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7)
2023(2196)
2022(1769)
2021(1715)
2020(1511)
2019(3215)
2018(3019)
2017(6200)
2016(3304)
2015(3603)
2014(3379)
2013(3405)
2012(3202)
2011(2771)
2010(2776)
2009(2738)
2008(2880)
2007(2564)
2006(2489)
2005(2409)
作者
(8994)
(7541)
(7493)
(7488)
(4795)
(3583)
(3351)
(2964)
(2779)
(2762)
(2756)
(2639)
(2586)
(2476)
(2426)
(2376)
(2272)
(2178)
(2036)
(1967)
(1897)
(1830)
(1804)
(1797)
(1743)
(1734)
(1680)
(1621)
(1598)
(1527)
学科
(21522)
税收(20099)
(19936)
管理(11601)
(11236)
经济(11220)
(9456)
(8128)
(8090)
企业(8090)
财政(4309)
(3708)
方法(3663)
(3423)
财务(3422)
财务管理(3418)
收入(3366)
企业财务(3252)
数学(3075)
数学方法(3059)
中国(2962)
(2856)
(2842)
(2381)
(2353)
技术(2275)
(2256)
业经(2241)
(2170)
(2019)
机构
学院(44198)
大学(44177)
(18403)
经济(18055)
(16316)
管理(15535)
研究(14604)
理学(13490)
理学院(13308)
管理学(13083)
管理学院(13005)
中国(11886)
财经(11034)
(10914)
(9993)
(9184)
(8884)
科学(8798)
税务(8416)
财经大学(8108)
(7598)
(7129)
(6997)
(6673)
(6414)
国家(6371)
研究所(6369)
(6133)
北京(6041)
经济学(6011)
基金
项目(26832)
科学(21451)
基金(20673)
研究(19177)
(18229)
国家(18090)
科学基金(15659)
社会(13141)
社会科(12425)
社会科学(12421)
基金项目(10791)
自然(10046)
自然科(9866)
自然科学(9864)
自然科学基金(9705)
(9421)
资助(8431)
教育(8235)
(8190)
编号(7534)
成果(6677)
(6182)
(5977)
重点(5885)
(5820)
国家社会(5806)
(5589)
创新(5468)
项目编号(5434)
大学(5265)
期刊
研究(20989)
(20782)
经济(20782)
(14953)
(14224)
税务(13254)
(12476)
中国(7773)
学报(7729)
管理(5784)
科学(5670)
大学(5503)
(5461)
学学(5336)
财经(4939)
经济研究(4486)
(4174)
(4174)
涉外(4174)
(4109)
(3571)
金融(3571)
农业(3565)
国际(3267)
教育(3067)
(2854)
财政(2854)
财会(2682)
问题(2492)
会计(2436)
共检索到74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安体富  
税收的宏观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 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对于不同产业和不同产品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规定不同的税率,可以促进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合理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效民  
强化利率在金融宏观调节中的作用赵效民一、利率在金融调控体系中的地位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水平、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体制进行过多次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利率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手段,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调节作用。这其中有利率水平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琢  
中国经济运行要跳出“一放就活,一活就胀,一胀就统,一统又死”的怪圈,必须改革宏观调节机制,从行政制衡转为机制制衡。机制转换中要坚持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多元利益主体、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本文还提出了当前改革财政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体制的思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康琦  
本文基于2011—2020年上市公司数据和北京大学编制的数字金融指数,从数字金融这一视角入手,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影响,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机制检验发现,数字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途径提高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水平。此外,相较于国有企业、非制造业企业和成长期企业而言,数字金融的发展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企业和成熟期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正向影响更显著。良好的科技环境和金融监管强度的提高均有助于加强数字金融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正向影响。本文揭示了数字金融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的传导机制,丰富了数字金融领域的研究,拓展了如何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讨论,为我国数字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维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熙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各国财政中占主要地位,它起着为政府组织财政收入,保护政府支出的作用,税收作为国家经济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种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它主要被各国政府用来反经济周期,扼制经济过热,防止经济大萧条,这种作用的实现,是靠政府...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方棫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闻潜的专著《中国经济运行与宏观调节》已经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主题是,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经济运行的规律,以及如何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节,其核心是建立“适度调节理论”。对于中国经济运行,作者认为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样几点:第一,在市场方面,应准确把握中国市场的性质和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巫启玉  
一九八四年,银行体制改革刚刚进入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新阶段,便碰上了一个因经济建设超高速度发展而引起的信贷规模和货币发行失控的问题。这是对银行体制改革的严竣考验。在这个考验面前,有种种议论,但无论什么议论,都不应当动摇银行体制改革的方向,走回头路。我们应当充分肯定银行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的成果,坚持改革,更加精心地制订有利于改革的有效措施。要根据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的客观规律,探索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中,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银行体制的新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兰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规定了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而且从理论上阐明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一系列根本性问题,是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决定》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个科学论断向我们提出了重新研究和认识社会主义货币、信用和银行的作用问题。根据《决定》的精神,联系社会主义货币流通规律和当前货币流通形势以及加强宏观调节的问题,谈谈自己学习的几点体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卢中原  
连续实行5年多的积极财政政策迟早会终止,考虑到经济总量和全社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而建设国债发行规模基本稳定并有所减少,实际上这一政策目前正处于“淡出”过程中。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投资来源日益拓宽,宏观调节手段的选择余地也在扩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怀邦   马源平  
当今社会,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担负着行政管理和调节经济的职能.但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社会制度下,政府调节经济职能的强弱又存在很大差别.在我国社会主义现阶段,如何合理地界定国家的经济职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调节作用,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国家经济职能的理论考证国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职能和作用,是任何经济学家都不能回避的理论问题.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经济学家作出了不同的结论,从而形成了关于国家经济职能的不同学说或流派. 1.从“守夜人”到“调节者”——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角色的历史演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闻潜  
一国经济由国内经济和对外经济两部分组成。然而对外经济运行的状况如何,它在本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何种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宏观调节。鉴于目前在对外经济运行和宏观调节的关系上存有歧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讲几点意见,以就教于读者。一、对外经济的盈利对外经济运行具有两种形式:一是本国产品和生产要素向国外输出,一是外国产品和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解书森  
我国经济体制模式转换实际是从启动激励机制、调整利益关系、改革分配格局开始的。收入分配的改革在取得一定成效之后。边际效应骤然剧减,一系列影响模式转换顺利推进的棘手问题随之发生。收入分配管理混乱、个人收入增长过快,成为其中最突出的问题。一、收入分配的新格局与个人收入的失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阶段是解决调动积极性的问题,先让经济活起来,获得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所以,我们先从改革宏观管理体制入手,过好市场关、价改关、流通关,把产品经济的计划经济运行机制转为商品经济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果然一改就灵,取得了经济高增长的巨大成效。但是,十四年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