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2)
2023(13575)
2022(11551)
2021(10719)
2020(8801)
2019(20184)
2018(19663)
2017(38737)
2016(20605)
2015(22737)
2014(22462)
2013(21960)
2012(20325)
2011(18326)
2010(18301)
2009(16631)
2008(15992)
2007(13908)
2006(12388)
2005(11127)
作者
(55592)
(46336)
(46136)
(44029)
(29573)
(22036)
(21074)
(18038)
(17708)
(16651)
(15917)
(15602)
(14657)
(14564)
(14523)
(14423)
(13851)
(13610)
(13350)
(13247)
(11588)
(11295)
(11201)
(10845)
(10575)
(10410)
(10234)
(10075)
(9339)
(9144)
学科
(86776)
经济(86697)
管理(59713)
(58086)
(45934)
企业(45934)
方法(35094)
数学(31315)
数学方法(30891)
中国(25701)
(25581)
(25297)
地方(22852)
(21982)
税收(20528)
(20352)
业经(19556)
农业(17265)
(16241)
贸易(16229)
(15736)
(15593)
(14220)
银行(14204)
(14102)
财务(14049)
财务管理(14021)
环境(13748)
(13695)
金融(13694)
机构
学院(280178)
大学(275755)
(120161)
经济(117779)
管理(110316)
理学(94515)
理学院(93557)
研究(93407)
管理学(92068)
管理学院(91525)
中国(72385)
(61173)
(57221)
科学(53917)
财经(46553)
(45219)
中心(44183)
(43333)
(42535)
(42276)
研究所(40275)
业大(37951)
经济学(36641)
北京(35963)
(35889)
师范(35552)
财经大学(34376)
(34275)
(34164)
经济学院(33041)
基金
项目(185775)
科学(148212)
研究(139685)
基金(135290)
(116147)
国家(115159)
科学基金(100664)
社会(90137)
社会科(85725)
社会科学(85709)
(73018)
基金项目(70656)
教育(63920)
自然(63405)
自然科(62006)
自然科学(61993)
(61031)
自然科学基金(60869)
编号(57323)
资助(55695)
成果(46212)
(44533)
(41376)
重点(41374)
(39491)
课题(39286)
国家社会(37452)
创新(36871)
教育部(36021)
发展(35959)
期刊
(134467)
经济(134467)
研究(88448)
中国(55712)
(46248)
管理(41838)
(39378)
学报(37056)
科学(35530)
教育(30014)
(29286)
金融(29286)
大学(29284)
学学(27571)
农业(27203)
技术(26141)
业经(23288)
经济研究(21960)
财经(21871)
(18764)
问题(17368)
(16771)
(15959)
(14243)
税务(14194)
(13866)
技术经济(13655)
国际(13306)
理论(12956)
统计(12896)
共检索到430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薛迎迎  
基于2017—2021年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多期DID方法检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研发外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显著促进了研发外包,且在中小型、非国有、制造业、融资约束程度高以及资本密集度高的企业中更为凸显。究其影响渠道,加计扣除政策可通过降低研发投资资本成本与缓解融资约束路径促进研发外包。进一步分析表明:加计扣除政策仅对委托研发存在高于研发外包总体影响的促进作用,对合作研发无显著作用;仅加计扣除政策及包含加计扣除影响的混合减免政策能促进研发外包,高新所得税税率优惠政策对研发外包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贺康  王运陈  张立光  万丽梅  
定量评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对于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利用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13-2017年的样本数据,创新性地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作为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税收优惠对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研究发现:加计扣除政策起到了预期效果,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显著提高;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存在异质性,对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和高市场化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和创新效率的激励效果更好。文章较为全面地探讨了加计扣除政策的激励效果,并对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海峰  葛立宇  苏晓琛  
人力资本是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要素,税收创新激励政策能否以及如何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以满足企业的创新需求值得重点关注。基于2013—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改革作为税收创新激励政策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该政策对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能显著促进高学历员工以及研发人员占比,进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并通过激励企业增加先进物质资本投入、技术创新以及“资本-技术互补”效应促进企业人力资本结构升级;此外,对于规模小、非国有、资本密集度高的企业以及制造业企业,政策激励的效果更加显著。本研究为有效制定和完善税收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启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靳卫东  任西振  何丽  
2015年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扩大了对企业、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的适用范围,但其创新激励效应仍然缺少充分论证。为此,文章采用准自然实验和干预效应模型等方法,从创新链视角考察了此次改革的创新激励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扩大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促进了企业创新,提高了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和创新收益。进一步机制分析发现,增加可加计扣除的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能够直接降低企业融资压力、创新成本和创新风险,是激励企业开展有效创新活动的重要举措;相反,扩大适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企业范围,会纳入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较低的企业,不利于激励企业创新。因此,提高对研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比例,增加对技术创新关联活动的加计扣除,以及构建财税优惠政策体系,是强化加计扣除政策创新激励效应的重要方面。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令仪  杨默如  
