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58)
- 2023(5043)
- 2022(4348)
- 2021(4267)
- 2020(3533)
- 2019(8152)
- 2018(8226)
- 2017(15915)
- 2016(8790)
- 2015(9981)
- 2014(9960)
- 2013(9774)
- 2012(9341)
- 2011(8293)
- 2010(8266)
- 2009(7914)
- 2008(8259)
- 2007(7388)
- 2006(6733)
- 2005(6132)
- 学科
- 济(32151)
- 经济(32100)
- 管理(24256)
- 业(22318)
- 税(21661)
- 税收(20212)
- 收(20041)
- 企(19299)
- 企业(19299)
- 财(12726)
- 方法(12170)
- 农(9584)
- 数学(9239)
- 数学方法(9019)
- 学(8642)
- 理论(7938)
- 中国(7862)
- 地方(7842)
- 业经(7576)
- 制(7559)
- 和(6444)
- 农业(6423)
- 务(6416)
- 财务(6406)
- 财务管理(6393)
- 企业财务(5969)
- 体(5830)
- 财政(5628)
- 贸(5492)
- 贸易(5487)
- 机构
- 大学(122481)
- 学院(121105)
- 济(44095)
- 经济(42916)
- 管理(42465)
- 研究(39548)
- 理学(35993)
- 理学院(35515)
- 管理学(34794)
- 管理学院(34562)
- 中国(31436)
- 财(29122)
- 京(26968)
- 科学(24962)
- 财经(21053)
- 江(20024)
- 所(19982)
- 经(18809)
- 中心(18357)
- 农(17821)
- 研究所(17460)
- 范(17425)
- 师范(17289)
- 北京(17059)
- 州(16058)
- 业大(15989)
- 财经大学(15248)
- 院(14327)
- 省(14145)
- 师范大学(14020)
- 基金
- 项目(73343)
- 科学(56694)
- 研究(55421)
- 基金(52114)
- 家(44941)
- 国家(44506)
- 科学基金(37823)
- 社会(33803)
- 社会科(31728)
- 社会科学(31718)
- 省(28178)
- 基金项目(27630)
- 教育(25078)
- 编号(24126)
- 自然(24017)
- 划(23860)
- 自然科(23431)
- 自然科学(23424)
- 自然科学基金(23001)
- 成果(21395)
- 资助(21258)
- 重点(16185)
- 课题(16103)
- 部(15801)
- 性(15289)
- 发(15123)
- 项目编号(15096)
- 创(14779)
- 大学(14247)
- 创新(13791)
共检索到1961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李佳男
现行法下,将偷逃的税款作为税收犯罪中的“犯罪所得”予以宣告没收,不但可行而且必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也不应被固化地理解为完全“排挤”的竞争关系,而应被理解为相互“成就”的合作关系。因此,应坚持税收征缴与刑事没收“两条腿走路”,二者冲突时通过竞合规则予以调和,而非完全否认刑事没收在税收犯罪中的效力。详言之,在没收宣告作出前,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全部补缴至税务机关的,法院不再宣告没收;行为人仅部分补缴的,则应在宣告没收的总额中予以扣减。在没收宣告执行的整个期间,法院应将没收的偷逃税款及时偿还至所属的税务机关,税务机关则应在需征缴的总额中作相应扣减。但执行时行为人已将偷逃的税款补缴至税务机关的,直接在需执行的没收总额中予以扣减即可,不再执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弟
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配置饱受争议,扩张自由刑幅度、改采限额罚金刑是学界的主流观点。然而实证分析发现,污染环境罪的刑罚适用与理论预设存在背离。现阶段不宜扩张自由刑幅度,而应当降低"后果特别严重"的认定标准,增大3-7年自由刑幅度的适用率。无限额罚金刑是立法需要,无需过度诟病,出台司法解释细化罚金数额标准、强化量刑说理制度同样能够限制罚金刑滥用。预防犯罪和修复环境的双重目的,决定了环境犯罪处罚中刑罚辅助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环境刑罚辅助措施补充自由刑和罚金刑的不足,是治理环境污染的新思路。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刑事处罚 预防犯罪 恢复理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婧婧 张阿城 童文思
