作为机构持股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在控制内生性之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行为仍然存在明显的制约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税收征管在避税上存在互为补充的关系,同时机构投资者能通过抑制企业避税提升公司价值,而这一效应在税收征管强的地区更为明显。本文提供了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避税影响的因果关系证据,从而拓展了机构投资者公司治理作用的文献,对于抑制管理层的机会主义倾向和治理企业避税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玲 朱婷婷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深入探讨了税收征管、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选取2008—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发现:税收征管有助于降低企业避税程度;企业避税活动会降低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税收征管有助于缓解企业避税与企业投资效率之间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志华 卢沛
税负的粘性特征使得企业在经营状况不佳时反而承担了更高水平的税负,成为企业税负痛感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构建企业层面的税负粘性指标,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地方政府税收竞争对企业税负粘性的影响效果及其渠道,旨在为更深刻地理解如何通过减税降费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经验证据。以2010—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本文实证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税收竞争行为显著降低了企业的税负粘性,且上述作用随地方政府征税努力程度的增加而加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及制造业企业中,税收竞争对税负粘性的抑制作用更显著。以上结论在尽可能控制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无论对所得税税负粘性还是非所得税税负粘性均有显著抑制作用。从企业层面来看,税收竞争缓解了税负粘性对未来投资以及劳动力需求的负向影响,体现出有益的一面;然而,从地区发展来看,税收竞争本身对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不利,也体现出不足的一面。本文基于税负粘性这一新视角研究了税收竞争的微观影响及其作用路径,一方面为降低企业税负粘性、缓解企业税负痛感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则为更全面认识税收竞争的影响效果提供了参考。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霍军
从国际税收管理的视角,"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包括税收服务和税收执法两大要素。本文总结了"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的国际启示,分析了中国"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的实践,提出了中国"走出去"企业税收管理的改进设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飞鹏
中国地方税收优惠正处于"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两难困局,地方政府也面临着低有效税率与高公共投资的权衡取舍难题。本文新建一个嵌入地方政府借贷行为的理论模型,发现地方税收竞争对区内工业企业利润的影响取决于政府治理能力,"税收天堂"政策只在低治理能力地区才是占优策略。经分组FGLS回归证实,低治理能力地区的税收竞争行为显著提高了区内工业企业利润,高治理能力地区恰好相反。因此,地区间无差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并非最优,起点公平容易导致终点不公平。基于全样本的SCC-FE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所做的稳健性回归结果显示,"税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华 余布凡 叶桂生
中国烟草企业正面临着国际烟草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巨大压力,其竞争力亟待增强。本文首先分析了税收与企业竞争力的关联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利于烟草企业竞争力增强的税收制度因素,最后提出了促进烟草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税收 烟草企业 竞争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