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01)
2023(8787)
2022(7186)
2021(6400)
2020(5469)
2019(11908)
2018(11343)
2017(21892)
2016(11945)
2015(12784)
2014(12414)
2013(12449)
2012(10994)
2011(9520)
2010(9383)
2009(9115)
2008(9498)
2007(8367)
2006(7521)
2005(6858)
作者
(35476)
(29611)
(29334)
(27753)
(18698)
(14315)
(13080)
(11461)
(11030)
(10398)
(10210)
(9716)
(9583)
(9352)
(9350)
(9029)
(8917)
(8893)
(8499)
(8464)
(7535)
(7200)
(7017)
(6773)
(6624)
(6560)
(6558)
(6513)
(5808)
(5790)
学科
(71570)
企业(71570)
(67989)
管理(57304)
(49057)
经济(48979)
(26660)
方法(24467)
(21947)
税收(20494)
业经(20391)
(20326)
(19626)
财务(19623)
财务管理(19615)
企业财务(18681)
数学(17135)
数学方法(17057)
技术(13846)
(11998)
企业经济(11890)
(11549)
(11094)
(10801)
经营(10769)
(10661)
贸易(10657)
技术管理(10622)
(10458)
(9838)
机构
学院(173875)
大学(170193)
(74038)
管理(73864)
经济(72951)
理学(64307)
理学院(63730)
管理学(63083)
管理学院(62768)
研究(50498)
(41447)
中国(40421)
(33818)
财经(31953)
科学(30854)
(28965)
(28845)
(26789)
业大(26755)
(25457)
财经大学(23627)
农业(22950)
研究所(22780)
中心(22776)
商学(22630)
经济学(22611)
商学院(22444)
经济学院(20762)
北京(20521)
(20191)
基金
项目(115355)
科学(92334)
基金(87923)
研究(78368)
(78203)
国家(77475)
科学基金(67998)
社会(53651)
社会科(51129)
社会科学(51110)
基金项目(47103)
自然(46037)
自然科(45117)
自然科学(45100)
(44596)
自然科学基金(44434)
(37164)
资助(34732)
教育(34270)
编号(29130)
(27547)
(26591)
重点(25267)
(25039)
创新(24746)
国家社会(23076)
(22961)
科研(22693)
(22255)
计划(21834)
期刊
(78746)
经济(78746)
研究(49596)
(36633)
管理(31896)
学报(29463)
中国(27610)
科学(26244)
(23290)
大学(21462)
学学(21132)
(16495)
财经(16044)
(15560)
农业(15096)
技术(13951)
税务(13805)
(13690)
经济研究(13493)
业经(13216)
(12690)
金融(12690)
财会(11810)
(10527)
技术经济(10454)
问题(9893)
会计(9342)
(9271)
商业(9089)
国际(9019)
共检索到252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颖   鲁元平   杨国超  
分工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现有研究主要关注企业间分工但忽略了企业内分工。中国“营改增”消除重复征税产生了税收激励,本文以此为切入点,讨论改革究竟是促进企业分工还是引致企业拆分。这不仅弥补了现有研究不足,还为企业内分工领域研究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工商注册、税务信息、企业股权网络和投融资信息的数据,采用三重差分方法尝试回答上述问题。研究发现:(1)“营改增”显著促进企业内分工,存续时间更长的企业这种效应更显著;(2)“营改增”通过两种方式降低企业税负,体现为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分公司和一般纳税人身份的分公司数量均出现显著增加;(3)这种分工实质上是企业的分拆行为,规模偏向型的税收激励是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所有者和代理者均有意愿促成这一现象;(4)企业以私营企业为主要对象进行外部关联,同时存续时间出现显著降低。上述分析视角能回答中国企业快速进入、关联性不断增加和企业存续期减少的特征事实。在此意义上,部分企业对税收政策产生了政策依赖现象,通过分拆进而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这成为今后制定和完善相关税收政策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彭飞   徐颖   蔡靖   许文立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包含要素投入结构与投融资行为的理论模型解析了减税激励对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内在机理,并以部分行业增值税税率下调为政策窗口,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增值税减税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值税减税显著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相当于在改革前的平均水平上提升5.25%。异质性特征显示,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议价能力较强的企业,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效应更为突出。机制证据表明,增值税减税通过投融资效应和要素互补效应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本结构优化。进一步分析证实,增值税减税通过人力资本结构优化显著改善了企业内收入分配状况。因此,坚持人力资本的税收激励政策对在高质量发展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健全收入分配制度具有指导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余倩  
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以破解关键领域技术难题,是新时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内在需求。基于2014和2015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这一外生政策冲击,使用渐进式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税收优惠能缓解企业现金流和融资约束、改变管理者预期和抑制企业金融化等多重路径正向激励企业创新;该政策不仅显著增加了企业实质性创新产出,也有效改善了企业创新质量;但该激励效应在资本密集型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表现得更明显。上述结论不仅从微观角度阐释了税收优惠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企业创新行为的决定机理提供了理论解释和经验证据,也为现代财税体制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毛德凤  彭飞  刘华  
企业投资结构的优化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对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利用《企业所得税法》对企业投资的税收激励政策调整的自然实验机会,基于全国工商联2006—2012年民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倍差法详细研究了税收激励对民营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税收激励有效推进了企业新增总体投资水平,相当于在改革前的平均水平上提高了36.9%,但是对研发投资的贡献相对较弱,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贡献不显著。这些特征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投资结构偏向的优化作用尚处于发展阶段。(2)投资增长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和行业异质性。本文的结论不仅丰富了民营企业投资增长的税制根源研究,也为优化企业投资结...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彬  郑雯  马晨  
本文探讨了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之间所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税收征管对上市公司的研发投入水平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激励效应,而不是抑制效应。此外,相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而言,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税收征管对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更为强烈。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研发投入起到了降低企业税收负担的效果,而且在税收征管与企业税收负担的正向关系中,企业研发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时长洪  张琼琼  