对于犯罪行为是否实施"重典"一直是社会各界议论的热点,也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当前中国的刑事政策。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设,犯罪分子的行为选择隐含了经济学上的"成本-收益"比较,这一选择取决于犯罪预期成本与预期收益两方面,犯罪的成本包括实施成本、获刑成本和机会成本,对于欲获取经济回报的犯罪而言,犯罪的收益主要是经济收益。定义犯罪的利润为收益与成本的差额,那么在犯罪刑罚成本一致的前提下,犯罪的利润对于犯罪获刑总成本的弹性大小,则代表了刑事政策对犯罪的遏制效果。本文以人身犯罪中的拐卖妇女儿童罪与财产犯罪中的集资诈骗罪为研究对象,搜集我国法院2012-2015年31个省份一审审结的1710份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的裁判文书,实证分析了刑事重典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具体刑事犯罪的遏制效果。研究发现:现阶段的刑事重典对拐卖妇女儿童罪的遏制效果优于集资诈骗罪,并且社会公众对犯罪的关注度可能是这一结论的一个重要机制。由于拐卖妇女儿童罪和集资诈骗罪分别属于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因此,至少并非对于所有种类的人身犯罪与财产犯罪,刑事重典都具有相同的效果,这应成为刑事政策制定时被纳入考量的一个因素。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易梦洁 李嘉晟 申广军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政策,当前文献集中关注扶贫政策的经济影响,而忽略了其社会效果。本文基于中国裁判文书数据,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国家级贫困县刑事案件数和刑事犯罪人数的年增长减速20%以上。精准扶贫促进贫困县经济增长是减少刑事犯罪增长的主要渠道,就业改善在精准扶贫降低犯罪的影响中也发挥着一定作用。本文揭示了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背景下扶贫与维护社会治安的关系,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的平安中国助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刑事犯罪 裁判文书数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光华 艾诗羽
我国税收犯罪的数量在总体上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9年至今的刑事政策则呈现出刑罚轻缓化、处罚严密化特征。但从刑事政策的发展来看,仍然面临着以下问题:被动性、滞后性;法网不密、存在漏洞;自由刑偏重、资格刑缺失。域外法治发达国家税收犯罪的刑事政策注重轻缓化的刑罚以保障人权,同时注重不同种类刑罚在预防税收犯罪中的机能。同时通过严密刑事法网,从多角度、全方位防范税收犯罪。我国应借鉴域外的经验,增设相应罪名以严密刑事法网,降低现有税收犯罪的法定刑,同时增设资格刑。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事政策 刑罚轻缓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高圣平
公司为他人提供担保的意思表示可以由法定代表人或者代理人作出。《公司法》第16条既是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限的法定限制,也是对代理人代理权限的法定限制。如此,担保代理权的外观就包括公司担保决议与代理权授予行为。代理人无权代理,以公司名义与相对人订立担保合同,未经公司以适格的公司担保决议追认,担保合同对公司不发生效力,不管担保合同是否有效,其法律后果均不由公司承受。此时,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代理人无代理权,在主观上应属恶意,仅得向有过错的无权代理人主张损害赔偿请求权。法定代表人越权代表的法律后果应类推适用《民法典》第171条无权代理规则,公司享有追认与否的选择权。公司选择追认的,担保合同的法律后果由公司承受;公司拒绝追认的,公司不承担担保责任,由公司法定代表人和相对人按照各自的过错分担相对人所受损失。
关键词:
公司担保 无权代理 表见代理 审查义务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吴浜源 谭用
网络犯罪已成为危害国家政治安全、网络安全、社会安全、经济安全等的重要风险之一,加强网络犯罪治理是实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的底板工程。本文以网络赌博犯罪为切入点,基于中国裁判文书网提取2008~2020年中国各地级及以上城市网络赌博犯罪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第一,网络赌博犯罪具有与传统接触类犯罪类似的空间集聚特征,互联网深化不仅对网络赌博犯罪具有推波助澜的效应,而且对周边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经过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第二,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发达地区的互联网深化对欠发达地区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中心城市的互联网深化对非中心城市的网络赌博犯罪产生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反之则不成立。第三,互联网深化对网络赌博犯罪的空间溢出存在地理衰减特征和边界效应,最强作用距离为500km,衰减边界为800km。研究结论为加强网络安全监管、实施区域差异化防控策略和构建共享共治新格局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武良军