选取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税收—会计”(以下简称“税会”)差异视角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司价值效应;同时,立足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特性,探究无形资产摊销率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公司价值存在显著正向作用,缩小约束性税会差异和扩大激励性税会差异有助于深化政策的正向作用;从异质性来看,研发支出费用化公司更易受到加计扣除政策与税会差异的叠加影响,垄断竞争行业公司更易受到加计扣除政策与激励性税会差异的正向叠加影响;提高无形资产摊销率有助于公司价值提升,但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程度小于加计扣除强度,且较难受制于税会差异。为此,公司需基于研发支出是否费用化和是否处于垄断竞争行业这一特性实施差异化内部税会管理措施。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松彬  黄惠丹  张凯  
基于生产函数理论抽象出盈利能力和研发程度是R&D税收激励效应的两个关键因素,进而采用2012-2015年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调查数据,分别检验了15%税率式优惠与研发加计扣除政策的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15%税率式优惠与加计扣除政策均能激励企业创新,而加计扣除激励效果显著优于15%税率式优惠;15%税率式优惠政策效应受企业盈利能力影响较大,而加计扣除政策受企业研发投入的作用较大;15%税率式优惠政策对高新制造业、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创新激励效果不显著,而加计扣除对高新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研发密集型行业创新具有显著的激励作用;15%税率式激励对成熟度较高企业创新具有较好的激励效应,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对成熟度较低企业创新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旭冉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政策是科研院所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之一。然而,一些单位由于自身原因未完全享受该政策,或出现理解不深入、核算不准确等问题,存在一定的涉税风险。本文从实际操作的角度,结合2015年新的政策要求,阐述了对政策的理解和具体的操作方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艳艳  
本文结合我国2008~2015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和地区经济数据实证检验了税收征管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过于严格的税收征管虽然能够防止企业滥用税收优惠政策,但也会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效应产生负面影响,对企业研发投入产生抑制作用。这为税务领域的"放管服"改革和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提供了经验性证据。税务机关要正视税收征管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影响,简化管理方式,优化操作流程,统一政策口径;要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做到放管适度;要加强部门联动配合,完善政策执行机制,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军  
企业所得税是税收调控经济的重要工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激励创新企业所得税政策体系中的核心优惠政策,在推动"双创"、引领科技进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典型分析,意图"以小见大",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沿革史,反映激励创新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导向与趋势。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姚维保  张翼飞  李淑一  
基于2015—2017年我国传统能源上市企业面板数据,回归分析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对传统能源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效应,实证表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能有效促进传统能源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但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会影响研发投入和加计扣除力度,传统能源企业需要持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效率,提升研发质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曹馨文  吴芬  
研发费加计扣除税收优惠是国家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一项重要政策工具,为了适应不断变化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从政策到征管国家持续“加码”,尤其近年随着我国“科技兴国、人才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已成为撬动企业创新“支点”,破解“卡脖子”工程“利器”。本文拟从近年来政策调整特征着手,深入研究现存政策优化空间,提出完善建议。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薛薇  王晓冬  
为激励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并取得显著成效。本文梳理分析了近年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主要内容、所取得的突破与面临的新挑战,指出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方式、特殊优惠对象、税收管理等方面有待完善,在借鉴国际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创新研发优惠方式,提高政策激励效果;对于科学研究投入给予特殊激励,支持企业优化研发投入结构;进一步完善管理与评估制度,提高企业享受优惠的确定性与准确性等方面完善我国研发费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薛薇  李艳艳  
研发税收优惠对激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的有效作用已经取得世界共识。面对世界金融危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更加紧迫,更加需要一个对企业研发能够真正有效激励的税收优惠政策。本文结合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落实情况、国外实践以及我国现行创新激励政策体系,对我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改进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永涛  
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实施需要相对应的会计政策的配合,但由于企业开发支出会计政策的隐性选择会导致企业的盈余管理问题。因此,实现鼓励创新,促进企业研发,需要进一步细化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相关配套措施及完善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减少企业通过开发支出会计政策选择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并在税收监管时关注企业现金流的变化和企业所得税实际税负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粟立钟  张润达  王靖宇  
"产业政策之争"发展至今,研究"如何更好地推行产业政策"比继续争论"产业政策是否有效"更具有现实意义。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作为研究对象,以2008-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政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会带来积极效应,表现为政策能够促进企业长期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存在消极效应,表现为政策会引发研发操纵等机会主义行为,同时,消极效应会对积极效应产生替代作用。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可以抑制政策的消极效应,并放大政策的积极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政策消极效应的产生源于企业借助政策开展研发操纵,提升短期财务绩效和短期市场绩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