近年来,我国宏观税收政策的不断发展为研究上市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本文以2007—2019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税收激励程度越高,企业支付的现金股利水平越高。基于作用路径检验发现,税收激励能够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使企业有动机、有能力去提高现金股利的支付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税收激励对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以及成长性低的企业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对于理解税收激励的经济后果以及企业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企业发放现金股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德林  柳希望  徐嘉钰  
文章以2008—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税收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环境。结果表明,税收激励不仅能够促进企业的研发投入,还能提高企业的创新产出。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好的营商环境能够显著增强税收激励与企业研发投入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即与所处营商环境较差的企业相比,在所处营商环境较好的企业中,税收激励对其研发投入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而营商环境对税收激励与企业创新产出之间的关系并无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宇恒  孙健夫  
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研究财税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内源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创新;(2)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更显著;(3)借助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两个中介机制,财政支持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4)税收激励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进而实现财政支持助推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凝聚财政支持与税收激励的企业创新政策合力,充分考虑财税支持在企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影响,高度关注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机制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盛丹  张慧玲  王永进  
本文研究税收激励能否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定价能力。本文通过建立税收激励与企业市场定价能力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2004年东北地区增值税转型改革为例,基于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视角,考察了税收激励对企业市场定价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税收激励的研发创新效应大于行业竞争效应,最终提高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增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价能力;就研发创新效应而言,税收激励促进了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提升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税收激励对市场定价能力的影响具有行业竞争程度和外部融资依赖度的异质性。在更换了成本加成率的计算方法、考虑了对照组省份选择、其他政策因素、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之后,本文的估计结果依然稳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毅峣  何晓峰  
近年来,我国企业跨国投资发展很快,根据商务部的统计数据,2009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非金融类)达420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1.6倍。然而,当前我国企业境外投资方面的税收法律政策还存在一些制度性缺陷,客观上加重了企业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车德欣   向海凌   吴非  
基于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重大现实和政策需求,本文选取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政府“有形之手”的影响出发,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对企业绿色治理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激励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绿色治理动能。异质性检验发现,税收激励对于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的绿色治理具有显著驱动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减税能够有效平滑风险、强化责任并激发绿色创新转型活力,这些改善都有助于企业绿色治理水平的提升。特别地,在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更加关注的情景中,税收激励能够发挥出更大的绿色治理驱动作用,并重点改善国有企业税收激励促进不足的问题,展现出了一定的结构性优化趋向。本文为理解政府税收工具的有效性和渠道机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对服务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朱信永  刘诚  
本文认为,对于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应充分考虑企业捐赠的原始动机。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捐赠,应制定不同的税收激励政策。同时,为了进一步鼓励企业捐赠,充分释放社会正能量,应简化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实施程序,加大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力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莹  王雷  
使用2002—2013年我国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税收激励引致的投资结构偏向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并考察了股权性质和地区差异的影响。结果发现:投资结构偏向整体上并未对企业价值产生显著影响,而税收激励引致的投资结构可以增加企业价值;税收激励引致的投资结构对企业价值的正向促进作用仅存在于非国有和处于东部地区的企业中;2008年所得税改革进一步加强了税收激励对投资结构价值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啟仁  赵灿  
本文结合税收政策研究企业人力资本升级的路径及其机制。理论分析发现,虽然"技能工资溢价"不利于企业提升技能劳动力占比,但是,假设新增固定资产与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高于其与非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新增固定资产的同时,也会促使技能劳动力相对雇佣比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得到改善。本文采用2010—2016年上市公司雇佣结构详细分类数据,基于2014年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的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分析发现,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带来额外的税收激励,显著促进了试点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与此同时,技能劳动力的雇佣量和占比均显著增加,新增固定资产与技能劳动力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但其与非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性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从微观企业视角验证了资本与技能劳动力的"互补效应",并将税收政策评估由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扩展至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领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