利益衡量是刑事司法裁判中解决利益冲突的必然要求和解决疑难案件的重要方法,也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统一的路径与罪刑法定主义实质侧面的要求。相较于量刑环节的利益衡量,定罪环节的利益衡量意义更为凸显,无论是构成要件符合性的判断,还是违法性或有责性的判断,利益衡量均有运用的空间。利益衡量的妥当运用,不在于是否遵循了一个完全程式化的操作步骤,而在于是否准确把握了"利益的解析"与"衡量的展开"这两个关键环节。应当说,利益衡量对裁判者主观性的天然依赖,蕴含着不确定的内在风险,应积极为利益衡量在刑事司法裁判中的运用提供一个约束性框架以控制风险。刑事司法裁判中利益衡量的风险控制,应当恪守罪刑法定主义、遵循社会共识导向和加强程序性的制约。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胡耘通 罗淳 魏晓岚 熊敬霞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涉及财务会计专业知识的经济犯罪案件日益增加,司法会计鉴定能够为案件审理提供科学、可靠的证据支持。通过梳理中国裁判文书网2016—2021年关于运用司法会计鉴定的经济犯罪案件样本,发现司法会计鉴定在经济犯罪案件中存在资质规定缺乏、方法相互混用、证据属性模糊、质证机制疏漏等问题,建议从明确司法会计鉴定人及鉴定机构资质、建立统一的司法会计鉴定方法、廓清司法会计鉴定意见的证据属性、改进司法会计鉴定人出庭质证机制等方面予以完善,以期提升经济犯罪案件中的司法会计鉴定质量。
关键词:
司法会计鉴定 经济犯罪 证据属性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秋华 丛中笑
新中国建立之初奉行的是社会主义"非税论",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未受重视。1979年刑法典在涉税犯罪方面只有两条:偷税、抗税罪和伪造税票罪,当时涉税犯罪尚未出现明显增长,所以该条款在刑法典中未引起高度重视。1997年新刑法典作出了基本符合有效惩治涉税犯罪和控制涉税犯罪剧增需要的规定。本文对我国涉税犯罪的刑事立法加以梳理,希望有助于法律价值的释放。
关键词:
涉税犯罪 刑事立法 法源 演进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戴蓬
现行涉税犯罪刑事立法已不适应惩治涉税犯罪的需要,亟待修订。在修订涉税犯罪刑事立法时,应调整规制策略,将偷逃税款手段行为犯罪化;摒弃重刑理念,适度设置刑罚;弥补现行立法的技术缺陷;严密刑事法网,强化对发票犯罪的打击;密切联系税收征管实际,提高涉税犯罪规定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涉税犯罪 修订 刑法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刘荣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七)》的颁布实施,"偷税罪"被"逃税罪"取而代之。本文分析了行政程序与刑事程序的关系,并对"逃税罪"进行了法律解释,提出了行政处罚前置是符合"逃税罪"立法与司法实践应有的程序选择。
关键词:
逃税罪 行政程序 刑事程序 行政处罚前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刚 陈钖岑
依据我国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生效的法院裁判的效力对诉讼当事人有当然效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法院裁判效力的相对性特征。在理论与实务中,虽然也承认法院裁判的社会效力,但对法院裁判的这种对外效力如何实现,以及在什么范围内实现都存在很大的争议,甚至被忽略。因此,在税务行政执法中,当税务机关非为诉讼当事人,而法院裁判的内容却涉及课税要素或对税收债权的实现产生影响时,则应该对这一相对性规则进行适度扩张,明确其对税务机关的约束力。只有这样,才能维护司法的权威,并保护纳税主体的权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荣 徐大勇
税收犯罪与税收相伴而生,刑法对税收犯罪的规制是保障国家税收体制正常运行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犯罪的刑罚承担着实现刑法价值和税法价值的双重使命。我国现行《刑法》在税收犯罪的刑罚配置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应当坚持罪刑均衡和谦抑的原则,借鉴各国立法的有益经验,在税收犯罪的刑罚轻缓化、罚金刑、资格刑、单位犯罪等方面完善刑罚配制。
关键词:
税收犯罪 刑罚配置 罪刑均衡 谦抑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牛军栋
美国税收犯罪量刑规则通过三个表格和五个步骤来实现税收犯罪量刑的规范化,保障罪刑均衡。深入研究税表、量刑表、刑罚表这三个表格设置的原理,以及量刑五个步骤的运作机制,对实现中国司法实践中税收犯罪量刑均衡的问题,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税收犯罪 量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